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

阅读: 评论:0

明确定位“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王天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地位,并始终以市场机制指导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就在这令国人欢欣鼓舞的时刻,道德困境在不知不觉中愈发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道德的经济价值被遮蔽,市场之手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社会乱想时有发生。明确“市场经济”与“市场社会”的定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的发展实现健康可持续。
【关键词】市场经济  市场社会  道德困境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的概念,其最为本质的含义即是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而产品和服
务的生产与销售只能完全由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来引导。经过商品经济长时间的充分发展,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完成了华丽变身与升级,蜕变为它的高级形态,即如今经济舞台上具有无限生产力的“市场经济”。同时,因“市场经济”具有与生俱来的,如:各商品所有者之间在自由平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等价交换;经济主体由股份制企业代替独资或合伙企业,克服企业资本的狭隘性;一切生产要素与产品都通过市场进行分配,形成万千企业与个人对稀缺性社会资源广泛而激烈的竞争等等诸多“优秀品质”,使得它一踏入人类社会,就被穿戴着凤冠霞帔,以示尊崇。市场经济给这个蔚蓝的曾经寂静的美丽星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与人类发展的跃进。
然而,就在我们面对喜人的各种经济指标报告而洋洋得意之时,又是否会发出“这是以能源和环境换来的GDP”的感叹;是否会发现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社会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潜藏酝酿的危险;是否会感觉自己的心境不再容易平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如往日的踏实简单。为什么在解决温饱,有着如此之多物质品类的今天,却时常让我们的选择无所适从、困顿茫然?又为什么商品的质量危机,企业的信用危机以人及与人之间交往的信任危机频频被推向媒体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是时候让我们适当地放慢前行的脚步,回望曾经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同时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叩问尘封多年还未泯灭的良知。我
们的“市场经济”不仅要追求资金的快速运转,资本的大规模集聚,物质财富的竭力创造,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具有“道德”支撑的“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市场”在经济领域里的地位在短时间内的确无法撼动,但“市场”不要一时“好奇”而进入了“社会”这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市场”的思维逻辑只适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而对于和谐的社会建设往往不那么有效。它会使人们产生“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一切仅以金钱的多少来考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忽视了“良心”、“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这维系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因素。正如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的观点: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不能渗透和支配全部的社会生活,否则那将是经济的“灾难”,人类社会的“灾难”。
二、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及价值观的冲击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承认市场经济的地位以来,实践证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确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使生产力出现了指数级的快速增长,人们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调动。因此,面对着市场经济诸多的“丰功伟绩”,社会普遍笼罩在崇拜甚至是盲目迷恋“市场”的氛围中。认为“市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伟大的发现,如万能的救世主一般神圣。当前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市场”的调节操纵下得到解决,取得令人满意
的和谐与完善。“市场”也就在这备受宠爱与赞扬的环境中“成长”,市场规则与逻辑渐渐突破了经济领域,不断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延伸,就连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也被牵涉其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言:“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生产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所有商业都是罪恶的”。在公元前5世纪,一位希腊哲人曾经用“黄金,蛀虫和铁锈都无法侵蚀,但人类的灵魂,却被这至高无上的财富所侵蚀”来描述供商业文明发展的交换媒介——黄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而商业与商人无疑也被列为了社会的最底层,不被世人所看好。类似的诸多历史记载不胜枚举。引人深思的是,它们为什么都会不约而同的将商业或者说是经济的发展与人类道德对立起来?似乎最开始,人类在逐利诱惑与道德坚守方面都无法到有效的方法并从中寻求平衡,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性问题。
如今,这种“义”与“利”之争的矛盾愈显突出和重要,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及价值观带来的冲击不言自明。我们知道,原有的计划经济是在国家指令的支配下有计划的运行,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更加关注的是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往往不受重视。然而,市场经济承认经济
资源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此,市场经济一开始在经济舞台上崭露头角,就受到了经济参与者的普遍认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开始盛行,并逐步走向了抛弃集体主义的另一个极端。更多的人们在“利己”与“利他”中,完全选择“利己”,将一切建立在满足自己贪婪欲望的基础上。这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提供滋生的温床。当人类完全被财富、欲望冲昏头脑之时,将会是市场繁荣以一场虚假繁荣谢幕“悔之晚矣”之期。
