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共和国

阅读: 评论:0

浙江省开化县-花都花果山公园

<a href=http://www.035400.com/whly/3/275855.html style=黑山共和国"/>
2023年4月25日发(作者:啊拉善)

1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余建华

摘要:本文从文明结合部的视角考察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形成的地缘、历史、

民族、宗教和文化基础,指出:到16世纪,在南斯拉夫各民族同中有异的基础

上,整个南斯拉夫已分裂为西欧天主教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和土耳其伊斯兰

文明三大块,形成南斯拉夫各民族分野与交融同时并存、交错重叠的状态。这种

民族文化错综复杂的状态,铸就了南斯拉夫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民族宗教冲突。

由此,文明断层带构成南斯拉夫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内在文化根源。

关键词: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根源

作者简介: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上海200020)

每当提起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欧洲的火药桶”

耳熟能详的代名词。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探究巴尔干这个“火药桶”,那么无疑

会发现,南斯拉夫则是这个“火药桶”的核心部分,因而南斯拉夫也有“巴尔干

的火药桶”之称。的确,20世纪之初发生在这里的“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二战期间残酷的战争和民族仇杀又在这里发生,冷战后

欧洲首次大规模热战——波黑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20世纪之末的科索沃战争

又成为举世关注的国际焦点。而这一切显然与南斯拉夫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有着

不解之缘。本文拟从南斯拉夫所处的文明结合部这一地缘特征出发,挖掘南斯拉

夫民族危机的文化历史根源,

为便于理解本文研究对象,我们有必要先对“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民族

问题”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诠释和交代。

作为我们考察的对象,南斯拉夫(Yugoslavia)原是指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

南部斯拉夫人(或南斯拉夫人)是欧洲的一个民族集团,在人种上属于欧罗巴人

种东欧类型,按语言谱系划分,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斯拉夫语支,包括塞

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和保加利亚人。在

20世纪,南斯拉夫作为国名的简称先后指三个国家,即1918-1941年的南斯拉夫

王国(1918年12月成立时国名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

年1月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1991年的南斯拉夫联邦(由波斯尼亚和黑萨哥

维那、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六个共和国以及属于塞

尔维亚的两个自治单位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梅托希亚自治区①组成)和

1992年4月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

南联盟)。2003年2月4日南联盟议会两院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以及《塞

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执行法,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从此不复存在,,一个新国家“塞

尔维亚和黑山”宣告诞生。“南斯拉夫”作为国度的名称终于成为历史名词。因此,

本文大多数地方提及的“南斯拉夫”(或“前南斯拉夫”),一般是指前南斯拉夫

联邦所涵盖的疆域范围。

而我们浙江秦山核电站 所称的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是指该疆域范围内的涉及南部斯拉夫人

各族的相关民族问题,其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各族从古代民族到现代民族的发展进

程中以及作为其载体的民族国家演进中,围绕这些民族的生存、发展及相关权益

①科索沃-梅托希亚自治区后改为科索沃自治省。

2

而出现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必须强调的是,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具体

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近代到当代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大

时期:第一时期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主要是南部斯拉夫各族民族主义运动的

萌芽、形成和发展,表现为他们在民族觉醒的过程中反对异族统治、争取自治和

独立的斗争,并在后期兴起建立南斯拉夫人统一民族国家的潮流,同时南斯拉夫

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在形成之中。第二时期为一战后到90年代初,其中又可分

为三个时段,一是第一南斯拉夫时期(1918-1941年),主要是王国大塞尔维亚民

族沙文主义统治者引起的民族矛盾,集中表现为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围绕国

家体制的纷争;二是法西斯占领时期(1941-1945年),主要是南斯拉夫各族之间

的民族残杀以及南共领导下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三是第二南斯拉夫时期

(1945-1991),这是南斯拉夫民族问题最复杂时期,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包括主

体民族之间、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发达民族与落后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

