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师贡献 传承中师精神

阅读: 评论:0

去迪拜需要多少钱
时任江苏省教育厅代厅长的罗明同志,多次向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杨泳沂同志专题汇报并得到支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凸现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罗明厅长曾经在多个场合强调并重申这样一个大胆而鲜明的观点,记得是在江苏幼师礼堂召开的全厅机关干部大会上,他说:“江苏省教育厅,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应该是江苏省师范教育厅;只有把师资工作抓好了,就等于我们抓好了教育工作的一切与全部。”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周围,团结着像吴椿、周德藩、王世华、袁金华、吴大年、张行、陈宗伟等一大批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好同事、好战友与好伙伴。他们根据国内外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江苏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对师资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出发,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全国率先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点,由此吹响了我国小学教师大专化的时代号角,翻开了师范教育学制改革的崭新篇章。
此外,对于在中师能否培养出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全面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当时也有很多人“没把握”。但是三所试验学校的师生员工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大胆探索;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专业技能。他们遵循基础教育的客观规律,较好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开办的是小学教育专业、达到的是专科文化程度、适应的是二十一世纪需要”这一办学理念,力求将中等师范教育和专科师范教育包容与融合,实现其统一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优化跨越,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大量的事实表明:这批五年制师范毕业生,发展全面,学有
专长,能力突出,个性鲜明,到小学工作后适应周期短、成熟时间快、成果出得早,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教育界的普遍欢迎。从总体上看,他们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鲜明特征:思想素质好,有追求;知识功底厚,有潜力;专业能力强,有后劲;科研基础实,有创见。总之,五年制师范毕业生到小学工作后,其事业心、适应性、创造力以及在教书育人、班队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强的个体和体优势。这些专科程度的新教师配备到部分实验小学或中心小学后,不仅大大提高了这些学校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而且也改善了全省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整体水平。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初试验阶段的五年制师范毕业生,大多已过“不惑之年”。在他们中间,迄今产生了一大批江苏省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有的还走上了党政、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的重要岗位。
按照师范教育规律、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做实事、干大事,譬如1987年的福建、1988年的湖南、1989年的江苏,一次又一次全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工作会、现场会、推进会,彻底改变了一个又一个中师的办学面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学教师,为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出了巨大而卓越的贡献。
不忘中师贡献传承中师精神
□文/福建省教育厅师范处原处长、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苏文锦
感谢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的盛情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再来重庆,参加第四届教师发展智库论坛研讨会,收获很大,感触很深!特别是能与各位师范教育的老领导、老战友们见面叙谈,共同回顾中师教育史,总结中师教育经验,传承中师精神,并一起探讨建立中师教育历史纪念馆的大事,更是难能可贵。
中师教育,清末初创,
艰难起步,潮起潮落,
历经坎坷,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重焕生机,
Fen
tuny
43
Huaxia jiaDshi jiaDyu
快速发展,成就辉煌,
完成使命,光荣謝幕。
长白山9月份去好吗百年中师,培育师资,
普及小学,奠基教育,
千秋伟业,载入史册。
中师办学,有口皆碑,
中师教育,独树一帜,
中师精神,永放光芒。
1902年,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在江苏南通创办。1903年10月,福建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一全闽师范学堂(福州师范学校的前身)正式开学,首任校长是清末前内阁学士(帝师)陈宝琛。1918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了私立集美师范学校,是国内华侨最早创办的中师学校。前,福建有17所中师学校,到1998年发展到26所(其中普师22所,幼师2所,体师1所,艺师1所)。
2003年11月8日,在福州师范学校百年校庆之际,福建省中师学校分流工作也已基本完成,福建省教育厅举办了《福建省中等师范教育百年纪念座谈会》,参加会议有100多人,原教育部师范司老领导孟吉平司长专程到福建参加中师百年纪念座谈会。福建中师整整历经一百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淡出历史舞台。
我从1980年到2005年,都在福建省教育厅从事师范教育工作,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师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后从恢复、发展、提高,到走向辉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的全过程,对中师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退休多年后,2019年11月,在闽江师专(福州师范与福州教育学院合并升格的)的支持下,我牵头邀请了省厅老领导和22所中师学校老领导、老教师代表,共40多人,举办了《福建中师教育恳谈会》,获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就中师教育问题,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中师教育的历史贡献
1、培养了数百万计的小学合格师资,为实现我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老、少、边、山、穷地区。中师为广大农村小学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新师资;中师还通过开展函授教育,培训大批学历不达标的小学教师;招收民师班学生,为顺利解决小学民办教师的历史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没有小学教育的普及,就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20年中师教育的辉煌发展支撑了中华民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大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2、为我国扫除文盲、农民脱贫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中师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迅速普及了农村小学教育,使广大农民子女读书成才,也使家人摆脱贫困。
农村小学教师也是扫除农民文盲的主力军,是帮助农民脱贫的先遣队。农民有了文化,率先脱贫,走上了奔小康之路。
3、为我国小学(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毕业的中师生(现在40—55岁左右),由于文化基础扎实,素质高,有进取精神,自学能力强,后来基本上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形式在职进修,提升到专科及以上学历,现在都已成为小学、幼儿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很多成为小学幼儿教育的专家和领导者,使我国基础教育的巨轮行稳致远。
4、中师教育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中师教育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红基因与生俱来。很多中师学校成为我党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据点,从中师学校走上革命道路的革命者不计其数,有的成为革命领袖和开国元勋,为
