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型郊野公园林地生态保护修复与提升——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为例

阅读: 评论:0

园林,2021,38(05)50-56.
涵养型郊野公园林地生态保护修复与提升
—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为例
Ecological Protection,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Woodla n d in Conservation-type Country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Phase Dem o n s tratio n Area of San s higa n g Country Park,Hefei
邵静
SHAO Jing
文章编号:1000-0283(2021)05-0050-07 DOI:10.12193/j.laing.2021.05.0050.009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1-03-10
修回日期:2021-04-05
邵静
1986年生/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上海200031)摘要
随着景观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正式迈入生态文明时代,景观规划师对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愈加明确。“生态修复”正是秉承以上理念,坚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以问题为导向,保护优先、恢复为主,适当辅以人工措施,最终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工程项目为例,以山水工程修复指南为依据,结合自然演替、抚育经营、低效林改造、采伐更新等林地改造相关措施,从生态提升的角度总结规划设计与建设中的思路、策略、方法等,为生态涵养型郊野公园以及水源保护区内林地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经验。
关键词
林地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林;郊野公园;生态敏感度;低效林改造
Abstract
With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ojects officially stepping into the er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landscape planner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earer about the con
sciousness of respecting nature, conforming to nature and protecting nature,and"ecological restoration"is exactly adhering to the above concept, insisting on reducing the human disturbance to the ecosystem,taking the problem as the guidance,giving pr i o rity to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supplemented by appropriate artifcial measures,and fnally achieving the goal of a virtuous cycle of the ecosystem.Taking the f i rst phase demonstration area project of Sanshigang country park in Hefei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restoration,combining with the woodland reconstruction measures such as natural succession,tending and management,low-effi ciency forest transformation,cutting and renewa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improvemen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deas,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planning,design and construction,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odland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ype country pa r ks and wate r source pr o tection areas.
Key words
wood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country park;ecological sensitivity;low-eff ciency fo rest tr a nsfo rmation
中国生态修复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目前针对林地修复研究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城市公园、郊野森林公园等林相改造方面,在水源涵养型郊野林地生态修复方向研究成果较少。王南忠囚在大蜀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措施及成效中总结出具体的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措施;庄伟回在郊野公园
涵养型郊野公园林地生态保护修复与提升一一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为例丨邵静.园林/2021年/第38卷/第5期