民族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均有反映,突出表现为国家体制改革中反映

不同民族利益的“保守派”与“自由派”之间的冲突,在后期主要是民族分离主

义运动引发的诸问题。第三时期从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开始,主要是在前

南土地上已独立的各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及其国际化,典型表现为波黑战争

和科索沃危机。显然,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具体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只能抓住问

题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在直至1990年代前的南斯拉夫民族问题中,南斯拉夫

的(主要是塞族与克族、阿族的矛盾)和多元统一的民族国家构建及兴

亡为其主要内容。

研究南斯拉夫问题的美国学者曾指出,仙游盖尾 要探究南斯拉夫的艰难动乱的历史

与现状,“最重要的事是了解它的地理形势和自然特点”。①的确,在社会文化结

构上,很少有欧洲国家具有南斯拉夫那样如此错综复杂的特性,而这一特性相当

程度上是由南斯拉夫处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地理要冲区位所造就。

从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地理位置来看,背靠欧洲东南部大陆、三面临海

的巴尔干半岛,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汇处,以两河六海为界:北面

沿着萨瓦河和多瑙河自西向东与欧洲大陆相连,西面与亚德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

相邻,南面濒临爱琴海和地中海与非洲遥对,东面毗邻黑海和马尔马拉海,隔着

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亚洲相望。而南斯拉夫则地处巴尔干半岛的中

部和西北部,恰好位于这个控制着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上,既是扼守东南欧的要塞,

又是进入东南欧的大门,并通过西部沿海地带拥有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由此南

斯拉夫处于十分特殊的战略位置,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先后有罗马、

拜占廷、奥斯曼、奥匈等帝国在此展开刀光剑影、充满血与火的征伐与争战,南

斯拉夫在成为这些四周强邻攻城掠地的逐鹿场所同时,无疑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

程中被烙上这些东西方帝国文明的深刻印痕。而在东西方列强争霸角逐的背景

下,南斯拉夫各民族长期处于外部帝国异族统治和分裂割据状态之下,其成员的

族类民族主义根深蒂固,明显强于对统一多民族社会共同体的认同。

早在斯拉夫人迁来一千多年以前,就有居民生活在后来被称为南斯拉夫的

这片土地上。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文献首次出现关于这些原始居民的记载。

当时希腊人把定居在巴尔干半岛西部和中部的各部落统称为伊利里亚人和雷

斯人。②据考证,“阿尔巴尼亚”一词来源于伊利里亚人的一个部落名“阿尔巴诺

①[美]乔治•霍夫曼和弗雷德•尼尔:《南斯拉夫和新共产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页。

②[英]斯蒂芬•克利索德主编:《南斯拉夫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4页。

3

伊”,而后就出现了“阿尔巴尼亚人”这一民族称谓。这些伊利里亚人原始居民

很自然地与毗邻的希腊文明发生了接触。主要是希腊商人同当地的伊利里亚居民

进行货物交换,希腊人的影响还通过瓦尔达尔河谷地带扩展到今天的马其顿。不

过希腊人的活动对巴尔干内地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

至于罗马人对该地区的影响,要到前3世纪才比较明显。当时,罗马人对

亚德里亚海东岸进行了几次远征,在当地修筑了一些据点。在前1五彩呼伦贝尔 70-168年的战

争中,伊利里亚人终究败于力量强大的罗马军队。前146年马其顿变成罗马的行

省,南斯拉夫的领土也开始为来自南方和北方的罗马远征军敞开大门。直到公元

9年罗马人镇压了孪生兄弟巴托领导的伊利里亚人抵抗之后,除多瑙河以东和以

北地区(即今伏伊伏丁那一带)以外,南斯拉夫地区大都被强行并入罗马帝国,

定名为“伊利里根”(Illyricum)。这片领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政治方面的统一,

