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阅读: 评论:0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
298湿地生态工程研究进展及生态修复技术
——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吴倩
摘要: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地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也扮演着重要角,随着当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湿地的研究与保护也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湿地生态系统进展及修复技术,对于湿地系统及人类自身都十分有益。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湿地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理论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如何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作用,并在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湿地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赛里木湖
选题背景。落的生态系统分为多种,湿地系统作为其中一种,在落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赏价值,对整个系统而言,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分、提供补给、保护生态环境,为整个系统发展起着平衡的作用,在众多生态系统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我国具有丰韵的湿地生态资源,较全球而言,都有着较大的优势,但随着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
威胁,面临破坏严重、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现实问题,人类活动的介入更是使得湿地“千疮百孔”,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了湿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概念、分类、作用等,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湿地现状以及湿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技术路线及步骤,本文希望通过对赛里木湖湿地资源的分析,能够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技术有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推动赛里木湖景区长足的发展,为湿地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湿地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从起初将其视为污水处理厂,再到人工湿地的建造,最后发展至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国外学者获取了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从Great Meadous水库开始,湿地是被视作污水处理厂,将生产生活废弃的污水集中在这里进行统一的污水处理,实现污水的二次净化,这时候湿地的作用体现在污水净化上;随着国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湿地空间分布不均、处理效果不佳能现实因素,天然湿地的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学者们开始加快对天然湿地功能的研究,建造了人工湿地,通过技术手段干预,实现天然湿地的污水净化能力。
(二)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湿地的研究也经历了动态化发展的过程,我国学者在对湿地研究中,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中,补充对湿地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未来湿地系统的研究与保护提出更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其中,生态工程应用试点,是我国在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做出的一项重要实践。以污水处理和生态景观为研究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湿地系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建立了一系列人工湿地示范区、湿地水源处理示范区等。其中包括天津市芦苇湿地处理生态工程、成都活水公园等。
二、相关概念
(一)湿地概念
通过《湿地公约》及相关研究可知,湿地在类型上包括天然、人工、长久、暂时的沼泽地,在状态上分为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在位置区域上也给出了不同规定。烟台到大连的轮渡价格及时间
(二)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资源的重复化利用,达到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循环利用。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物质资源重复运用理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层次多方面的推进物
质循环,使落实现环境保护、物种间和谐共处、物质能量交换等目标。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余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三)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指,针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所提出的科学规划方式通过人为行动的干预,减少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充分发挥系统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两种方式的深度结合,利用化学、生物、物理等技术手段,将生态系统朝着有序发展的方向推进,完善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三、湿地生态修复一般方法
一般方法,充分结合国内外对于生态技术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将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点:
(1)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氧化塘技术;
(2)点源、非点源控制技术;
(3)土地处理(包括湿地处理)技术;
(4)光化学处理技术;
(5)沉积物抽取技术;
(6)先锋物种引入技术;
上海欢乐谷门票预约
(7)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
(8)生物对象的确立;生物资料的获取;以及技术处理;
(9)种动态调控与行为控制技术;
(10)物种保护技术等。
四、赛里木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一)资源地概况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其类型是高山湖泊。以湖泊为中心,周边形成了众多高山,作为一个山间盆地,面积达1416Km2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 m ,具有平整的湖岸线,整个形状略呈现梯状。赛里木湖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也是当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新疆整体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影响力。有由湖泊、草原生、森林等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湿
地生态系统,但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承载力超出了负荷,面临的生态危机也日益突出。
(二)湿地资源国家大剧院直播
1.植物资源
新疆赛里木湖湿地植物资源十分突出,其中包含种子、裸子、被子等植物。种子植物多达639种;被子植物占绝大多数,有55科631种,是赛里木湖主要的植物种类;其中以雪岭云杉组成的暗针叶林等裸子植物相对来说较珍贵,仅有8种。由于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脚下,有着突出的气候优势,因着海拔的变化,生物垂直带谱也发生着变化。
2.动物资源
赛里木湖湿地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基于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
试点论坛
shi dian lun tan
299
