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水庄,油茶清香——钟山县瑶族“打油茶”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阅读: 评论:0

山田水庄,油茶清香——钟山县瑶族“打油茶”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  南宁  710089
摘要:“打油茶”作为瑶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标识,其同时也是我国油茶文化宝库中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瑰宝。对其文化内涵及渊源脉络、制作工序及药用价值、发展现状及现状困境、创新策略及研究价值的探索,是深入挖掘瑶族油茶文化、助力“非遗”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瑶族;油茶文化;传承;创新;文旅经济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有着丰富多姿的饮食文化,瓜箪酒、瑶家腊肉、荷叶米嫩肉、瑶家十八酿、瑶族油茶等。瑶族的饮食文化与瑶族善于研究自然、追求养生的民族习性密不可分,其中瑶族油茶就是其饮食文化中具有独特文化意蕴的文化标识之一,是瑶族文化宝库中的精髓。
一、古老独特的瑶族油茶文化
(一)“打油茶”的文化内涵及渊源脉络
1.文化内涵:
三亚天气预报40天瑶族的“打油茶”是古代晋唐时期“茶粥”与“吃茶”习俗的延伸,在钟山瑶族地区有着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口味习惯。其是生活在寒林中瑶族先民劳作时的解渴果腹之物,具有维系团结、融洽关系、保健益寿、敬畏自然等多重内涵。几百年来,瑶族人始终保留着这些古老的文化内涵,世代传承。
2.渊源脉络:
茶叶的种植和茶文化的发展为瑶族油茶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原料和饮茶习惯。据三国张揖《广雅》中记载:“欲煮茗饮……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说明,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类似油茶的制茶方式和饮茶习惯。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形成了饮茶时尚。据《桂平县志》记载:“盖始于汉晋之间,至唐而大盛。”得知,桂东北部地区于汉晋时期就有了古法饮茶的习俗,最早的侗族油茶文化于唐朝形成。后来油茶文化逐渐推广到了瑶、壮、汉等民族。到了宋朝,瑶族地区发展出了完整的油茶制作体系。明清时期,贺县地区(今贺州、桂林相接壤一带)的瑶族乡就出现了喝“打油茶”的饮食习惯。
据当地老人介绍说,钟山的瑶族人是几百年前从恭城过来的,恭城油茶是钟山油茶的母系。对于恭城瑶族油茶的起源说,目前尚无确切的定论。常见的两个说法为“周渭发明说”和“乾隆御赐说”[1]。目前学界还没有给钟山油茶或恭城油茶的具体产生时间和相关事件给出统一的定论。而根据瑶族人口口相传的说法是钟山瑶族以油茶待客的传统已经传承了600年左右。
(二)“打油茶”的制作工序及药用价值
1.制作工序
(1)油茶制作的材料准备:
惠州巽寮湾一日游攻略首先,用清水将茶叶泡制一小时备用,大锅中放入猪骨、加入茶油和食用盐熬制两小时;其次,将蒜米、生姜、葱洗净切块(段)备用,爆炒花生备用。制作“白肚皮”糍粑煮熟备用。最后将木质茶叶锤和茶滤器放开水中浸泡二十分钟消毒。
(2)油茶的“打式”制作过程:
首先,在热茶锅中倒入茶油,放入生姜片反复翻炒直至略微发黄,用茶叶锤将姜片锤打出汁。其次,将老茶叶放入锅中用茶叶锤捶打,打至一分钟后翻过来反复捶打两三次后加速,打十分钟后加入少量清水,而后继续捶打翻炒五分钟。再次,加入蒜米,葱头(可根据喜好决定是否加入),翻炒至起茶胶。然后加入熬制好的猪骨汤,稍稍加大火力,半盖住茶锅烧开。然后用茶滤器将烧开的茶汤与茶渣分离。最后,再把锅烧热,把过虑出来的茶渣加水再熬制半小时便可倒出,用于调制茶的浓度。
“打油茶”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考验人的耐性,能否做出一碗好喝的油茶就在于能否运用好调制配料和制作手法这两项最基础的制作工序。
2.药用价值:
瑶族的油茶文化之所以能流程至今,其决定性因素是油茶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茶”是指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煮烧或冲泡而成的饮食……清热解疲倦、醒神、祛风湿、充饥果腹等功能[2]。茶叶在秦汉时期就被作为中药材使用,经过历代的沿用发展,生活在寒林中的瑶族祖先为了驱寒暖胃、延年益寿,便出现了喝油茶的习俗。许昌学院
中国瑶医药学科带头人、覃氏瑶医第十三代人覃迅云也表示,瑶族油茶是清热解毒、驱寒开胃、提神醒脑、延年益寿的养生之品,是瑶族老人长寿的独家秘诀。由此可知,其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民俗饮食,更是一种古老神秘的“养生茶汤”。
(三)钟山县本地瑶族油茶文化的发展现状:
钟山县最注重喝“打油茶”的是红花镇、两安乡和花山乡。但其真正会用传统制作技艺制作“打油茶”的人少之又少,加上出现大批瑶族青少年不会制作油茶和不爱喝油茶的情况,此可谓是钟山瑶族油茶文化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大危机。