并在此后五百多年里经受罗马文明的熏陶。

罗马占领者、移居者和当地居民相互接近和同化,拉丁多明戈斯 文化迅速在这一广

阔地区传播开来,许多伊利里亚人开始罗马化,他们成为罗马帝国的重要兵源,

有些人还在帝国升至高位,甚至成为皇帝,克劳狄乌斯等五位罗马皇帝就是伊利

里亚人出身。然而这一地区始终未能取得文化和语言上的完全统一,罗马当局保

留了该地区原有的希腊文化影响。

公元285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把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后来的君士坦丁

一世把这两个部分又合并为一。因帝国经济、文化中心东移,330年罗马皇帝君

士坦丁一世把帝国首都由罗马迁至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395年狄奥多西皇帝死后,罗马帝国再次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罗马为首都的西

罗马皇帝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后者又称拜占廷帝国。由于拜占

廷帝国领土大部分在希腊人居住地区,故也称希腊帝国。两大帝国分裂后,基督

教东派(主要在希腊语地区传播)和基督教西派(主要在拉丁语地区传播)之间

的矛盾分化加剧。尤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不仅继续控制东派教会的大部分,而且对西派教会也保留处分权。8世纪开始,

联合西欧封建君主势力的罗马教廷与依靠东罗马帝国支持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分庭抗礼,争夺势力范围,终于导致1054年的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彻底决裂。从