1.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范围示意图
2.首期示范区现状林地斑块分布图
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和重建中,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自然生境恢复与重建的经验;蔡良良等4在千岛湖景观防护林林相改造探讨中,对湖区林相改造的指导思想、改造原则、改造范围和改造方法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苟翡翠等5在郊野湖泊型湿地水环境修复与保育策略研究中指出湿地水环境保育与绿化植物生态格局构建息息相关。
三十岗郊野公园作为重要且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点,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有效发挥生态文化以及生态旅游等多重功能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本文将最新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已有的林地改造规范标准相
结合,针对涵养型郊野公园林地生态改造模式及措施进行相对清晰且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相关保护修复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地概况
作为未来合肥十大公园之首的三十岗郊野公园,总面积约5km2,位于合肥庐阳区三十岗乡境内,北起杨岗路,南至科学岛,西起东瞿路,东至谭岗路(富水路)。南侧紧邻合肥市最重要的水源地董铺水库,设计范围全部处于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需严格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核卜管控6]以及水源涵养林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并且以山水工程生态修复为指导,打造近郊生态涵养型郊野公园。
由于涉及基本农田、林地权属、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元素三十岗郊野公园计划分期实施,科学安排建设首期示范区。根据景观生态廊道宽度建议的要求,首期示范区的规模应符合生态底线控制面积,满足用地性质单一,林地权属、建筑拆迁明确等条件,便于后续协调与实施,并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可达性,方便人流导入。通过多个地块的比选,最终确定选址范围(图1)0首期示范区总面积约22hm2,位于整个郊野公园西部,北邻城市干道三国城路,西至东瞿路。基地内地势西高东低,呈岗冲地貌,有丰富的生态要素,包括乔木林地、水田、农村宅基地、养殖坑塘、坑塘水面、特殊用地,以及其他林地(果林)等。现状林地斑块面积约为〔1hm2,占总面积的51%,构成了首期示
范区的主要生态基底,因此林地风貌的改善将大大提升区域的景观与生态品质。在创造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基础上,对现状林地进行生态修复,依据水源涵养相关规定营造健康、稳、定、美丽的示范性生态涵养林。
1.1现状林地评价与分析
通过现场摸底调研,将林地斑块整理编号(图2),选取部分林地分析因子以及生态功能评价因子指标对现状林地斑块进行初步评价,进行生态问题的初步识别与诊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生态修复(表1)。总结现存主要问题:
(1)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仅5种左右,植物种密度偏大,生态系统稳定性低,不利于水源涵养;
(2)植物缺少层次,林地以同龄纯林为主,林冠线、林缘线平淡,中下层植被缺失,人工干预明显,落不够丰富;
(3)景观叶树种品种较少导致林相变化不大,没有充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表1现状林地斑块评价表格
编号
斑块号
面积/hm 2落结构树种结构树种组成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株间距/m 郁闭度生态功能
1B001
5.91落叶阔叶林单层林杨树15 〜2010以上3疏
2
B002
0.09落叶阔叶林单层林桃树
8〜10  1.5 〜22
密差3
B0030.20
落叶阔叶林复层林
杨树、桂花
10 〜2010以上2〜4疏
差4B004
0.24落叶阔叶林单层林桃树8〜10
1.5 〜22密差5
B0050.49落叶阔叶林单层林桃树8〜10
1.5 〜2
2
密差6
B006
0.60
落叶阔叶林单层林杨树15 〜2010以上3疏差
7
B007  1.37
落叶阔叶林
单层林
杨树
15 〜20
10以上
3
4
N
©
*
M. M». K. xm . 松.白■.
**• <t».
(HB. 4UR*. RM- ■・.u«>
生区
楼、
3•首期示范区现状林地斑块航拍图4.绿化总体结构示意图
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优势;
(4)停留节点处缺少具有鲜明特的植物造景以及绿化空
间变化(图3)。
1.2林地保护修复定位
根据现状问题识别与分析结果,制定林地保护修复目标。
从地域层面看,合肥三十岗地区位于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区,根
据这一地带的植物落特征将常绿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保
证冬季绿量的前提下,以秋景落叶林为主,常落比约为2 : 8。 从地块层面看,林地斑块处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现状
90%以上的林地为落叶树种,且存在大量水塘,因此设计顺应
林水结合的生态基底,采用节水型乡土树种,打造以秋景为特
的生态涵养林风貌。
1.3林地总体结构
在总体风貌定位的指导下,改造采用“点线面体”相结合
的形式形成“一体、三区、两线、多点”的总体结构(图4)
对示范区进行全方位林地保护修复。根据现状要素分区,基地
西部以林地为主,植被分布集中,为打造现状片林区提供了较
好的植被与土壤条件。基地东侧以大小水塘为主,以基地东西
向道路为界,北侧水塘堤岛相连,为湿滩岛链区奠定了堤岛格
