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南珠发展的现状,因境与对策

阅读: 评论:0

浅议合浦珍珠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M][摘要]世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南珠就是合浦珍珠,南珠居珠之冠,历史悠久,曾被作为贵重的装饰品和贡品使用,也用于商品贸易、医药、旅游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
放以来,南珠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落后、管理乏力、质量下降等问题。在经济迅速发
展的今天,应认真解决珍珠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使南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合浦珍珠南珠文化珍珠养殖业问题对策
一、珍珠溯源
南珠,即合浦珍珠(真珠),又因南珠产自廉州东南河域,故又称“廉珠”,因合浦各珠池所产南珠以白龙
池最好。故南珠又称白龙珍珠。南珠一名最早见于唐代马总《意林》“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南国之珠即
南珠也。南珠与我国东北出产的北珠(已灭迹)一起扬名于世,号称“中国瑰宝”。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
郑雯在《岭南小识》中写道“合浦产夜光(珠),世称南珠”,清朝人有“合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
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清白,其光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说法。(见清屈大均《广东新语》)那么,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珍珠产生于珍珠贝类软体动物内,由珍珠贝类外套膜一部分细胞所分泌的壳
角蛋白和碳酸钙结晶围绕一个核心重叠沉积而成的物体。由珍珠层是由角质和文石晶体垂直层面重排列而成,光在透过这些薄层时会使珍珠表面产生珍珠特有的柔和和带有彩虹彩的珍珠光泽。其颜的白为主,也有一些粉红、浅蓝、浅黄等美丽彩。珍珠是贝类产物,多种江海贝都能产珠,而产珠最普遍、产
量较多、质量较好的要算是海产的珠贝了,中国珠贝种中,以马氏珠贝最为普遍。孕育闻名中外的南珠主
要就是这种马氏珠贝所产,马氏珠贝对自然水质有较高的要求。而合浦海域,几乎各种产珠的贝母都有,
尤其以马氏珠贝为多。合浦湾的自然条件又恰恰是马氏珠贝的最佳生活场所。
合浦海岸线长达393.2公里,大小海湾多而开敞,海水洁净,潮流畅通,深度平稳,海域隐蔽,港湾交错。冬无严寒,夏无酷,平均气温为22.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15℃,年均极端低温度为2℃。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为1937小时。合浦属于南亚热带气候,东面有雷州半岛,东南面有海南,西有印支半岛,是防止海浪冲击的屏障。北有云开大山余脉阻挡寒潮的侵袭,内河没有大河注入。海水比重为1.05-1.022,平均为1.018,日均水温为18-32℃,年平均为23.5℃,浅海多为砂氏或砾底质,浮游生物丰富。这为马氏珠贝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亦很适宜马氏珠贝家庭“扎根”聚居。所以合浦湾就成了生产顶级珍珠的场所。
就是这样的环境优势,合浦一带所产的珍珠最为凝重结实,不但晶莹透明,而且泽绚丽多彩,有银白、
粉红、豆绿、金黄、银黑等多种颜,南珠一般颗粒硕大而浑圆匀称,品质上乘,可谓“粒粒发光,颗颗走盘”,是珍珠中的上品,驰誉于世。
合浦是南珠的发源地,而南珠的发源地是古珠池。古珠池生产正宗南珠的地方。
珠池,是古代对今北海合浦东南大海中采珠区域的特定称谓。明崇祯本《廉州府志》亦谓珠池七所:“
乌泥池至海猪沙一里,海猪沙至平江湖五里,平江池至独榄沙八里,独榄沙洲至杨梅池五十里,杨梅池至青婴
池十五里,青婴池至断望池五十里,断望池至乌泥池一百八十里。”七大珠池所产珍珠的品质因池而有所不同,人们认为“出断望者上,次竹林,次杨梅,次平山,至乌泥为下,然皆美于洋珠”(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一说七所:“合浦中有珠池七所,其大者曰平江、杨梅、青婴,次乌泥、白沙、断望、海猪沙,而以白龙池尢大。”珠池名称和地域各个时期说法不一,在明崇祯本《廉州府志》珠池一节之后又附“海寨”,