此,东方教会以正统自居,故称东正教(EasternOrthodoxChurch,又称正教或

希腊正教);西方教会则以圣而公自居,故称公教会(RomanCatholicChurch,

又称天主教或罗马天主教)。①

东、西罗马两大帝国的分界线正好穿过巴尔干半岛,即从南斯拉夫西南端

的斯库台里湖往北到贝尔格莱德,直至萨瓦河,以萨格勒布为界。“这条分界线

大致相当于拉丁语世界和希腊语世界的语言分界线,并与后来巴尔干半岛的罗马

天主教和希腊正教的分界线大致吻合。”②以后在南斯拉夫地区,东方的东正教拜

占廷文明与西方的天主教拉丁文明的分野与碰撞即以这条分界线为基础。

对以后的南斯拉夫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进程来说,上述希腊和罗马文明的

影响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相当意义上,严格的南斯拉夫历史的开端,还要以

公元6世纪开始的斯拉夫人迁入为起点,这也是南斯拉夫民族构成历程中最主要

的一块里程碑,当然也是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渊源始端。

①罗竹风主编:《宗教通史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7页。

②[英]斯蒂芬•克利索德主编:《南斯拉夫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4

斯拉夫人最早居住在西起奥德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临

波罗的海的广袤地区。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摇篮。

①促使斯拉夫人迁入巴尔干半岛的一大历史背景,是4-6世纪欧亚大陆出现的由

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浪潮。这股移民浪潮动力的发源于亚洲腹地的匈奴人。4世

纪匈奴人经中亚到达东欧,6世纪后期在匈奴人征战的推动下,来自黑海的游牧

民族阿瓦尔人从今匈牙利平原沿多瑙河流域南下,并驱使大批斯拉夫人向南、向

西越过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巴尔干半岛。在阿瓦尔人的裹胁下,斯拉夫人参与了

对巴尔干半岛的征伐。但在移居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人数众多的斯拉夫人摆脱

了很快失去优势的阿瓦尔人的控制,沿着罗马帝国的古道,利用拜占廷帝国的内

乱,在巴尔干半岛各地定居下来,并在650年前后占领了整个伊利里亚人地区,

其势力甚至一度往南扩展到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新到的斯拉夫人逐渐同化了原有

的绝大部分业已罗马化的居民。9世纪末建立的匈牙利王国如同锲子般地插入斯

拉夫人原先连成一片的东欧地区,不仅结束了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半岛的迁徙,而

且把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南部斯拉夫人同东欧的东、西斯拉夫人永久地分隔开来,

从此南斯拉夫人的历史脱离欧洲其余部分的兄弟民族而独立发展。

这些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南部斯拉夫各部落在迁徙过程中,或征服同化当地

居民,或与当地居民融合混居,演化成南斯拉夫人几个分支民族,即后来的斯洛

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及保加利亚人等民族的祖先。他

们为了争取立足安居之地,曾经同拜占廷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法兰克人、

威尼斯人等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建立起若干中世纪的公国、王国和帝国。

南斯拉夫人中,斯洛文尼亚人最先来到巴尔干半岛,8世纪以克拉尼为首都

(后迁至卢布尔雅那)建立最早的独立国家组织——卡林西亚公国,但不久便臣

服于法兰克王国。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今斯洛文尼亚成为其东南边区。1054

年基督教会分裂,斯洛文尼亚属于罗马天主教范围。1278年斯洛文尼亚被并入

哈布斯堡王朝版图,受其统治6个多世纪直至一战,日耳曼文化影响进一步加深。

7世纪初斯拉夫人的一支克罗地亚人迁入巴尔干半岛西北部。924年特尔皮

米洛维奇王朝托米斯拉夫大公统一克罗地亚,控制部分波斯尼亚,克罗地亚王国

达到鼎盛。因王位继承纷争,1102年克罗地亚王国为匈牙利王国所吞并,16世

纪又随同匈牙利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也是在7世纪初,塞尔维亚人进入巴尔干半岛,8世纪在今塞尔维亚南部建

立拉什卡等公国,随后又在今黑山建立杜克利亚公国。应塞尔维亚大公要求,9

世纪拜占廷皇帝派遣基里洛和梅托迪耶兄弟俩前来传播基督教,两位传教士不仅

使塞尔维亚人纳入了基督教东方教会,而且大大促进了拜占廷文化在巴尔干半岛

的传播,以致大部分南斯拉夫人皈依了东正教。1169年斯蒂芬•尼满雅成为拉什

卡的大茹潘(公国首领)后统一塞尔维亚,占领马其顿北部、科索沃、泽塔、达

尔马提亚、胡姆等地,1190年摆脱对拜占廷的依附而独立。1331年在大败保加

利亚和拜占廷联军后,塞尔维亚王国发展为巴尔干半岛的强大帝国。②斯蒂芬•

杜尚统治塞尔维亚期间(1331-1355年),帝国从北向南推进,先后占领了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塞尔和希腊等广阔地区,其版图一度从内陆扩展到亚德里亚海、爱

奥尼亚海和爱琴海沿岸,以斯科普里(在今马其顿)为首都,疆域几乎占据整个

巴尔干半岛的2/3,为塞尔维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波斯尼亚曾在不同时期为拜占廷帝国和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马扎尔

①于沛、戴桂菊、李锐:《斯拉夫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CharlesJelavich,SouthSlavationalism,Columbus:OhioUniversityPress,(1990),p.3.

