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优先出版

阅读: 评论:0

摘要:作为同文同种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历程和取得的
成就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两岸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关于综合性期刊的定位、具体的
编审体系运作机制、引文索引评价体系、开放性和国际化进展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虽
然台湾地区的人文社科期刊在主办方式、编辑出版、栏目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与大陆极
其相似,但是在高校学术期刊的定位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当前大陆对综合性大学
学报的改革,一直在酝酿和讨论中起起落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更加明确的关于综合性
大学学报改革的新思路出台,但是专业化发展一直是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
综合性大学学报未来发展的期许所在。这方面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或可借鉴,把综合性大
学学报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向单学科和局部多学科学报的转型上,这样比单纯的市场化改
革或者集体转型为专业期刊效果更好。另外,在编审体系运作机制方面,台湾地区更注重
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对退稿率和用稿程序都更加明确;相对来说,台湾地区也普遍重视学
术期刊的开放性和国际化推广,尤其在培养青年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台湾;高校;学术期刊;CSSCI ;TSSCI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5)05-0106-07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SQSM201411417004);北京联合大学京台文化交流中心课题
作者简介:李文广,博士,编辑(E-mail :*******************);
通信作者:孙俊青,编审(E-mail :***************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30卷第5期
2015年10月Vol.30No.5Oct.2015DOl:10.11965/xbew20150511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李文广1,孙俊青2
(1.人民法院报社总编室,北京100022;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101)
同为华文学术期刊的重要园地,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两岸的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对于中国大陆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目前并无确切的数量统计,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2014年度其转载来源中,高校学报部分有1150种[1]。可见高校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大陆至少有千余种。台湾地区的公立和私立高等院校大多主办有不同类型的人文社科学报和专业学术期刊。有关数据显示,台湾地区共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106
700余种,社会科学期刊500余种[2],在这千余种期刊中,高校主办的占大多数。研究两岸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状况,认清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提高对高校学术期刊的整体认识,并进而对大陆高校学术期刊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两岸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整体比较分析
(一)期刊整体机构布局分析
中国大陆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学报,从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到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无一例外,有的学校不止一种。除了像山东大学的《文史哲》、吉林大学的《史学集刊》、北京师范大学的《史学史研究》等综合性高校主办的专业期刊,和其他的如外语、政法、财经、艺术类专业院校创办的专业期刊,以
及少量的由高校的系部、学院主办的专业期刊外,中国大陆的人文社科学报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学报。台湾地区相当一部分实力雄厚、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反倒是未出版综合性的学报,主办综合类学报的主力军是师范类高校、一些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出现了一些局部多科性①(少量的相近学科的组合)的学报,有的偏重于人文社科学如台湾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台大文史哲学报》、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文史学报》、台湾中央大学主办的《中央大学人文学报》、私立东吴大学主办的《东吴文史学报》等类似的学报。还有偏重社会科学的如台湾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论丛》、私立中国文化大学主办的《华冈社会科学学报》等[3]。
就两岸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来看,其所涵盖的学科种类和学术期刊的分类都非常相似,但是台湾地区的高校学术整体培育好于大陆,由于台湾地区TSSCI评价系统明确不收录大学学报,所以直接促使了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学报的停刊以及局部多科性学报的较好发展。
(二)期刊的编审制度比较
严格的编审制度和编审质量是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也是体现刊物学术规范的重要指标。关于编审制度,两岸都有不同的编审规范。大陆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主要遵循由张积玉起草、教育部社科司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对学报的题目、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等进行了统一的规范要求。
