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旅游开题

阅读: 评论:0

     
                                 
兵团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审批表
课题名称: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问题研究
            ---------以伊犁垦区为例
      负责人姓名:                       
    :                   
    :                    
        所在部门:                    
2011    
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
1、现实依据
2、理论依据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国外研究状况
5、国内研究状况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五、预期进展
一、课题名称及来源(属于国家、省、市、自治区、学校、自选中的哪一种?)
课题名称: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问题研究——以伊犁垦区为例                  课题来源:自选
二、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可加页)
(一)现实依据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红旅游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新疆兵团军垦创业史丰富的红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有兵团特的红旅游业,弘扬兵团精神,彰显新疆兵团军垦创业史红旅游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特征。兵团正在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跨越发展。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限制,兵团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对于没有自己城市的师来说,旅游业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红旅游是无烟产业是低碳经济,是兵团结合自身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是兵团三化建设的催化剂和融合剂,渗透于工农业生产并能助力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兵团新时期屯垦戍边事业急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依此看来,本课题围绕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相关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二)理论依据
实现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须弘扬兵团精神、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文化软实力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进兵团的红旅游产业,既是屯垦戍边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政治工程,又是扩大军垦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工程,更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牧职工收入的经济工程。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兵团以军垦文化为核心的红文化的重要价值,从跨越发展的视角充分认识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以稳疆兴疆的历史眼光充分把握兵团军垦文化在现代文化引领长治久安中的战略作用。本课题抓住红旅游资源开发相关问题,从深层次、产业化的角度探讨兵团军垦文化的生命力和经济价值,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推进兵团创业史为内容的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挖掘并充分展示兵团的红文化及其教育意义,加强对兵团农牧职工和地方各族人民众进行中国革命史、新疆发展史、兵团军垦创业史的教育,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兵团离不开地方、地方离不开兵团”的教育,达到使兵地各族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高度认同的目的。发展兵团红旅游文化产业,能够促进兵团和新疆旅游业的大发展,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实施旅游搭桥、经济唱戏方略,达到宣传兵团红文化产业、军垦城镇创业、军垦新型工业、军垦农牧产业的目的,大幅度提高兵团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为加速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课题着力于兵团军垦文化,动态地考察红旅游资源开发,试着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方案和对策。从伊犁垦区看整个兵团,进而为全新疆红旅游文化研究积累经验。本项研究可为兵团、师团有关部门,特别是文化广电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等单位,提供一些咨询性建议,为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发展出谋划策,也为兵团乃至全疆的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出参考性意见。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旅游工程的启动是在20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的大背景下,结合现阶段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和需要,提出的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系统工程,中国特的意味比较浓厚。因此,国外网站和学术期刊中几乎没有关于这个主题的专门评论和文章。国外虽然没有专门提及红旅游,但对于诸如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历史遗迹旅游等新的、相对于传统大众化的旅游有所不同的旅游形式却研究颇多。因此,可以说国外的研究并没有对红旅游提出明确的涵义,而是对红旅游的各种代表形式进行了研究。当前,国外旅游人类学的兴起密切关注旅游开发对当地民众带来的影响,东道主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也是学者们关注的主题。彼得里克(Biddlecomb C)、米诺比(Minerbi L)等对太平洋岛民的研究表明,好客和互惠是当地文化传统,岛民普遍具有好客特征,许多的当地居民把旅游者视为真正的客人而不是游客。麦克康耐尔(Mac Cannell D)指出旅游商品(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是从东道主文化产品和活动中分离出来的,缺乏真实性,只是舞台真实,是一种表演。赖安(Ryan C)避开文化真实性问题,认为旅游文化既不同于游客的文化也不同于东道主的文化,而是二者互动的产物。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在红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更好地平衡旅游开发和红文化的传承弘扬。旅游开发是红文化资源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旅游人类学探讨的东道主文化变迁,对处理红文化传承、发展以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新疆大学窦建丽(2006)对喀什地区民俗旅游进行了探讨,认为:过度开发使民俗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过分商业化使民俗文化旅游丧失了古朴性和乡土性;外来文化加速了地区土著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而且,各县市旅游发展状况不平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最具特,但开发不足;购物旅游发挥的作用不大。石河子大学杜智贤(2007)的硕士论文研究了吐鲁番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指出了其中的四大问题:民族文化被同化;民族文化商品化;开发零散且不够深入;政府和开发商理念存在差异。关于兵团红旅游的研究,学者们大多关注石河子,认为该地资源丰富、开发较早、成绩突出,如吴淑琴、肖静、宋晓梅等。这些成果指出旅游产业意识淡漠,把旅游业等同于政府接待事业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对旅游的认识还很滞后,观念不到位。