并说明海寨之设,主要是为看守珠池。
明代,当官采珍珠开池时,珠池是一片船帆之海,大小船只约干,行船拉网船夫上万,加上随船把守的士兵,场面之大,叹为观止。贝满船回之后,沿岸是人山人海,一片繁忙的剖贝取珠的现象。明代是合浦珍
珠开采鼎盛时期。据载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采捕最多,“费银万余,获珠二万八千两”(约8000千克)。由于古时开采珍珠在合浦设珠场八寨,集中于合浦白龙城剖贝取珠,珠贝壳堆成城墙,故有“白龙珠城”之称。离白龙池不远的合浦白龙珍珠古城遗址,这里是著名的南珠产地,建于明洪武初年,城围330丈,高1丈8尺,该城城墙用一层黄土一层珠贝层层夯实。白龙珍珠城沿岸,均为采珠场
所,两千多年来叠积
3米多深的珍珠贝壳,形成了绵延几十公里的山坡,构成独特的地貌。
正因为珠池不同,所产珍珠的品质且珍珠尊贵无比,合浦古代珠民有按珍珠重要分类的:八百颗珍珠重一两的称“八百子”,一千颗正好一两的,称“正千”,大粒的高珰珠,一颗重七分的,称为“七珍”,一颗重八分的,称“八宝”。而现代评定南珠的等级,一般以圆球形或者半球形。直径在一厘米以上、洁白细腻、光滑闪耀之珠为一等品。对于珍珠品质优势的识别,据有经验的珍珠行家说,珠子的标准,不外是“光、重、圆、大”四个字。
鉴定珍珠的价值还有多种指标,颗粒大小则为主要指标之一,低级珠以公斤计每公斤01-02万美元,高级珠以克计,每克数十万美元。珠径超过毫米以上的称大珠,以粒为计价单位,每粒价值上万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一级珍珠每斤价值万多元,普通珍珠和黄金等价。
二、历史采珠史
珍珠,它自古以来就成为贵重的装饰品和贡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珍珠当作贵重装饰品的国家之一,相传在黄帝时候,就已发现珍珠的黑蚌,珍珠在当时就已列为贡品。
自秦汉以来,历代皇帝均派遣宫廷官员到合浦一带监于珠池,开采珍珠,进贡宫廷。《元史·世祖本记》
记载,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湖广行省上贡珍珠“九万五百两”(合浦等地属湖行省统辖),这是历史上朝廷课贡南珠最多的一次。有行家推测,在南宋罢弃官采珍珠后,民间采珠应相当一部分交给地方官府用以捞取粮食,因此经过多年积累,地方省库很有可能存下了这批数目惊人的珍珠,然后中央朝廷毫不客气地把它们索取去。历史上地方官员以南珠进献中央以表效忠,或朝廷将南珠用于礼仪之邦和赏赐臣子等,也在史料中记载。
从史料记载可知,珍珠是古代宫廷御用或权贵专有之物。五代十国时南汉刘涉造玉堂珠殿,后主刘,用珍珠结马鞍为戏龙形状的“珠龙九五鞍”,(元·脱脱著《宋史·南汉世家》)。战国时贵族们便用珍珠装饰鞋履,有“堂上三千珠履客”之说。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明代定陵的墓主万历皇帝及皇后所带的凤冠玉带等冕服都用八分珠制作,据说女王王冠上的那颗巨大的珍珠也是合浦珍珠。
由于天然形成珍珠不易而极为稀罕,历代权贵们都把它当作奢侈品和装饰品,激起了历代封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掠夺,珍珠与其说是“鲛人”之泪,莫说是珠民血泪。
《后汉书·孟尝传》载云:“(孟)尝迂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宰守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徙于交趾郡界……”从后汉书这段史料看,在孟尝任合浦太守前,合浦采珠业已相当发达了,由于官吏贪得无厌,采捕无度,,破坏了珍珠自然资源,致使珠苗到了灭绝的境地。也即是传说的“珠遂徙于交趾郡界”孟尝到任后,看到合浦珍珠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珠民纷纷逃离家园。
孟尝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使合浦珍珠资源得到了保护和繁衍,于是有“珠还合浦”之说。唐代封建统治者照样逼迫人民进贡珍珠,由于采捕无度,又将使珠苗濒于灭绝,故“珠逃不见”。诚然,珍珠是国家宝瑞,然而在封建时代统治者只知搜刮,强逼珠民冒死采珠,不少珠民命丧海底。这样,珍珠给人民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深重的灾难了。宋建隆三年(962年)刘以珍珠装饰宫殿,一代之尊,极尽奢侈,并在合浦置媚川都,置兵八千专以采珠为事。当时,刘强逼珠民采珠不择手段,“石缍珠民足深海中,珠民溺死者无数。”
