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试讲稿

阅读: 评论:0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简介,能正确朗读古诗,在理解诗句以及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文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习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习惯。
二、导入课题
    步骤:同学们大家都见过山和爬过山吗?山是怎样的?雄伟壮观,还是千奇百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著名诗人苏轼看到庐山所写下的诗篇。
形式:谈话、图片
三、新授----初读
  (一)题目解析
1、看题思考:理解题目中“题”的意思?
2、交流资料:介绍“西林”是什么地方?
3、串联题目意思:在庐州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4、讲述背景: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来至庐山?
图片
   (二)读准诗文
1、教师范读,指名读随机正音,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
温岭石塘旅游攻略2、听录音范读,按照范读划分朗读节奏。
3、课件出示,指名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4、男女生赛读,读出不同风格。
   (三)初读
1、回顾以前学习诗歌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资料等。
2、自主选用方法同桌互说大意,全班交流。
3、初步交流:诗文大意---诗人借景说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四)析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横看:理解在诗中的意思和庐山的走向。
 2、看图理解“成岭”和“成峰”的景象。
 3、学习诗人从不同角度描写庐山千姿万态的景象。
青海日月山海拔多少米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5、指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不识:是什么意思?
 2、真面目:在诗中表达的什么意思,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3、只缘:能不能把“只缘”换成“只因”?
 4、想象假如你是作者,此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5、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后两句的意思。
 6、指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小组合作讨论
  分享写景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五)品读
内容:体会诗境,诵读诗歌。
词句:题、横看、不识、真面目、只缘
方式:质疑、图片、想象、对比、诵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看图描述长沙到凤凰古城怎么去
1、图中描述的是那句诗?
2、哪些是诗中描写的场景?
江苏泰州天气3、哪些是诗中没有描写到的?
四、巩固小结
   1、写法总结
   (1)这是怎样描写景的一首诗?
茶卡盐湖的特点介绍
   (2)诗中借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当你看到这样的景的时候你会联想到这个道理吗?
   2、苏轼还写过哪些诗歌?试做分享。
五、课上拓展
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见到的美丽风景,当时有怎样的感触,试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六、课下延伸
  1、写一写:根据诗人描写风景的角度,试写一下你喜欢的事物。
  2、学一学:借助资料自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七、板书设计
      游庐山
 
      丘壑纵横,千姿百态
                                       
深圳东部华侨城一日游攻略
      借景说理--不同角度观察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01:1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53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朗读   理解   描写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