台湾地区的学术期刊同样有着十分严格的编审制度,而且有些方面台湾地区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刊物摘要基本上在500字以内,中英文摘要一致;字数要求,中文稿件2万字,英文稿件1万字;刊期一般都是半年刊,更有年刊的。由于审稿周期较长,要求高,专家审稿意见精细,所以往往也就越修改越长。最终达到两三万的也有,致使很多台湾地区的高校学术期刊经常每期只能刊登三四篇文章。大陆的高校学术期刊基本不存在半年刊甚至年刊,最长周期为季刊,双月刊居多,少数的专业类期刊为月刊。中英文摘要基本在300字以内。要求稿件基本控制在8000字以内,特例除外。但是随着期刊评价系统对影响因子的推崇,被引用率的高低关系使得目前的学报越来越趋向于刊登长文章,一两万字的并不少见,但是大多数学报刊登的主流文章还是8000字以内。济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
台湾地区的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也称编审)委员会一般都是由台湾地区的高校或者科研
苏州旅游景点攻略107
单位的学者组成,一般都规定必须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进入期刊编委会,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等台湾地区的知名高校都规定了校外编委的数量不少于半数。如:“国立”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编委13人,其中来自本校5人,校外8人[4],台湾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期刊》编委22人,校内3人,校外19人[5]。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对编审委员会的设立方法、作用、任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如: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教育科学研究期刊》和《师大学报(语言与文学类)》在其《编
审委员会设置办法》中,对编审委员会的任务都规定如下:(1)编审方针之规划与执行;(2)稿件之征集;(3)论文之审查;(4)文稿之编辑;(5)刊物之刊印与发行;(6)审查办法及作业流程之订定;(7)其他编审有关事项[5]。这些条款虽然简单,但是把编审委员会的职责规定得比较详细,从学报的征稿、来稿、审阅、评定到编辑、出版、发行都由编审委员会负责。编委会不仅对学报有咨询、指导、监督等务虚的内容,也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审阅稿件、制订编审计划、作业流程等具体工作。每期还要求刊发各类学科召集人邀请相关领域学者的特约稿件。
反观大陆的高校学报,也都有编辑委员会,一般也都是由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但是对校内校外人员的人数要求和占比情况却鲜有规定,一般情况下,大陆高校人文社科期刊的顾问委员会由校外学科专家组成,而编委会则由校内行政领导和学科负责人担当。编辑委员会没有定期会议,没有征稿、审稿等硬性任务,更多的是一种虚设。
(三)期刊评价体系比较
关于高校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分级,海峡两岸所走过和经历的道路也非常相似。我国大陆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主要有三种: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以及由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究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在教育部社科司的直接领导下,由全国16
所重点高校的17位代表组成“CSSCI指导委员会”进行遴选。CSSCI的主要遴选指标是通过刊物的评选、期刊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的统计和分析进行的[6]。由于各个高校都直接或间接接受教育部的管理,教育部的重点学科遴选、学位授予等很多项目都参考CSSCI论文发表情况,致使CSSCI的官方背景更显浓厚。目前,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课题申请、评审、结项,研究生毕业,教师晋升职称、聘期考核等,普遍依据的量化指标也是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多寡。
无独有偶,台湾地区的TSSCI也是带有官方彩的。1992年,台湾教育部门开始引入美国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体系,1998年最终完成首次的排名评比报告,评选经过三道程序:第一,界定本学科的专业期刊,由社科中心各学科召集人根据学科期刊评比排序的结果确定哪些期刊可以纳入评比范围;第二,主观的评估,对专业学者专家的投稿和阅读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刊物的办刊水平进行专家打分;第三,客观地评估。根据期刊被引用的次数打分。包括总被引次数、每百万字的引用次数、每百篇的引用次数。综合主客观情况最终确定进入TSSCI 的期刊名单。
2006年还提出了“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该索引的收录原则: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主,过去三年的出版规范执行情况、期刊匿名评审情况,综合类的期刊刊载人文108
温县天气预报15天查询类的论文数需要大于总数的40%,并且至少两学门的文章比例各大于所刊载文章总数的20%。据此,可以看出,THCI更加侧重的是检索工具和研究工具的实用性,尽管对申请的期刊也实行基本评量和引
用评量的评审,主要基本评量的标准也是出版格式、论文撰写格式、编辑作业和刊行作业。引用评量是根据THCI的引用资料而制定的标准,包括论文篇数、影响系数和及时指数三项[2]。与TSSCI有所不同,《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鉴于人文学科研究文章的特殊性,把高水平的学报纳入其中,如台湾地区的“国立”清华大学出品的《清华学报》从2008年起,一直获得收录[7]。
与大陆的CSSCI不同的是,每一年,台湾地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发展处”都会召开期刊评审委员会联席会议,依据“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期刊收录实施方案”,赋予“刊登论文之学术水平”、“评审制度”、“主编之学术成就”、“内稿比率”、“编排校对”等5个一级指标和综合评述的权重,并对期刊格式、论文格式、编辑作业、刊行作业4个一级指标进行打分,以便调整各年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名单。在TSSCI期刊评选指标中明确标明:退稿率一项高于70%的可以得满分12分,低于30%的则为0分,30%—50%得8分;审稿人匿名可得满分4分;送审稿件匿名也可得满分4分[8]。可见,在这些除引用数据之外的主观测评中,退稿率和匿名审稿是他们极其看重的。
(四)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比较
