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及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第4期2020年12月
四川林勘设计
SICHUAN FORESTRY EXPLORATION AND DESIGN
No. 4
Dec. 2020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及对策研究
代金莉K2,胡学煜卜,张静3,何志垚、洪俊飞3,李谦4
(1.四川省贡杠岭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县管理处,四川九寨沟623400;
宁夏沙坡头几月份去最好
2.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3.九寨沟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九寨沟623400;
4.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四川九寨沟623400)
摘要:九寨沟县开展地震灾后重建的时期,也是全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和
“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为了探索将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施经验,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前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分析了实施过
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生态修复实施的全过程和项目统筹管理角度,提出了高
质量实施生态修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九寨沟县;灾后重建;生态修复;植被恢复
R esearch o f P ost-earth quake E cological R estoration and
C ou n term easu res in Jiu zh aig o u County
DAI Jin-li1'2 ,Hu Xue-yu1 **, ZHANG Jing5 ,H E Zhi-Yao1,H0N G Jun-Fei3 ,L I Qian4
(1. Jiuzhaigou Gonggangling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of Sichuan Province,
Jiuzhaigou 623400,China;2.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Forestry
Engineering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engdu 610041 , China;
3. Jiuzhaigou Bureau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Jiuzhaigou 623400,China;
4. Sichuan Wujiao 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Office, Jiuzhaigou 623400,China)
Abstract:The period of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Jiuzhaigou County coincided with
the critical period of building a "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and *' poverty allevia-
tionn .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combi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planning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eco­
logical restoration in Jiuzhaigou County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field investi­
g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overall
managemen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high-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eco­
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Jiuzhaigou County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Ecological restoration;Vege­
广州都喜泰丽温泉度假酒店tation restoration
收稿日期:2020-10-16
基金项目:阿坝州社科资金项目2020年度立项课题(ABKT202030)
作者简介:代金莉(1995 -),女,四川宜宾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生态修复研究^£-mail:*****************。
*通讯作者:胡学煜(1967 -),男,四川九寨沟人,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mail:***************。
代金莉等: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及对策研究17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 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1],通常会导致震区的生态 系统退化,特别是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2]。震后 地形地貌的改造程度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 紧密相关,即山地系统震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 质性[3]。震后次生灾害将进入活跃期,崩塌滑坡 持续5 ~ 10年的活跃期,泥石流持续10 ~ 20年的 活跃期[4]。九寨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 华南地块碰撞挤压边界带,属南北地震带中段[5],是多个山地系统的交汇点。
