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阅读: 评论:0

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国宝”。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  由于大熊猫存在繁殖困难,所以对大熊猫的保护及物种的延续,有很大的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大熊猫,大熊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在大熊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字】:大熊猫保护;成绩;问题;阶段措施;对策
香港南丫岛旅游攻略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 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由于大熊猫存在繁殖困难,所以对大熊猫的保护及物种的延续,有很大的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大熊猫,大熊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在大熊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动物保护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的趋势,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有效地保护了大熊猫的数量
张掖七彩丹霞海拔
目前,国家为了保护大熊猫,在国内建立55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是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勿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肃陇南文县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旅游景点大全 路线图武都裕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迭部多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阿夏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崇州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宁陕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插岗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黑水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成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大熊猫,使大熊猫避免被猎人捕杀,让大熊猫的数量多起来,让大熊猫从灭绝的边缘回来,好好成长。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同时,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
1.2 组织实施了拯救工程,濒危物种得到恢复
组织实施“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以来,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有效地遏制了野外大熊猫种下降的趋势,大熊猫移地保护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国共繁殖大熊猫64胎96仔,成活61仔。朱 从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已经发展到目前的203只,正逐步摆脱灭绝的危险,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岷山、邛崃山、秦岭、凉山等地的大熊猫主食竹发生了大面积集中连片开花,严重威胁野外大熊猫生存,很多大熊猫个体因饥饿、疾病而死亡。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国务院全面部署,林业部采取非常措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以及大熊猫分布区地方政府都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组织,建立专业巡逻队、救护队、监测站和收容点等专业保护组织60多个,从事专业保护工作的人员达到
千余人。同时,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兴起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到2007年底,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287只,其中救活210多只,经康复后放回野外的大熊猫123只。1990年以后,随着大熊猫栖息地开花的竹林逐渐恢复,抢救工作也逐步转入正常保护阶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中国卧龙、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的基地。政府大熊猫保护部门加强大熊猫人工繁育,已经解决发情难、配种难、存活难这三大难题。
1.3 连续开展全国性大熊猫资源调查
为掌握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状况,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分别于1974年至1977年,1985年至1988年,1999年至2003年底连续开展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大熊猫资源调查。2004年6月结束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数量有所增长。截至200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范围内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包括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栖息地总面积为230多万公顷;野外大熊猫种数量为1590余只。
山东青岛自由行攻略
1.4 实施重点工程,以保护大熊猫
1992年国家计委批准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为期10年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工程的实施在本底资源调查、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综合能力建设、保护宣传教育、大熊猫资源救护与监测、人工饲养繁殖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工程以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重点,规划从1992年到2002年完善已建的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新建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17条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在32个县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站;加强大熊猫圈养繁殖和生态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
1998年国家开始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在内的西部省区全面实行天然林禁伐,撤销或转产国有森工企业,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2001年12月,作为全国性林业六大工程之一,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再次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列为重点保护物种继续给予重点保护。
1.5 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大熊猫保护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省、市(州)、县和自然保护区自上而下五级管理机构形成。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各级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有大熊猫分布的16个市和45个县,都已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熊猫分布省、市(州)、县(市)林业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专(兼)职保护机构,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能力建设、巡护、救护、监测、社区共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在稳步发展。
河南旅行社1.6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
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是对大熊猫就地保护的有利辅助,就是以野外大熊猫个体为建者,在人工条件下发展圈养种数量,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最小规模。在圈养种达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开展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准备工作,最终建立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良性互动。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龙头,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为重点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发展体系。
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在繁殖方面一直面临着 “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 三大难题。
经以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首的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共同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攻克圈养大熊猫繁育的“三难”,从1999年以来,我国圈养大熊猫种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07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239只,其中人工条件下繁育的个体超过70%,彻底结束了依靠野外大熊猫个体维持圈养种的局面,基本步入自我维持初级阶段,并具备了向野外补充大熊猫个体的能力。
在大熊猫圈养种取得实质性发展后,中国政府适时启动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实验工作。2003年7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条件繁育的大熊猫“祥祥”放入人工控制的自然环境进行为其三年的野化培训,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2005年8月,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将在都江堰救护的大熊猫“盛林1号”放入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利用定期自动脱落的GPS颈圈对其进行跟踪定位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了解救护大熊猫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情况,为圈养个体放归打基础。2006年4月,经过三年培训的大熊猫“祥祥”正式放入卧龙保护区纯野生环境,检验三年培训的结果,实行“以训代放”,这是我国首次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有计划地放入野生环境,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开始从加强野外救护、强化人工圈养阶段向野化放归的新阶段的转变。
1.7 对大熊猫的保护确立法律依据
国家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 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对于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各地交通设施等建设的加强,人为干扰在增大,大熊猫栖息地存在被进一步分割的局面,特别是岷山、邛崃山和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
②、人为干扰依然严重。随着大熊猫分布区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强,森工采伐已不是主要干扰,但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偷猎等干扰在日渐增强,不够规范的旅游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也在增强。
③、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大熊猫分布区的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收入锐减,使其对自然资源依赖性更强。
④、大熊猫迁地保护任务依然紧迫。尽管近几年大熊猫人工圈养种在快速增大,但仍不能达到自我维持水平,种之间的交流还很不充分,相关的有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加强。
⑤、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和保护设施造成了严重损毁,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62处大熊猫保护区中,有49处大熊猫保护区的房屋、通讯、道路、野外站点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重灾区有12万公顷栖息地彻底毁坏;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严重的损毁。
3  应当采取的措施青岛市景点排名一览表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我们自身管理工作薄弱,执法也不严,有的地方打击不力等。面对这些猎杀大熊猫野蛮行径,
加大执法力度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生态道德则是保护大熊猫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在围绕加强大熊猫保护,需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从政策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全国大熊猫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
2.本着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在重要区域抢救性地抓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保护站、保护点,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的保护网络体系。
3.加强大熊猫的繁育拯救,确保物种不灭绝并且要强化种质和基因保存。
4.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强化管理。根据调查结果,提升大熊猫的保护级别,确定一批重要湿地,强化保护。加强资源监测,及时掌握重点资源变化动态。强化利用管理,防止不合理的利用刺激对资源的破坏。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09:40: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956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