国际化程度和开放性一直是衡量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术期刊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促进学术交流,从利于传播的角度讲,国际化确实是期刊发展的重要指标。台湾地区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高校学报的征稿启事普遍都注明“来稿中英文皆可”;有的学报每期都有全英文文章;刊物
所登文章的参考文献部分引用英文资料的也居多。这一方面与学者、教师、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有关,一方面跟管理部门的要求密切相关。大陆的高校学术期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就有关于文种的选择项,一般都是汉语。稿件自然是中文稿件,刊发外国作者的也是翻译成中文来刊发的。如果中英文混登将被视为违反规定,不符合管理规范。当然,一些专门审批的纯英文期刊除外。
如前所述,台湾地区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术刊物所聘请的编委中海外人员占有一定比例。如:“国立”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编委13人,校外编委8人,海外编委占4人,将近40%[4],来自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台湾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期刊》和《师大学报(语言与文学类)》的编委也不乏来自祖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这方面台湾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普遍做得较好,大陆的很多期刊正在改变之中。
二、台湾地区高校人文社科期刊发展对大陆的借鉴
(一)推动期刊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一直是大陆高校学术期刊改革的热点话题,这一话题谈论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办法很好地解决。这跟大学学报最初的定位密切相关,教育部最早对高校学报的定位就是:大学学报是刊载高校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具有高校学术窗口的作用。既然某种程度上跟高校密切相关,也就难以摆脱跟学校共命运的局面。加之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是综合类院
日照三日游旅游攻略109
校,所以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存在和发展并不奇怪。台湾地区也是如此,本来除了专业期刊之外,大量存在着综合性的大学学报,起初也是刊登本校的研究成果为主,是学术交流的园地,承担了学术信息传播的功能和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随着西方科学引文索引系统(SCI系列)的引进,我国台湾地区的TSSCI和HTCI纷纷把大学学报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大学学报以刊登本校教职工稿件为主,具有先天的向内性,专业性和开放性不足,刊登内容过于宽泛、主题相对离散。在此导向作用下,有些大学学报就停刊了,如《政治大学学报》等一批曾经引领学术潮流的综合性大学学报相继停刊退出。取而代之的则是大学的院、系、科研院所主办的单学科性的专业期刊和一些大学学报的分版。如原来的《师大学报》改出《师大学报(人文与社会类)》和《教育科学研究期刊》;《高雄师大学报》分为《高雄师大学报(教育与社会学类)》、《高雄师大学报(人文与艺术类)》、《高雄师大学报(自然科学与科技类)》等等;有的分版后名字也改了如《淡江学报》1998年停刊,分出三本不同的刊物《淡江理工学刊》、《法政学报》、《淡江人文社会学刊》。这就使得台湾大学主办的期刊,综合性大学学报越来越少,而相对的单学科和局部多科学报增多,专业性越来越强。
而大陆对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改革,一直在酝酿和讨论中起起落落,经历了2012年《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仓促出台及最后的不了了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更加明确的关于综合性大学学报改革的新思路出台。但是专业化发展一直是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综合性大学学报未
来发展的期望[9]。这方面也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把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向单学科和局部多学科学报的转型上,这样比单纯的市场化改革或者集体转型为专业期刊效果更好。
(二)切实落实期刊编委会的职能和作用
在期刊的出版过程中,学术期刊编委会的作用不可小觑。学术期刊的编委会应该由学术期刊所涉学科的相关专家学者组成,主要策划选题、组织和审阅稿件,决定期刊的发展方向和选题规划。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往往属于学校的一个部门,各项职能受制于学校的管理之限,故大陆高校学术期刊的顾问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多是由相关学校领导和系部主任担当,聘任时更注重校内人员的职务头衔和所在部门的职能。高校学术期刊聘请校外同行专家比例不高,至于专家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编委会往往有名无实,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而台湾地区的高校学术期刊,设立了编委会集体定稿的原则,由于受评价体系的影响,普遍都设置了编审委员会的校外人员比例,规定校外稿件的比例,不光校内教职工的稿件,甚至刊物的校外编委所投稿件都属于内稿范畴。另外,在期刊评比中,还对退稿率进行明文规定。这对大陆来说,值得借鉴。刊物可设置内外稿比率,编委会可设置内外比例,预防关系稿和人情稿的产生,同时也利于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及刊物的良性发展。
西双版纳必去景点(三)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高
适合一个人摆摊的四季小吃
台湾地区高校学术期刊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现在一般都是不再限定作者单位、甚至不限制国别,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对文种的选择也可以看出来,台湾地区的高校学术期刊经常是中英文混合的,学报征稿启事通常都是“中英文不限”或者“中英文皆可”的字样。从传播学的110

本文发布于:2023-07-01 00:5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740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期刊   学报   高校   学术期刊   人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