体育场馆,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

阅读: 评论:0

体育场

体育场(Stadium)是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场地、大型体育场为综合性运动场,一般建有一个标准田径场,在田径场内设置一个标准足球场(或橄榄球场)。场地四周设有看台,与其它配套设施一起可进行多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一般的体育场多为开展单项比赛的场地,建有田径场,亦可设看台。均配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和教练员,负责训练和比赛工作。体育场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25000人以上、乙级15000~25000人、丙级5000~15000人、丁级5000人以下。

体育馆

体育馆(Gymnasium)是室内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体育馆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馆和练习馆两类;按体育项目可分为篮球馆、冰球馆、田径馆等;按体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一般按观众席位多少划分,甲级6000人以上、乙级4000~6000人、丙级2000~4000人、丁级2000人以下。中国现把观众席超过8000个的称为大型体育馆,少于3000个的称为小型体育馆,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体育馆。

体育馆的地面、空间高度、光照度、温度、通风、音响等.均应符合该项比赛竞赛规则的要求。四周设置梯形看台。配有专门管理人员和教练员,负责比赛业务和训练工作。基层体育馆一般按篮球比赛场地要求建筑,也可进行其它项目的训练或比赛,四周也可设看台。学校还可以修建具有体育馆、电影场、会场等多种功能的综合馆。

注意事项

体育场馆的建设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交通疏散

体育场馆基地的规划布点要合理,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中应考虑人流和车流同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包括在城市交通高峰负荷时的矛盾和与急救车辆行车路线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保证体育馆的大量观众的安全疏散(在4~5分钟内能全部疏散到建筑物以外),另一方面要避免体育馆使用时大量人流和车流堵塞城市交通。体育场馆应有大面积停车场地,并靠近交通干道和公共交通车站。

二、平面布置

体育馆平面布置应严格按照各项国际标准,如网球、排球赛场净高不低于12米。一般适应国际比赛的体育馆室内高度不低于15米。观众席要安排在最佳视觉范围内。比赛场地的长轴方向不应设天然采光窗。比赛场地和练习场地应联系方便。主席台位置应按比赛仪式要求选择地位适中、视线最佳的地段。主席台人员、观众和运动员的进出路线和房间应分开。运动员入口宜设在主席台对面。裁判席、记分牌、计时装置、广播、电视和电气控制室的位置均应合理安排,以使比赛顺利进行。

三、剖面设计

观众席看台的剖面设计直接影响观赏质量。看台多设计成阶梯形,坡度一般不超过30度,台阶高度一般不大于45厘米。在剖面设计中,对于场地高程的确定,应根据交通疏散、机械运输、建筑造价综合考虑。一般体育场馆场地高程宜接近天然地坪和场外地坪。

四、屋顶结构

体育场馆跨度大,屋顶结构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对建筑造型起决定性的作用。体育馆的兴建促进了大跨度结构建筑的发展。可供采用的有空间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张力结构等。

体育场馆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

发展前景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作为体育产业发展重心的体育场馆业也顺势得以快速发展,并普遍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2008年全国体育场馆业增加值为3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为2.62万人。体育场馆业以数量较少的从业机构吸纳了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且从人均产值来看,2008年体育场馆业人均增加值为11.45万元。但从体育场馆业对体育产业的贡献来看,2008年体育场馆业的增加值仅占当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总额的1.93%,较之其他行业,体育场馆业对体育产业的贡献相对较小,体育场馆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国内现有的大量体育场馆存量资产的盘活工作也需要体育场馆业的进一步努力探索实践,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结合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大型场馆建设的同时更充分地考虑赛后利用,更加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与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我国体育场馆业正快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体育场地是指有固定设施、器材,可用于开展体育健身、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特殊用地,包括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和单位内部使用的非公共体育场所。

体育场地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普及众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急速转型,人们正步入休闲时代,闲暇时间正在迅速增加,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转变,人们对体育文化、体育休闲、体育健身的需求大大增强。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体育场地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民间资本和外资逐步增多,长期以来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建体育场地的局面得到一定改观;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众的健身活动意识逐渐增强,体育场地的开放程度逐渐增加;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自我生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应有所扩大。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将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体育场地设施也将不断增加。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与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相比较,我国的体育场地在总数、体育场地面积、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将增长38.07%、69.87%、32.00%和58.46%。

我国体育场地的绝对数量比较丰富,但是相对数量不足,尤其区域体育场地的分布具有更大的差异。比较各区域体育场地的规模可以发现,在体育场地数量、体育场地总面积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方面,东部高于西部,中部最少,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体育场地的基础雄厚;而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西部最高,中部最低,主要是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可见,我国区域体育场地数量规模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由此可见,尚待开发的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建设业具有较大的投资开发潜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02 05:2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84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体育场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