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

阅读: 评论:0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通⽤20篇)
  在⽇常学习、⼯作抑或是⽣活中,⼤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评功摆好,⽽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那么事迹材料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的作⽤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1
  作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然成了⼈们特别是年轻⼈⼼中的偶像,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来信。有⼀次,他收到上海⼀个盲童的来信,信中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也表达了孩⼦对未来的迷茫和迷茫。袁隆平读着孩⼦们的真挚来信,深受感动,⽴即摊开纸,拿起笔,动情地写道:".⽣活是完美的,我们的世界是完美的,⽽且会越来越完美。虽然看不到,但⼼⾥能感觉到。你⾝边的爷爷奶奶叔叔叔叔都在关⼼你,帮助你。你是⼀个有抱负有梦想的孩⼦,好好学习,将来长⼤了⼀定⽐别⼈有更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家有没有听过伟⼤的⾳乐家贝多芬的故事。这位伟⼤的作曲家虽然双⽬失明,但他从⼩就努⼒⼯作,在钢琴的键盘上创造出美妙的乐章,让⾳乐陪伴⼈类到⼀种史诗般的痴情状态。努⼒吧,孩⼦,虽然你是瞎⼦,但你有光明的未来……”
  可见袁隆平对这封信的回复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对于⼀封从未谋⾯的远⽅来信,袁隆平依然能认真对待,⽤情感和真诚回应。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位科学家有多善良,他的社会责任感有多强,他的情操和⼈格有多美好。武汉欢乐谷儿童项目有哪些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2
  他⼀辈⼦只做⼀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杂交⽔稻之⽗”——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隆平爷爷最动⼈的⼀句评价是:“⽤⼀粒种⼦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是怎
么到的,14天,14万株⽔稻,他左⼿持放⼤镜,右⼿拿镊⼦,弯腰⼸步,在湘西稻⽥⼀株⼀株地,终于到了⼀棵雄性不育株⽔稻。1961年7⽉的⼀天,袁隆平爷爷发现⼀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他推算⽤这个稻株做种⼦,⽔稻亩产会上千⽄,⽽当时⾼产的⽔稻才不过五六百⽄。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稻超⾼产育种难题,⽔稻亩产从700公⽄突破到1200公⽄,袁隆平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个是⽔稻长得有⾼粱那么⾼,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字⼀句严肃地说:“⼀粒粮⾷能救⼀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个国家。”⽽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隆平爷爷的另⼀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稻培训国际班,来⾃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民的“爸爸”。袁隆平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3
  袁隆平院⼠是我国杂交⽔稻研究的开创者,可以说没有他,我们⽼百姓还是吃不饱,还是会挨饿,但是为了让⼈民吃饭,他付出了多⼤的努⼒,你知道吗?1960年7⽉他发现⼀株“天然杂交稻”,从此便
开始独⾃研究杂交⽔稻,那时他的家⼈都不⽀持他,认为他⼀个⼤学⽣去种什么⽥。后来1997年,她才有了⾃⼰的团队来研究。⽽1960年——1997年这37年间,他都独⾃⼀⼈奋⽃,在稻⽥与实验室间。
  听过⼀个故事,就是在时期袁⽼将他保护级的实验品种在4分⽥中,后来,稻株被收,他看见⼀⼝深井中,竟还有⼏株竟奋不顾⾝地跳下去。可以说没有这⼏株实验稻就没有今天的杂交⽔稻,袁⽼奋不顾⾝可以说今天的粮⾷是袁⽼拿⽣命换来的呀。
  袁⽼在采访中说:我有两个梦⼀个是“⽲下乘凉梦”,⼀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简简单单⼏句话虽使⽤了夸张却难看出他的雄⼼壮志。袁⽼,您逝世了,我们⼀定会完成您未完成的梦想的!
