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阅读: 评论:0

2021年第6期
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
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龟峰山风景区门票价格魏博通
[提要]或乡力吃疑佥邑.食.乡mi勺卩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t盂江旳活江七吃其聚5.竹为.??;宇:'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努力促进迪施的二三出出与壮吃交.涔七、卡爼.战乡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要素供给不足.:步农气头能吃伤少.农佥<■:?<;忆下完善,产业集成链效应不显著等问题。努力破除要素供给瓶颈,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企的利銓联结机制,着力提升集成链效应是#动;匚r活江丹•■;:策翟良」X.今产亚畝金戈良水平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適乡K•'::.V;合:涪江K■':;隼眾区;江西;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魏博通,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江西南昌330()31)
荆州地图
[基金项目];'匸門省》-fl-?现划珥冃“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与路径^^^^^^^^^^^^^^^^^■||||||||||||||||||||||||||||||||||||||||
一、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江西沿江地区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指九江市毗邻长江的岸线区域,具体范围包括九江沿江四县市(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三区(潯阳区、庐山区、九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达5136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江西沿江地区依托港口岸线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按照“企业做大、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工业化,大宗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现代临港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江西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在国家提出长江中游城市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后,江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和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把打造沿江产业集聚区作为昌九一体化的重要平台,积极作出沿江开发战略部署。江西沿江地区在坚持科学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积极招商选资,大力引进重大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岸线资源和枢纽港口的开发,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企业集中度和产业关联度明显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以九江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瑞昌、九江、湖口、彭泽沿江城镇的特临港
42
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产业集进一步壮大,成为拉动江西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经济腹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丿]但由于生产组织方式比较落后,设施农业不发达,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的渗透程度不高,农业的多功能未得到深入挖掘。因此,农业生产效率依然低下,农民收入依旧增长缓慢,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努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2回城乡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⑷,之所以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实质上是因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冈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的一
个重要特征冏,通过经济制度改革与宏观政策调整,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流动的同时,打破区域边界效应,促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内部的不同领域间重新配置,努力培育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把传统农业改造为具有二产化、三产化的隶属于多个产业门类的现代化农业,才能拓展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本地就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九江城区为核心的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是实施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四大重要平台之一,有效发挥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的特产业集优势,促进城镇二三产业优势生产要素与农村农业、特资源对接,从而实现城乡产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技术融合,是推进城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优
化经济空间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究竟如何?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应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予以解决?下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
二、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
展的实践进展
(一)城乡产业融合主体不断壮大
城乡产业融合的主体包括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参与全产业链投入、全价值链分配的广大农民。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就必须以培育、壮大多元化与市场化的城乡产业融合主体为前提。近几年来,江西沿江各城镇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通过规划引领、补贴奖励、加大投入等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强化产业发展平台支撑,为城乡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按照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农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社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成效显著,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融合格局。截至2019年,在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入驻的各类经营主体达到1300个以上,入驻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超过170家、240家、200家,形成了一个个特鲜明的产业集。其中,彭泽县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带动农业合作社在200家以上。□庐山市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360家。问
(二)城乡产业融合业态越来越丰富
43
.#@«2021.6桂林当地旅游团
充分依托沿江产业集聚区所具有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优势,对农业的多种功能进行深度挖掘,“农业+”
多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农业+乡村旅游”是各地区普遍大力扶持发展的一种业态。为了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各乡镇纷纷挖掘自然生态、人文资源,出台奖励政策,积极引进大型投资集团和旅游景观设计机构,成效显著。比如彭泽县黄岭乡引进红麟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凤凰颈生态文化园,集休闲观光、亲子体验、旅游度假、农耕文化教育为一体,形成了“现代农业+旅游”的产业格局。问“农业+电子商务”也是各地区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业态。近年来,九江沿江各乡镇积极引导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本地区的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通过实物展示和网上交易,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各地区的名优特产品走向全国。“农业+农业”的业态在各地区也很普遍,主要是从其他地区引进实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比如彭泽县从九江引进凯瑞公司推广稻虾(蟹、鱼)种养,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一种模式,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农业+信息产业”形成的智慧农业模式在彭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得到了应用。
(三)城乡产业融合的产业集成链效应初步显现
立足农村生态资源和地域文化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以及农业知识教育、科普,农业创意产业,农业观光等农业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形成农业全产业链和现代农业
生产体系,是打造农业品牌,提咼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江西沿江各乡镇城乡产业融合的产业集成链效应分为两类:一类是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比如,瑞昌市着力打造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就是一个集粮食生产、生态涵养、物联网、冷链加工、优势作物种育繁推一体化、商品销售联动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另一类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城市居民在旅游、餐饮、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消费结合起来,打通从农业生产向加工、流通、旅游等连接的通道,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比如,彭泽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按照“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游一体化”