瑞士手表    目前,钟山县现有油茶馆(店)22家。其中瑶妃油茶馆、状元阁油茶馆、两安瑶妹子油茶店3家油茶馆(店)最受当地人与外来游客的青睐。但只有红花油茶饭馆、和轩楼油茶鸡等7家油茶馆(店)在创新中力求发展。然而因为疫情及钟山县人口外流严重等因素,导致钟山县的油茶行业逐年遇冷。
二、深陷困境的瑶族油茶文化
上海迪士尼(一)技艺传承中的困境
瑶族油茶文化在技艺传承中遇到的首要困境是市场上替代性饮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它们丰富的口味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导致瑶族青少年出现了不爱喝“打油茶”的现象。加上油茶制作过程繁琐、经济效益低,瑶族青少年很少愿意去主动传承其文化,这意味着油茶下一代传承人的减少。其遇到的第二个的困境便是油茶铁质制作器具的出现成为油茶木质制作器具的便捷性替代品。铁制制作工具的简便优势似乎更受年轻一代油茶传承人的青睐,使用铁制油茶制作工具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制作技艺将会逐渐消失。
(二)传播意识中的困境
瑶族年轻人虽然有着游历四方的机会,但他们自觉传播意识不强,对发展本民族文化兴趣不高。加上瑶族地区还保留着祖孙相传的传承意识,对油茶文化进行主动传播的意识普遍薄弱。甚至他们的子孙如果不愿意传承也不会受到强硬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瑶族青少年普遍不会做油茶现象的出现。大七孔景区
(三)地域发展中的困境
钟山县瑶族油茶文化的真正传承地基本上集中于红花镇、两安乡和花山乡这三个乡镇;而其地处县中北部山地相夹的盆地处,地域封闭狭小,人口流入量小、人口外流量大,乡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加上钟山县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旅资源的开发力度较为滞后,大部分景点未充分挖掘丰富的民俗风情,旅游餐饮行业市场活力不足,油茶餐饮客源市场覆盖面小,客源结构不优,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所以目前钟山瑶族的油茶文化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山田水庄,油茶清香”新思路的探索
(一)新思路的含义与建设策略
1.“山田水庄,油茶清香”新思路的含义;
    “山田水庄,油茶清香”顾名思义就是依托县城的一段具有宁静开阔山田风光的高速沿线之处建设出一个可观山水田园风光全景、可入庄采摘茶叶、可体验油茶制作过程、可感受瑶族古老文化、可体验休闲饮茶风趣且距离县城中心近、交通便捷的“瑶族油茶文化庄”。其以打造“钟山县瑶族‘打油茶’文化创新发展、助力全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建设具有增强地域辐射性传播和增强民族内部传承意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等多重意义。
2.“山田水庄,油茶清香”新思路的建设策略:
县中心钟富高速与富川江的相交地带是建庄的最佳选址。其原因有三。一是此处为钟富高速与富川江相交的田园地带,具有山河镶嵌、喀什特地貌显著、田园开阔、农风淳厚、土地租金较低等优势。二是此处具有交通便利、客流量潜力大、比邻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县中心等优势。三是此处比邻天仙来福庙与锦绣钟山生态园,具有与其实现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等优势。
瑶族传统的建筑风格、特的文化底蕴与观光养性的相结合是文化庄建造风格选定、项目设施设计的最佳参考资料。要用瑶族原始的建筑材料与室内建设样式来建造吊脚楼、夯墙房、木板房、砖瓦房四种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且房屋中要保留瑶族火塘设计。在项目设施设计方面,首先要建造出四个风格各异且都设有自家特油茶制作体验的小型“瑶族村落”、一个茶叶采摘区和一个观江茶楼三种特游玩设施,其次要招用会传统制作技艺的瑶族人来制作油茶、邀请瑶族长寿老人进庄讲述瑶族故事。在服饰、生活器具或劳作器具等方面都要保留瑶族的传统风格。最后在道路建设与其他建筑物建设上要尽量保持自然风。
与周围景点共享客流、沿路而建吸引客源、靠江靠田而建带动经济、依托自媒体传播瑶族油茶文化便是其具有效益的引流机智。首先,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风光是它最大的招牌广告。其次,与周围景点形成文化景区圈,在享受资源、客源共享的基础上也增强了文化景区圈的整体吸客潜力。最后,创建一个“瑶茶康”APP作为瑶族油茶文化的重点宣传阵地。由此,文化庄便可以在吸资引流的过程中保持生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7-18 10:1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88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油茶   文化   制作   发展   具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