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批中师毕业生,服从需要,走上农村基层干部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建设岗位,不少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5、百年中师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竖起了一座不朽的教育丰碑。中师教育是一座金矿,遗产十分丰富,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6、中师教育分流后,为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新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中师教育分流,为我国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发展增添了大量宝贵办学资源(土地、校舍、设备等),增添了大批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由于他们爱岗敬业,博艺多才,很快成长为学校骨干、中坚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21世纪初,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师教育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被更高层次的教师教育所取代。但是,中师教育的历史性贡献不能被忘却。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也不应该忘记。
二、关于中师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总结经验、提炼出
各种精神,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国的中师教育,有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是中师办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培养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师;
二是中师办学,始终坚守师范性,遵循师范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小学教师培养规律;
三是中师办学,始终有口皆碑,真正做到了学校(小学)满意、学生(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真正做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师。
我国的中师教育,历经百年,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为我国基础
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值得
教育界很好总结,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教育,
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办的最好的教育,是改革开
放事业人才奠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今天
中师教育已不存在,但凝练出中师精神,传承中
师精神,很有必要。
凝练中师精神,就是为了传承中师精神,宏
扬中师精神;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
是为了更好发展新时代教育,建设教育强国。
中师精神不同于中师办学经验,它是中师可
以传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值得大家一起
来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我抛砖引玉,谈点不
成熟的意见,请同志们批评指教。
我认为,中师精神可以概括为:
坚守初心,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勤学苦练,一专多能,
艰苦奋斗,同心协力。
1、坚守初心
中师教育,百年办学,始终坚守初心,即始终
坚持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己任,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培养小学师资,为卧教育事业打好人才基础。
2、求实创新
无论在艰苦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中师教
鹤山古劳水乡旅游攻略育工作者都能坚持实事求是,从各地各校的实际
出发,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促进中师发展,提
高中师教育质量。
3、立德树人
中师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高为
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
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书育人,管教管导,
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入学入教;始终坚持两代
师表一起抓,明日教师,今日做起。不仅要求中
师老师要教书育人,也要求学生毕业后当老师也
应教书育人。
中师德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日
常行为规范、基本礼仪训练,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各具特。
Fen
tuny
45
第复義岬履•嚅|Huaxia jiaashi jiBDyu
4、全面发展
没有全面发展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师教育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中师把德、智、体、美、劳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一落到实处。语文、数学和体育、音乐、美术、劳动都是师范生的必修课。中师的选修课、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各校各具特。中师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建立健全培养与考核制度。
中师把德智体美劳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德育工作抓的实,教学工作抓的细,语文、数学和体育、音乐、美术、劳动都是师范生的必修课。遂宁死海旅游攻略
腾冲最佳旅游季节是几月教学基本功,严格训练,严格考核;
多能一专,兴趣广泛,坚持锻炼,身心健康。
5、勤学苦练
中师生虽然没有高考压力,但学习目的性很明确,学习主动性高。尽管入学时文化成绩较高,但普通话、写字,体音美都普遍欠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持之以恒加以训练。
中师生特别能吃苦,学习特别勤奋,生活朴素,勤俭节约。
6、一专多能
中师明确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毕业后既要能教小学语文、数字课程,也能胜任一、两门其它课程(包括体、音、美等)教学工作,还要会当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唱歌、弹琴、舞蹈(幼师)等教学基本工扎实过硬。中师生普遍多才多艺,非常适应小学教育对师资的需求。
7、艰苦奋斗
中师教育,举步维艰。中师教育始终在艰苦奋斗中发展,艰苦创业始终是中师发展的本。
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办学经费困难,但中师学校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坚持劳动建校,勤俭节约,绿化美化校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中师教师吃苦耐劳精神感人,中师学生也特别能吃苦,勤学苦练精神可嘉。
8、同心协力国内旅游景点排行榜前十名
同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完成全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使命,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再到中师学校,上下一条心,同心同德,关心、支持中师教育,优先办好中师教育,政策措施落实。教育部师范司的精神很快贯彻到中师学校,措施好、见效快。
协力:形成全省、全国中师一家亲。省际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提高。省内:坚持办好每一所中师,不让一所学校落后,开展互帮互学,校长、教师、学生交流频繁,中心教研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培训中师教师,举办各种学生竞赛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能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能让人民满意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呢?我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师精神,并没有过时,作为培养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师范院校应该继续传承中师精神,并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发扬光大。中师精神永存。
挖掘中等肺范教育办学经验,服务現代教师教育□文/甘肃省教育厅师范处原处长、兰州外语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兼教育督查员白克利
石T挖掘中师办学经验,其实就是看培养目标是论不是明确,办学思路是不是清晰,教学模式是不坛是符合小学教育的需要等等。这里面包括刚才三46位讲到的中师精髓或精神,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概括和提炼一下,提炼得叫我们所有的人,包括其他人都能够认可,而且一目了然,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你只有知道中师的精髓是什么、中师的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7-17 19:4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87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小学   中师   精神   发展   教师   办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