局;南侧水域宽阔,可利用开阔大水面打造生态静湖。沿三国 城路、示范区东西向园路两条现状主要道路建设道路风景林绿 廊。围绕主入口、保留建筑等现有景点进行改造,形成各具特
的景观节点。
2林地保护修复模式与措施
延续总体定位与结构方向,依据《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 修复指南(试行)》对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分别采取保护
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或生态重建为主的保护修复技术模
式叫并将山水工程的技术模式与国内既有的水源涵养林相关
技术规范进行融合,开缄适合于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等
涵养型郊野公园林地生态保护修复与提—
—以合肥三十岗郊野公园首期示范区为例I邵静.园林/2021年/第38卷/第5期
水源涵养型林地空间的工程买践思想指南。
将基地内全部林地斑块根据指南模式分类(图5),量身定制相应的林地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自然演替、抚育经营、低效林改造以及采伐更新(林相营造)等。将以上措施穿插搭配应用于首期示范区的各类修复模式以及阶段中,使现状低效林地最终发展为咼效稳定的涵养型森林。保留原有景观能起到保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快速营造景观、节约建设成本等重要作用构建人、鸟、林多重视角下的生态共享栖所。
2.1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对应自然演替措施,人为干预程度最低,以林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为主,利用潜在自然植被,发展为近自然稳定落。通过林地自我调节更新,辅以极少量人工技术,形成新的生物多样性生存区域,达到一种平衡的演替终态。自然演替人为辅助技术包括径流林业技术,即把林木周围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树穴,改善立地条件、蓄7水保土商、涵养水源,创造相对充足的水分环境,满足林木的生长发育;适当嵌入固氮植物,如在现状林中空地种植一些豆科类草本植物(三叶草、苜蓿等),形成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品质(图6)。
2.2辅助再生
对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低效公益林可进行适当改造,辅助再生对应抚育经营与低效林改造两种修复措施,针对郁闭度相对较高的斑块采用抚育经营的相关措施,而郁闭度相对较低的斑块则采用低效林改造措施。2.2.1抚育经营
林地进行适量的抚育采伐,并且严格遵循《林地抚育规程》的相关规定:“抚育经营包括透光伐、疏伐(定株)、生长伐、卫生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多种措施。”9针对幼龄林、同龄林、中龄林等不同情况搭配不同的措施进行抚育经营改造。不同的林分应采用不同的间伐强度,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杨树公益林在胸径小于22cm时保留株数多,体现提早郁闭生态优先,多种树混交林采用20%-30%的间伐强度(图7)。
2.2.2低效林改造
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生态功能低下的水源涵养林叫林分结构与稳定性失调,有$闭度低,系统功能退化,因此低效林改造的强度略高于林地抚育经营,具体措施包括封育改造、补植改造、间伐改造、调整树种改造、效应带改造、更替改造、综合改造[11l o通过增植原生树种,增加落稳定性,把杨树林作为先锋林,实行森林更新,构建地带性本地落模式。补植改造中植物落优化主要从密度、植物种类、结构模式及景观性入手,涉及补植、塑性、树种改良等技术。针对种类少、结构单一、不稳定的植物落要进行加法优化(图8)。
2.3生态重建
采用每隔一定年限在伐区伐去咅E分成熟林木的森林主伐方式,伐后空地打造地区性郊野绿化特。根据合肥地区天然次生林树种名录,构建地区性天然次生林植物落,种植建
5.林地生态修复模孟分区图
6.自紮演著示意模孟图
••••••••••••••••••••••••••••
高密度现状植被种植自然恢复-一潜在自然植被-谢初
潜在自然植被与现状植被形成演
替终态
(配合径流林.业技术以及适当种
植固氮地被)
•现状植被
.潜在自然植被
固氮植物
6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现状植被•疏伐植被
现状荒地〈空地)
种植乡土树种,营造稳定的复层异龄植被落,形成乡野风貌
7
乡土树种
・ 建树种
• 伴生树种
8
先锋树种
先锋树种疏减
建树种
伴牛.树种
密林改造优化:现状为保留密林,通过进行合理的密度控制,适当疏伐,在林缘配置合适的落叶
阔叶植被,丰富林相与植被落。
疏林改造优化:现状为保留疏林,适当在林窗、林缘合理的配置不同种类落叶阔叶植被,丰富林相与 植被落.利用原有先锋树种,补植建树种、伴生树种.待目标树种形成一定规模后,对先锋树种进
行适度的疏减,以便尽快形成稳定的植被落.
..............................
• Hi
规则式林地改造优化:高密度现状植被种植,抚育疏伐后配置不同种类落叶阔叶植被,形成规则式落 叶阔叶混交林,美化林缘线、林冠线。
9
7. 抚育经营示意模孟图8 低教林改造示意模孟图
9. 采伐更新(林相营造)示意模孟图
树种以及伴生树种,模拟4种北亚热带稳定的水源涵养林
落模式营造本地植物组合。
(1) 枫香落:枫香+样树+黄连木+白檀+细梗胡枝子+
矛叶產草+鸭跖草;
(2) 元宝枫落:元宝枫+马尾松+麻栋+榔榆+白檀+
矛叶產草+双穗飘拂草;
(3) 麻栋落:麻栋+化香+黄檀+黄连木+六月雪+
蛇莓;
(4) 合欢落:合欢+香樟+喜树+水杉+桂花+卫矛+
二月兰。同时,涵养林树种选取根系发达,耐旱、耐阴、耐
湿,适应能力强的枫杨、垂柳、乌柏、旱柳、女贞等乔木,
构建水源涵养型林地(图9)。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09:4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250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林地   生态   改造   修复   树种   现状   郊野   保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