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阅读: 评论:0

进入张家界今天的最新通告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1.06.26
【字 号】鄂发[2011]19号
【施行日期】2011.06.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鄂发〔2011〕19号 2011年6月26日)
  加快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全省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工作载体和有力抓手。为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现作出如下决定。
普达措国家公园在哪里
到柬埔寨旅游5天多少钱  一、深化认识,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
  (一)重要意义。襄阳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地区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是完善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发挥襄阳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鄂西北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支点支撑、促进全省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要把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作为调整全省经济布局的重要突破口、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动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力予以推进。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突出自主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区域一体化,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珠海游玩攻略必去的地方
北京古北水镇住宿攻略  (三)战略定位。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和绿襄阳,巩固和加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十随”城市中心城市、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核心城市的地位,努力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主要目标。到2015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前进2-3位;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有2-3个县(市)进入中部百强县(市)行列,“襄十随”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圆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二、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五)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事关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业项目,优先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大力扶持。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龙头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和中国汽车名城;发展壮大食品、装备制造、纺织、建材冶金、医药化工五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和特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支持襄阳市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创投基金推荐计划,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汽车工业·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军民结合·襄阳樊城区)和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金融和商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以旅游、商贸、家庭服务业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把襄阳市建成鄂西北地区的服务业中心、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物流节点城市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物流中心。
  (六)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支持襄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支持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特园区,加快襄阳市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测检验机构,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专项行动,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
  (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新增粮食产能、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投入,加大鄂北岗地“旱包子”治理力度,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新增粮食产能10亿斤以上。抓好生猪、油料、蔬菜等生产大县建设。突破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将襄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列为省“四个一批”工程发展和支持的重点。在省级农业板块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方面加大对襄阳市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统筹发展,完善功能,加快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
  (八)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格局。做好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工作。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建成以襄阳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两轴”即武银高速公路暨汉渝铁路襄阳段城镇发
展主轴、襄荆宜高速公路暨焦柳铁路襄阳段城镇发展次轴为纽带,以老河口、宜城、枣阳三个中等城市为支点,形成“一心两轴三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按照“工业新区、现代新城”的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区内深圳工业园建设。规划建设东津片区,开发建设襄阳“古隆中--鱼梁洲汉江旅游区”。抓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统筹交通路网、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九)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支持郑渝高铁经过襄阳市,争取西武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形成郑渝、西武、汉丹、焦柳、襄渝等通达南北、连贯东西的区域性铁路大通道。加快襄樊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建设,提升襄阳市铁路枢纽功能。建设中心城区绕城铁路,支持增开襄阳至武汉、襄阳至十堰的动车组车次。建设汉江航道水运主通道,提高航运能力,实现江河直达、江海联运。建设水运口岸,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船舶修造等为主的临港产业。支持襄阳机场扩建,建设航空口岸。
  (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襄阳市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打通主城区与县市之间的主要
通道,促进县域内部和城际间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开展开发区扩区、移址工作试点,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推动开发区之间资源共享、产业对接。支持襄阳市山区县市打破县域行政区划界限,异地发展“飞地经济”。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特产业集,提升产业聚集度、关联度和竞争力。
同里古镇住宿推荐
  (十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乡村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市场、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管理等制度。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支持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兴办实业或承办社会事业。推进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对襄阳市城区所属农村乡镇比照县(市)乡镇予以扶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实施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雨露计划。对重点老区乡镇、插花扶贫乡镇的重点扶贫村,分期分批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抓好保康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制订襄阳南河流域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到2015年,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十二)积极推进跨区域合作。适时开展“襄十随”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襄阳、十堰、随州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场布局、重要资源配置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三市合作交流。建立三市城际协调机制和互动融合发展机制,在设施共建、产业布局、文化交流、市场共享、资源互换、无障碍旅游、人员互动等方面加强合作,逐步向区域一体化过渡。加快编制汉江流域中下游综合开发规划,并争取提升为国家战略。加大襄阳市与河南、陕西、重庆毗邻区域的合作力度。
  四、坚持绿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现代文明城市
  (十三)推进资源节约。加强能源、水资源、土地、原材料等重要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合同能源管理。对符合国家相关条件的企业,支持加入供电直接交易试点。更新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和土地供应政策,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绿建筑,积极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支持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推进国家再生资源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加快建设襄阳高新区节能产业园建设,落实支持政
策,加速推进谷城县再生资源园区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绿交通,提高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

本文发布于:2023-08-14 11:26: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095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襄阳   发展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