5

人统治过,12世纪末,在“巴昂”(统治者)库林的治理下,波斯尼亚逐渐发展

为独立国家,并建立鲍古米尔教派的波斯尼亚教会①。14世纪为波斯尼亚王国最

盛时期,占有部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领土和达尔马提亚地区。

395年罗马帝国最终分为东西两部分时,马其顿归入拜占廷帝国。6、7世

纪之交,斯拉夫人来到这里,同化了当地居民,接受了东正教和拜占廷文化。976

年斯拉夫人萨穆伊尔建立了以奥赫里德为首都的马其顿国家。

由上可见,8-14世纪,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人由民族形成向建立国

家的进程逐渐过渡。这期间,他们在与东、西斯拉夫人之间疏离、隔绝的情况下,

经历了不同种族、民族的融会交合,逐步分化为不同的南斯拉夫人各民族共同体。

他们受到东方拜占廷文化和西方拉丁文化的交互影响,分别皈依了东正教和天主

教,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域分野,在塑造他们各具特的民族性同时,也造就了

他们之间根深蒂固的民族社会文化差异。“这些民族先后建立的国家此起彼伏、

兴衰交替,但是其命运却始终脱离不了拜占廷帝国和其他帝国势力交相争霸的影

响。而且这种影响使巴尔干半岛各民族在反抗帝国统治的同时也纷纷效仿帝国的

模式来构建国家、竞相扩张称霸。结果演出了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家

演进历史剧。在这种相互征服的建国历史中,斯拉夫人的各民族乃至巴尔干半岛

的各民族之间,都不同程度地结下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积怨。”②

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最后形成则是由14-16世纪奥斯曼帝乌镇戏剧节 国对巴尔干半岛

的征服所引发。奥斯曼土耳其人进军和统治巴尔干地区,不仅完全中断了南斯拉

夫各族正常的历史发展进程,引起了南斯拉夫地区空前的民族迁徙浪潮,使整个

南斯拉夫分裂为西欧天主教、斯拉夫东正教和土耳其伊斯兰三大文明板块,铸就

了南斯拉夫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民族宗教冲突。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亚洲突厥人的一支,13世纪末在小亚细亚建立独立国

家,1326年夺取濒临拜占廷帝国重镇布鲁萨,定都于此,随后走上帝国崛起和

扩张道路。1354年土耳其人占领加利波利,侵入巴尔干半岛,1361年攻陷亚德

里亚纳堡,切断了拜占廷帝国同巴尔干内地的联系,并迁都此地,作为向欧洲扩

张的堡垒。1371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进军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的姆尔尼亚

夫切维奇兄弟率领贵族们结成联盟抵抗失败。1389年6月28日,在科索沃平原

的普里什蒂纳和拉布之间,塞尔维亚的拉扎尔大公统领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人联军与穆拉德苏丹军队展开鏖战。虽然战役开始时塞尔维亚

人偷袭苏丹营帐,杀死穆拉德,但土耳其人最终还是战胜拉扎尔联军。这就是南

斯拉夫也是巴尔干半岛历史上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最著名的科索沃战役。

科索沃战役无疑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各族从

此进入外部列强征服和统治的屈辱时期。土耳其人先是在1392年占领斯科普里,

从此统治马其顿500多年。1459年土耳其人攻下塞尔维亚的最后要塞斯梅德雷

沃,此后350年里塞尔维亚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1499年土耳其人侵入

黑山,但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统治权只限于沿海地区,黑山内地山区则继续保持独

立状态,始终未被土耳其人所征服。塞尔维亚人从坚强不屈的黑山人那里到榜

样,不时兴起各种抵抗土耳其人的众性武装;更多的塞尔维亚人则以迁徙

①鲍古米尔教派(Bogomils),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异端教派”之一。教派名称源于10世纪一个自称鲍古

米尔的保加利亚神父。该教派认为世人唯有以严格的禁欲主义生活,方能逃避魔鬼撒旦所支配。由此该派

教徒摈弃《旧约》、基督的人格化、十字架、各种圣礼乃至基督教会的全部组织。波斯尼亚的鲍古米尔教派

教徒创立一种自己的以一个“主教”为首的“波斯尼亚教会”,由一批半修道士式的虔诚信徒供职。

②郝时远:《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6

这一方式来显示他们对奥斯曼帝国强权的抵制。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塞尔维亚沦陷于土耳其大军,其南部的科索沃地区也

