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回家》与《拯救大熊猫》的对比分析

阅读: 评论:0

纪录片《回家》与《拯救大熊猫》的对比分析
    相信看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1994年在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拍摄的《拯救大熊猫》和四川电视台记录片导演王海兵于1994年年底至1995年初在四川省宝兴县拍摄的《回家》的同学,都会和我一样禁不住对这两部片子品头论足一番。同样是以中国大熊猫的生存生活为主题,同样是揭示人与熊猫、与自然的关系,编导、摄像选择的视点、角度不同,给观众的感触和思考也大不一样。1976年,四川箭竹大面积开花,震惊世界的大熊猫大量死亡的事件随之发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由“竹子开花”引发的“拯救大熊猫”热潮从中国遍布到世界,并延续至今。《回家》和《拯救大熊猫》两部纪录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分别由中国四川电视台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拍摄的。之所以拿《回家》和《拯救大熊猫》这两部纪录片作比较,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1、拍摄对象相同——都是濒临绝种的大熊猫;
    2、拍摄主旨相同——唤起人类对大熊猫这一濒危动物的救助与关注;
    3、拍摄地点相同——都在中国境内;
    4、被摄主体的状态相同——大熊猫都处于自然状态中;
    5、拍摄主体的差异——中国电视工作者和美国电视工作者;
    6、拍摄视角的差异——导致拍摄效果的不同。
    有了以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因此纪录片《回家》和《拯救大熊猫》才有了可比性。
(一)拍摄——“零距离”拍摄和“窥视”拍摄的差异
    纪录片《回家》是四川电视台的工作者于1995年到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的大熊猫“收容所”拍摄的。片中的主人公是名叫高高和遥远的两只幼龄大熊猫。他们是被大熊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从山林中抱回来的“孤儿”。片中记录了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大熊猫高高、遥远的日常生活。从一日三餐到外出放风,摄像机完全处于零距离的状态下拍摄大熊猫。大熊猫的一举一动,都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纪录片《拯救大熊猫》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集。这部纪录片,实地捕捉了大熊猫在天然栖息地难得一见的生活情景,并可一览无遗地观赏、认识大熊猫鲜
为人知的特殊习性。著名摄影师阿卓安.华伦和马克.史托佛深入中国西部秦岭山脉深不可测的丛林,探索中国科学家潘文学和鲁哲发现大熊猫的地点。在片中,我们不仅亲眼目睹到洞窟內大熊猫的温馨母子情,而且可以看到大熊猫幼子在荒野中度过生命中的第一年。
较之《回家》,不得不让人叹服美国人的拍摄技法。无论是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摄影的构图,高下之分实在是一目了然。《回家》时常出现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摇镜头,用空镜头交代时间、环境要素也并不到位,很多都是没有信息或冗余信息的镜头,画面构成也并不优美,在熊猫这个主体运动时,镜头也时常跟不定,抓不准。相反,《拯救大熊猫》多用固定镜头,画面构图绝妙,调优美,每一个空镜头在渲染情绪和交代要素上都有着特定的涵义。它的推拉摇移跟也都非常稳,紧随主体而动,还多次运用快推和快拉起到一种情绪上的强化作用。它的关系镜头非常多,常常将人与熊猫、环境置于一幅场景之中,展现人与自然、熊猫与自然、人与熊猫的关系。它的环境镜头也非常到位,先一个大的环境,再逐步推进,聚焦于一处,自然环境、人的生活环境,为片子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情景与叙述主线交相融合,浑然一体,产生出一种以景状物,情景交融的意境,使欣赏者感受到一种特殊清新的审美感受。
    在拍摄方面,《回家》的最大特点就是“零距离”拍摄方式。以往有关大熊猫的片子,大都是驻足远观,以窥视的方式进行拍摄的,包括纪录片《拯救大熊猫》也是一样。原因很简单,“大熊猫性情温顺、胆小,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或其它动物。当大熊猫听到异常响声时,常常是立即逃避,当逃不掉时,就会像深闺的淑女一般,用前掌蒙面,把头低下,深深地埋在两个前掌中间,并把背脊高高地拱起来,这是一种害怕或生气的表现。”大熊猫大多是野生的,再加上天生的胆小,很难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因此在以往的片子中,大熊猫与摄像机永远是有一定距离的。
    “零距离”与“窥视”是一组截然相反的词。这充分体现出了《回家》和《拯救大熊猫》两部纪录片的拍摄方法,因此两部片子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对大熊猫进行详实的细节拍摄,后者是距大熊猫于千里之外,通过摄影机的边角镜头对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的客观展现。
    纪录片《回家》中,大熊猫高高和遥远刚生下来就被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从山林抱回住处细心呵护。随着与饲养员的接触与交流,高高和遥远同饲养员产生了默契,对人类没有了防备,人类成为它们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师抓住了大熊猫高高和遥远亲近人类的
特点,拍摄了一系列与大熊猫“零距离”接触的镜头,如:遥远外出放风时,追逐摄影师手中的摄像机,并用舌头舔镜头;高高与饲养员撒欢、玩耍;高高过生日时懒洋洋地吃蛋糕……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视频资料。
