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发展对策研究
廖晓东1,袁  永1,胡海鹏1,黄珍霞2
(1.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33;
2.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要加大生物疫苗、抗病毒创新药、检测试剂等科研攻关力度,为战胜疫病提供强大科技支撑。重点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及趋势、产业集及重点企业,梳理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技术水平较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创新平台较少、医疗数据和生物样品等跨境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等问题,并提出七条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72;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95(2020)04-0039-07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Guangdong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unde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LIAO Xiao-dong1,YUAN Yong1,HU Hai-peng1,HUANG Zhen-xia2
(1.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Guangzhou 510033,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eeds, the research efforts of biological vaccines, anti-virus innovative drugs and testing reagents should be increased, providing strong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fi ght against epidemic diseas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cale, technology level and trend,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key enterprises of Guangdong’s biomedical industry, and comb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Guangdong’s biomedical industry, such as low technology level, the core technology being controlled by others, lack of high-end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obstacles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medical data and biological samples cross-border fl ow still remain unsolved, and puts forward seven specifi 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VID-19; biological medicin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policy research
0  引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当前,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生物技术产业正加速成
收稿日期:2020-05-12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精准医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编制研究”(2018A070717013),“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专项指南编制研究”(2018A070717011),“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研究”(2018B070715002),“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模式研究”(2016B0707040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应对重大疾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作者简介:廖晓东(1987-),男,福建安溪人,硕士,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科学、科技战略;袁永(1983-),男,河南商丘人,硕士,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科学、科技战略;胡海鹏(1990-),男,广东仁化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科学;黄珍霞(1988-),女,福建泉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医学。
为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1]。针对近期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广东作为全国主要的生物医药
产业基地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本文重点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及趋势、产业集及重点企业,梳理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技术水平较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创新平台较少、医疗数据和生物样品等跨境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等问题,并提出7条具体对策建议。
1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产业规模发展情况
广东是全国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中药和化学药制造的销售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以医疗器械为特、以生物药和生物技术服务为新增长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2018年,广东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29.6亿元,同比增长11.9%,主营业务收入1 623.83亿元,同比增长16.6%;医疗器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03.9亿元,同比增长15.8%,主营业务收入536.7亿元,同比增长15.6%[2]。虽然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与江苏(约5 000亿元)、山东(约4 800亿元)等省份相比,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发展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1.2  产业技术创新趋势盐城房产网二手房出售
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广东省医药制造业拥有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9 375人年,位居全国第4位;医药制造业R&D 经费内部支出35.5亿元,位居全国第4位;医药制造
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4.6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医药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3 410件,位居全国第3位;医药制造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6.0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医药制造业高企办研发机构数为285家,位居全国第4位(见表1)。同时,2015年广东生物医药领域国内发明专利受理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3 498件和6 431件,分别比2010年增长6.7倍和4.8倍,数量均居全国前3位[3]。2016年,广东全省申报国家I类新药50个,为历史最高。可知,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但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表1  中国主要省市生物医药制造业研发活动主要情况
省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 人年技术改造经费支出 / 万元高企办研发机构数 / 个广东9 37559 504285
北京  5 4687 42274舟山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上海  4 893  2 49457
江苏18 588171 391573
浙江14 628140 923326无锡旅游住哪里方便
山东18 305213 367289
天津  4 442  4 72646
河北  5 56320 43178
湖北  6 37320 043104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7》。
1.3  产业集建设情况
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但区域不平衡发展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差距持续拉大,呈现出研发要素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的趋势[4]。目前,广东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95%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州、珠海、佛山等地已发展成为省内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则发展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主要集聚区,而岭南特南药产业的前端(种植和初加工)主要集聚在粤东西北地区,后端(成品)则主要集聚在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珠三角地区仍将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中心,与粤东西北地区差距将持续拉大[5]。
2018年广州生物与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587.81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9.5%,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
