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13年第03期--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初步研究_于建军

阅读: 评论:0

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共发掘墓葬61座,出土器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等,其中以金器居多,约有800件[1]。这批墓葬在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方面既有其自身的特征,同时又与欧亚草原、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墓地概况
东塔勒德墓地分为两区,两区墓葬封堆形制大致相同,地表都有石块和沙土堆筑而成的圆形封堆,部分封堆中部向下凹陷0.2~ 0.5米。封堆直径6~14、高0.2~1米。封堆底部中央均有长方形竖穴土坑,除两座封堆下有并排2个或3个墓坑外,其余封堆下只有一个墓坑。墓坑深0.6~5米不等,墓坑内填沙土,其中4座墓口石板封盖。1座墓葬墓坑西壁有一条长方形斜坡墓道。61座墓葬中,19座无葬具外,其余墓葬均有葬具,葬具依材质可分为石椁、木椁两类。石椁均为长方形,形制又分为两类:一类石椁由4~5块高0.6、宽0.8米的石板围砌而成,这类墓葬墓坑较浅,石椁四壁高出地表,顶部有石板封盖,共有3座,均位于墓地Ⅰ区;另一类石椁由多块石板围砌成,石板低矮,呈长条状,高不足0.5米,多数长约1米,这类墓葬墓坑较深,多在1.5米以上,共有32座。木椁墓3座,是由长条形木板围砌而成,2座可以看出有木质盖板,1座可见木质底板。
墓葬的葬具材质、重数与墓葬规模大小、随葬品多寡、精美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致可以分为4个等级。最高等级的墓葬封堆直径14米,墓坑深约4米,葬具采用一重石椁内置一重木椁,如Ⅱ区M3;
第二等级墓葬采用一重木椁;第三等级墓葬采用一重石椁;第四等级墓葬无葬具。其中石椁墓是新疆北部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墓葬类型,流传时间长久。
东塔勒德墓地大部分墓葬墓室内人骨都有被扰乱的迹象,从残存的骨骼来看,葬式为头西脚东,仰身直肢。从墓葬被扰乱的痕迹
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
初步研究
于建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酒店集团前十强
马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
2013年·第3期
看,扰乱年代可能较早。
Ⅱ区有14座墓葬,相对集中、链状分布在一道南北向沙梁上,其结构与Ⅰ区墓葬类似,但墓口较大,其
中2座有东向墓道,墓道较短直,可能为了出土的方便而修建;墓穴较深,多在4米左右,最深近5米。M3、M5、M6、M7、M9中出土了较多的以金箔制作的金饰,表明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黄金可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
经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检测分析,东塔勒德墓地6个人骨样本的测年结果主要集中在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大致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
二文化因素分析
东塔勒德墓地在墓葬结构、埋葬习俗、出土器物类别、形制特征等方面既与阿勒泰地区的克尔木齐文化、萨彦岭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山北麓的巴泽雷克文化之间存在诸多相似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与克尔木齐文化的关系
196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阿勒泰山南麓、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附近共清理墓葬600余座,多属于青铜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研究者将这类考古学文化命名为克尔木齐文化[2]。这类文化陶器主要以平底筒形罐、尖底橄榄形罐为主,以坟院式墓葬为特点。
东塔勒德墓地Ⅰ区M2,以5块伸出地表的石板构筑石椁,上面封盖条石,西北角外有一陶罐,内葬有一
儿童,仰身直肢,头东脚西,骨架保存较好,脚部没有石板。出土的陶罐颈处向内戳出一圈小圆窝,这类特征的陶器见于克尔木齐墓地[3],在北亚尤其是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地区比较流行[4],其中的奥库涅夫文化在这方面的特征最为明显,陶罐颈处向外戳出圆钉状凸起。
M5竖穴土坑底部石板下出土10枚柳叶状铜镞,保存较好(参见《文物》本期第9页图一○),其尾部有銎可插箭杆。这类铜镞在欧亚草原流传广泛[5]。克尔木齐墓地17号墓中也出土过类似铜镞,因此时间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
M19出土了一件以岩石掏挖而成的石罐,其里外经过较细腻的打磨,素面,圜底,与克尔木齐墓地出土的石罐特点一致。
可见,东塔勒德墓地中一部分(Ⅰ区M2、M5、M19)墓葬年代晚于克尔木齐文化,可能属于克尔木齐文化遗民。
(二)与萨彦—阿尔泰地区相关文化的关系
20世纪初,前苏联考古学家格里亚兹诺夫、鲁金科等人在阿尔泰山北麓发掘了巴泽雷克、巴沙德勒、图雅赫塔等多处墓地,并将其命名为巴泽雷克文化,年代在公元前8~3世纪。该文化墓葬地面都有石块堆砌的封堆,封堆底部中央有竖穴土坑,墓室北部流行殉葬1匹或多匹配备马具的马,墓坑底部南
部是落叶松圆木搭建的木椁,木椁内置一具半剖木棺。墓主人头西脚东,侧身屈肢葬。流行随葬装饰格里芬、狮、虎、鹿、羊、鹰纹的木器、毛织品、马具和武器[6]。
与此同时,前苏联考古学家在萨彦岭图瓦共和国卡兹兰山、乌尤克盆地发掘了多处墓地,将其命名为乌尤克文化,年代属公元前9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其中2000~2003年德国考古学家帕尔青格和俄罗斯楚古诺夫联合发掘的阿尔赞2号王陵直径80米,出土5700多件金器,总重20公斤。包括项圈、耳环、头冠、箭箙和各式各样的小饰件,装饰丰富的动物纹图案,被发掘者称为“斯基泰动物纹百科全书”。该文化大型墓葬地表也有石筑封堆、大型墓葬流行落叶松原木搭建的木椁、木椁内及墓坑外封堆内殉葬多匹马,均配备马具;中小型墓葬以石椁为葬具[7]。
