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的湿度预报会不会取消?

阅读: 评论:0

甪直古镇一日游攻略天气预报中的湿度预报会不会取消?
作者:***
来源:《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0年第07期
        炎炎夏日,湿度越大,人体散热越困难,体感也就更加闷热。然而近日来不少公众却发现,气象部门的预报或是手机APP的天气提示当中,对于湿度的预报往往“一带而过”,有时甚至直接略过。有传言表示,气象部门已经不再预报湿度!那么,湿度预报到底重要吗?气象部门真的取消湿度预报了么?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张家界旅游学校
        许多南方人冬天来北方,往往觉得空气干燥、皮肤难受;而许多北方人夏天去南方,又会感觉异常潮湿、无比闷热。这其实就是湿度变化,给人造成的主观体验。
        湿度,是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而对于湿度而言,又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个不同概念。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分析师张娟告诉记者:“绝对湿度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也就是湿空气当中水蒸气的密度,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绝对湿度只表明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多少水蒸气,是密度单位,既不能表示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也不能表示湿空气的潮湿程度。”
唐山最新通告今天        因此,气象预报当中的湿度,指的是“相对湿度”,也叫“空气相对湿度”。其表示的是绝对湿度和在相同温度下饱和状态下水分含量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数来出现。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就更不容易蒸发成水蒸气;反之说明空气不饱和,能吸收更多水分。
        张娟提醒说,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绝对湿度对于公众没有太高的参考价值,而空气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普通公众在关注湿度数据时,应该以气象部门发布的相对湿度数据为标准。
        此外,相对湿度数值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相反的是,在一天中,它的往往起伏很大,尤其是在晴朗、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变化更加明显——下午气温达到最高时,相对湿度最低;夜间清晨气温较低时,相对湿度也较高。这与气温每天每小时都产生变化,是一样的道理。
牛首山
        湿度预报并未取消
        然而近日以来,不少公众却发现,气象部门的预报或是手机APP的天气提示当中,对于湿度的预报往往“一带而过”,有时甚至直接略过。有传言表示,气象部门对外发布的天气预报当中,湿度预报已经取消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气象部门并没有取消湿度预报。”张娟解释说,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为例,目前基础预报的天气要素是气温、降水、风力风向。气象部门对外公布的天气情况当中,这三个数据是必须公开的,也是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当中,必须口播的。
        而至于空气相对湿度、气压等数据,都属于数值预报内容,在观测要素当中,后期预报员会进行人工核定。对于口播预报或者文字预报当中,是否体现空气湿度数据,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有些地区的天气预报当中,的确会省略湿度预报,但有些地区的天气预报当中,也会坚持播报,具体视情况而定。
        北京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首席王华则表示,就北京地区天气预报要素来说,基础预报,是包括湿度要素的:“我们采用夜间预报最大相对湿度,白天预报最小相对湿度的方法进行预报。”
        至于为何微博发布或者天气预报节目当中,有时候不会提及湿度数据,一位气象部门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对公众而言,相比较于温度和风力,湿度数据并不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二是对于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来说来说,冬春季节湿度变化对人体体感影响不大,因此往往选择省略,但并不等于不预报了。
        “如果想要查询湿度数据,可以到中央气象台查询。”张娟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预报水平,特别是湿度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中。普通公众可以在中央气象台官網,查询到所在城市当天,和今后7天每天的空气湿度预报。
        此外,在不少手机App软件,例如墨迹天气、中国天气通上,也都可以查询到空气相对湿度的数据。天气通的湿度和气压数据在一级页面上就可以显示;而墨迹天气则需要点击当日具体预报进入二级页面以后查询。
        多种因素影响体感温度
        为何夏天湿度更高?张娟解释说,我国中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类型,每年夏季,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的正是暖湿气流,有明显的增湿作用。因此每年夏天,南方的潮湿程度是大于北方的,并且空气的湿度随着纬度的递增而减少。
南京旅游景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张娟介绍说,人体体感最佳温度是18~25摄氏度,最佳湿度范围是40%~60%。人体通过蒸发散热,当空气接近100%湿度时,蒸发很难发生,如果本身气温就很高,人们就会觉得闷热异常。
        举个例子来说,北京和上海同一时间温度都是34度,但上海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而北京只有60%,从人的体感来说,必然是上海比北京更热一些。
        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很多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往往冬天冷、夏天热,每年都处在这样的冷热循环当中。尤其是夏季,温度和湿度都很高,被人们冠以“火炉”的称号。
        数据显示,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导热比空气高了大约20倍,含湿材料的导热系数会大于干燥材料的导热系数,且含湿量越高,导热系数也越大。那么,夏天是否越潮湿的地方,人体感觉就越闷热呢?
        张娟解释说,并非只有“温度”和“湿度”会影响人体体感温度,其他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接受太阳辐射量,室外站立和阴凉处站立的感受肯定不同;人们着装的影响,轻薄的衣服可二战丧尸事件
以很好地提高散热水平;再比如风的因素,风能够加速汗液蒸发及散热,夏天在有风的地方,体感温度也比无风的地方凉快不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不少城市高楼林立,大量的高楼阻挡了城市空气的流通,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大气逆辐射效应显著。再加上不少城市往往建在河谷或者盆地当中,更加容易积聚热气无法驱散,重庆、西安都是典型的代表。人们生活在这些城市当中,自然会有更大的概率感受到闷热,甚至产生气象部门“高温低报”的错觉。

本文发布于:2023-08-26 21:2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180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湿度   预报   空气   气象部门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