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乡,福建省大田县下辖乡

阅读: 评论:0

行政区划

蒋山村许坑村屏山村内洋村
溪头村玉 屏村芹阳村和坑村
美阳村瑞美村内山村王坪村
杨梅村

历史沿革

1958年建屏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02.3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屏山、芹阳、玉屏、和坑、内山、瑞美、王坪、内洋、杨梅、美阳、许坑、蒋山、溪头13个村委会。屏山乡

人口民族

2021年7月,大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屏山乡户籍人口15125人,常住人口4471人。

经济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立足乡情,发挥高山区域优势,抢抓机遇,发展高山特农业,把握重点,做好山田庭院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扬高山气候人文、劳力等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有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以高山乌龙茶、毛竹、肉兔、反季节蔬菜等为重点的特农业经济。1999年至今相继引进大方广茶业公司、大丰羽茶果蔬有限公司、三明时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外资企业,从事高山乌龙茶生产。在公司的带动下,全乡现有茶园面积8900亩,茶叶初精制加工厂50多家。其产品以香气醇厚、高山茶韵浓的特性畅销台湾、香港、上海、浙江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全乡现有毛竹面积1.3万亩,肉兔29.08万只,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0.89面积,是全县特农业经济的主要产地。特农业经济是趋繁荣,与周边县、乡(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逐年增多。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先后完成了集镇街道建设、自来水扩建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特物产

“山高、雾多、水甜、茶香”是屏山的鲜明特征,经省级以上茶叶专家鉴定屏山茶叶特点是:香气清幽锐长、滋味清醇甘鲜、汤清澈蜜绿、叶底肥厚软亮。主要是因为高山气候凉爽,常年多雾,全年有一百多天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光照适宜,生态良好,周围20平方公里内无工厂污染,生产高山优质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主要种植台湾金萱,铁观音、金观音、软枝乌龙等优良茶叶品种。产品多次获福建省名优茶奖,通过省农业厅和绿食品发展中心“无公害产品”认证,有道牌茶叶获绿食品标志,“东方美人茶”获2000年韩国茶人联合会国际金奖;“台式乌龙茶”获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铁观音”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并且获2006年人文奥运——中国茶香世界会优质奖,产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省内外各大城市。从2001年起,屏山茶叶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评比13个名优茶,获得市级18个名优茶,县级名优茶37个。其中2007年在省名优茶评选中铁观音获得2个名茶奖、2个优质茶奖、金观音1个名茶奖。

茶业已经成为屏山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如今,屏山已有茶园9700多亩,被确认为绿食品生产基地,并得到省级领导、专家、新闻媒体认可。现有茶叶加工厂9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所有茶厂实现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茶叶质量持续提升;加大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开通了全省首家乡级茶叶网站,全市首条生态茶叶街,有效拓展了屏山生态茶的市场空间;新一届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持续提升扬优势,务实运作促发展,建设闽中高山万亩可持续发展生态茶乡”的奋斗目标,坚持走发展绿有机茶、生态茶的路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抓住“屏山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大田县发展10万亩高山优质茶的核心区”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子,按照县委书记赵荣生同志提出“要引进现代优良的品种、现代化的技术、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现代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科学发展茶业,注重保护生态,把核心区做大、做强、做精”的要求,全面推广“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茶业、沼气池建设、养猪业有效结合起来,促进有机茶叶发展,全面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产业链的延伸,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屏山茶叶核心区发展规划,至2010年,新建茶园10000亩,累计茶园面积达20000亩,实现产值1.8亿元。

旅游

大仙峰美人茶

美丽的屏山大仙峰˙茶美人景区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样村,属国内3A级景点,正争创4A级景区,属于,距县城22公里,最高海报1108米,至今有千年的种茶历史,是国内知名以高山茶为主题,融文化体验、环境教育、文创展示、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区,也是“大田高山茶核心生产示范基地”、“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自然农法国际有机种植实验基地”。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9:3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890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屏山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