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在苏丹政府偏袒穆斯林的政策下,许多皈依伊斯兰教的阿

尔巴尼亚人不断迁入定居,与当地东正教徒的塞尔维亚人发生利益冲突,不少阿

尔巴尼亚人还占据了流亡外迁的塞尔维亚宅地家园。由此,作为南斯拉夫民族问

题的一个主要方面,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开始萌生。

1460年波斯尼亚遭到土军入侵,1463年波斯尼亚王国最终被土耳其人灭亡。

在这过程中,由于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对当地鲍古米尔教徒的残酷迫害,加

之地方贵族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当地不少居民欢迎土耳其军队的到来,这使奥斯

曼帝国比较容易地占领了大部分波斯尼亚王国领土。这可以说是波斯尼亚地区民

族、宗教矛盾的早期反映。波斯尼亚灭亡后,已成为匈牙利属地的克罗地亚受到

土耳其人的全力冲击。1493年克罗地亚军队抵抗被摧毁。虽然马扎尔人在克罗

地亚贵族协助下竭力维护边境防线,但匈牙利军队1526年终于在莫哈奇战役中

被土耳其大军所击溃,土耳其人很快占领了克罗地亚的大部和几乎全部的斯拉沃

尼亚。①这两个地区剩下部分合并为一,由兼任匈牙利国王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

族的斐迪南一世为国王,萨格勒布成为克罗地亚的首府。

为了有效抵御南方的土耳其人入侵,哈布斯堡王朝从1578年起建立了边境

军事特区——边屯区“克拉伊纳”,其位于克罗地亚境内的斯拉沃尼亚和波斯尼

亚北部地区,后来又向西扩展到亚得里亚海沿海地区,向东伸展到伏伊伏丁那,

并沿着多瑙河继续向东延伸,从而形成从亚得里亚海到喀尔巴阡山脉一条完整的

军事防卫带。边屯区内遍布堡垒、了望塔和烽火台,“格兰尼恰尔”(Granicari,

边屯民)按照优惠条件租种土地,作为尽军事义务的报酬。边屯民最初是由当地

克罗地亚和德意志人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成,后来在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边屯区为增加居民,大量

引进其他地方的移民,于是大批沦陷于奥斯曼帝国征服地区的塞尔维亚人以及其

他信仰东正教的民石家庄婚庆 族成结对地涌入,构成以塞尔维亚族移民为主要成分的新的

边屯民。他们被安置在逃离家园的克罗地亚贵族遗弃的土地上耕种,享受免除一

切税赋的优惠权利,只承担戍边的军事义务,受边屯区奥地利军官直接指挥。这

些边屯民后来还争得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并建立了东正教堂和当地的东正教大主

教辖区。②逐渐地边屯区“克拉伊纳”成为塞族聚居区,克罗地亚失去对该地区

的管辖权。直到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不断走向衰微,边屯区逐渐非军事化,1881

年边屯区被撤消,这一地区才重新归于克罗地亚管辖。然而当地的塞尔维亚族居

民争取和捍卫自治权利的民族运动依然持续不断,由此发源于奥斯曼帝国入侵时

期的边屯区问题构成南斯拉夫民族问题的一部分,成为近现代塞尔维亚人与克罗

地亚人之间中的一大症结,20世纪90年代“第二南斯拉夫”解体进程

中爆发的克罗地亚战争也与此直接相关。

这样从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叶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利用拜占廷帝国

的分崩离析和巴尔干半岛上各种帝国、王国势力之间的冲突争战,正处于上升阶

段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涌入巴尔干半岛,相继征服了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人诸国

家,在塞尔维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黑

山部分地区建立了军事封建统治。同时另有部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亚德里

亚海沿岸分别为奥地利和威尼斯所占领。如此,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横贯巴尔干半

①AnteCuvalo,TheCroatianationalMovement1966-1972,Boulder:EastEuropeanMonoigraphy,(1990),p.6.

②,YugoslaviaasHistory:Twicetherewasacountry,Cambridge&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0),p.29.

