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古镇,该如何打好文化牌

阅读: 评论:0

张磊
川沙古镇,该如何打好文化
"上海文化看浦东.浦东文化看川沙"。川沙自古临江面海.现今又毗邻国际机场和迪士尼,是面向海洋文化和国际的桥头堡.无论历史建筑风格.还是宗教人文.都体现出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特。
450年的筑城史、250年的建镇史、100年的革命史、83幢历史建筑、15个文物保护单位、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如此厚实家底的,便是素有“浦东文化历史之根”之称的川沙古镇。在上海各个老县城里,历史文化价值保存最好的还数川沙。
川沙是因盐而兴、因商而聚、因纺而盛的工商名镇,是古代江南防倭前哨,是近代名士咸集之地。早在唐天宝年间,川沙便有居民繁衍生息。明初,上海有七大盐场,八团镇占了三强。八团,就是今天的川沙。到了万历年间,已是“生聚日繁,人文渐盛,巍然为滨海巨镇”。起初,古镇并无城墙。直至嘉靖年间,八团及其周围地区倭寇猖獗,朝廷才在镇的四周一一修筑城墙。之后,八团镇就改名为川沙堡城。
川沙有着老城厢数百年的城市肌理以及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2014年川沙古镇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与上海其他九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不同,川沙古镇具有“风水堡城、海派营造,名家故里、戏曲之乡,宗教遗存、浦东之根”的特价值,是一处传统文化、红文化、海派
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川沙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方形城池、护城河环绕、城外街市的完整格局。城内中市、南市、北市、西市,呈双"十字”古街,延续清末民初江南传统街市风貌。城东护城河外有东门外街,留存着城外延厢的历史格局。沿浦东运河西岸有700米长的护塘街,承载着浦东地域从宋代捍海塘到明清街市的千年变迁。同时,川沙古镇周边水系发达,四方城池及东西南北一角都有通城河道与外相连。古镇东南隅遗存有明代的古城墙,见证着曾经堡城的历史,内有一段60米长的明代古城墙,是上海至今保存最好的较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川沙自古为商业大镇,清代“市集商店林立、百货骈臻”,主要有米行、布庄、南货、药铺、茶馆、油坊、典当等二三十个行业。中市街、乔家弄为闹市,店铺规模大、户数多,商业繁荣,也是目前古镇内保存较完好的区域。近年来当地政府对中市街、南市街进行了整体环境修缮,建筑立面整饬一新。北市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进行过拓宽,东侧建筑在那时进行了改建,仅存西侧的传统店宅,故呈现如今“一街两貌”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识别性。西市街至西门一段曾有“九庙十三桥”之说,如今沿街传统民居和店铺仍具一定规模。川沙是中国毛巾工业的发源地,开创了我国轻纺手工业先河,如今虽然产业转移,但厂房依在。川沙亦是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营造之乡”,引领了沪上建筑营造业的发展,有“一把泥刀走天下”的美誉。近代上海营造业领袖杨斯盛就是川沙人,开办了上海第一家营造厂。
川沙古镇很特别,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下,当地建筑受安徽、苏北、太湖、昊越等地区的风格
影响,呈现交融的特,被誉为“浦东城市发展的年轮”。整个古镇其实一直是存在一个生长的过程,所以在中市街既有传统民居的形式,也有受了近代风格影响的建筑格局。川沙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沿街建筑仍保留民国时期原状,多处宅邸中西合璧,甚为考究,反映了浦东第一大镇的历史风貌。古镇里的陆家楼宅、陶桂松住宅等集中体现了清末及民国时期江南传统住宅特。建于1930年的花园洋房陶桂松宅,又被称为“陶氏精舍”,建筑精良,用工、用料均属上乘,院落四周走廊,旁立西式圆柱,屋顶小瓦,青砖清水墙,地面铺马赛克。此外还有敬
集思

本文发布于:2023-05-12 09:5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26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川沙   建筑   历史   浦东   古镇   传统   上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