生态修复是指在人为辅助控制下,利用生态 系统演替和自我恢复能力,使被扰动和损害的生 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即重建 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特征[6]。生态修复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 文明建设要推进绿发展、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 力度、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改革生态环境 监管体制[8]”。与汶川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不同,九寨沟县灾后重建首次将生态修复摆在灾后 重建的第一位,同时,九寨沟县灾后重建时期又恰 逢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和“脱贫攻坚”关键 期,如何将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需 要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到经验。
九寨沟县于2017年11月8日正式启动灾后 重建工作,距离地震仅过去三个月时间,山体的不 稳定性及频发的次生灾害,导致后续施工遇到诸 多困难。同时,因机构职能不同,九寨沟县的震后 生态修复工作分别由九寨沟管理局、南坪林业局 和九寨沟县政府3个主体实施,在生态保护与建 设中缺乏统一组织。文章立足于九寨沟县生态修 复整体推进的角度,梳理震后生态修复采取的措 施,分析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为今后震后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参考,科学研 判重建工作中的轻重缓急,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灾 后重建工作:•
1研究区概况
九寨沟县是四川省第二大林区,幅员面积5295 bn2,林业用地达39. 83万hm2,林草覆盖率 达72. 85
%,森林植被覆盖率88. 37%[9],境内拥 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县面 积的50%以上。九寨沟地震灾区位于青藏高原 东缘,地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 生态功能区,地貌以高山山原、高山峡谷和中山河 谷为主,自然条件特殊,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 猫、川等的重点保护区域和“珍贵生物基 因宝库”,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县,生态环 境功能作用突出,生态安全地位极为重要,是长 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生态安全 屏障。
“8 .8”九寨沟7.0级地震是继“5 • 12”汶川 8.0级特大地震后,九寨沟县十年内遭遇的又一 次强烈地震。地震对区域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资源、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保护设施设备造成了巨 大的破坏。地震共造成全县18213.23 hm2林地 林木受损,林木蓄积量损失1346762 m3,其中,保 护区内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损14573. 19 hm2,达全 县震损林地面积的80. 01%,全县生态保护业务 用房新增危房21349 m2,林区公路受损147 km,防火便道及作业道受损148 km,生态环境损失170亿元[K>]。九寨沟地区2017年震后的植被覆 盖度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 9.74%,土壤与建筑 裸地面积相较于2016年增加了 2.82%[11],生态 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2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规划
2. 1总体布局
灾后重建的实施过程中,有些灾区往往希望 借重建之机实现贫困地区一步脱贫的愿望或者达 到更高的经济社会标准,不注重本地区生态环境 的承载力,忽视了重建任务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 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12]。九寨沟县作为依 托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大县,地震灾后重建 工作将生态修复放在首位,整个生态环境修复保 护专项规划经批准立项的项目有45个,立项总投
18四川林勘设计2020年第4期
资为79551. 58万元,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设施 恢复、人居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6个 方面来实施,并首次将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研 究和高海拔地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研究纳人 灾后重建规划,更加注重生态修复工作的科学重 建。
2.2震后生态修复研究成果
我国震后生态修复研究可大致分为震损地立 地类型划分与评价、地震灾后生态修复技术、地震 灾后生态修复植物选择与配置、地震灾后生态修 复模式、地震灾后生态修复成效等5个方面[131。
2.2.1 植物配置
九寨沟县天然植被结构以乔灌木为主,乔木 树种主要包括云杉、冷杉、油松、铁杉、疏花槭、花 揪等,灌木主要有高山柳、中国沙棘、小檗等。九 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上,综合考虑造 林
树种的生态适应性、抗逆性、自我维持性、地带 性分布规律、先锋植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原则,根 据海拔、温度、土壤、水分等立地条件及地带性、功 能性等综合设计植物配置模式,林分组成中油松 和云杉占据5成及以上,配置不同比例的红桦、连 香树、沙棘、青榨槭等树种并撒播灌草种子,形成 针阔混交林。
2.2.2修复模式