的思路,规划建设了生态种养、综合服务、休闲观光和精深加工四大功能区,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城乡产业融合成效较为显著
江西沿江各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城市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具有资本、技术、人才、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与本地农业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推动农农融合、农工融合、农商融合、农工商融合,成效显著。城乡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培育江西沿江各乡镇农业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部有个凯瑞田园综合体,
它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九江凯瑞公司主体投资建设的,它把稻鱼综合种养、虾蟹鱼精深加工、农耕博物馆、电商平台、农游体验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运营后,每年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带动4600人就业,不44
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仅能满足全县15万亩虾、蟹、鱼水产品精深加工需要,还可为周边安庆、池州等地区提供虾、蟹、鱼加工服务。网湖口县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模式,在武山镇总投资20亿元建立了集农业、旅游、娱乐、康养、科普为一体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问
三、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要素供给严重不足
要实现城乡产业深度融合、渗透,就必须要有城市大量优质的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用工业化的方式对农业进行改造,对当地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有可能进入农村,与农业、农村特资源相结合,承载大量优质生产要素的主要是指总部设在城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机械装备生产企业、电商企业、金融企业、信息技术企业。此
外,还有有志于到农村创新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投资回报不确定性的影响,一些企业对在农村投资、开发农业项目持犹豫的态度,导致资金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短板,即使企业有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机会,也因为涉农贷款存在门槛高、担保难、抵押难等问题而望而却步。城乡产业融合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每个地区境况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出创新,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很多大中专毕业生、农业技术人员和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的农民工考虑到农村工作和生活的艰辛,并不愿意到农村创业,这就构成了城乡产业融合的人才短板。从农村的要素供给来看,南宁好玩又免费的景点
由于很多地方违规占用土地建设农房,导致土地供应不足,成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另外,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里务工,导致了劳动力供应不足,这也成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涉农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且带动作用不强
涉农龙头企业主要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能够有效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上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城乡产业融合的水平有赖于涉农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渗透程度。如果涉农龙头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对地区资源禀赋能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那么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就比较
高。反之,涉农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有限,就不会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就会比较低。从江西沿江各乡镇的具体情况来看,虽然近些年来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一直把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龙头企业数量依然偏少,实力仍然相对较弱。目前,江西沿江各乡镇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200家,但是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链延伸能力不够,价值链增值幅度较小,对农户的吸引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并且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的影响,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倒闭关门,给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农民与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利45
.#@«2021.6
台北为什么是世界一线城市
益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涉农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害怕与企业建立利益联接机制之后自身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不愿与企业在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建立密切的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从而双方主要是以订单或合同的方式形成利益联结形式,这就带
来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农业企业在与农业合作社、农户的博弈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它会利用自身在市场中所具有的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样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在利益分配中就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第二,在引导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同时,由于忽视了利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导致签订的契约稳定性不强,约束力不够,双方违约甚至毁约的情况时有发生,订单农业或者合同农业成了一种形式,实际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农业企业和农户合作是一种市场行为,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也是在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政府为企业背书的情况,扭曲了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导致了企业和农户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杭州小吃街哪里的最值得去
(四)产业集成链效应尚不显著
产业集成链效应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依托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农机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知名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深入挖掘农村优势资源,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培育融合程度较深、规模体量较大的特产业集,是提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虽然江西沿江产
业集聚区各乡镇特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具备初加工、粗加工能力的中小企业与家庭作坊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具有品牌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因此导致农业产业链向后延伸不充分,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多以原料供
应为主,从原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意愿不强,新型经营主体比较缺乏,农业的生态价值、旅游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而农业的全产业链建设受到了严重制约,特产业集的发展遇到了巨大挑战。
四、推动江西沿江产业集聚区城乡产业融
合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努力破除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供给瓶颈
各地区要加大工商资本引进力度,把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同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种养业,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的经营效益。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加工、营销、物流、种苗繁育、科技服务、农资供应、金融服务等农业生产的产前一产中一产后环节,开发农村的“四荒”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闲置资源的开发。大力实施人才智力支持行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企业主、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才下乡创新创业,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农业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建立科技人员在基层挂职机制,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扶持。每年选派一批农业科技人46

本文发布于:2023-07-21 03:4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90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产业   发展   融合   城乡   农村   龙头企业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