  采访中,记者问袁隆平“如果您再次看饥荒您会怎么做……”主持⼈话⾳刚落袁隆平院⼠便马上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这是⼀个⼈对他产品的最⼤⾃信,也⾜以看出,他对杂交⽔稻的⽤⼼良苦体现了他的初⼼。2021年5⽉22⽇13时17分32秒袁隆平院⼠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当时许许多多的⼈站在医院门⼝⽬送车对远去路过之处设有⼏辆车,就算有也是停下鸣笛致敬。场⾯,⼀度⼗分壮观。本来我还想什么时候能见他⼀⾯,因为离得⽐较近吗?这下,可是再见不到了。
  ⾬,落下来,⼜慢慢下⼤。这场⾬带⾛了袁隆平院⼠,都将他印在了我们的⼼底。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4
  2004年10⽉的⼀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学师⽣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学校长请学⽣们提问。
  有⼀位中国留学⽣问道:“我们虽然⾝在国外,但经常关⼼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明⽩您的⼀些背景材料。我们想明⽩,您从⼩就喜欢农业吗”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且考试得⾼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了。⼤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由;特长:散慢。⾃由散慢,我就这么⼀个⼈。⾄于学农,起缘于⼀次偶然的机遇。⼩学⼀年级的时候,⼀次郊游,⽼师带我们到⼀个私⼈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红红的,葡萄⼀串⼀串的,花很漂亮。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中有⼀个镜头,窗⼦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园美,就想长⼤后学农了。如果那时⽼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苦⼜穷⼜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阵⼤笑,为这位伟⼤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叫好。他对⾃⼰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学⽣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和平凡的完美统⼀。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简单⽽热烈的⽓氛中结束了。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5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学毕业,进⼊复兴初级中学。东莞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章。⽼师讲了⼀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师进⼀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潜⼒。
  有⼀次,⽼师讲到⼀个世界难题:⼀⾓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个⾓就应能够三等分,⽐如⼀个90度的直⾓,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肯定有道理可讲。他⾃⼰想不出来,⽼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中留下了⼀个⼤疙瘩。
世界海岛旅游排名  这些留在⼼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兴趣,开动脑筋进⾏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6
  1960年罕见的天灾,带来了严重的粮⾷饥荒,袁隆平⽬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少⾷,流离失所。今天,⼈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们的威胁。他决⼼努⼒发挥⾃⼰的才智,⽤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1000⽄、2000⽄的⽔稻新品种,让粮⾷⼤幅度增产,⽤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个公式:知识+汗⽔+灵感+机遇=成功。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成功,随着杂交⽔稻的
培育成功和在全国⼤⾯积推⼴,袁隆平名声⼤震。在成绩和荣誉⾯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并组织助⼿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杂交⽔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
律宾、美国、⽇本、法国、英国、意⼤利、埃及、澳⼤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奖。国际⽔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纳森博⼠⾼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称为“杂交⽔稻之⽗”,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类带来了福⾳。”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来,从⼀个⼭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的名⼈,登上了“杂交⽔稻之⽗”的宝座。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7
  1947年6⽉,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师朝他打量⼀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太⼩,体⼒不够,不⾏!”他⼼⾥不服⽓,⼼想:⾃⼰从8岁开始,在随⽗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路来重庆的,⼀天不⼩⼼,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位⽼船⼯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下决⼼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赛的场合去试⼀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骑⼀辆⾃⾏车,奔向⽐赛的游泳场,袁
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位同学的⾃⾏车后架上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家意料,他竟在汉⼝的预选赛中获得100⽶和400⽶⾃由式两个第⼀名,⽽其他同学都名落孙⼭。接下来,袁隆平⼜夺得了湖北省男⼦⾃由泳第⼆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思想,不⼀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峰!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8
  他的办公室⾥⾯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头⼦还是坚持在第⼀线做科研。每年⼀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埂,旁边⼈想扶他⼀把,被他⼀下挡开了,"你以为我⽼了啊,我蹿⽥埂⽐你年轻⼈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在随意的⽣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服,就先在⾃⼰⾝上⽐试⼀下,然后⼜在助⼿⾝上⽐试⼀下,买上⼀⼤堆,回来就⼈⼈都发⼀件。有次到⾹港中⽂⼤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之后跟助⼿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他全部拿出来,设⽴了⼀个杂交⽔稻基⾦,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作者。
  他经常跟⼈说起他以前做过两次的梦:⽥⾥的⽔稻长得像⾼梁⼀样⾼,稻穗像扫帚⼀样长,颗粒像⽟⽶⼀样⼤,他和助⼿们⾛累了,就在稻⼦下⾯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边英语好的年轻助⼿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个理想:要让杂交⽔稻推⼴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廖伏明感慨说,"袁⽼师⼜有追求⼜能⾃在,是个幸福的⼈。"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9
  前不久我在⽹上看到了袁隆平爷爷成为杂交⽔稻之⽗的艰⾟历程故事,现在就让我来给⼤家⼀⼀讲述吧!
