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

阅读: 评论:0


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
 
2008-09-12 09:06:00   
 
 
 
        关于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调研报告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的对外开放,20039月云南省政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改善云南省投资环境的建议案》,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0312月根据政协云南省委员会的建议案,下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03180号),在全省执行。云南口岸建设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关乎我省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促进云政发(2003180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推进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经云南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由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昆明海关、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省商务厅、省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调研组,对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调研。20044福鼎天气预报15天查询13日至520日,在省政协副主席管国忠同志的率领下,调研组深入有关中央驻滇单位、省级部门和保山市、德宏州、思茅市、西双版纳州进行了调研,同时,请红河州、怒江州、临沧市、文山州政协协助对各自辖区内的口岸建设管理和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向调研组提供了文字材料。新疆、黑龙江、广西省区政协为调研组提供了该省区加强口岸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云南口岸建设管理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现状
        1、云南口岸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十五计划以来,省政府在积极争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将云南口岸建设纳入了我省十五发展规划,从2002年起实施《云南省边境口岸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资金,加快云南口岸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46月,省政府已安排预算内资金5670万元,用于口岸建设的60个项目。目前,我省现有的11个一类口岸和9个二类口岸中,昆明空港、版纳空港、思茅港、景洪港和河口、瑞丽、猴桥、章凤等8个口岸的联检楼已建成或具备联检功能;片马、盈江、孟定、打洛、天保、金水河、畹町、沧源等8个口岸和景洪港的关累码头的联检楼正在建设中;磨憨、南伞、孟连、田蓬等4个口岸的联检楼正在做前期工作。20个口岸的联检楼2005年底可望全部建成。通往主要口岸的公路实现了柏油化。口岸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为实现报关报检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口岸管理有所加强和改进,正向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发展。昆明海关系统在实施金关工程,实现全国联网报关的同时,以建立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队伍为目标,以有效贯彻海关工作方针为准则,积极推进业务改革,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了通关效率,严厉打击了走私贩私和犯罪活动。2003年征收关税3.627亿元人民币;监管出入境货物343万吨,货值136477万美元;查获案件102起,缴获393.5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68人。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在实施三电工程绿通道+快速检测+有效除害处理的边贸大通关模式的同时,在全系统开展建设云南边陲安全卫生检验检疫屏障为工作目标的系列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了通关速度,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近年来,多次有效地防止了爆发的W号病、口蹄疫、禽流感、高热咳嗽和非典疫情的传入,守住了云南这一方净土。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把为经济建设服务、方便众、服务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并实施了《云南公安边防总队三十二条便民利民措施》和《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实行了24小时口岸备勤制度,提高了队伍执勤能力和执法水平。2001年以来,云南边防总队检查出入境人员3800多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430万辆;查获在控对象266人次;查获偷渡案110327人;缴获9200多公斤。边境口岸管理的加强和改进,有力地保障了我省边疆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3、边境地区对外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云南边境贸易突破历史最好水平。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41977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4.1%,与我省历史最好水平的1993年的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37296万美元相比,增长12.6%,占全省2003年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的15.74%。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实现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今年上半年云南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边境贸易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
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边境小额贸易在边境地区对外贸易中,仍然是主要的贸易方式。2003年边境地区8州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7779万美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占53.9%。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怒江边境贸易占对外贸易额的60%以上。二是我省与缅、越、老三国的边境贸易中,对缅贸易额仍居首位。2003年我省对缅边贸额31975万美元,占全省边贸总额的76.17%。三是边贸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2003年新增边贸企业129个,总数达759个,其中,国有企业93个,集体企业81个,民营企业585个。
        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稳步增长。目前,我省经商务部批准的具有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资格的企业有齐河海底世界99元42个,并有100多个边贸企业对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业务。到2003年底,全省累计签订外经合同975份,合同金额24亿美元,已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正在实施的项目合同金额5亿美元,正在跟踪的重大项目27个,合同金额15亿美元。2003年新签项目合同73个,合同金额3.08亿美元,同比增长5%;完成营业额2.44亿美元,同比增长8.4%;工程项下带动国产设备、原材料出口9372赤峰到北京火车时刻表查询万美元,同比增长16.4%,为全国第10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四川省,居第2位。对外工程承包是我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方面,占对外经济合作总额的95%和营业额的96.3%1995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投资项目85个,投资金额9712万美元,其中,投资缅、老、越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额的46.2%14%7% 
