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500字六篇

阅读: 评论:0

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500字六篇
鸣沙山上。女人对沙漠有天生的归属感吧,因为无边无际的景致更容易让人想到永恒。曾看过加缪的一篇小说,寂寞的女人整天在沙漠边缘看日出日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沙漠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
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滚滚的黄沙漫天飞舞,炙热的阳光足以把人烤焦。然而,在一个神奇而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一行人在傍晚时分来到这茫茫大漠中,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美好的画面。落日的余晖从沙丘后方斜斜地照射下来,光线暖暖地洒在我们的身上,一望无际的大漠被染成了金黄,仿佛瞬间被赋予了生命力,如同丝绸一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又像是画家笔下一副美妙而又神秘的油画。
在这里我们并没有体会到人们口中所说的炎热,微风缓缓地从空中拂过,空气里慢慢的浸入一丝丝傍晚的凉意。这里没有漫天黄沙,抬头望去,深蓝丝绸一般的天空中还有一只孤独的飞鹰掠过。立足其中,脚下的沙子细腻柔滑,偶尔也会有几粒沙被微风吹起,我们就坐在这中国青年旅行社成都分公司
细细软软的沙子上,心中感到无比惬意。尤其是当我们坐着吉普越野车飞驰在大漠之上,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油然而生,阵阵凉风呼啸而过,不经意间爽快的感觉也随之而来。
白昼褪去,夜幕降临,天空中的光亮渐渐消失,夜晚的漆黑开始笼罩大地,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在撒哈拉沙漠中,古老的贝都因部落正烤着沙漠部族特有的烙饼,浓浓的香味伴着人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地蔓延开来,似乎要传遍了沙漠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我们骑着贝都因部落的白骆驼在村子附近漫游,抬头仰望天空,灿烂的星河贯穿了无边无际的寰宇,漫天的繁星,点缀着黑暗的夜空,像钻石一般闪耀着。
古老的撒哈拉的土地曾经是一片碧绿的大草原,到处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动物们在草原上快乐地生活着。据推测,这里曾经还有过繁荣的人类文明。考古学家在岩洞中曾经发现了上万幅壁画,这些壁画记载了曾经住在这儿的人们的活动迹象,足以体现当时的社会繁荣。在壁画上,记录了非常多的动物,牛、马、狮子、长颈鹿,而这些撒哈拉岩画中,并没有出现只有沙漠中才会出现的动物——骆驼。即使有骆驼,也出现在岩画记录较晚的时期。在撒哈拉的土地上生物繁衍生息很多年以后,骆驼才开始出现,因为撒哈拉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沙漠化了。随着草原的消失和沙漠的蔓延,骆驼成为了沙漠中的一种主要的动
物。在无边无际的撒哈拉沙漠里,骆驼们追逐着夕阳奔跑了千万年,它们伴随着人类走入了大漠戈壁的深处,成为了沙漠中人类最忠诚的伙伴,也促进了撒哈拉沙漠的商业繁荣。光阴交错,年复一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撒哈拉的大地上绿慢慢减少,黄沙逐渐蔓延,水源越来越少,慢慢地只有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才能生存下来,而不论这片土地变得多么荒芜,人类总是能在这里生存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古老而神秘的贝都因部落就是最好的证明。骑着白骆驼在漫游在他们的村子,看着村子里星星点点的炊火,我感觉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繁华的沙漠,仿佛带领我们穿越了千万年的历史,见证了大自然的演化,叮叮当当的驼铃和沙漠烤饼的香味让我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的尊敬和感动。
这片沙漠是大自然神奇的造物,它历经了千万年岁月的洗礼,才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这片神奇的沙漠,时而充满着美好,时而历经着荒凉,它成为了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地方。这次奇妙的沙漠旅行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神奇,也仿佛触摸到历史长河里时间留下的痕迹!
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2
我是一名热爱动物,喜爱科学,乐于科普的小同学。上科普类的语文课,也少不了我搜集
资料,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沙漠之舟”——骆驼。
“沙漠之舟”讲的是骆驼能在沙漠里生存的生理特点和能成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仅仅这些知识还不足以让我满足,所以我又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骆驼的眼睫毛很长,是双重的,这个长睫毛可不是为了爱美哟,而是用于抵御风沙。当风沙扬起的时候,双重的眼睫毛像卫士似的,将风沙挡住,阻止它进入眼里。
骆驼的眼睫毛能抵御一部分风沙,但也不能完全抵挡,所以又要靠眼泪来“拯救”它的眼睛。
骆驼的眼睛和人类的一样,也是会流眼泪的。人类流眼泪是情感的表达。骆驼流眼泪是把眼中的沙、脏东西给排出来,这是它眼泪的功能。
同程骆驼背上有两个大大的驼峰,在水草丰盛的地方吃得饱饱的,水喝得足足的,把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贮藏在驼峰里,等到食物缺乏时,就用驼峰里的养料来维持生命。骆驼有了大大的驼峰就能保证半个月可以不喝水,在缺水时也能在50度的高温下坚持走45天。