  ⾸先,袁隆平爷爷⼀年级时⼀次去郊游,⽼师带他到⼀个农场去参观,当袁隆平爷爷看见到处都是芬芳的花草和⼀串串鲜艳的果实时,就⽴志要去学农。从那时开始,袁隆平爷爷就刻苦学习,⾼中毕业后,袁隆平爷爷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来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8⽉,袁隆平爷爷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当⽼师。
  1960年的⼀天中午,袁隆平爷爷⾛出校门,他远远的看到马路边围了⼀⼈,⾛近⼀看,路边横着两具⾻瘦如柴的⼫体,围观的⼈们都默默⽆声,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爷爷也⾮常难过。
  从此以后,袁隆平爷爷带着学⽣⼀起攻克难关,终于研究出了⾼产量的杂交⽔稻,解决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粮⾷问题,成为了杂交⽔稻之⽗。
  读到这⾥,我想到了全世界的许多国家正在闹饥荒,⽽有的⼈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所以,我们要珍惜粮⾷!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袁隆平爷爷的其它故事:2008年10⽉27⽇晚,世界杂交⽔稻之⽗袁隆平荣归母校西南⼤学。
  场⾯相当震撼:摇旗⼦、举画像、拉横幅,学⽣们冒⾬在校门⼝排了半公⾥长队。
  这次回归的⼀个花絮是⾸次披露了袁隆平爷爷在校成绩,袁隆平爷爷1950年⼤⼀下期期末考试成绩单清楚地表明:袁隆平爷爷当时农学课程成绩并不很突出,反⽽英⽂成绩特别好,⾼达93分。语⽂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象学84分,农场实习67分。他的专业成绩在班上仅相当于中等。可为什么当初这个成绩并不优秀的⼩伙⼦却能解决世界粮⾷问题呢?对此,袁隆平爷爷的回答是:“我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我会努⼒去学,因为世界还有许多⼈挨饿,我不忍⼼看到他们被活活的饿死!”
  是呀,谁都不忍⼼看到许多⼈被活活饿死,所以,从现在起,我们每个⼈都要节约这来之不易的粮⾷,让全世界⾏动起来,⼀起对抗粮⾷危机,让⼈们不再挨饿!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10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年如⼀⽇”的“农民本⾊”——瘦⼩⾝材,背微驼,⼩平头,⼀⾝过时⾐,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届国家最⾼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额奖⾦。“杂交⽔稻之⽗”——袁隆平的获奖,可谓“⼀⽯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们对⼤奖的产⽣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培育的三系杂交⽔稻“南优2号”在全国⼤⾯积推⼴,⽐常规⽔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38亿亩,增产稻⾕3600亿公⽄。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积推⼴两系法杂交⽔稻⽣产应⽤,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三系增长5%—10%,续写“东⽅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期⽬标,突破⽇本专家估算的⽔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评选为“2000年中国⼗⼤科技进展”的第⼀项成果。
  2000年12⽉12⽇,“隆平⾼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说,他此刻最⼤的⼼愿是利⽤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的超级杂交⽔稻,⽬标是2005年实现⼤⾯积推⼴。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质奖、联合国教科⽂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安全保障奖”等⼋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发明之后的第五⼤发明,誉为“第⼆次绿⾊⾰命”。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11
  袁隆平⼀⽣扎根在稻⽥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民⼼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摆脱饥饿。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的路,他给世⼈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粮,还有⽆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的两个梦想⽿熟能详。⼀个是“⽲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的⽔稻像⾼粱那么⾼,穗⼦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那么⼤;另⼀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保障国家和世界的粮⾷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提出研发“海⽔稻”的宏⼤构想。袁⽼说,“海⽔稻”研发成功以后,在我国内陆和咸⽔湖周边进⾏产业化推⼴潜⼒巨⼤,如果可以推⼴两亿亩,亩产200-300公⽄计算,可增产粮⾷500亿公⽄,多养活约两亿⼈!
  梦想总是属于敢想敢为的先⾏者——2020年,袁隆平团队在⼗地启动“海⽔稻”万亩种植⽰范,10万亩“海⽔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中国⼈再次牢牢端稳了饭碗!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脚踏实地的品格。袁隆平⼀⽣致⼒于杂交⽔稻技术的研究、应⽤与推⼴,长期奋战在农业第⼀线,把⾃⼰在⼀⽣浸润在稻⽥⾥。他坚信:“电脑⾥长不出⽔稻,书本⾥也长不出⽔稻,要种出好⽔稻必须得下⽥。”他⽴下收徒“⼟味门规”——“你下不下⽥?你不下⽥我就不带!”
