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报告

阅读: 评论:0

安徽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基于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安徽丰富繁荣的文化资源,和渊远流长的灿烂历史以及文明。安徽有哪些传统的工艺文化呢?
阜阳剪纸
阜阳剪纸是安徽阜阳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兼有南北剪纸的艺术特,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填和染等。
芜湖铁画
人力资源和保障局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安徽省芜湖地区特产,为中国汉族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芜湖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制作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
宣纸制造技艺
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城为散集地的原因。古代的宣纸制作技艺是今天所无法超越的,古代精湛的宣纸制作技艺早已失传。
随着现在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手艺正在慢慢消失,那些质朴的老手艺,取代它们的是机器人,机器的速度比手艺人要快太多了,失去了市场的它们,只能在我们的回忆里缅怀。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往往牵扯很多旁的技艺,竹编亦是。70岁的俞老并不是愚钝的学徒,刚入匠门没多久,他就开始为将来打算:为了能制作出满意的竹编、工作之余俞老会主动帮“漆匠”师傅打下手、学习漆艺。经由俞老上过漆的竹编,图中的竹篮可用于盛水、“竹篮打水不一定一场空”。
篾匠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是个陌生的词语。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现今除了些许对传统工艺有兴趣的人依旧关注精工篾制品外。大多数人即使接触篾制品,也只是将其当做“塑料袋”使用。但在三十年前,由于国家的扶持、市场的需求,篾匠其实是一份“吃香喝辣的职业”,对于多数普通家庭而言,成为篾匠是“过上
好日子”的选择之一。
第一次见俞老,聊到80年代国家为发展传统手工艺,在屯溪办了一所“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时,俞老从卧室拿出了一份工资表给我。用俞老的话说:虽然竹编很辛苦,但是当时想学竹编的年轻人却很多,因为大伙都知道,只要潜心努力就可以拿一份丰厚的薪水。
敦煌莫高窟门票优惠政策除去基础工资、奖金外,如果勤而好学,愿意向“漆匠”、“木匠”等师傅讨教,并且脑子够“灵光”,还能拿到额外收入。俞老让我看完工资单后,很自豪的告诉我:81年他还未正式进入“研究所”时(车间工),自主设计的“公鸡冠、母鸡冠”套件就为自己带来了1000元的额外收入(当时屯溪老街的临街小铺约为1000元,现今临街小铺租金为万元每月)。
俞老的工资单最吸引我的是“甘而可“这个名字。当年同为”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职工,评价、工资待遇均不如俞老的甘而可先生,如今已成为中国漆器行业的大师级人物,甘老师的”漆器工艺品“单件价位业已逾数十万元,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在培养下一批传承者)。而俞老却依旧在—栋不起眼的民房中静静的做着竹编。
1990年,“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解散后,俞老将竹编挂在自行车上,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
、沿街叫卖。2000年,屯溪老街旅游开发初具规模,俞老在老街摆摊售卖竹编日用品。俞老告诉我:摊位支起来没多久,就有一位上海游客以1400元“高价”买走了一只竹篮。
我曾问俞老,数十年如一日的和竹子打交道不会累吗?俞老:他很喜欢竹编,而且这门手艺一旦停下来,手就会“生”,手“生”再想编出作品就难了。
虽已过花甲之年,但从选料到破竹再到编织,所有的工作都由俞老独自完成。俞老也曾想过带徒弟,并且也曾有很多人来拜师学艺,但学最久的也没超过3年便放弃了。他年数已大,穿竹线时必须佩戴眼镜,已大不如前。
波尔多2006年,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公示,拿着俞老作品参与传承人申报的“研究所”同事,位列其中。俞老得知后并未揭发,在老人家看来“年纪大了,手艺不丢总能得到认可的。”然而直到2014年我开始帮助俞老申遗前,前老一直都未能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台海最新准确消息因为一直致力于文化保护,我很清楚各种套路。所以第一次见俞老,了解完大致情况后,我就告诉俞老:不可以相信任何让你拿东西给他,尔后他帮你申请非遗的人。不论他们如何
夸大自己,说自己有怎样怎样的关系,只要想免费拿就不要搭理。站在一旁的(俞老)老伴听完我这句话后,告诉我:这几年有很多人来俞老,都说能帮他的忙,申请非遗,但每一个都是拿了东西后就消失了。
第一次和俞老外出竹时,俞老拿起一座老宅中的竹子告诉我:“我做学徒的时候师傅最先教我选竹,不同的山、不同的土壤长出的竹子都会有差异。当年国家在黄山开了一座厂制作农具,厂里聚集了周边省市所有有名的“木”、“竹”、“漆”匠师傅,竹匠师傅们工作之余遍了整个黄山市,最终才到一座最适于编织的竹山(黄山市几乎每座村子都有竹山)。师傅第一次带我上竹山时告诉我,目测并不准确,选竹前必须先划一刀,尝一尝味道,味道对了之后再观察竹子生长状况,向阳背阳面。选好竹子后必须用笔标记出向阳、背阳的大致中线。(由于湿度、光照度不同,竹子的韧度差异很大,只有2---3年最优良的水竹才能削成丝线。即使是同一根竹子,背阳、向阳面的颜都会有差异,为了保证成品颜—致,选竹时必须标明背阳、向阳面。看似简单的一件竹编,有可能用掉很多根竹子)
2014年我在微博发布俞老的竹编作品后(为非遗传承人申请助力),有很多媒体希望°采访俞老、很多年轻人想要跟俞老学习。但我并不希望有太多的媒体、个人去打扰俞老。作为竹盘龙峡门票价格
匠,俞老的年纪太大了,老人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太多的媒体关注会压缩他做竹编的时间。如果我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太多的采访会让俞老的手变的更“生”,申请国家级非遗的路变的更长。
如果我们的初衷是为了传承,单是破竹线就要十来年。俞老不可能像他的师傅教他那样教新学生。我所能想到最有效的传承,恐怕只有:俞老口述技巧,将技巧制作成工具书。若有人真的想学,可以参照这本工具书。
广东惠州疫情最新情况中国有太多太多非遗值得传承,但任何传承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如果90年代,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不能向当时的年轻人提供足以养活他们的薪资,恐怕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绝迹了。

本文发布于:2023-07-10 20:3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81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竹编   竹子   传统   制作   传承   安徽   屯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