        二、口岸建设和边境地区对外贸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边境口岸的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兄弟省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部分口岸的联检设施仅能满足于一般的办公需要,无联检查验必备的货场等配套设施,个别口岸通道连一般的联检查验设施和生活设施都不具备,联检人员只能露天作业,用餐还需从十多公里外送去;口岸所在地的城镇建设滞后,如打洛口岸所在地的城镇建设与邻国的口岸的城镇建设,形成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机制不活。
        2、口岸建设发展不平衡,多头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我省20个一、二类口岸中,真正发挥口岸功能、效益较好的口岸有昆明机场、瑞丽、河口、打洛和景洪港。由于区位和邻国经济政治等多因素,不少口岸和通道,效益不理想。如思茅港,由于景洪电站的开工建设,近年来,港口的吞吐量大幅下降。在管理中,按照法律规定,进出口的动植物的检验检疫应统一由各级的检验检疫局监管。但是,一些地方的林业、卫生部门对国外进口的动植物,也在设站设卡进行重复检验、重复收费。既影响了通关速度,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是对大宗木材进口,表现尤为突出。
        3、交通运输不畅,仍然严重制约着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我省通往主要口岸的公路,虽然实现了通油路,但是,目前仍有4个口岸不通油路且大部分公路等级较低、弯多坡陡、路况较差,大吨位集装箱车辆难以通行;滇越铁路运力严重不足,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运输成本高,而且车皮十分紧张;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国内段虽经多年整治,通航区域也只达到最低的6级航道标准,部分地段滩险仍然存在,航行安全难以保障,通航能力低,通而不畅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多数口岸通往各重要城市的道路状况更差,不仅速度漫、运力低,晴通雨阻,而且安全隐患较多,严重制约着我省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4、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程度不同地影响着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由于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边境地区的特殊性,国家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而出台的一些新政策,对我省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启用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后,由于取消了县级公安部门的办证权,减少了办证点;出境有效期由原来的28天减为10天;办理《入出境通行证》,非边境人员必须先办理边境证等,这些新的规定,既延长了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又增加了办证成本,还使边贸企业错失商机,不利于对外贸易、替代种植项目的开展,也制约了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如,2000年以来财政部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不断下发《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边境贸易进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海关总署关于海南、云南省边境贸易进口税收问题的通知》、《关于调整出口商品海关审价目录的通知》等文件,致使我省边境进口贸易颇受影响。国家批准我省进行的边贸以人民币结算并享受70%的退税试点,由于退税比例与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实际差价较大,因此进展不理想。
        5、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亟待加强。目前,我省边境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存在的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市场集中、合作方式单一。我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都集中在周边三国,而且绝大多数在缅甸。合作方式以工程承包为主,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展设计咨询、劳务合作业务。工程承包项目均在500万美元以下,无法利用中央的政策,申请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严重制约了我省外经业务的开展。究其原因是我省企业,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缺乏与国际大型企业的竞争的实力;走出去意识不强。
        6、周边国家特别是缅、老、越三国,市场容量小、管理不规范、政策多变,也是影响我省边境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缅甸经济发展缓慢,外汇匮乏,非关税壁垒突出,调整边境贸易政策频繁,不仅经常改变允许经营的进出口商品品种、数量,而且实行每天平衡外汇制度。近年来,越南进一步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实行限量贸易,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从200371日起,越方调整了包括农产品、建材、日用品等大类商品92种,其中调高了78种商品的关税税率,调幅为10——20%。老挝的磨丁口岸办事效率较低,通关速度慢,其北部4省对中方实施合作项目的人员限制较多,对过境车辆、货物乱收费、重复收费。这些客观因素,程度不同地也影响着我省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云南作为口岸大省,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口岸是我省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多年的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口岸功能,大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与交往,是推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起到了利国、富民、睦邻、安邦的作用。为此,我们对加快云南口岸建设,进一步扩大边境地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实施以改善开放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国门形象工程,加快云南口岸建设。
        1、搞好规划,纳入计划。国门形象工程是一项涉及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口岸所在地城镇化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建议在继续实施《云南省边境口岸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同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深入调查研究,以利国、富民、睦邻、安邦为目标,以改善开放环境为主要内容,对我省20个一、二类口岸及其所在的乡镇的建设,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云南省十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付诸实施。力争到2009年把我省20个一、二类口岸建成功能齐备、文明执法、通关便捷的口岸;把口岸所在的20个乡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
        2、搞活机制、加大投入。制约云南口岸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投入不足。按照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到2010年对不符合要求的口岸将一律改为通道。因此,建议要进一步加快二类口岸的建设,积极向国家口岸管理部门争取将打洛等具备条件或扩大开放需要的口岸,尽快升格为一类口岸,争取国家加大对一类口岸的投入;积极向中央反映仿照越南对口岸的扶持办法,从关税中返还一定比例用于云南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门形象工程的需要,省、市、县财政适当加大对口岸建设的投入;建立与口岸效益挂钩的投入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对口岸的投入;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采用各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对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和口岸城镇建设的投入。
        3、强化协调,规范管理。实施国门形象工程决不是口岸管理部门几家能完成的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搞好。因此,建议省、市、县都应建立并实施国门形象工程协调会议制度,由党委、政府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实施中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一个各联检部门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相互沟通,互相配合,提高通关效率。要依法规范口岸管理,口岸管理部门既要依法尽职尽责加强管理,又要善于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搞活管理,以更有效地发挥口岸功能,促进边境地区扩大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口岸所在地的党委、政府,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支持口岸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自觉克服部门利益主义,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建议对进口的木材等各类商品,依法由各级海关、检验检疫机关实行统一监管,各类检查站、防疫站对持有海关和检验检疫许可证的各类进口商品实行验证放行,不得重复检查、检验检疫,不得重复收费。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非设关地通道的管理。
