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岭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探讨

阅读: 评论:0

摘要:
长岭目前的旅游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全县龙凤山水库度假村和三县堡民俗村两个旅游项目,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的空间。 
长岭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旅游文化发展理念树立、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层次较低、旅游业配套设施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资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为发展长岭县旅游文化产业,首先要增强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文化意识、同时通过打造以松原长岭旅游一体化的旅游线路;依托现有演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搞活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积极吸纳、培养旅游人才;开发特旅游纪念品;加大文化产品宣传力度等措施,使长岭的文化旅游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旅游业成为继农业之后全面拉动长岭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关键词:长岭县  旅游文化产业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邻,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县城距长
春12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松原130公里。全县总幅员面积5728平方公里。
北京的景点有哪些长岭县土地肥沃,盛产玉米、高梁、大豆、葵花、马铃薯、辣椒、大蒜、黄烟、西瓜等农作物,历来是传统的农业县。长岭目前的旅游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的空间。 
一、长岭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长岭目前的旅游文化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全县龙凤山水库度假村和三县堡民俗村两个旅游项目。
三县堡民俗村位于长岭县三县堡乡黑泉眼村,是融休闲旅游和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区内有水库一座,集灌溉、水产品养殖于一身。站在凉亭上,可以一览水库风景区全貌,令人心旷神怡。高傲挺拔的白杨树丛为游人提供游览观光的天然凉亭。是游人体验“鸟语花香”的圣地,景区内空气清新,水面宽广,花草茂盛。随着游乐设施逐步完善,景区己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库产鲤鱼、鲫鱼、草鱼、白鲢等多种鱼类,水面上水鸟云集。游客可漫步绿茵丛中,也可垂钓和泛舟游览,现在已经投入运营。
    龙凤山水库是松原市最大的水库位于松原前七号镇,座落在长岭县西部,东距203国道3.5公里,北临长白公路1公里,距离省会长春市仅130公里水面1400公顷,林地面积300公顷。2002年东北师大专家组来此实地考察,将其列为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这里水光天,绿树成荫,鹰飞鹤舞,风景别致。省钓鱼协会曾在此举办过大型赛事,这一风景区在松原市的旅游业中已小有名气。
以上两个旅游度假村的建立,说明我县旅游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我们的这种旅游,只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是以初级观光旅游为主,是“粗放式发展、低效率经营”的状况,旅游的高级形态是要提升旅游文化的含量,主打文化牌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二、 长岭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文化发展的理念没有真正竖立起来。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向来比较重视发展农业。县的经济结构也一直是以农业以及依赖农业的较小规模的加工工业为主,而忽视旅游文化的经济功能。导致一些相关管理部门只有
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缺乏对市场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深刻认识和有效方法。对现代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缺少正确认识,对文化旅游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路不清晰,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规划不重视,缺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和措施。造成了“自然资源多,但开发利用不够;关东文化深厚,而挖掘利用不足”的现象。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除了以上的两个旅游景点,我县其实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尚待开发。
我县拥有的腰井子羊草草原自然保护区,早在1958年就被确认为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地处吉林省长岭县西北部,拥有草原3000公顷、耕地3000公顷,主产牛、羊、优质牧草、杂粮杂豆、油料(主要是葵花) 该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年蒸发量1368毫米,降水量为313581毫米,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150天左右。 境内植物种类达三百多种,主要植被类型有榆树疏林、羊草草原、狼针草+线叶菊草原、大针茅草原和盐生落。其中以羊草草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是我省最好最大的羊草草原,也是亚洲最大、最优质的
橘子洲头简介天然羊草草场之一,出产的羊草素有草中细粮之美誉。在一千多年前的辽金时代,这里的牧草,养育了几代辽金帝王争夺天下的战马。据说大金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挂帅南侵,至今,在长岭南部的河沟中遗留下的草灰,就是当年堆积在八宝湖畔的千古遗存。在清代,这里的羊草成为皇家贡草,喂肥了帝王将相的坐骑。这里那个名叫“官草坨子”的屯子,就得名于那时。
长岭县前进乡南城子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辽史地理志》记载,现在的南城子为辽代所筑,即当时辽代的凤州城。据《长岭县文物志》记载,古城呈梯形,四周围墙为黄土夯筑,东墙长269米,南墙长330米,西墙长253米,北墙长315米。城墙址的东、北、南三面各有一个约11米宽的城门。根据出土和有关部门采集到的器物,南城子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南城子西侧有一座千年古墓占地万米,高百米,墓前有神道,传说为辽代皇室耶律家族墓葬。神道两侧即为石刻。这些或站立或趴卧着石人、石虎、石羊共6尊石刻,每对造型各不相同,均为青灰花岗岩雕刻而成,线条简洁粗犷,形象生动。这就是南城子石刻。这些石刻从雕法、石人服饰上看,都与在舒兰市小城子屯金左丞相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的石刻服饰一致,也与当时中原的墓前神道装饰近似。根据史料记载,在辽、金、元时期,只有三
品以上官员的墓地才能放置此种装饰的石刻。目前,尚不知墓主人的身份和官职,但可以初步确认这些石刻为辽金时期遗物。这6尊石刻给研究金代的雕刻艺术、人物服饰、葬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也为研究南城子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八十八乡位于长岭县城西北40公里,距省会长春162公里,距内蒙科左中旗保康镇25公里,距太平川铁路为35公里。全境为起伏的沙丘地,幅员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地形呈东南阳澄湖大闸蟹几月份上市——西北走向,长约20公理,宽约15公里。南北两侧为草原和低洼地,中部为浅丘状连片耕地。十三泡流域主干渠从八十八乡穿过,地貌奇特。八十八乡的沙岭水泊是全县知名的自然景观。奉化论坛这里地上野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野生经济植物多达380种,有100种可以入药。