东塔勒德墓地Ⅰ区M27地表有石块、土堆筑的低矮圆锥形封堆,直径约12米,正下方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坑底部分南北两部
分,北部殉2匹马,南部是用木板搭建长方形木椁,死者直接葬在木椁内,人、马头均向西,由于墓葬早期被盗扰,随葬品已不见,只有马嘴里含着的铁衔。这种圆形石封堆、以木椁或石椁为葬具、在墓室北侧殉葬多匹配备马具的马匹的习俗与公元前8~前3世纪萨彦—阿尔泰地区的葬俗十分接近[8]。
东塔勒德墓地Ⅱ区出土了较多的金器,其中圆形金箔片最多,金箔片上都有小孔,有的一个,在中间或者在边缘;有的两个,对称分布在边缘;有的三个,分布在圆片一半的区域。这也许是出于不同装
饰位置的需要而专门制作的,如一个孔在边缘的,可能是肩部或者类似位置,使其易于飘动,增加炫目效果;多个孔的则可能是固定在统一位置,组成不同图案。
以金箔制作的动物类装饰品也很多,如经过模压成型的蜷曲的雪豹,蜷曲程度不等,并且分左右,这在东哈萨克斯坦的齐列克塔墓地(时代约为公元前8~6世纪)出土很多,二者出土的S形水波纹饰件也是一致的;Ⅰ区M32中出土的以金箔制作的野猪,在阿尔赞(Arzhan)2号墓中出土很多,二者制作工艺、图案特点是比较一致的,只是阿尔赞的更趋于规范化、图案化,同样在Ⅰ区M32中,还出土了圆锥形镶嵌绿松石的耳环,这在阿尔赞2号墓中也有发现。
澳门伦敦人酒店
一些金花饰件具有与巴泽雷克相近的艺术风格,如ⅡM3∶2[9],以金箔剪刻成变形的动物。
东塔勒德墓地出土黄金制品在制作工艺、动物纹种类、造型等方面都与萨彦—阿尔泰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文化特征十分接近。这三个临近的区域在公元前8~3世纪很可能存在着密切的文化联系。
(三)与中国北方地区的联系
东塔勒德墓地ⅡM3中出土的麦粒状金饰件在内蒙古阿鲁柴登墓地[10]中有同样的发现;金坠饰与黑海北岸[11]出土的几乎相同。
炸珠工艺在金器加工技术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距今2600多年前,东塔勒德墓地这批炸珠工艺的金器,展现出了比较成熟的制作水平,依据14C数据以及器物特征、墓葬结构对比来看,时代应该在距今2800年以前。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出土了较多的炸珠金器,展示出了娴熟的制作技术[12]。
一些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新疆、甘肃东部、宁夏、鄂尔多斯地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来自萨彦—阿尔泰地区文化的影响[13]。东塔勒德墓地可能不但充当了桥梁的作用,并且也是影响力的策源地之一。
三手工技术及艺术风格
东塔勒德墓地出土了25种用于装饰的金器[14],其中一半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半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显然,这些金器的制作技艺至少有一半源于当地考古学文化,具有一定的地方特。以金箔剪刻或者錾刻成动物形状,用事先做好的模子压印成动物形状,是这一时期金器制作的重要特,常见的动物形象有羊、鹿、狼等,生动逼真,准确抓住了动物特征,简洁质朴。模压的装饰也有可能包在木制品上,这在巴泽雷克等墓地的永久冻土墓中有较多的发现[15]。
东塔勒德墓地Ⅱ区M3出土的金指环,以较粗的金丝弯成环状,环上焊接有戒托,以镶嵌其他物品,戒托周边焊接有金珠,并以金丝做成波折三角,内嵌有绿松石,多数已剥落。环上有錾刻的纹饰,变形
的4只羊首尾相连,羊前、后肢蜷缩在一起,角紧贴脊背。这一件金器上集中体现了拉拔、镶嵌、錾刻、炸珠等金器制作技艺。体现炸珠工艺的还有金花饰件,以金箔做成四片花瓣,花蕊用金柱焊接,花柄用金丝做成环,可穿细绳;金珠饰件,
■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初步研究
2013年·第3期
将五颗金珠焊接成中间空的五边形,三层五边形叠焊在一起,形成玉米棒状金珠柱。
初步检测表明,这批金器的成分主要有金、银、铜,金含量最低的为66.3%,最高的达99.4%,含量在99%以上的金器里,均不含有银,铜元素含量变化不大,约占2%,这些元素的变化是否是当时人们有意为之,还不是很明确。从同类器物的金属元素构成来看,对于合金比例与金属物理性能之间变化的认识,应该不是很清楚,其变化或许跟矿石来源有直接的关系。如同一种金箔卧虎饰件中,检测5件的数据结果,有5种,在66.3%~85.6%之间,银元素含量变化较大,铜元素含量变化很小。
东塔勒德墓地出土的这批金器极有可能是当地工匠生产的,艺术风格则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这批金器,主要用于装饰,与欧亚草原早期人使用金器装
饰美化自身的传统是一致的[16]。
四小结
1963年新疆阿勒泰市克尔木齐墓地发掘以来,2006、2008~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富蕴县、布尔津县、阿勒泰市、哈巴河县清理发掘了约600座古代墓葬,多数墓葬有封堆,少数墓葬既有封堆又有石圈,有的封堆内有石棺。从墓葬形制来看,有竖穴石椁墓、竖穴木椁墓、竖穴土坑墓以及无墓穴墓。
欧亚草原以牧业经济为主的文化,存在着众多文化因素延宕久远的现象,诸如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的延续,特别是金属器造型及其纹饰的传承,这在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墓葬形制的多样性似乎暗示了阿勒泰地区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近年来,对欧亚草原早期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其中发现的金属器的研究最为突出。然而,金属器,特别是金器,因其性能稳定,传播地域广阔,其造型纹饰极有可能延续使用几百年,甚至千年,以此来断代或者研究文化因素的传播,需结合其他器物、遗迹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于金属器本身,更需结合金属矿石产地追寻,重点研究其艺术风格的时代特点。东塔勒德墓地体现的考古学文化与东哈萨克斯坦、阿尔赞2号墓、巴泽雷克墓地以及内蒙古等周边地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东塔勒德墓地14C数据显示部分遗迹形成的年代在公元前8世纪前