        4、要重视思茅港的发展问题。思茅港自1990年奠基建设以来,先后投资了2亿元人民币,现已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功能比较齐备,口岸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的港口,形成了货运量野三坡风景名胜区30万吨、客运量10万人次的吞吐能力。但是,至今港口的效益甚微,功能基本上得不到发挥。2002年是建港以来业务最好的一年,货运吞吐量为1.27万吨,价值3865万元,仅为景洪港的5%2003年货运吞吐量为7500吨;20041—5月,只有一条船进港。其原因一是思茅港地处澜沧江上游,属于季节性港口;二是与景洪港相比,运距、公路等级均无优势。目前,景洪电站已开工建设,若不增设船闸导航设施,思茅港将变成死港。因此,建议省政府高度重视思茅港的发展问题,深入调研,妥善解决。
      (二)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步伐,为边境地区扩大开放铺路搭桥
        5、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步伐。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是我省既定的三大目标之一。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效是显著的。边境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交通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步伐。一是积极推进泛亚铁路东线建设的进程,适应中越经贸合作快速增长的需要,抓紧组织实施已经签署协议的昆明至河口段米改准工程项目;通过外交协商,尽快实现河口至越南海防的红河水路航运的开通。二是抓紧对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软硬环境的整治。该航道经过一期工程整治,达到了6级航运标准。但是,由于老挝与柬埔寨交界处的一个6米高的瀑布需要进行处理,目前,尚未实现全线通航;客货运输受国家政策制约,发展较为缓慢;老挝对过境人员和物质收费随意性很大,既影响航运时间,又增加了企业负担等。建议积极向国家反映,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外交协商加以解决。三是抓紧对腾冲——密支那国际公路的论证和建设。腾密国际公路的开通,不仅有利于中缅经贸的发展,更有利于我省对南亚地区的开放。保山市政府已上报了项目建议书,双方协议已经缅甸国会批准。建议尽快论证、审批。
        6西湖一日游怎么最方便、建议重新启动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建设方案。由昆明经瑞丽出境至缅甸的八莫港下水,顺伊洛瓦底江而下,直至仰光港,然后进入印度洋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是中国不经马六甲海峡,直接进入印度洋的一条便捷而安全的国际通道。十年前,经中缅双方联合考察,已商定了联合开发这一通道的协议(草案),后因一些特殊因素,被搁下了。此次调研中,据悉,最近,缅方已有重新启动此方案的意向,加之,中缅关系的发展和中印关系的改善,为此事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建议抓住机遇,争取中央的支持,通过外交协商,促成这一黄金通道的建设。
        7、抓紧改善通往各口岸的道路状况。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已成为制约外经贸发展的突出问题,不少通往口岸的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弯多坡陡。建议将我省通往20个口岸的公路建设,列入十一.计划之中,按照不低于公路等级二级的水平,5年内完成提级改建。
      (三)研究制定政策法规,推进边境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8、要重视对边境贸易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边境贸易将逐渐向一般贸易转化,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近几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了一些文件,引导和推进这一转化进程,这是必要的。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正视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用统筹兼顾的办法,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执行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时,一定要从云南的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创造性贯彻落实。由于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周边三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按照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时间表,中国与东盟六国的正常产品的关税到2010年削减为零;与东盟新成员国之间到2015年削减为零。这些因素决定了我省与邻国的边境贸易在一定的时期内必将继续存在。目前,我省边境贸易正处于恢复上升的发展阶段,边贸进出口总值仍占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0%以上,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扶持。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放边境市场,尽快出台《云南省边境贸易管理办法》和相关文件,引导和推进我省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云南的实际情况,争取支持和理解。
        9、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和机制,办好边境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近年来,我省兴办的告、瑞丽、磨憨、河口4个边贸区、边贸经合区是有益的尝试,它们已成为我省与周边国家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但是,在运行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告边境贸易区是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的重要试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运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建议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告边境贸易区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告边境贸易区试点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推进我省其他边境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要引导边贸区、边贸经合区积极大胆地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和物流产业,使之逐步建设成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中心。要引导和支持具有建设条件的口岸所在地兴建边贸区或边贸经合区。
        10、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建议尽快制定《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和优质服务等方面,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肥西县“走出去投资办厂、承包工程和开展劳务合作等。要管好用活省政府走出去专项补助资金,可否以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议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对西部地区外经企业适当降低享受使用对外承包工程保函资金的门槛,以支持我省中小企业走出去。国家批准我省边贸实行以人民币结算试点,是对我省边贸的巨大支持,建议省政府积极向中央反映,争取在我省边贸实行人民币全额结算,以支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边贸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开展。

本文发布于:2023-06-11 22:0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58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设   发展   经济   边境地区   边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