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鸡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_1

阅读: 评论:0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鸡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8.03.26
施行日期
2018.03.26
文号
主题类别
畜牧业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正文:
----------------------------------------------------------------------------------------------------------------------------------------------------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鸡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鸡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26日
  鸡西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畜牧产业绿发展,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017〕7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绿生态为导向,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以绿有机食品产业为引领,突破发展瓶颈,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畜牧强市和绿有机食品大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守住底线。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守住地下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容量、土壤消纳能力及与其相适应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底线,巩固我市生态优势。
  2.种养结合,绿发展。以肥料化还田利用为主攻方向,实行土肥挂钩,从根本上解决粪污产生量与土地消纳不匹配的矛盾。充分发挥绿有机农产品质优价高的利益牵引作用,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
  3.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由各地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督促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切实履行粪污治理主体责任。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运营机制。完善以绿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2017—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5%、68%、72%和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65%、70%、80%和95%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实现上述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发挥绿有机食品产业引领作用。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树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宝贵资源的理念,以粪污肥料化利用为主要途径,通过政府扶持有机肥施用,调动种植户和第三方专业化企业生产、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解决农民不想用、不愿用问题。二是强化品牌营销。立足我市生态优势和绿有机食品产业基础,瞄准省内外中高端食品市场需求,通过农牧对接、种养结合、培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利润空间,走出一条好肥出好粮、好粮卖好价的良性发展之路。以绿有机食品种植基地、瓜果蔬菜及优质饲草饲料基地为重点,引导农民和经营主体积造和足量施用有机肥,扩大有机粮食、饲料种植面积,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和过腹增值,形成强劲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
  (二)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县(市)、区政府要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重点,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实行以地定畜(一般情况下,50—75头猪或3—5头奶牛配套1公顷土地),促进种养业布局优化。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支持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解决粪肥还田难题。探索搭建粪肥交易平台,鼓励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
体在合理半径内相衔接,实现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有机肥原料和质量的监管。对规模养殖场或其他企业组织自行沤制的有机肥,必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其原料和产品进行质量监测,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后方可投入种植业生产使用。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创设有机肥施肥卡制度,并与“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相结合,保证粪肥来源、去向可追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
  (三)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县(市)、区要通过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特别是优化调整生猪养殖布局,根据种植业需求和环境容量,有序承接畜牧产业转移,统筹畜禽规模养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继续推进适度规模的现代牧场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加快畜牧业由传统的数量规模驱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散小养殖户向专业合作社或现代家庭牧场转型。推广智慧牧场、生态养殖,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加强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推广散装饲料和精准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加快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进程,提升母畜繁殖性能,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以肉牛、生猪和蛋鸡为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
  (四)分类推广重点技术模式。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核心,重点推广经济适用的技术模式。一是源头减量。推广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抗生素等兽药和铜、锌等饲料添加剂使用量;改水冲粪为干清粪,采用雨污分离、回收污水循环清粪等有效措施,控制污水产生量。二是过程控制。从畜舍设计、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等全程切入,严控环境污染,使用堆肥发酵菌剂、粪水处理菌剂和臭气控制菌剂等,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三是末端利用。鼓励肉牛、羊和家禽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固体粪便堆肥或建立集中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鼓励生猪和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和“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等技术模式,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结合我市实际,重点推广以下模式:一是“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模式。对于养殖密集区或大型规模养殖场,依托大型规模养殖场或第三方企业将畜禽粪污集中全量收集,并通过
氧化塘、常温发酵囊、发酵罐或集装箱等贮存处理设施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利用专业化施肥机械施用到农田。二是“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对于有配套农田的规模养殖场,养殖污水通过氧化塘、常温发酵囊或沼气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作为底肥施用。三是“粪便垫料回用还田”模式。规模奶牛场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粪便经过高温快速发酵和杀菌处理后作为牛床垫料和有机肥,对养殖污水进行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消毒回用或达标排放。四是“异位发酵床”模式。规模生猪养殖场采用高架发酵床模式,粪污通过漏缝地板进入底层,利用垫料和微生物菌进行发酵分解。五是“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依托大型规模养殖场或第三方企业,对一定区域内的粪污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大型沼气工程或生物天然气工程,沼气发电上网或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通过农田利用或浓缩使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鸡西供电公司参与)

本文发布于:2023-05-03 02:2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16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畜禽   利用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