7

岛中部、将南部斯拉夫人分成两部分的东西方文化区域分界线,又增添了新的形

式和内容,并且在土耳其人统治时期,南斯拉夫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南斯拉夫各

族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明显。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开始出现,

前述科索沃地区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克罗地亚“边

屯区”问题所蕴涵的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即是具体表现。

14世纪中叶直到20世纪初叶,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长达五百多年的征

服和占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奥斯曼帝国军队以其势如破竹的征服,在刀光剑影中一举消灭了南

斯拉夫民族的中世纪国家,彻底改变其正常的发展进程。本来到13、14世纪,

南斯拉夫地区的政治发展已经导致一些政治大区域的形成,而活跃的商业和频繁

的交往也带来该地区经济的兴旺,从而为形成一个稳定的、联合的社会政治共同

体创造了初步条件。然而在奥斯曼帝国入侵后,“土(耳其人)在巴尔干继续保

持中世纪的状况,使历史的车轮倒退了几个世纪”。因为,当时南斯拉夫各民族

的封建关系已达到或接近西欧的水平,而封建的土耳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同

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中世纪国家所达到的水平相比要低下得多。①南斯拉夫各族

的统一国家直到一战后方才出现,以及南斯拉夫人多民族统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之脆弱,在很大程度上与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一

直持续到20世纪初不无关联。

其次,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引起空前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不同民族的杂居

和民族分界线的犬牙交错。如前我们谈到,许多塞尔维亚人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

接受土耳其人的压迫。他们一部分人移居波斯尼亚、达尔马提亚和黑山,另一些

人则迁至斯拉沃尼亚一带,尤其是伏伊伏丁那地区。据史书记载,在奥地利人与

土耳其人的拉锯战中,为避免土耳其人的报复,1691年大批塞尔维亚人有组织

地离开科索沃地区的佩奇、普里兹伦和北马其顿周围地区,向北迁徙,其中有一

部分在匈牙利南部和伏伊伏丁那定居。同时大量的已皈依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

人迁移到他们告别的家园。克罗地亚人在奥斯曼大军的征服浪潮下,被迫撤向西

部和北部。而当奥地利等基督教国家军队赢得对土耳其人的军事胜利后,又有相

当一部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返回曾经为苏丹所控制的地区。

再次,在土耳其人对巴尔干地区的征服过程中,奥斯曼帝国不仅以其暴力

强权,而且充分利用了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隔阂矛盾,对被征服居民进行成功的

分化瓦解,裹挟着许多被征服民族实现和加速自己的征服进程。在这过程中,“占

领与不可避免的合作和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苏丹的进贡者,既拿出钱财又提供

兵员,对土耳其的胜利作出了贡献。”②加入土耳其人征服大军的还包括投靠苏丹

的巴尔干各民族的军队,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相互仇杀的历史在土耳其人的驱使下

更加残酷。奥斯曼帝国利用、挑唆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争斗达到自己目标

的策略,为后来交相染指巴尔干的各种帝国势力所仿效。由此在巴尔干特别是南

斯拉夫地区遗留下极为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

下祸根。

最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土耳其人在征服和统治过程中,将其所信奉

的伊斯兰教移植到巴尔干社会,致使南斯拉夫各族之间形成天主教、东正教和伊

斯兰教三大宗教鼎立的局面。土耳其征服者为维护他们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和支

配地位,通过对征服地区以宗教划界的歧视性政策推行伊斯兰化,促使一些当地

①[南]兰科•佩特科维奇:《巴尔干既非“火药桶”又非和平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②[南]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2页。