等因素,分布了大量不同野生物种,多达110余种。其中主要以猞猁、草原旱为主的森林草原动物;以:沙狐、虎鼬等为主的荒漠动物;以棕头鸥、银鸥、大天鹅等为主的鸟类。
(三)存在问题
1.湿地草甸过牧严重,生态环境压力日增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赛里木湖草甸破坏、面积减少等问题日趋明显。草甸牲畜理论最大承载量为50万头(只),但在实际操作中,数量却远远超过理论数据,使得草甸的承载力超出了负荷,当地草甸质量下降,不仅破坏了观赏性,对于当地动植物而言,也增加了其生态环境的压力。
2.鸟类栖息地受到威胁
作为赛里木湖湿地的重要物种资源,大量鸟类长期生活在湿地周边,但随着经济效益的诱惑,牧民为了发展经历,在大量放牧的过程中破坏了鸟类的栖息地,为鸟类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例如对鸟类围网的破坏、觅食地的破坏。
(四)赛里木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1.水源涵养草原植被恢复
结合赛里木湖湿地公园湿地发展现状,通过整理梳理,确立重点水源保护区,通过生态技术、物理技
术、化学技术等科学的方法对水源进行保护,例如禁止牧民前往保护区放牧、规定旅游区、人工饮水等,恢复湿地的水源涵养作用,提升湿地功能,保护土壤,加强对区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湿地公园的作用。
2.盐碱滩涂植被恢复
由于当地牧民过度放牧,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对植被草甸的破坏却日益增加,放牧数量大大超出了草甸植被本身的承载力,使得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了巨大威胁。未来应通过人工技术手段的干预,例如引入淡水、建立植被保护区等,加强对盐碱地的保护,恢复湿地原貌。
3.公路沿线裸露地植被恢复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进入赛里木湖旅游的人逐年增加,这对公路沿线的植被生长环境也带了巨大压力,当地植被出现了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等现象,不利于整个湿地系统的发展。未来应加大种植枝柏、忍冬、
金露梅等护坡灌丛,不仅增加了旅游观赏性,也对植被的保护,以及赛里木湖湿地公园的发展做出了对策。
360团购导航五、结论塞班岛战役完整视频
湿地生态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角,维护和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自然界的平衡,更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内外对湿地的相关研究,以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为基础,探讨了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一般方法,并通过实例深化研究内容,即以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湿地修复为核心,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作者简介:吴倩(1995-),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1]刘旭.保护好地球的“生命摇篮”中国农业科学,2010,43(07):1422.[2]窦勇,唐学玺,王悠.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04):616-620.
成都附近景点两日游
[3]王仁卿,刘纯慧.从第五届国际湿地会议看湿地保护与研究趋势[J].生态学杂志,1997,16(05):72-76.
[4]Henry C P, Amoros C, Giuliani Y.Restoration ecology of riverine wetlands(Ⅱ).
[5]马欣,夏孟婧,陆兆华,等.造纸废水灌溉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滨海盐碱湿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30(11).
[6]李文朝.浅水溯泊生态系统的多德态理论及其应用溯泊科学,1997,9(2):97-104.
[7]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湖泊污染控制技术指南,1997.
[8]佘国强,陈扬乐,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7,18(3):77-81.
[9]王薇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l):59-62.
[10]BorwnD5etal.IvnentoryofeonsturcetdWetlandintheUinetdStates.WaterSci ecneandeTehn01ogyVol.32,N0.3,1995.
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保护的强弱等级进行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区划分,根据保护区实际情况将一般生态保护区划分为生态维育、游览观光、管理服务等多个区域,对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管控。另外在风景名胜区,考虑到名胜古迹的历史传承性问题,要加强管控的力度,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
(二)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1.提高法律意识,完善法律体系
从国家的战略高度考虑,我国应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的法律保护体系,为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机制、监督体系等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和支持,从整体上完善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法律规章,增强法律的制约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其内容不仅包括基础法律,还要包含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在法律层面上做到点面结合,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长期的保障。
2.调整管理机制,健全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旅游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交叉重叠,极容易造成多头管理的情况,出现问题后各部门间相互推诿,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以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为核心对自然保护体制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但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2]
。这需要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工作。
3.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
我国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进行管控,在以后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的新型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有效的引进社会资源,加强生态保护知识分享和教育引导,充分发挥自然保护的公益属性[3]。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只有重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各项机制,以遵循生态文明和自然规律为前提,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改善现今自然生态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生态资源枯竭、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情况,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赵炳鉴,任军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初探[J].国土资源情报,2020,24(09):16-22.
[2]赵智聪.论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保护地规划之定位[J].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2019,35(08):5-11.
[3]董祚继.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J].中国土地科学,2020(05):21-27.
(上接第297页)

本文发布于:2023-07-23 03:5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921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发展   保护   研究   赛里木湖   技术   修复   资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