南宁动物园攻略一日游骆驼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3~5公里,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驼峰中贮藏的食物能够保障它行进3240~5400公里。巴西vs阿根廷预测
想知道在沙漠中骆驼的食物是什么吗?我告诉你们吧,就是“仙人掌”。仙人掌全身都带刺,饱含水分,骆驼饿极了会吃仙人掌来充饥。骆驼的嘴巴实在是太厚了,舌头也十分粗糙,这样仙人掌的刺就不会扎到它的嘴和舌头。
小伙伴们,骆驼是不是很可爱,但是我也没有把它的习性说完,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这篇作文能够激发你们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及动物的各种生活习性的兴趣,让我们一起遨游在科学的海洋中吧。
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3大邑天气预报
我、表哥和舅舅走在撒哈拉沙漠的尽头,到了几个宝箱,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这一切都要从几天前说起。
表哥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一直在恳求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舅舅,带着我们去沙漠里宝藏,经过表哥的软磨硬泡,舅舅终于同意了。
我们带了一些水、指南针、地图、还有两顶帐篷,还带了一只骆驼,因为舅舅说要简装出发,就没有带太多的东西。经过了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听说宝藏在沙漠的尽头,我们就一直往里走,走了好几天,我们一直都在吃干粮、住帐篷,看了看地图,已经差不多走了快一半,可是我们的水不多了,而且我们都有了轻微的脱水症状,可是我们走了这么远了,总不能回去吧!于是我们决定继续向里走,刚走到沙丘上,我们看到远处有一个绿点,那是绿洲,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起来不远了,实际上却远得很。又经历了一段路程,我们终于到了绿洲,我们肆意地喝着水,还把水壶都灌满了,却不知更大的危险在逼近我们。舅舅看到远处后惊恐地说:“那边好像是沙尘暴”。我和表哥第1次见到沙尘暴,十分的惊慌,又很好奇。这时,舅舅说:“看,那里有只白骆驼,传说中他可以帮助人们脱离沙尘暴。果不其然,它看到我们便示意我们跟着它跑,跑了很长一段路,看到了一个小木屋,虽然只有一间房子和一面沙墙,可总比没有好,刚关上门沙尘暴就来了,看那情形,如果在外面,肯定把我们吞了不可。
沙尘暴终于结束了,出来后,表哥看到了一个蚂蚁窝,不由分说一脚就踏平了。舅舅看到后,激动地说:“这是食人蚁,它可比普通的蚂蚁凶好多倍,还可以吃人!”“切,这有什么,还不是让我一脚给踏平了,有什么了不起!”就在此时,成千上万只蚂蚁蜂拥而出,看到我
们就要咬,这下胆大的表哥也被吓住了,急忙跑开了,好在蚂蚁跑得不快没有追上我们。
终于我们来到了沙漠的尽头。在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我们到了几个宝藏盒子,打开一看:哇,都是一堆一堆的宝物,可真不辜负我们的辛苦和努力呀!
探险之旅结束了,我们也回到了家中,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
沙漠优秀作文四年级4
茫茫的沙漠,一眼望去,都是漫无边际的黄沙。天空灰蒙蒙的,不时出现的乱石堆显得无比黯淡。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只有满眼的荒凉。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似乎整个世界都将陷入一片暗黄之中。
这是沙漠中仅存的一片小树林,数十只鸟儿艰难地生活在这里。
几天来,已经刮了几场风暴,漫天卷地的沙土魔鬼般疯狂地向小鸟的树林扑去,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一点又一点的缩小。风暴无情而残忍地撕咬着鸟儿们的栖息地,许多小树已被沙石覆盖,只剩几片叶子在无奈地摇曳,可怜地颤抖。
一只红黄相间的鸟儿,眼看着小树林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沙吞噬,而如果现在离开这里,去寻新的家园,还可能存活下来。考虑了一会儿,它便向其它鸟儿建议道:“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了,我们要去寻一个新的家!”
“哦,待在这儿多好!你自己看看,四周都是荒漠,哪还有更好的家园?你这么离开,难道不是自寻死路吗?”大家都不认可那只鸟儿的说法,还劝阻它不要去“自寻死路”。
鸟儿见大家不接受它的意见,很是黯然神伤。但它还是决定只身离去。于是,在只有土黄的沙漠中,出现了一抹亮丽的鲜红一一鸟儿出发了。
鸟儿竭尽全力地飞行着:“我一定要到新的家园!”
突然,一座硕大无比的沙山耸立在鸟儿面前。鸟儿无可奈何地在半山腰边盘旋。“我一定要到新的家园!”
鸟儿使劲扑扇着翅膀,可高空的强气流毫不留情地把鸟儿卷了下来。鸟儿大口喘着气:“我一定要到新的家园!”
鸟儿再次扇起翅膀,用尽平生力气飞上高空。气流一阵接一阵地袭来,似乎一阵比一阵强,像要把鸟儿置于死地。
鸟儿艰难地前行着,但强气流、饥饿、焦渴包围着它,使它每前进一步都要使出难以承受的力量,黄沙覆盖了它几乎一半的身体。
“我一一一定要到一一新的家园!”鸟儿大声地喊叫着。
移动,移动,移动,一,二,三……
鸟儿以一秒近百米的速度扑扇着翅膀,在气流中艰难地飞行着。不知过了多久,山顶已近在咫尺……
禄劝轿子雪山旅游攻略一米,70厘米,50厘米……快了,快到了!

本文发布于:2023-08-08 09:2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05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沙漠   骆驼   鸟儿   没有   看到   风沙   黄沙   动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