旅游文案    纪录片《拯救大熊猫》的拍摄与纪录片《回家》相比,可谓难上加难。首先,摄影师来自美国,对中国的气候、地形不了解;其次,摄制组深入到秦岭的丛林中拍摄,那里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不仅对拍摄产生重重阻碍,而且对人的生存也提出了挑战;再次,所拍摄的大熊猫全部是野生的,从没见过人类,可以说这些大熊猫们极不配合摄影师的拍摄。但是,我认为在对于大熊猫的研究价值方面,《拯救大熊猫》比《回家》更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本片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习性,客观地反映出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具有相当大的研究、参考价值。
    纪录片《回家》采用肩扛摄像机拍摄。说到肩扛摄像机拍摄,不能不谈一下它在本片中起到的作用:
    1、人的视点。
    肩扛摄像机使镜头的拍摄高度为正常人眼睛的高度,在这个视点上拍摄的画面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看起来也最为熟悉和亲切,画面中景物的透视关系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较少极低视点或极高视点画面中透视关系变形所内含的某些表现性。因此在片中,观众会有同大熊猫零距离接触的感受。
    2三亚三日游最佳路线、运动节奏的“人化”效果
    通过拍摄者自身运动完成的运动镜头,画面不同于通过移动轨或升降机等机械手段完成的运动镜头,其运动的速度是人物行进的速度,画面运动的起伏直接受人物步伐、步频等影响。观看这种画面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摄像机的存在—— 一种由于画面起伏变化使观众感到拍摄者运用摄像机在拍摄现场纪录表现的创作活动。此时此刻,摄像机镜头在拍摄现场作为拍摄者的眼睛,在电视屏幕前又成为观众的眼睛,把观众带到了拍摄现场。在电视新闻片和其它纪实性的节目中,肩扛摄像机完成的电视画面具有浓郁的现场氛围,是电视新闻记者加强画面真实性和现场感的有效表现手段,也是情节性节目中表现剧中人物主观镜头常用的拍摄方法。难怪在观看纪录片《回家》时,当遥远外出放风追赶摄像机的画面出现时,带给我特别强烈的现场氛围。
(二)镜头结构特点
甘肃武威旅游景点    《回家》和《拯救大熊猫》这两部纪录片的镜头结构可谓是大相径庭。《回家》拍摄的是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由于它们失去了对人的警惕与恐惧,激起配合摄影师的工作。因此,摄影师可以选用任何景别、任何角度对大熊猫进行拍摄。而《拯救大熊猫》的拍摄是在偏远的丛林中,摄影师以窥视的方式来记录生性害羞、惹人怜爱却濒临绝种的大熊猫。
    1、景别特点
    《回家》的景别特点是近景和特写景别的运用。
    1)近距离地表现大熊猫的局部
    近景画面其画面空间的近距离和画面范围的指向性,被充分利用来表现大熊猫富有意义的局部,如黑白相间的毛发,两个黑眼圈等。通过近景画面,观众可以在电视画面的有限空间中观看到大景别画面看不清楚的局部动作和细节。
    2)排除多余形象,突出最有价值的细部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简介特写画面的画框较近景进一步接近被摄体,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如饲养员带大熊猫高高到青山沟准备放生时,高高的眼神,通过内容单一的特写画面,起到了放大形象、强化、突出细节的作用,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拯救大熊猫》的景别特点是远景和特写景别的运用。
  贵阳的景点有哪些地方1)完整表现大熊猫的形体动作
    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在片中,通过全景画面,展现出了大熊猫在山林中的活动习性。
  2)远景可以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的整体视觉信息。本片中,远景的运用充分向观众展现了大熊猫生存的环境特点和地区风貌。
  3)表现物体的质感
竹泉村景区    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物体“质”的表现。特写画面表现景物时,可把近距离才能看清的极微小的世界放大呈现出来;而表现好物体的质感,可以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如果更确切地说,特写是表现质地的景别。因此,在《拯救大熊猫》中,虽然摄影机远离大熊猫,但是通过特写画面,依然能让观众看到大熊猫皮貌的质感,五官的轮廓,以及憨态可掬的模样。
    2、拍摄角度
    《回家》的拍摄角度以人的主观视角为主,即平角拍摄。本片摄影师在拍摄时以肩扛摄像机拍摄为主,所以画面的视点代表摄影师的视点,即为平角拍摄。当平角拍摄与移动摄像结合运用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平角拍摄客观、真实地展现了饲养员与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与观众视点相同,给人以亲切感。
    《拯救大熊猫》的拍摄视角变化多样,尽可能展现大熊猫鲜为人知的特殊习性。俯角拍摄的运用使画面中地平线升高,地面景物得到充分展示,展现出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通过对《回家》和《拯救大熊猫》这两部纪录片的比较,不仅能看出两个摄制组拍摄功底的差距,而且还能看出中美两国电视工作者在拍摄同一题材的片子时,所拥有的立场、观点、态度、视角,以及展现给观众的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文章写到这里,我才悟出了老师让我们就这两部纪录片进行比较的初衷。

本文发布于:2023-07-19 07:2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89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熊猫   拍摄   画面   镜头   表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