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山介绍

阅读: 评论:0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宝塔山介绍
  延安宝塔的高度不算太高,却有一种不能言表的气势:塔身淡定直指苍穹,洁白朴素昭耀光辉,平和坚定屹然耸立,高瞻望远气势凛然。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典型的中国式的楼塔结构,看似也极具普通,极具中国特。想当年,汇聚在宝塔山下的人们,从宝塔当中也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中国特,才是中国之路。以这里为中心,辐射于全国,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点燃了中华民族开创未来的熊熊烈火,焚烧了旧世界,催生了新中国。时至今日,中国特,依然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民族的选择。宝塔,是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宝塔,是见证,胜利从延安走向全国。“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贺敬之的诗,又一次表达了我们对宝塔的真情流露。
  延安,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一个值得记忆的地方,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景点信息
  地址: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
  门票:旺季41元,淡季30元。
青海省旅游攻略>印象刘三和桂林千古情哪个好看
泡温泉穿什么衣服  交通:1.到宝塔山的交通很方便,乘从火车站发出的3路、1路均可达。
大理古城简介  2.延安市内乘坐北线旅游专线车前往。
  自驾:自驾车可沿西铜一级公路向北前行230公里即到。各地道路交通状况良好,喜爱自驾车的旅游者可以自己开车到达延安。延安市内有210国道通过,北可以到榆林,南可以至西安,十分方便。
旅游小贴士
  1.你若是想拍摄宝塔的全景,必须从宝塔山附近的清凉山上才可拍摄到。
  2.陕北高原风沙很大,最好带上眼镜、帽子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你的相机,以防被沙子划伤。
  3.夏季的延安城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这里每天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你不妨准备几件稍厚些的衣服。
  4.多准备一些胶卷。陕北虽没有太多的名胜古迹,但其民俗风情和当地建筑都很有特,
可供拍摄的题材很广,到时候没有胶卷岂非憾事?
北京急售四合院宝塔山地图
景点相关资料
  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
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预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党中央在延安时,曾以此报警。 
  宝塔山上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宝塔外,尚有宋代摩崖石刻、明代大铁钟、清代“重修嘉岭书院记”石碑、范公井、烽火台、古城墙及望寇台等文物古迹,还有日本工农
党校旧址,古今名人诗词碑刻等景观。拉萨必去的八个地方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
景点图片
 宝塔山景区入口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
贺敬之的诗,表达了他对宝塔的真情流露。

本文发布于:2023-06-27 09:2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70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延安   旅游   还有   延安市   中国   石刻   全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