  与⼤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袁隆平曾说:“我会⿎起勇⽓继续⼲下去,从‘90后’⼀直搞到‘百零后’”。隐没于乡间⽔⽥的袁⽼,⽣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奔忙,还在努⼒带给中国和世界惊喜。多⼀些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多⼀些锲⽽不舍的追梦者,中国的⼴袤⼤地上,就会孕育出更多希望。
贵州自驾游攻略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对英雄的呼唤和尊重。国⼠⽆双,袁隆平是⼀位真正的国民英雄,在他的⼼⾥,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杂交⽔稻之⽗”、中国⼯程院院⼠、“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世⼈也给了袁隆平的荣誉和礼赞。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英雄⼈物⽤⾃⼰的⾏动,引领时代的⽅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后来⼈,是为祖国乃⾄全⼈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个时代的⾳。我们看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内⼼的富⾜。全社会对抗疫英雄的爱戴,对航空专家的敬仰,从国家层⾯对袁隆平、钟南⼭⼀个个国民英雄的崇⾼礼遇,也在向社会昭⽰:⼈⽣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向和艰苦奋⽃的作风精神。
  我们纪念袁隆平,也是对⼈⽣价值和意义的⼀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众⽣中⼀个渺⼩的存在,我们⼤多不会成为袁隆平那样的国民英雄,甚⾄我们也成不了整天操⼼经济⾛势的商业⼤佬,也不是时时关⼼国家⼤事的政界领导,但我们每个奋⽃的个体,都可以成为⾃⼰的英雄。我们可以像袁隆平那样,
做⼀个对⾃⼰有要求,坚定⽬标就能够坚持下去的⼈。那么我们便是⾃⼰的英雄——愿你我既能做那个为英雄⿎掌的⼈,也能成为那个被⿎掌的⼈。
  最后借⽤钟南⼭团队的悼⽂,向袁⽼致敬,也向每⼀个坚持梦想的⼈致敬:感念我们在这个时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们的星空因为有了每个不同的你⽽璀璨。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12
  20世纪60年代初,⽶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但袁隆平院⼠视野开阔,通读外⽂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稻王国的⼤门。他为我们这代⼈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学⼀⽣,爱⼀⾏,钻⼀⾏,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于奉献,振兴我国电⼒环保事业,积极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顾全⼤局、不计名利、⽢为⼈梯的协作精神。⾃从事杂交⽔稻研究起,袁隆平院⼠都是从⼤处着眼,从难处着⼿,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研究⼩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名企业中层管理⼈
员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去做⼀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公司整体和部门全局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以赴为⼯程项⽬服好务。努⼒加强⾃⾝素质修养以树环保产业龙头形象。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良好的⼈品、作风和健康的⽣活⽅式。他谦逊豁达,不以⾃居;他作风纯朴,关⼼他⼈;他热爱⽣活,健康乐观。在他⾝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忧国忧民、造福⼈类的宏⼤报负、⾃强不息、勇攀⾼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迎难⽽上的奋⽃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袁隆平院⼠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普通的企业员⼯,我们的名声不算显赫、我们的地位不算尊贵、我们的收⼊不算丰厚,但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极为崇⾼的,我要尽⾃⼰全⼒来实现个⼈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的这种精神不仅⿎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个⼈的⼼灵。在今后的⼯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作布署,积极开展部门各项⼯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努⼒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动向,拓宽⾃⼰的知识⾯,以适应现代化⽣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环保设备质量,做到建⼀个项⽬,树⼀座丰碑。同时更好地组织部门员⼯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好员⼯的⽂体活动,关⼼员⼯的⽣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各⽅⾯以袁隆平院⼠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鞭策并提⾼⾃⼰,以争取更⼤的进步。
  袁隆平的简短事迹材料篇13
巴尔干半岛地图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许多⼈的⼼⾥,他更是⼀种精神的化⾝。在共和国的脊梁⼈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亿⼈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损失,是中国⼈民和世界⼈民的巨⼤损失。
山西天气预报30天查询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稻研究的序幕。他⽇夜操劳在杂交⽔稻科学研究⼀线,只为14亿中国⼈有饭吃。在普通中国⼈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个国家的⼈民从饥饿⾛向温饱,从贫穷⾛向富强,从赶上时代⾛向引领时代。从“两弹⼀星”“超级杂交⽔稻”,到今天“天问⼀号”跨越⾏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更⽣、顽强执着和⼤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个⼜⼀个辉煌成果。
  “与⼤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有两个梦:⼀个是“⽲下乘凉梦”,⼀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他的⼀⽣都在追梦,在⼤地上追梦。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民的负责。袁⽼⽤双脚丈量写在⼤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内⼼烈的愿望是⽤⾃⼰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这位⽼⼈也是最伟⼤的农民,他留给青年⼈的话
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在农⽥⾥做实验,90岁⾼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产更⾼产”。⽆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安全问题是他⼼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项项代表着⼈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强,在国际竞争中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06:2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94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杂交   爷爷   国家   研究   世界   时代   杂交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