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阅读: 评论:0

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
【摘 要】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新加坡圣淘沙岛介绍【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
【年(卷),期】2016(022)003
【总页数】九寨沟景区景点18页(P667-684)
大理丽江泸沽湖旅游攻略
【关键词】鄱阳湖盆地;地质演化;新构造;活动断裂;地震
【作 者】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P546
鄱阳湖盆地是华南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断陷盆地,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盆地位于扬子板块中部,江南造山带东段南缘,华南褶皱带北侧,在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中可归为第二个沉降带中[1]。包括中下扬子地区在内的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条件十分复杂,燕山运动以来,华南属于亚洲东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化带的一部分[2]。关于鄱阳湖盆地的历史成因以及演化前人也做过大量工作,但从新构造运动和大地构造背景下
演化的角度研究鄱阳湖盆地的资料较少。鄱阳湖与长江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长江水位的高低和鄱阳湖的水位互相支持和作用[3]。鄱阳湖平原又是长江中下游五大平原之一,且研究区位于环鄱阳湖城市中央,鄱阳湖盆地的发展演化影响着长江经济带及周边城市的建设。讨论鄱阳湖盆地演化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和新构造可以使我们掌握地壳的运动特征和断层的活动规律,在今后更好地为当地城市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该地区的沉积古地理及活动断裂资料等讨论了鄱阳湖的演化和新构造运动特征,以期对鄱阳湖形成演化的研究有所帮助。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中北部,北纬28°20′—29°50′、东经115°50′—116°45′之间[4],南北长173 km,东西宽74 km,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泊形似葫芦,最深水位超过20 m,水域面积4125 km2[5]。流域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修河、信江、饶河5大河流成辐射状向鄱阳湖汇合,并在湖口注入长江,形成鄱阳湖水系。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南部宽且浅,为湖泊主体,北部为入江水道,湖水窄而深,且鄱阳湖水位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6~8]。
安徽宏村介绍
研究区地貌以鄱阳湖平原为主,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高程一般小于25 m,湖泊周围分布着山地、丘陵[9],其中湖盆西北侧为断块隆起而形成的庐山。庐山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长约25 km,宽10 km,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 m[10~11]。研究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土壤、植被类型多,湖盆南北两侧还断续分布着沙山地貌[12]。
盆地具有变质和褶皱双层基底,下部为中元古界双桥山变质岩基底,上部为震旦—侏罗系沉积岩褶皱基底。盆地发育的陆相沉积盖层包括:下白垩统冷水坞组,上白垩统周家店组、南雄组,古新统清江组。盆地内广泛发育白垩系,古近系见于盆地西部小部分地区。盆地多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沉积体系包括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5]。
鄱阳湖盆地是地壳拉张作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断陷盆地,面积约20000 km2[5],位于扬子板块中部和江南复背斜的交界处,北邻秦岭褶皱系,南侧是华南褶皱带,处于这2个构造单元南北距离最短的构造部位[4](见图1)。本区自印支运动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地质构造大部分为北东和北北东走向,仅部分为北西和近东西走向。赣江断裂是穿过研究区的主要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并且控制着盆地的发育演化[13~14]。江南复背斜是多轮回褶皱区,从上海起延伸到广西北部,经过鄱阳湖盆地和洞庭湖盆地的褶皱断裂地带。
很多学者研究过华南的大地构造问题,黄汲清[15]认为加里东运动后江南复背斜成型,而后在燕山期遭受褶皱和断裂作用,亦有花岗岩侵入。江南复背斜是扬子沉积区和华南沉积区的分界线。印支运动是影响华南地区的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华南的印支运动不仅使盖层褶皱,还使加里东基底不同程度地卷入褶皱作用。印支运动后,华南转为滨太平洋构造域,属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活化带的一部分。同时在更大的大地构造背景上看,由于贝尼奥夫带的出现,中国东部由被动边缘转为太平洋式主动边缘。在燕山期,西太平洋古陆与中国东部大陆碰撞,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性质从安第斯型转为西太平洋型,由于张裂作用,亚洲东部大陆开始解体[16]。任纪舜[2]认为此时中国南部遭受了剧烈的岩浆活动,在下扬子地区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褶皱、逆掩和左旋走滑断裂作用。在李四光[1]提出的新华夏体系中,松辽盆地、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分段落式地构成第二个沉降带,它们由于东西向构造的影响而单独成为沉积盆地,鄱阳湖盆地位于此沉降带东侧,属于典型的“多”字型构造体系。
深圳九寨沟自由行攻略
在继承性和新生性构造作用下,如今的鄱阳湖盆地具有“两凹夹一隆”的格局[4,14],分为北鄱阳凹陷、长山隆起、南鄱阳凹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见图2),其中南鄱阳凹陷占整个盆地的二分之一以上,北鄱阳凹陷和南鄱阳凹陷亦呈凹陷和凸起相间的格局,南鄱阳凹陷中的
南昌凹陷最深,达4000 m(见图3),且有良好的油气开发前景[17~20]。
关于鄱阳湖盆地开始演化的时代尚有争论,有些学者认为是侏罗纪早期,而有些学者认为白垩纪是盆地的起始演化时代,但对于盆地演化大致过程的认识较为统一。根据大地构造的发展演化及盆地在沉积和区域应力特征上的变化,可将鄱阳湖盆地自白垩纪以来的演化过程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和新近纪、第四纪以来3个阶段(见图4)。
3.1 早白垩世鄱阳湖盆地的演化特征
这一时期为燕山运动强烈而频繁活动时期,也是洋壳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作用时期,同时也是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和岩浆活动的主要阶段[21]。
早白垩世为盆地演化开始的时间,沉积盆地最早出现于江西中部的花草尖—周家源—打鼓顶一线,而后以此为轴线分别向北西、南东2个方向逐渐扩大与迁移;早白垩世晚期盆地仅限于南昌以东,此时的拉分盆地的沉积中心在麻丘—泾口,最大沉积厚度可达1000 m,向两侧迅速减薄[11]。冷水坞组属于赣江断裂控制的拉分盆地河流谷地相沉积,其岩系展布局限于断裂围限的盆地范围内(见图5)。
郑州市区景点一日游
在周松源等[22~23]划分的演化阶段中,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期)赣江断裂左旋走滑,拉分盆地形成;鄱阳盆地周边的南丰、吉水等新的凹陷盆地还继承了之前的火山活动,有大量火山凝灰物质或少量火山灰流喷出。
在中生代,由于燕山运动,盆地周边地区强烈褶皱成山,盆地本身断裂下陷成为地堑式洼陷,东西向构造、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是构成本区的骨架[24]。其结构基底为晚印支和中燕山期拆离造山带变质岩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岩系双层结构,受控于北北东向展布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印支—中燕山期北东向展布的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共同作用[11]。赣江断裂是始于早侏罗世的主体呈左旋走滑的剪切带,断裂北起湖口,贯穿江西,南端延入到广东,走向NE20°,大致与赣江的走势吻合,自白垩纪以来一直控制着鄱阳湖盆地的发育[22]。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0:3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35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盆地   鄱阳湖   断裂   演化   沉积   构造   褶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