兵团各级领导中相当一部分同志认识不到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对兵团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跳不出绿洲经济的圈子。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粗放,规模小,效益差;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硬件建设不配套,软件建设跟不上,资金投人不足;人工景点建设少,宣传促销活动不够,难以形成名牌效益等。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树立了框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美中不足的是,从长治久安、兵团文化繁荣与传播、红旅游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发展等视角来审视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仍显得薄弱。目前的学术研究多集中关注石河子的军垦文化资源开发,而有关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以及其他师红旅游的研究显得很是不足。研究者对此关注不多,投去的目光偏少,实在令人费解。甚至可以说,有关人员学术敏感度不够高。这种局面急需改变,兵团红文化发展和学者科研成果必须结成更密切的关系。
三、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预期进展,可加页)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努力将伊犁垦区红文化旅游的主体形象定位为“生态低碳红之旅,富含绿生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兵团农四师为背景,以军垦文化、戍边文化、西域风情、现代化大农业为基本特,以军垦观光、军垦家访、农家乐产品为主导,以草原风光、沙漠风光为辅助产品。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本课题努力准伊犁垦区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设法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思路与对策,并设计出红旅游线路和具体的红旅游项目。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充分把握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容、特征和空间分布,紧密结合伊犁垦区形成的特文化资源,用SWOT分析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设计红旅游文化线路中,分门别类,针对旅客不同的时间安排,以霍城垦区、伊宁周边、新源片区以及特昭垦区进行初步划分,各自确定主打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将军垦戍边文化与大美伊犁风光溶为一体,给游客满意的体验。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依据旅游经济学、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田野调查阶段采用观察、个人访谈、座谈会等方法,文献分析主要是获取伊犁垦区各地的基本情况,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民族风俗等。比较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片区的实际情况,准各自特,达到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目的。整体上系统性研究侧重对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把握,着力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红旅游项目的实施,并从战略高度和文化长远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红旅游文化的价值。
(四)技术路线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概况
一、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形成、分布及开发
二、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分布及开发
第二章 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形势分析
一、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二、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第三章 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伊犁垦区红旅游项目的运作及品牌构建
二、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线路的设计方案
结语
一、本课题主要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预期进展
1201112月底前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对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及重要思路进行论述,初步设计旅游项目及线路。
220123月底,完成研究报告,并送交有关部门及旅游企业征求意见。
320125月底,再次实地调研,再进行研究成果修改,提交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
四、研究基础及必须采取的措施(准备工作、现有条件、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可加页)
本课题组成员都曾主持或参与过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并在2010年已经收集了很多研究资料。前期也曾对该课题做过一些调研,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农四师党校大量的图书资料以及现代化办公设备完全可以支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学校领导及科研办的支持为研究人员的调研时间安排提供极大方便,课题组三位老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结构搭配合理,善于合作研究,擅长实地调查,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突出,充分保障了研究的稳步开展。
本课题组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费紧张,伊犁垦区18个团场分布在河谷8县,点多线长,全面摸清红旅游文化资源的分布困难较大。同时,很多团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职工众较多,调研时的语言交流也是一个难题。本课题组成员将积极运用社会关系,和团场负责同志坦诚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团场红旅游开发的设想,尽可能涉足更多团场。如果没有时间去有些团场实地调查,我们仍然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充实到研究成果中。团场的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双语能力强,能够给予课题研究很多帮助,我们会争取其支持。
五、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
研究工作阶段
收集文献资料
兵团红旅游的重大战略意义
20114——6
实地调查
伊犁垦区红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20117——10
撰写论文
伊犁垦区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201111——12
形成研究报告
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问题研究
20121——3
修改并提交成果
  兵团红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问题研究——以伊犁垦区为例
20123——5
六、课题研究调研计划
61团、64团、66
“三代”军垦精神、草原之夜品牌文化、66团进驻伊犁的历史
20115——7
71团、72
红军团文化、伊力特酒文化
20118
74团、76团、77
钟槐哨所、戍边文化
201110
七、经费预算
         
        ()
资料费
1000
调研差旅费
4000
咨询费
3000
数据采集费
5000
其他
2000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20:0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25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兵团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