明代是中国历代上采珠最鼎盛的一个时期,正统年间,派太监来合浦监守珠池,成化年间,初采时得珠14500余两。30多年后,弘治十二年(1499年),统治者征集了雷州、琼州、廉州等府船800艘,征集8000人,费银万两,采珠2800两。这次大采,在海上病死的军士船夫300余名,溺死军士船夫280名,被风浪打坏船70艘,漂浮无着的30余人船。明正德九年至十三年(1514-1518年)先后两次下诏采珠,珠民没有息肩之期。嘉靖五年(1525年)又复采珠,这一年冬天合浦大雨雪,池水结冰,树木折断,民多冻死,而珠民被迫下海昼夜采珠。当时,巡抚都御史林富在止疏给嘉靖皇帝时便说:“嘉靖五年(1526年)采珠之役,死者万计……”当时天霁而雨,当地百姓谓“天泣”。其怨恨可知。
在海底采珠的珠民命运是非常悲惨的。古人采珠,起先全是靠潜水捞贝,“人浸而得蚌,刻而得珠。取蚌,以长绳系竹篮,携之以侵,既捡蚌于篮则振绳,令舟人汲取之,沿者亟浮就舟。不幸遇恶鱼,一
镂之血,浮于水面,舟人恸哭,知其已葬鱼腹也,亦有望恶鱼而急浮至,伤股断臂者,海中恶鱼,莫如刺鲨,谓之鱼虎,蛋所甚忌也。”(见《岭外代答》)这种艰难的潜水采珠法流行甚久,直到明末清初在《广东新语》中还有记载,其云:“珠蚌生在数十丈水中,取之必以绳引而缒之而下。气欲绝,则掣动其绳,舟中人疾引
而出。稍迟则七窍流血而死,或为恶鱼所噬,蚌遇百十,得珠一二。”
合浦南珠虽然驰誉于世,然而珠民因珍珠招致无穷祸害,苦不堪言,而不愿“珠还”,故顾梦《采珠诗》有:“今人反怨珠来还”之叹。
到清代,合浦采珠业便渐趋衰落,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51年间,第一次下诏试采珍珠,因所得无几,次年罢采。乾隆十七年(1752年)9月又曾下采珠,然而,这次采珠也却一无所获而罢。建国后,每逢秋后珠季节,沿海常有几艘珠船只采捕珍珠,每日只采取一二市斤,可见珠源已十分枯竭,也说明珠民每日采珠已不能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三、合浦珍珠开发现状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合浦南珠的生产。1957年11月周总理指示合浦县委:“要把合浦南珠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捕珠改为人工养殖。”1958年初,合浦县委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
在合浦白龙首先办起了我国第一个珍珠养殖场,从而引入了生产性人工养殖珍珠阶段。60~70年代,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科技部分先后把“人工植核育珠技术研究”、“人工孵化育苗养殖研究”、“处理细胞小片营养药物研究”等列为重点的科研课题,征兵取得了人工植核育技术、人工孵化育苗技术、细胞小片营养液药物处理技术等科技成果,并进行全面推广应用。改变了我国珍珠生产的几千年的落后技术,结束了历来靠自然采苗养殖的历史,使我国生产进入了新的进程。
近年来,由于广西把珍珠养殖作为海洋开发的重点项目抓,把珍珠养殖技术列入国家和“星火项目”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进行组织实施,大力抓了珍珠养殖的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以国营珍珠养殖为示范,带动和扶持了集体和个体养殖业的发展。配套建立健全种苗基地,扩大珍珠首饰综合加工厂,到80年代珍珠养殖60多公顷产珠几百千克,发展到1995年珍珠养殖面积达1300多公顷,开发营盘、山口乌泥海域两个珍珠养殖基地;珍珠产量达5吨,年产值达1.3亿元。1996年,北海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水珍珠交易中心——中国珍珠城,推动了珍珠产业的发展。(合浦属于北海管辖)全市珍珠及副产品经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工业产值超2亿元,至2002年1~2月份,北海市仅从北海口岸出口的珍珠就达505千克,比2001年同期增长5倍,是非颠倒2001年全年出口总值的86.89%(《北海日报》2002年3月10日),2004年整个南珠生产基地产珠量为8吨,比去年增长25%。南珠生产已成为北海的特,目前北海已成为沿北部湾地区最大的海水养殖及珍珠制品生产加工的产业城市,其珍珠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五成。2005年,北海市珍珠养殖面积达50010多亩,养殖场数百个,从业人员两万多
个,年放养插育贝6500多万只,年产珍珠2006公斤,珍珠的副产品综合加工年产值达3.5亿元以上;2006年1月~5月从北海出口的珍珠达1吨,价值近百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倍。由此可见,“合浦南珠”作为北海四大经济支柱业之一,加速了合浦的发展。