8

民族皈依伊斯兰教。虽然土耳其人允许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保持原有信仰,保留

各自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仪,但同为帝国的“赖雅”(臣民),皈依伊斯兰教的就

比非穆斯林处境要好,前者可以减免包括人头税在内的一些贡赋。而“倘若有谁

想在帝国的军事行政机构中使个人飞黄腾达,想在城市里从事经济活动而发财致

富,或者单纯地对新的社会制度表示拥护,他就得改宗伊斯兰教。”①由此,包括

阿尔巴尼亚人在内的许多民族因不堪忍受沉重贡赋、改善社会地位成为穆斯林。

而波斯尼亚成为斯拉夫人皈依伊斯兰教最普遍的地区。当地的鲍古米尔教徒这时

大多数改奉伊斯兰教。“他们本来就宁愿被苏丹征服,而不愿被迫归依教皇;而

他们一旦被苏丹征服,便毫不犹豫在宗教上也来个转变。伊斯兰教的教义与他们

自己的受人鄙视的‘异端’颇有相似之处”;加之帝国政府对穆斯林的优待,“这

样,在波斯尼亚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贵族阶级:论种族是斯拉夫人,论宗教却是

穆罕默德的信徒”。②同时,巴尔干半岛上大多数人口仍然保持了其东正教或天主

教信仰。于是,南斯拉夫地区进一步成为多种文明的结合部。不仅有西部的斯洛

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的西方天主教文明和东部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

的拜占廷东正教文明之别,还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以及塞尔维亚南部的

科索沃地区在相当程度上接受土耳其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因此造成南斯拉夫各民

族在民族特性、文化、习俗等方面明显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自11世纪中叶基督教东西方教会分裂,到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欧洲征

服浪潮终被哈布斯堡王朝遏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条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地

中海的纵贯欧洲大陆的文明断层带。

这条欧洲文明断层带的北段起于芬兰和俄罗斯的边界线,左边一侧依次为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乌克兰西部、匈牙利以及更往西的

捷克和斯洛伐克,右边一侧顺次为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大部分、罗马尼亚

以及更东面的摩尔多瓦。简言之,断层西边的国家居民大都信仰罗马天主教(以

及后又分化出的基黑龙江省海林市地图 督教新教),东边的国家居民绝大多数信奉东正教,也就是,

东西两边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圈,此外斯拉夫、日耳曼、拉丁三大民族文

化也在断层东西两侧交融、碰撞。

然而本文更要强调的,是这条欧洲文明断层带的南段,即巴尔干文化断层

带。它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沿着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边界逶迤向前,把信奉天主

教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留在一侧,笃信东正教的塞尔维亚留在另一侧;接着

向南深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这里这条文明断层带的分界变得不太明确,

呈现犬牙交错状,因为这里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以

及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混居杂处;稍南,这条断层又沿着黑山和阿尔巴尼亚

的边界,再向东折入塞尔维亚,顺着塞尔维亚西南部的科索沃地区北部界线由东

而南,沿着同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边界的平行线穿过马其顿西部,此线南面和西

面大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而北面和东面则是文化背景迥异

的斯拉夫人,信奉东正教,主要是塞尔维亚人,以及黑山人和马其顿人。在这之

后,这条欧洲文明断层带分成东、西两线前进。东线循着希腊与马其顿以及保加

利亚边界推进,再折向南面穿过希腊与土耳其的边界直抵地中海。其前半段一边

是民族文化单一的希腊,另一边是马其顿的保加利亚的斯拉夫文化,尽管在宗教

上都信仰东正教,却存在民族的差异;其后半段一边是东正教的希腊,另一边是

①[南]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页。

②[英]斯蒂芬•克利索德主编:《南斯拉夫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0页。

9

伊斯兰世界的土耳其。西线沿着阿尔巴尼亚与希腊边界向前直至地中海,两侧分

别为穆斯林占多数的阿尔巴尼亚人和信奉东正教的希腊人。

由此可见,南斯拉夫地区正处于这条欧洲文明断层带的南段。它在南斯拉

夫各民族同中有异的基础上,把整个南斯拉夫分裂为西欧天主教文明、斯拉夫东

正教文明和土耳其伊斯兰文明三大块。一方面民族文化各呈异彩的这三大块相互

碰撞,产生连绵不断的各种冲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这三大块之间又存在相互

的交汇融合,形成一种分野与交融同时并存、交错重叠的状态,这在波斯尼亚和

黑塞哥维那表现得最为典型。这种民族文化错综复杂的状态,造就了南斯拉夫几

百年来根深蒂固、波澜时起的民族、宗教冲突的文化缘由。文明断层带构成南斯

拉夫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内在文化根源。

本文发布于:2023-04-25 21:5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06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黑山共和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