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网络统战工作机制研究

阅读: 评论:0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Mar.,2021No.1(Gel.104冤
2021年3月第1期(总第104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及社会、政治生态等带来了深刻变革,也使我们党的统战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手机网民规模9.86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网民已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社会体,许多统战对象尤其是党外人士也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网络统战工作是实现互联网虚拟平台与统一战线工作实体有机结合的新手段和新平台。当前,网络统战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实践发展时期,如何开展好网络统战工作已成为统一战线理论和新时代统战实践中十分关注的热点课题。
一、网络统战工作的现实意义和优势作用网络统战工作是顺应互联网而出现的新领域、新方式、新手段、新平台。扎实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就是要将广大网络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
(一)扩展了统战成员的重要范围
网络人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的迅速崛起而成长起来的新的知识分子体,主要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两个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人中的代表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
正能量。”[1]
网络人士中党外人士占多数,这一体具
有知识层次高、思维活跃、影响力强等特点,不管是作为新媒体的经营者,还是作为网络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在引领网络舆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伴随新媒体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的这一新体,扩展了统战对象的重要范围[2]。
收稿日期:2021-02-01
作者简介:梁萍,女,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统战理论研究。
健全网络统战工作机制研究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广西梧州543002)
要:新时期网络统战扩展了统战成员的重要范围,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开创了参政议政的多元途
径。当前,网络统战工作面临职能部门协作亟需加强、网络人士统战管理困难、网络统战平台建设不足、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要坚持从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调研摸底,健全常态管理机制;搭建载体平台,健全联络沟通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善网络统战工作机制,为扎实做好网络统战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关键词:网络统战工作;机制;新媒体代表人士;网络人士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62(2021)01-0027-04
(二)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
网络让“咫尺千里”成为现实,距离不再是阻碍人们沟通的问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统战对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也让随之而来的沟通更具网络化特点——
—不仅是工具的网络化,更是方式方法的网络化。网络统战工作正在主动适应网络时代要求,不仅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网络力量”,更要主动“为网络所化”,在沟通的方式、使用的语言、采取的行动等方面,都尽可能地实现“网络化”,给自己注入网络时代的元素,用网络力量喜欢的方式去团结他们、凝聚他们,拉近与统战对象之间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在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让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插上网络的翅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影响人、团结人、凝聚人的目的。
(三)开创了参政议政的多元途径
近年来,互联网凭借内容多、传播快、覆盖广、互动强等优势,已把越来越多的受众吸引到电脑、手机屏幕前。网络的“亲民”优势,让党、政府和众直接“面对面”成为可能。目前,QQ、、微博、自媒体专栏等应用于网络统战,收集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可以最大限度拓宽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渠道,更加便捷有效地了解统战成员的心声,促进交流沟通和对话,把网络民意和现实调研调查结合起来,甄别、判断、提炼出真实的、迫切的民意诉求,从中发现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升华为参政议政的重要依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有价值的参考。网络统战工作借助网络能关注到一些小
众化的体,听取到他们的声音,并将其纳入到统战工作中来,让统战工作关注到、涉及到的范围更广,形成依托于互联网的全方位、立体式参政议政新形式,从而使社会共识更广泛、社会凝聚力更强。
二、开展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05年,全国统战宣传调研工作会首次提出“网络统战”的概念,经过十多年努力,网络统战工作实践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让网络统战工作赶上重要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网络统战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职能部门协作亟需加强
互联网涉及面广,按照过去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公安、工信、通信、文化等部门都涉及到网络行业发展和网络舆论的监管问题。目前,对于网络空间的工作主要还是以宣传部门、公安部门为主导,宣传部门负责网络舆论的回应和引导,对网络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管理、引导、培训等工作,公安部门负责追查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等[3]。统战和宣传等部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分工、相互配合,还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目前,亟待进一步明晰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赋予统战部门新的职能,协调联动、各有侧重、互相补位,构建一个能够整合各方力量的工作平台,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真正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二)网络人士思想引导管理难度大
网络人士情况复杂,认知与意识不尽相同,大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尤其是网络意见人士,参政议政的愿望明显高于普通人,在网络上影响较大。他们经济条件比较好,文化背景不同,有的有海外背景,对西方的“民主自由”有较强认同感,往往喜欢标榜自己为“民主斗士”,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和整体管理的难度很大。一方面,网络意见人士言论信息发布具有随意性、高频性和隐蔽性,而当前对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使得网络意见人士言论传播存在无法监管的现象。另一方面,网络意见人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流动性强,边界模糊且很难界定,在不同时期的活跃程度和范围不同,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导致一部分网络界人士难以联系,也不容易把他们组织起来,影响到人才库的全面覆盖。
(三)网络统战平台建设不足中央天气预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移动上网日趋成为主流。各类移动应用软件逐渐替代了网站,成为当前网络空间中的新平台。网站、微博、、QQ等软件平台是网络统战对外发挥作用的重要窗口,尤其是“两微一端”,即微博、和移动新闻客户端,汇聚了网络空间中的巨大人流。但在移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统战新平台建设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例如,普遍存在着信息发布量不多、信息吸引力不高、平台互动性不佳、内容原创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平台的宣传、舆论引导
等作用难以发挥[4]。特别是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联络网络代表人士,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云南旅游注意事项
沟通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广大的网络人士对统战部门不了解不熟悉,制约了网络统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升