受损林地按照受损程度划分为重、中、轻三个 度,选择海拔3800 m以下、坡度45°以下的地区 进行植被恢复。重度受损地区开展工程措施造 林,中度受损地区采取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措施,轻度受损地区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来恢复受损植 被和生境。
2.3震后科研项目实施
2.3.1 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恢复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整体范围位于地震烈 度9度、8度和7度区域,主体位于9度区和8度 区,属于重灾区,社会关注度极高,开展九寨沟世 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V)的影响研究、震 后钙华景观的恢复评价及演替方面研究,有助于 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科研价值。2.3.2珍稀动植物保护
灾区自然保护地面积大,生态资源丰富,宣传 教育任务重,本底调查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白河 保
护区是目前已知的川种最大、密度最 高、最具代表性的保护区[14],开展川及其 生境的相关研究、麦吊云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保护与示范研究、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和高海拔地 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模式研究,建设高山珍稀植 物园和珍稀濒危物种科普宣教基地等,有助于灾 区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及全域旅游发展布 局。
2.4震后基建项目实施
林地面积越大,意味着森林资源保护各方面 的压力也越大。开展林业基层场站恢复重建、林 区巡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灾区更快更 好开展林业生产建设工作;开展生态环境综合监 测体系等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监 控和预警以及应急防控指挥,有助于灾区科技防 灾。
2.5生态修复现状
重建三周年之际,灾区已基本完成生态修复 专规规划内容,部分科研项目进行持续性研究,共 恢复重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面积67 hm2,综合治 理水土流失面积1900 hm2,完成保护区外震损林 地及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栖息地植被恢复面积 17130.8 hm2,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333.33 hm2,地 表水环境良好,1个国、2个省控监测断面,达到或 优于n类水质。自然生态系统有效恢复,生物多 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能力基础设施基本 恢复,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综合监测 体系逐步完善。
3生态修复具体措施
3. 1科学规划布局
地震给灾区带来了重大创伤,也给灾区带来 了重新规划布局的考验。生态修复立足“九寨沟 不只有九寨沟”的全域旅游战略布局,围绕“闲、情、奇、商、学、养”新旅游6要素,结合自然保护
代金莉等:九寨沟县震后生态修复及对策研究19
区科普宣教任务,统筹建设大熊猫保护研究园、珍 稀濒危物种科普宣教基地、高山珍稀植物园等项 目,兼顾科研、休闲体验及商务考察服务功能,最 大程度带动周边村寨旅游同步发展,助力旅游业 林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凤凰古城需要买门票吗
3.2划定项目实施边界
地震烈度7度区以外及保护区的核心区、缓 冲区均不规划任何灾后重建生态修复项目,将资 源更好的集中在灾区,最大限度减少对野生动物 的干扰。同时,震损林地的倒木及危石安全隐患 突出,影响造林效率,生态修复最先启动震损林地 清理项目,从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实施隐患 治理和安全排危的角度去适度开展,坚持最小干 扰原则,能不清理的坚决不清理,一定程度上改善 了立地条件,为下一步区域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 件。
灵山风景区有哪些景点
3.3高标准设计引领
规划设计是保障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科学 的设计方案可以防止投资决策失误,防止实施方 案多变,保证项目工期和工程款拨付,减少项目的 风险性,达到最佳经济效果[18]。在“前期中介机 构对重建工程免费或审定的预算控制价减免50%以上的,可以不招标、不比选,直接确定承包 人”的政策条件允许下,优先与实力强、技术硬、信誉好的科研院所合作,科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实施方案)与作业设计,为下一步恢复重 建提供技术支撑。
3.4多种恢复措施有机结合
震中区山体土层瘠薄,震损山体顶部基本呈 现为70°的裸露石体坡面,短期内依靠自我修复 能力达到稳定状态基本不可能,必须实施人为促 进恢复。将震损林地中约30%完全不具备任何 植被恢复条件区域规划为自然恢复,另约70%的 受损林地按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采取工程措施、植 苗措施和封山育林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恢复受损植 被和生境。
3.5创新生态扶贫模式
九寨沟县是林业资源大县,农民众的生产 生活与林业生态建设息息相关,地震导致九寨沟县旅游从业人员几乎全部失业,景区及周边的住 宿和餐饮业全部停滞。县林业部门创新生态扶贫 模式,鼓励
施工单位优先选择造林专业合作社,以工辅赈,用好用足灾区劳动力。前期编制方案时,在植被恢复类项目中专门创设扶贫专章,针对植 树种草、造林地清林、抚育、管护等建设内容,鼓励 当地村民参与其中,让灾区众深度参与到环境 治理和生态建设中来,生境保育部分委托造林专 合社进行管护,大幅增加了劳动就业渠道和数量,实现了生态与生计的有机统一,增绿又增收,助力 打赢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