长岭县建县之初,境内即有凌云寺、朝阳寺、三教寺等佛教寺院,并有僧尼传播佛教知识。193711月,佛教寺庙已达5个。后均于解放初期拆毁。仅有位于长岭县东岭乡东升屯北侧的朱克山上的朱尔克山庙,这一远近闻名的道教道观有幸保存了下来。朱克山约呈正方形,长宽各500米左右,上高8米左右,山上种满了树木。庙内建筑由前殿、后殿、大仙堂组成,周围院墙呈正方形,边长约50米,南墙青砖垒砌,其余均为土建筑。在前墙
正中有山门。前后两殿均为8米见方的歇山式砖瓦建筑。两殿之间相距10米左右,前后殿各有一正门,为两扇对开。前殿内正中有三尊泥塑佛像,周围饰有数十尊泥塑仙人像,四周墙上有壁画。后殿与前殿设施相同。院内西北角有1长沙小吃街美食街排名间大仙堂,面向东侧,为砖瓦结构。院内靠近东墙处,有1棵老树上悬挂着铸铁大钟。东北角处有土平房,2间为道士寝室。文物有兽面瓦当、筒瓦、建筑饰件等。
    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由于未经过开发、宣传,除了当地人,很少为外界所知。但却是长岭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要善加利用,一定能焕发出其应有的经济活力。
(三)、山水生态旅游层次较低。我县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但是,我县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经营仍停留在松散的农家乐饭庄经济阶段,还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方需求,因此也就很难带来较高的旅游综合效益;我县对生态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几乎为零。对山水景区的生态文化价值及其相关人文元素的认识与发掘不够,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旅游者提供的参与性项目不丰富,缺少大型的、专业化的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文艺表演活动,在听觉上吸引力不强,在视觉上冲击力不够,影响我县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四)、旅游业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我县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还难于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需求。虽然已经形成以长岭镇为枢纽的放射状交通网络,但是道路级别不高。宾馆旅店级别不高,床位有限,接待设施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娱乐业以KTV歌舞厅、游戏厅、酒吧、茶吧为主,缺乏特,品位不高,层次不丰富,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口味。旅游商品开发不尽如人意,缺少代表我县地方文化特点的标志性的融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也没有设立,致使来我县旅游的绝对人数增长较快,但旅游综合消费却相对较低。
(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旅游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我县旅游文化产业目前尚处在起步和培育阶段,各种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高中级管理人才还很缺乏。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人员也缺少正规培训和专业培训,整体服务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阶段,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七)、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景点开发再到旅游产品包装宣传推介,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做后盾。近年来,虽然我县多方面争取
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等投入,但总量上仍显不足,从而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我县旅游文化产业的措施
目前各地都高度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长岭更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长岭旅游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树立长岭旅游的整体形象,创旅游精品,加快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使长岭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一)、必须增强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文化意识,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发展”观念。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一种依托关系。只有景观加文化才能留住远方的游客。现代的旅游经济就是以文化为支撑的经济,文化因素渗透旅游活动并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对旅游业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文化成为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成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越高,其经济价值、附加值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二)、打造以松原长岭旅游一体化的旅游线路。松原作为我省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20022003年,连续两届中国·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查干湖为中心的查干湖一日游查干湖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大大提升了查干湖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查干湖扬名海内外,年游客接待量连年攀升;长岭作为松原所辖四县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联结满族与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节点。松原的客源优势和长岭的资源优势为两地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依托现有演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鼓励对我县现有演艺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进入旅游演出市场。鼓励运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编排出一批满蒙民族文化艺术精品节目,打造我县特有的具有满蒙特和市场效益的文化旅游节目。此外旅游景区也应广泛吸纳文艺演出团体和艺术表演人才以多种方式灵活参与景区经营,不断提升景区(点)的文化内涵。
>北京6天5晚自由行攻略及路线

本文发布于:2023-08-23 18:4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15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文化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