加值的比重超过20%,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将超过1 300亿元。据统计,广州在生物医药领域共集聚约94 030家企业,其中7 560家为研发生产型企业,占比约8%,11家企业在A股和H股上市,培育和引进了百济神州、香雪制药、金域医学、达安基因等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见表2)。深圳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约3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6%,产业规模超过2 000亿元,在高端生物医学工程、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细胞等领域跻身世界前沿行列,基本形成了以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两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产业空间格局[6]。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深圳市生物医药领域授权专利、商标、专著数量总数达59 714项,仅次于北京,排名全国第二。
2  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各省区市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涌现了大批生物医药百强企业及独角兽企业(见表3、表4)。与此同时,广东生物医药企业也持续发展壮大,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知名药企,但广东在“2018年中国大健康领域独角兽企业榜单”前十中并未有企业入榜(碳云智能(深圳)排名156位、360健康(广州)排名157位)[7]。可见,广东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活力仍然较为欠缺。
3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偏少,在新药创制、靶向、生物芯片、个体化药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技术还处于跟跑阶段。
表2  2019年广东省生物医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10名
排序企业名称排序企业名称
1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8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又出现一例
4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9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表4  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前十(大健康领域)
排序企业名称地区排序企业名称地区1平安好医生上海6微医集团杭州2联影医疗上海7春雨医生北京3复宏汉霖上海8药明明码上海4科信美德北京9蓝卡健康沈阳5三胞国际医疗上海10安翰武汉
一是生物医药研发投入不强,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近年来,广东医药企业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不断增长,约占销售收入4%,但与上海5.6%、国际平均水平13%、美国17%~18%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
仍存在巨大差异。从研发模式看,广东新药研发体系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产学研合作程度不高。据统计,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仅有23.38%的项目以产学研方式完成,严重制约了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8]。例如,广东90%以上的化学药品和大部分生物药品为仿制品,并且重复生产现象较为严重[9]。
二是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从顶层设计看,目前,美国、欧盟、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均已出台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国也正在编制国家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而广东尚未编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路线图和发展规划纲要。从具体技术看,“南
药”是广东特产业,但目前南药科学种植水平低,难以满足中药规模化生产的需要,达不到国际市场对药材的技术要求。在生物药方面,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技术等是制约广东生物药发展的技术瓶颈[10]。干细胞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构建、生物医用材料设计和直接成型、重大疾病分子诊断等与广东优势生物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也亟待突破。
三是生物医药高端创新平台较少。高端创新平台较少、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是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的原因之一。例如,截止到2019年年底,广东共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家,远远少于北京(24家),只有上海(6家)的一半;在第四批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公示名单中,广东仅有1家,少于北京(8家)、浙江(3家)[11]。此外,广东生物医
表3  2018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前十
排序企业名称地区排序企业名称地区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6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7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北京3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8山东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4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9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辽宁5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10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药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仍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优质生物大数据库缺乏且难以共享。生物大数据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如美国已经建成覆盖本土的12个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9个医疗知识中心和8个医学影像与生物信息数据中心[12]。目前广东在病历结构化能力、数据质量管理、信息集成能力、数据安全意识与管理等方面与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支撑临床科研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能力不足,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孤岛”状况严重,导致生物医疗数据整合效率低下。
五是粤港澳医疗数据和生物样品等跨境流动体制机制障碍仍未破除。粤港澳涉及“一个国家、两种政治制度体制、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三地医疗体制不一,医疗数据采集、传输、共享标准以及对生物制品的管理制度、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尚未能够在大湾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跨境使用,严重制约三地生物医药在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
六是高水平临床试验机构不多。目前全国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疗机构有619家,广东以54家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有35家。但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7年最忙碌的临床试验机构”“2018年一致性评价已登记临床试验中最受欢迎的临床试验机构TOP10”榜单显示,广东省均榜上无名[13]。同时,广东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属于多中心试验的组长单位数量较少,主要的试验药品集中在工作相对单一的II、III期临床试验。
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广东生物医药
黄龙溪古镇住宿推荐产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系统谋划全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政策。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健康湾区,把生物技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新支柱产业之一,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作为十大重点培育产业。因此,亟需系统谋划全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攻关作用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众健康安全、提升医药健康创新发展水平。
浦江县
二是强化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供给。启动科研应急攻关,设立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应急专题,
围绕重症肺炎临床救治综合防治技术、病毒溯源与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开发和生产、药物研发等方向,采用定向组织、揭榜制等方式,分批次组织实施科研项目。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向社会公开征集技术和产品,快速推进一批疫情防控技术成果的使用验证和推广应用。继续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与干细胞”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等重点专项,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
三是推进建设生物医药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开展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联合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支持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广东药科大学分中心建设。支持中山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依托华大基因、中山大学达安基因等机构建设国家级基因库。对标世界一流和国家实验室要求,高标准建设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推进冠昊生物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组建一批“高精尖”研究院。组建一批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国家临床医

本文发布于:2023-08-01 13:2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199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