就地方统战部门而言,能够适应网络统战工作形势需要的统战干部相对缺乏。一方面,地方统战干部队伍中比较缺乏网络统战复合型人才。网络统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既能精通统战政策和实践,又熟谙网络媒体的运作和管理的人才不多。不少统战干部对网络统战的内涵和做法基本不了解,把网上邮件的收发理解为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网络统战工作仅停留在通过上网与有关单位及个人进行沟通,上报工作信息。另一方面,广大统战干部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网络人士特别是新媒体代表人士,有其独特的体属性和思想状况,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不抓住其特点顺势引导,将难以与其进行思想沟通,往往是说话说不到点子上,做工作做不到关键处。
三、建立健全网络统战工作机制的思考
网络统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互联网时代,社会成员的思想更加复杂多元,统战工作面临着新形势
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创新统战工作方式方法,尤其要健全完善网络统战工作机制,因为机制保障相比其他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按照“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来做”的原则,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的协调联动机制,构建网络统战大格局。网络统战必须要凸显统战部门的主导作用,统战部要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一是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宣传、公安、工信、通信、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网络统战组织领导机制,理顺部门职能关系,明确工作职责,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互联网管制现状。网络人士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尤其是统战部门和宣传部门,要明确宣传部门负责网络代表人士业务方面的指导,统战部门负责网络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思想引导、政治安排等。同时,建立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交流
工作经验,共享信息资源。
二是加强与互联网协会等组织团体的共同合作,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和统战社团的作用,做到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共享,使之为政府的施政建言献策、为社会的良性沟通牵线搭桥、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不断整合壮大网络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力量,形成网络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整体合力。
(二)开展调研摸底,健全常态管理机制
网络人士构成复杂,流动性大,角转变频繁。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把握特点,是做好网络统战工作的基础。
一是定期组织调研,建立人才数据库。统战、组织、宣传、公安、工信、通信、文化等多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在本辖区范围内,主要调研摸清网络人士的队伍状况,掌握网络企业(组织)的数量、规模及网络“名人”“名博”的基本状况,初步筛选重点范围和重点人员名单,通过直接联系、面谈或座谈等方式,调研走访网络代表人士,制定网络企业(组织)和代表人士清单,建立网络代表人士数据库。
二是采取分类指导,实行动态重点管理。将网络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探索建立网络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做好培养、举荐、管理等工作,可以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重点管理的方式进行协商管理。对弘扬主旋律的网络意见人士,要给予关心支持,表彰奖励,对特别优秀且在网络有一定影响力、政治素质较高者,可向人大、政协推荐;对导向不明确的网络意见人士,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方法进行帮助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交流沟通,化解隔阂与障碍;对涉及不良信息或网络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络意见人士,在本部门执法权限内、职责范围内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反馈有关部门,进行重点管理。
(三)搭建载体平台,健全联络沟通机制蜀南竹海门票多少钱
网络人士构成复杂,大多数网络人士缺乏组织归属。为适应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打造良好的沟通和服务平台,也应成为今后网络统战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是着力推动“智慧统战”平台建设。“智慧统战”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所趋,是工作所需。探索建立“智慧统战”服务中心,将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与
统战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网格化数据管理平台、云上服务平台、网络宣传平台(统战、“两微一端”)等打造“智慧统战”系统,用“网格化+数据化”方式管理好统战对象,用“智能化+信息化”模式服务好统战对象,用“多元化+项目化”形式宣传好统战工作。
二是完善丰富组织平台建设。探索依托“智慧统战”平台,建立如“同心网络平台”“同心网联盟”平台,邀请辖区内知名网络大咖、版主、主加入联盟,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等,邀请网络代表人士参加,向他们通报信息,并通过他们做好“粉丝”的工作;组织他们参观学习、考察调研,使他们对地方建设与发展情况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成立网络人士联谊会等社会组织,作为网络人士之“家”,组织网络人士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如扶贫助困活动、捐资助学活动等,由统战部负责主管,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网络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开展工作,人是关键。网络统战工作的新形势对统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网络统战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掌握统战工作理论政策,还应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和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一是抓好对网络统战干部的常态化“育人”工作。在发现、选拔人才时,可把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考核标准。同时,将网络统战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纳入总体和专门培训计划,通过分级、分批培训,把信息化和统战知识学习作为共同科目,组织举办网络统战骨干、新闻发言人、网站编辑人员、网络评论员等各类培训,逐步使统战系统有一批会做网络统战工作的专门人才[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简介二是培养各界优秀人才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批“网络意见领袖”,他们有的是学界精英、有的是商业领袖、有的是演艺明星、有的是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以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粉丝”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社会影响大,覆盖范围广,极具感染号召力。要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党内人士开通博客、微博等,与社会大众沟通交流,听取来自民间的意见,同时发挥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EB/OL].(2015-05-20).
http:///politics/2015-05/20/c_1115351239. htm.
[2]王高哲.“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统战工作研究[J].辽宁省社
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3):26.
[3]施敏,秦海菲.网络统战:现状·困难·对策[J].大理大学学报,2019,(05):66-67.
[4]吉强.浅议网络空间统战工作的平台建设——
—以“两微一端”
太原动物园门票为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3):14-15.天山天池一日游攻略
[5]侯天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统战工作创新发展[J].内蒙古
统战理论研究,2018,(01):29.
责任编辑:温冠男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3:1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29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统战   人士   工作   平台   组织   代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