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景点商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分析

阅读: 评论:0

旅游景区景点商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在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景点的商业化发展令人堪忧。位于登封嵩山的少林寺景区也卷入到了旅游热潮中,但寺院旅游的模式引起了社会的非议和政府的重视。文章基于对少林寺作为景区景点及商业化旅游开发行为的分析,针对我国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少林寺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当地经济创收相整合,获得二者共存,互相繁荣的可能性,以使得少林寺的商业化旅游开发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林寺;景区商业化;旅游资源;宗教旅游
一、引言
少林寺,早期深隐山林,是一个与世隔绝地清修静养的佛门圣地。然而近年来,少林寺的变化引起人们的瞩目。寺院先后创办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药局、国外分寺,建立了寺院网站,甚至要把其独门秘籍《易真经》公布到互联网上。把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与现代旅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少林寺寺院旅游的商业化运作虽使少林寺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与传播,但与早期严格的宗教旅游相比,它变得更加世俗化,失去了它的神秘性和神圣
性。同时也出现了对寺院旅游资源扭曲开发、忽视宗教资源的真正价值等问题,与旅游者的感知期望也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绝大多数少林寺寺院旅游活动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对寺院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开发不够,甚至过多地重视经济价值的开发而忽视宗教资源的保护,这必然导致旅游者对宗教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甚至歪曲误解,既不利于旅游者效用和宗教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也不利于寺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少林寺发展的商业化进行分析、讨论,寻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寺院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希望通关过此讨论,对少林寺的商业化运作有所裨益。
二、少林寺景区的商业化发展现状
寺院是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而商业是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赢利。由此看来,寺院似乎与商业没有任何联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存大环境的变迁,寺院的商业化问题也已经被提上日程,
唐山南湖公园灵异事件并为大家所争议。千百年来一直一蹶不振的少林寺庙宇开始被包装走商业化之路、大肆发展庙宇经济,站在发展旅游、提高地方经济效益的角度,这一举措无疑是少林寺自力更生、少林文化发扬光大的最佳手段。湖南长沙三日游最佳路线攻略
三、作为景区景点开发的少林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许多地市已充分意识到了旅游对经济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开始大力发掘旅游资源,并以旅游作为经济创收的主要手段。在发展旅游的大潮影响下,人们印象中的“深山古寺”也开始加入到了这支旅游大军中。近几年来,作为河南宗教旅游的代表景区“少林寺”则因为其过于“商业化”的运作而被媒体推向了风口浪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林寺文化,先是建立少林寺拳法研究会,紧接着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药局、“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一系列大肆宣传少林寺的商业活动,有着禅宗祖庭、武术圣地之称的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和“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美誉的少林寺,就这样少林寺开始名扬天下,在经历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变得越来越入世和张扬,不再是清静之地。但是少林寺寺院的深层次文化却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四、少林寺景区商业化过程中的凸显问题
(一)宗教的世俗化
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国内著名寺院大都在打造各自的“品牌效应”,追逐最大“旅游化”“商业化”。少林寺也不例外,出现了“寺院的旅游经济”。把少林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来运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看,将少林寺打造成河南旅游的招牌产业,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纷沓而来的旅游者,少林寺的旅游经济被充分挖掘,寺院原有文化开始变质,宗教也开始转型,日渐趋于教世俗化、经济化的趋势。
(二)宗教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被淡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而少林寺从让游客到寺里参观、感受寺院生活,这种做法不仅破坏
了寺院的清净,而且让寺院原本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揭开面纱,公之于众,最大程度上淡化了心目中的神圣感。近几年寺院的,让人们认为少林寺里的真和尚越来越少,甚至销声匿迹了,见到的到处是假和尚、花和尚,少林寺也被视为是赚背弃宗教的教义,钱的机器。这时的少林寺没有了宗教的神秘感,宗教的神圣性也就只剩下微弱的呼吸了。
(三)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打破了传统寺院的概念
所说的传统寺院是指传统寺院经济的观念,过去寺院经济的来源主要是信徒的布施以及主持、喇嘛和僧人们的化缘所得。而如今,由承包商付承包费,维修寺院,并给部分僧人发工资,打破了寺院传统的经济模式。这种历史上所形成的寺院与寺寨的划分和供奉关系被打破。如今由于寺院被内地商人承包,导游、商人进出寺院,把寺院作为商品市场,降低了寺院的神圣性,旅游者转移了供养和信仰的寺院。