南珠加工综合开发利用,也取得较大进展。10多年来合浦珍珠有限公司开发了珍珠装饰品、珍珠药品、护肤品、保健饮料等200多个南珠系列产品,对部分原珠与副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现代社会,珍珠产业的开发商抓住人们“爱美之心,人人皆之”的心理,更多制作与女士们贴身相伴的首饰,珍珠项链、耳坠、胸花、别扣、戒指、挂坠、手镯、表带以及珍珠领带夹、发夹等,简练大方,极富有时代感,为广大众所喜爱。合浦医药公司用珍珠制成中成药:六裤凡、镇惊凡、珍珠散、珍珠末以及安官牛黄凡等,早已进入国际市场。现在市面上有珍珠粉、珍珠口服液、珠蜜膏、珍珠美容霜和防皱霜,珍珠健肤水、珍珠面膜、珍珠爽身粉、珍珠洗发液及浴液等,还有珍珠指甲油与眼影、唇膏、花露水、珍珠酒……不用枚举。
随着北海市旅游业的发展,珍珠销售市场由少到多,在市中心商业区云南路、茶亭路等地开设了数百家专营公司和销售店,“游银滩,食海鲜,买珍珠”已成为北海旅游的特项目,合浦珍珠产品已成为北海的一大经济支柱业。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南珠宫,设有1000多平方的大厅,展销五大系列的南珠产品,单指那颗大葡萄,重达3.6克的“南珠王”,就让人赞叹不已。这颗瑰宝,来自合浦的白龙珍珠池附近,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经国际珠宝专家鉴定,价值百万。南珠宫,除了珠宝,引人注
目的还有900多米长的壁画,很直观的珍珠养殖箱以及罕见的巨型贝类。不用东奔西走,人们尽可以浏览南珠春秋史,领略久远的南珠文化。
南珠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摩托车、彩电、冰霜、移动电话涌入渔民家庭,养殖致富已成佳话。
四、合浦南珠产业存在的问题
“物极必反”,由于珠民急功近利,市场上以次充好、有市无序等导致南珠业的发展进入了艰难发展阶段,养殖业逐渐萎缩,合浦珍珠从极盛走向衰落,它主要原因是:
1.原珠质量下降
南珠曾以品质卓绝称于世,但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产量,南珠的质量下降,出现了边际收益递减问题,究其南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有:①养殖业科技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目前,合浦珍珠养殖技术多属于传统技术,高新技术含量低。②育珠时间短,导致珍珠的珠层薄、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珍珠养殖时间变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养殖场(户)急于收回成本;另一方面,是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渔民承包海滩后,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员,对基本的育珠技术一知半解,使得珍珠贝成活率低、质量差、效益低,加上市场上信息不畅,品牌意识薄弱。③珠贝多代繁殖,种质资源严
重退化。野生贝不断减少,贝苗逐渐退化,珠贝之间探亲繁殖增多,使母贝抗毒能力弱,再加上现在所用珠核质量低劣,大量回收珠核的重复使用,使珍珠产出质量大大减退。④政府缺乏长远统一规划,管理乏力。前几年由市场需求,出现了众性的养殖珍珠热,但政府部门对珍珠养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社会性行业组织也没有发育起来,造成珍珠的生产和经营状况无序、无度现象严重。目前珍珠生产的养殖场几乎都是各自为政,相当部分养殖海区放养量没有限制,放养密度过大,母贝个体细小,品种退化,抗害能力减弱。⑤环境污染和病害严重。近年来北部湾海域沸水受到卤化,从工厂排出的废料,船舶上的含油污水以及电鱼、炸鱼所造成的水体污染等,都威胁到珍珠养殖业;珍珠养殖密度太大造成自身污染。养殖场地老化,有机物富集,容易滋生病毒和病菌,导致产生致命的病害。
2.加工技术落后,式样单调
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突出的表现在加工上,不但工艺水平不够理想,加工的质量粗糙,与发达的日本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而且加工式样单调,产品单一。目前虽然已经开发了珍珠首饰、珍珠美容、医疗保健等新领域,但还刚刚起步。
3.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化
