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来了

阅读: 评论:0

中国的国家公园时代来了上海大剧院
作者:***
来源:《绿中国》2020年第08期
        近日,在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大龙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母猴“小贝”诞下了一只雄性幼崽。这个新诞生的机灵呆萌的小家伙儿名字叫做“扇贝”,是今年诞生的第9只宝宝。
        “国宝”是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被誉为“华中屋脊精灵”。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辉介绍,大龙潭体是神 农架体中最小的一个种,数量有90多只,7个家庭,1个全雄单元。据第三次种调查,目前神农架种数量已从2005年的8个增至10个,数量从1280余只增加到1470余只,栖息地面积从21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
        这只是各国家公园试点中一个物种种数量改善的事例。在其他国家公园试点也经常有这样的故事出现。
卫星地图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北京大学开展荒漠猫专项调查时,从野外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了一组荒漠猫抚育幼崽的画面。照片中是一只雌性荒漠猫安静的守护在旁边,看着4个孩子相互打闹、嬉戏玩耍的场景。
中国旅游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荒漠猫为中国所有猫科动物中仅有的特有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EN)物种,荒漠猫在全国数量稀少,分布密度低,对其生活史所知甚少。据专家介绍,此次调查到一只雌性荒漠猫能成功抚育4只幼崽的情况实属罕见,这充分反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物种食物链完整,顶级野生动物食物充足,荒漠猫、雪豹等猫科动物种繁殖率较高。厦门大学宿舍真实照片
克罗地亚美女        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国家公园坚持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海南、浙江等12个省份,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2.3%。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作安排,下半年将组织开展国家公园试点验收工作,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将报请中央批准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至此,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将迎来一次全面大考。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灵魂
        建立国家公园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与实践,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月,国家发改
委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省三江源启动。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明确了2020年要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一百多年前,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诞生开启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篇章。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上万个国家公园,总保护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面积的23.6%。
        经过100多年的全球国家公园发展实践,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各有千秋,但共同的一点是,都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截至目前,我国各试点区坚持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园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整合了3个省的81个自然保护地,试点区野生大熊猫的种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7%,栖息地面积占全国的70%。东北虎豹试点区野生东北虎豹种稳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新发现老虎幼崽10只、幼豹6只。三江源试点区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80%以上,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藏羚羊的数量恢复到7万多只。祁连山试点区已退矿权144宗,张掖和武威市实现了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全部搬迁。神农架试点区新建25处野生动物通道。武夷山试点区整治违法违规茶山7300亩,完成生态修复6500亩,拆除违规建设39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关键在于试“体制”,将创新体制和完善机制放在优先位置。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地专员办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了跨省区的统一管理,同时与有关省分别成立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试点工作。青海省、海南省均成立了省直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行使其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管理事权,明确了主体责任。其它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也分别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国家公园虽然带有“公园”二字,但其实国家公园并不是我们习惯认识中的一般公园。总体来看,国外国家公园主要有3种管理体制。
        一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最为普遍,实行的国家最多,包括美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二是自上而下与地方自治相并行的管理体制。最典型的是加拿大和日本。三是地方自治型管理体制。采取这种体制的国家较少,代表性国家是德国。
        这三种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其中也不乏共性。在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正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实际,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国家公园体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试点以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不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试点区组建了统一的管理机构,基本建立起分级管理架构,并形成了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直管模式,以大熊猫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模式,以三江源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的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实现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
        唐小平表示,国家公园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关键区域中居于首要地位,在保护最珍贵、最重要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生态功能中居于主体地位。国家公园设立核心保护区和一般管控区两个分区,原则上核心保护区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国家公园属于国家事权,全部由国家批准设立,中央直接管理、中央与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或委托省级政府管理,国家公园建立后不再保留相同区域的其他保护地类型。
        在我国,常见的自然保护地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保护地之间存在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等问题,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管理分割、孤岛化等问题。
        据了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珲春、汪清、老爷岭等多个自然保护区连成一个大区域,自然保护地破碎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升,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祁连山、东北虎豹、三江源、神农架、钱江源等试点区初步搭建了自然资源监测平台,为实现国家公园立体化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监管格局打下了基础。国
家公园试点区分别启动了林(参)地清收还林、生态廊道建设、外来物种清除、茶山专项整治、裸露山体生态治理等工作。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成中国特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战略目标,特别是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我们理解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和功能作用将主要体现在质量和价值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规模上。” 唐小平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表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要对碎片化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调整,对自然价值较高的国土空间从源头上建立保护体制机制。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国家公园体制能不能建立建好,直接影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进展,甚至是成败。
        国家公园试点生态状况持续向好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外发布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最新成
果。近半年来的红外相机回收数据显示,在监测野生大熊猫的2337台红外相机中,记录到大熊猫行踪的有383台,共拍摄大熊猫照片2586张,视频总长8817秒,总独立探测次数873次,拍摄率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介绍,独立探测次数是指红外相机拍摄到动物的有效次数,一般一台相机在半个小时内连续拍摄到同一物种计为一次。单位工作量监测强度下记录到的独立探测次数的高低,是评估目标动物种相对多度的重要指标。
人民医院院长抓起来了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向可文说:“过去半年里,大熊猫国家公园里频繁记录到野生大熊猫影像,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公园内生态环境健康、良好,熊猫种在有效繁衍和发展。近年来,国家公园加大了对监控监测设施和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强监测巡护工作,实施生态廊道建设等多项生态修复工程,这些措施取得了生态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大熊猫栖息环境明显改善。”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以单一物种为核心在其主要栖息地整合设立的国家公园。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国家公园范围内栖息有约1631只野生大熊猫。截至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共设有动植物监测样线近1800条,野生动物监测点4839个,入口区人员监控点位1300多个,巡护线路总长达10584公里。
        6月3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光泽县政府在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大洲组举行大洲村生态移民搬迁启动仪式,与村民代表现场签订搬迁协议。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林贵民强调,实施大洲村生态移民不仅是武夷山国
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任务,更是一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有效途径。
        2018年7月,收到大洲村村民移民搬迁申请后,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向省财政申请专项资金,并和光泽县政府各有关部门积极对接,全力支持大洲村生态移民搬迁,目前大洲村大洲组11户生态移民搬迁户已有8户签订搬迁协议。启动仪式后,对部分需要搬迁的房屋进行现场拆除,并在已完成搬迁的宅基地上种植桂花树进行绿化。
        4月18日,2020年武夷山市茶山整治暨复绿行动大会在武夷山市民广场举行。会后,200余名干部、众组成行动队,第一时间赶赴星村镇红星村铁罗巷山场,分组分片区对违规违法开垦的茶山进行强制拔除茶苗及造林复绿工作。此次行动共整治违法违规地块13个,58.4亩,拔除违规种植茶苗11.6万株,同时复绿种植木荷苗6000株。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7:4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780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家   公园   保护   生态   体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