张家界到凤凰古城多远3.6确保绿重建贯穿全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往往是两难的问 题,工程项目实施必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 影响,降低影响程度则是关键所在。灾区文旅局 和林草局共同牵头成立生态文明审查组,协调生 态、环境、景观、旅游、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组 建生态文明审查专家库,对在重建期间可能对全 县生态和旅游有重要影响的98个项目(不单是 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在其可研(或实施方案)及 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审查,生态文明审查 过关的项目才能开工。
3.7探索高寒地区植被恢复新模式
移植苗木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受树龄影响,且成活后其树龄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在新栽植地的 适应性和抗逆性。为保证造林成活率,应尽量选 择符合设计要求且树龄较小的苗木[19],九寨沟县 造林历来选择苗高在〇.5m~ 1.2m规格的云杉等 苗木。为了回应全国人民的关切,快速恢复公路 沿线的震损林地
林木,考虑灾区自然保护地与世 界自然遗产地重叠的特殊性,在生态环境修复技 术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栽植苗高2.5m规格的 云杉、青榨槭、连香树、红桦等苗木。开展树草种 选择技术研究、微生境栽植技术研究、植被快速恢 复模式研究、栖息地生态修复机理研究等,边试 验、边研究、边总结,逐步探索出九寨沟震后受损 珍稀动物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标准,为 下一步有效改善和提升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质 量奠定基础。
20四川林勘设计2020年第4期
92.4761138.8766106.672662631001505206920
9
180
32
144.134412533.33401273.3321953.3324186.672172017/
/
1100
29
4.3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
灾区地处高原高寒和深山峡谷区,局部小气 候明显,苗木适宜的栽植时间仅当年春、秋两季短 短的6个月时间,有效施工期短,建设成本高。地 震及次生灾害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体、岩石裸露地, 人工清理岩石量大,且施工清理不当,极有可能造 成山体滑坡,致使项目建设前功尽弃。同时,震后 山体不稳定性增加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 4.4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模式欠缺
九寨沟是国内首个受到地震破坏的世界自然 遗产地,地形复杂、海拔高、气候多样,珍稀物种受 损栖息地的修复和高山村寨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
设在四川省内尚无经验借鉴参考。目前地震灾区 植被恢复对采用自然修复还是人工修复的争议比 较大,受损栖息地植被恢复模式单一,树草种成活 率低,可用于植被恢复的乡土植物种类较少、本土 培育的苗木数量远远达不到植被恢复的需求量。 4.5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管理压力
灾区施工地点集中,不同施工单位聚集在同 一施工现场进行不同性质的重建工作,叠加了生 态环境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的管控难度,极为考 验灾区政府的管理协调能力。同时,也对如病虫 害控制、外来物种检疫检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森 林资源保护工作方面形成新的压力,尤其是灾后
4存在问题与挑战
特大地震灾害的生态修复是世界性难题[15],
九寨沟地震灾区又位于多条地震断裂带的交汇 处,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生态修复难度极大、困难极多。4. 1
生态环境恢复受季节气候影响显著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高度和坡度有关, 山地越高,坡度越陡,系统越不稳定[3],九寨沟县 境内海拔大多在3500〜4500 m ,相对高差一般在 1000 ~2000 m 左右[16],震中区滑坡非常发育,震 中落石、滚石较多[17]。灾区植被恢复项目实施方 案编制单位在震后3个月进场,因冬季大雪覆盖 导致设计的施业区与实地存在误差,在施工过程 中,部分地块与已完工的地灾治理工程、公路重建
项目存在重叠,又受到频发次生灾害影响,部分地
块地形发生改变,施工安全条件恶化,为保证按量 完成总体规划内容,对设计方案进行数次修改,制 约了后期施工进展。
4.2生态环境恢复耗时漫长、量大面广
灾区十年内遭受两次强地震的叠加破坏,山 地系统更加脆弱复杂,震后山地次生灾害短期内 持续发生,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设施多次遭受破 坏,植被恢复区屡受损失,水土流失呈现出潜伏性 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为保证造林成效,植被恢 复类项目往往需要3 ~ 5年的管护时间,苗木保存 率达到85%方能验收合格,且植被恢复类项目共 划分787个植被恢复小班和246个工程造林地块 (表1),分散于全县14个乡镇,如何在造林季节 内完成植被恢复并达到相应保存率,极为考验施 工单位对人员和物资的组织管理能力。
表1植被恢复类项目各措施实施面积及划分小班数量
Tab . 1 The  areas  to  be  implemented  and  the  number  of  small  classes  to  be  divided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jects
工程造林/生境修复植苗造林/生境恢复 直播造林 封山育林/生境培育
项目名称
面积 H  mm  ^FI e  小班
(hm2) (个) (h m 2) (个)
(hm2)
(个)
(hm 2) (个)
区护保然地林损震局地林损震级池林目护目
地良
物动稀珍家9J 坪项保项七彩丹霞简介
国概南影县*J
护目
沟物州恢沟恢保项 寨动坝被寨被然复 九
稀阿植九植自修

本文发布于:2023-08-22 20:4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150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修复   恢复   项目   植被   保护   地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