(四)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宗教旅游场所主要由宗教团,体自身或所在地旅游景区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宗教团体缺乏管理经验和相关制度,协调各方利益不得法,往往引起各利益相关者不满,结果
导致其闭门造车、不思进取,而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对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及相关问题缺乏深刻认识,难免产生“重旅游轻宗教”的思想。致使作决策时很少听取宗教部门的意见,不注意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宗教部门也往往过多强调自身的特殊性,不愿主动与旅游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这种单极的经营管理体制势必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和谐现象,诸如门票的分配问题、公德箱归属问题、朝圣者与观光客的矛盾等,导致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不利于宗教旅游的发展。
五、寻求少林寺景区的商业化与寺院文化的和谐发展
(一)可以试行寺院经营与弘法的分离
笔者认为,在寺院经济形态改变大潮的影响下,出家人应将弘法与经营相分离,即将寺院的经营权与弘法事物完全分离。应将寺院的经营权交给政府,让政府来寻觅合适的机构经营。而经营者在经营后所赚取的利润,除了需要支付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及需要交给政府的费用外,经营者本身可留一部分,剩余的则作为经营权的回报交给寺院。寺院灾区的这部分利润之后可以自由支配,开展弘法利生等事务。这一做法是模仿了台湾寺院的经营模式。
(二)让宗教旅游更加规范化
1.系统地培训导游。来寺院的除了信众、香客外,大部分是游客。游客大多由各旅游公司的导游领队,为游客进行全程介绍。导游良莠不齐,有的缺乏专业的系统训练,文化知识修养薄弱,在介绍中,难免出现差错。游客多是直接通过导游的介绍而了解寺院的历史与佛教文化,导游介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游客的感受与了解,所以导游有责任传播正确的信息。对于这种状况,首先要培训导游,让导游掌握正确的佛教文化知识,更好的为游客服务。避免道听途说,间接的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获取知识。寺院也可以组织法师,专门撰写导游词,使导游依导游词讲解,借他们的口,传播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2.组织僧人义务导游。寺院是传播佛法的场所,僧人是佛法的传承者,肩负着弘法利生的使命。导游通过培训,能给游客讲解,出家人同样也可以。因此完全可以培养威仪端庄、具备一定佛学素养的出家人义务为游客导游。可以与导游公司协商,导游把游客带到寺院,如愿意交给出家人导游的,就承接过来,不愿意的,可以自己导游,避免抢饭碗现象。出家人还可以专门为那些散客服务,以五人、十人组成小团队。寺院是出家人的家,僧人整天耳濡目染,生活于其中,再熟悉不过了,同时他们有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相对于一般导游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出家人如数家珍般的解说,可使游客倍感亲切。
3.设立佛法咨询处。很多游客对出家人感到好奇,想了解出家人在寺院的生活修行情况,提出很多如“为什么要出家?”“佛法对人生的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还有很多有心修学佛法的人士,徘徊于寺院之外,苦于入佛无门,不知道如何亲近善知识,非常苦闷。基于以上原因,寺院可以设立一个“佛法咨询所”,聘请高资历的出家人担任,引导游客亲近佛法,最好由班首、老法师来担任。依丛林的规定,班首的职责就是以行为教育来示范大众,其行住坐卧,具有楷模作用;起着引领众生、指导僧人修学的作用,是大和尚的助教。此举能引导在家人亲近有闻思正见、真修实证的出家人,从而避免僧团好为人师的乱象,不至于误导众生的法身慧命。
4.定时定点表演讲唱。一般的风景区有定点表演,寺院也可以借鉴,但内容与形式可以转换。从《大正藏》中精选经典偈颂、禅诗名句,如《坛经》中“菩提本无树……”、“春有百花秋有月……”等,于规定的时间,在大殿、或者其他主要殿堂为游客讲解其中的含义,传授佛教梵呗特有的吟唱曼咏,还可以谱成曲子,以音乐的方式来教化游客,供养诸佛菩萨。让游客不会入宝山而空归,乘兴而来,欢喜而去,同时寺院也达到了弘扬佛法的目的。而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便如此法。
总之,在旅游经济的冲击下,如何让寺院的运作更加透明规范,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前提下保持寺院的清净庄严,如何避免出现第二个备受争论的“少林寺的方丈ceo”才是旅游部门和宗教协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到寺院的旅游经济发展与寺院的古古香的契合点,使二者和谐发展、更加“规范”才是解决其“商业”气息的根本途径。深山藏的古寺在旅游经济的冲击下保持清净庄严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才是未来宗教旅游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白玛措.松潘本教寺院旅游调查分析四川甘孜州地图全图[j].大连旅游公司有哪些云南社会科学,20045.
2.陈玉涛.少林寺商业化旅游开发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92.
3.黄细嘉,陈志军.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9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
4.黄全春.从佛教中国化看少林寺的现代性[j].消费导刊,200821.
5.徐亚非,温宁军,杨先明.民族宗教经济透视[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2.
6.仝红星.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
7.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徐继填.旅游资源: 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以全国汉地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为例[j].资源科学,20041.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2:1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45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寺院   旅游   宗教   导游   发展   经济   商业化   游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