3、道德水平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笔者认为道德之于本国经济发展犹如血液之于人体本身一样重要。道德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看似无法与数以千百万亿计的财富相匹敌,却时常能为一国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带来相反的结果。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与人均GDP美元数据具有正的相关关系。鉴于世界范围内现今还没有较为系统合理的考核一国道德水平的指标体系,我们暂且以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作为一国道德素质的衡量标准。因为,人均教育支出高的国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国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相应会有所提高。依据以上逻辑分析,道德水准高的国家,其经济规模和经济状况也相对较高。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又会进一步增加人均教育的投入,这将是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循环。所以,道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应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时刻关心的另一重要指标。
四、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背后由于道德缺失引发的危机
行文至此,有必要再次提及上文的“义”与“利”的概念。简而言之,“义”即是所谓的“牺牲自身利益而利他”;“利”就是指“与人性之善相对立的,不惜牺牲他人利益而利己”。自古以来,“义”与“利”的权衡与争论就没有止息。的确,我们不应走向其中任何一个极端。但因人类源于动物界的不可改变的事实,些许遗留的“兽性”更容易使我们向“利”的一面倾斜。
我国孔子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苏格兰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言之切切: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到道德观念的约束。不可伤害他人,而要帮助他人。日本的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其《论语与算盘》一书中,也曾提出:算盘要靠《论语》来拨动,致富只有在道德的约束下,才能一直致富的具有长远眼光的观点。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代代学者都在为“道德”争取地位而“奔走呼告”。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快节奏、高发展的年代,道德滑坡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接下来,笔者将选取备受关注的几个社会事件,更加详细地探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背后由于“市场职能”定位的模糊导致道德缺失进而引发的各种社会危机。
1、产品质量危机
    2008年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由“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中国毒奶粉问题的后续相关报道至今仍未停止。令我们痛心的是,如上海熊猫、陕西金桥甚至具有广泛认同的内蒙古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也进入了乳制品行业的“黑名单”。一时之间,百姓哗然。我们惊异于每日走上餐桌的牛奶质量,如此堪忧;每日哺育可爱婴幼儿的奶粉竟是“生命杀手”。
  细细想来,企业之所以会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或其他对人体有害得成分,不就是以
期用最小的成本,最大化的提高产量和利润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并不违背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但是,这种做法必将受到来自社会各方利益体的质疑和批判,因为这严重违反了“道德”。这一系列事件,不仅造成国内消费者对国内奶制品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整个产业因此蒙羞;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损坏。企业本想采用所谓“低成本、高收益”的“投机”之法,却最终无法逃过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其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作为市场参与者一员的他们,也不得不“自食其果、承担损失”。这就是人人利他而实现自利,人人利己而导致自亏的现实例证。
产品质量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奶制品行业,企业的“无德”,已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当前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严格的道德培养和道德考量。如若没有足够的警惕与重视,最终必将殃及的是我们自身的利益。
2、责任危机
医疗,是我们日常生活时而要接触并关系切身利益的又一件大事。一直以来,素有“白衣天使”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备受世人崇敬的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医护工作者用大爱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与死神赛跑和抗争,留下了许多感动着天地的美丽故事。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医患关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医生要求患者理解,患者无奈地抱怨着医生。各种医疗过失、医疗事故频频现于报端;因医院“乱收费”而出现的“可笑的”检测项目和化验单更是成为茶余饭后百姓们的谈资;同时,随着陕西省富平县妇幼保健院医生贩卖婴儿案细节的公诸于世,不得不将医德再次推到公众和媒体的聚光灯下,成为被拷问的对象。生命是神圣的,生命的权利是不容许冠以商业的噱头而随意买卖和交换的。某种程度上,医生操纵着人们的生命时长,也许一时的疏忽大意,就将断送一个继续享受每天日出日落惬意的可能;就会将一个家庭、多位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所以,医生这份职业是高尚的,就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与之相应。不应以市场逻辑来思考“救死扶伤”,“市场”之手也不应继续蔓延,“金钱律令”在这里不可以恣意妄为。
3、信用危机
    当前,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被普遍认为是对此前不加批判地崇拜市场的做法所作出的一个道德裁定。曾经叱咤风云的金融财团的几近崩盘以及对大量紧急援助的需求,都毫无疑问地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的重新思考。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贪婪的欲望仍旧无法得到完全满足,人们每天也都在随着资产数量的变化而或悲或喜。同时,大量的金
融工具得以创造,原本是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殊不知,实则是我们为自己挖个坑设了套,最终还不是沦落为其羸弱的附庸。
历史告诉我们,信用是经济得以维系的基础,货币有了社会的公信力才可以成为交换的媒介;金融工具有了信用的支撑才会有双方的买卖;人们只有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下才能进行良性竞争,实现双赢。没有道德做后盾的经济不可能实现持续的繁荣;没有道德裹挟的躯体,无异于行尸走肉,必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文发布于:2023-05-04 02:3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172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社会   市场   发展   市场经济   企业   人类   医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