合浦的珍珠加工的能力普遍较低,加工规模小,最多5t。现在一般的养殖场对贝壳的利用多是出售原
壳,有的打成粗粉出售,数量少,价格低,所以现在大量贝壳积存。至于贝肉,就地廉价处理,珍珠层粉加工数量不多。此外,目前珍珠流通的主体是个体户,这些人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实力单薄,经产起市场的风浪,为摆脱困境,追求暴利,实行炒买炒卖,哄抬价格,甚至以假乱真,造成市场的混乱。
五、珍珠产业振兴对策
我国南珠产业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销路。围绕这个中心,要在技术、结构、管理几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让合浦珍珠走向世界,再创珠城辉煌。
1.抓住机遇,促进珍珠产业发展
一是国际珍珠市场的变化,为我国提升珍珠产业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的海珍珠的年需要量是80~90t,日本供应国际市场上的海水珍珠供不应求,需要量仍在上升,各种档次的海水珍珠都可出售。二是产珠大国日本产量逐年下降,国内外销看好。合浦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发展珍珠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要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全面提高育珠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育珠产业水平,狠抓产业改造,实现“产珠大市”向“珍珠强市”的转移。
2.严格把握珍珠质量源头关
近年来,国际上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珠贝育珠率高,成珠的体大,在其圆度、泽,珍珠饰品的工艺,样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成为琳琅满目、光彩照人的珠宝一族。合浦珍珠的振兴必须加强新技术的开发,提高产品质量,要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与日本等世界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的良好关系。
3.重视初级产品深加工,拓展珍珠产业链
要克服片面追求初级产品数量的倾向,实行以终端产品质量取胜的策略,大力发展珍珠深加工的综合利用。
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积极研制珍珠首饰的“精品”。同时,要拓宽思路,开发珍珠的新用途,开发药用品、美容品等加工技术,以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4.优化企业组织机构,组建珍珠产业集团
合浦珍珠产业的突出弱点之一,就是以个体经营为主,企业规模小而散、条件分割、市场竞争能力小。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的法则实行优胜劣汰,使生产要素向“能手”手里集中,加强联合,组建大型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珍珠产业集团,建立大型珍珠展示、交易、批发市场,并使之成为具有交易、调节、信息功能和具有强大综合辐射力的珍珠产业产品,集散中心,形成规模效益,做大做强自己品牌。
5.强化管理,坚持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
珍珠之所以名贵,除了本身晶莹美丽,可作饰物以及特殊的药用和保健用途外,稀缺性是维持其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只有统一规则,合理布局,适当地控制控制珍珠的生产规模和供给数量,才能保证珍珠作为珍珠的价值。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制订珍珠产业发展的规划、区划和开发、保护的政策措施,使南珠养殖业走向依法开发、规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1:4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19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珍珠   合浦   南珠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