后,这与出土遗物表现出的时代文化特征是比较一致的;而一些玛瑙珠、绿松石的加工技术显示出欧亚草原一以贯之的特征[17],史前时期,从南西伯利亚经过阿尔泰山、天山,南来北往的文化交流,初见端倪。这些或清晰或隐约的线索,是以后进一步工作和研究的方向;东塔勒德墓地墓葬结构、黄金冶炼及其加工技术等其他手工业的对比性研究、黄金产地的准确研究,也是需要更加清楚解答的问题。
[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
发掘简报》,《文物》本期。
[2]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
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
年;邵会秋《试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两类青铜文
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
[3]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
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4][俄]吉谢列夫著,莫润先、潘孟陶译《南西伯利亚
古代史》(上),第17页,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
所,1981年;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木尔切克类型
遗存的几个问题》,《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
版社,2008年;文中涉及:[英]莫尔古若娃:《南乌
拉尔地区的雅姆纳亚(竖穴墓)文化》,《公元前3
千纪至公元前1千纪欧亚大陆腹地的复杂社会》,
开普敦是哪个国家华盛顿,2002年。
[5]LudmilaKoryakova,Andrej Epimakhov:The Urals北京旅游10大必去景点
内蒙包头旅游景点大全
and Western Siberia in the Bronze and Iron Age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Cam-
贵州梵净山天气预报
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邵会秋《新疆
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
的关系》,博士论文,2007年。
[6]马健《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
—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欧亚学刊》第8辑,中华书局,2008年。
[7]同[6]。
[8][苏]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上册),新疆
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第145~152页。
[9]同[1]。
[10]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
物》,《考古》1980年第4期。
[11]张文玲《黄金草原——
—古代欧亚草原文化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等《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
地2007~2008年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
期,第30页图九、第37页图三一。
[13]同[6]。
[14]同[1]。
[15]同[6]。
[16]马健《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
流》,《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
[17][英]杰西卡·罗森《红玛瑙珠、动物塑像和带有异
域风格的器物——
—公元前1000~前650年前后周及其封国于亚洲内陆的交流现象》,《祖先与永
恒》,第397~462页,三联书店,2011年。
(责任编辑:李媛媛)
■新疆哈巴河东塔勒德墓地初步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ast Taldi Cemetery in Habahe County,Xinjiang
Yu Jianjun and Ma Jian
Among the over800artifacts obtained from the excavation to the61tombs of East Taldi Cemetery in Habahe(Kaba)County,gold objects took large proportion.Through the trimming of these artifact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artifacts of other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distributed in nearby areas,this paper revealed that on the aspects of grave structure,burial custom,types of grave goods and typological features,East Taldi Cemetery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Kermuchi Culture in Altay Region,Uyuk Culture in the Sayan Mountains and Pazyryk Culture on the north side of Altay Mountains,as well a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本文发布于:2023-06-15 16:3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60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墓葬   出土   墓地   金器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