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境内现存古代匾额书法艺术浅论

阅读: 评论:0

【摘要】山西作为古代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古代匾额留存极其丰富。以实地考察所得数据、图像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对山西境内现存古代匾额的分布规律、书法风格、文化内涵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了山西现存古代匾额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书体种类多样、书法风格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等特征。
【关键词】山西匾额;分布情况;书风;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9-0033-07
【作者简介】张楠,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美术学院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
一、山西境内现存匾额的分布情况
笔者自2020年7月15日从江苏省盐城市
阜宁县出发,到8月10日于山西省大同市返,
历时26天,驱车12000余公里,实地考察山西
十个市,共访得匾额380余块,包括原匾以及后
世修复、翻刻之匾。据笔者所掌握之实物照片
统计,其数量分布情况大致如表1。
地名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吕梁市晋中市数量
69
32
32
7
104
地名
太原市
阳泉市
忻州市
朔州市
大同市
数量
70
16
5
33
12
表1山西境内现存匾额分布统计表
据表1可知,晋中市、太原市及晋城市现存历代匾额数量甚为可观,分别为104块、70块和69块。结合
笔者的实地考察经验以及历史背景,可知三市所存匾额数量众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晋商文化的发达。晋中市所存历代匾额多集中于晋商家族的大型院落,因其地处山西中部,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故多为晋商家族世代居之地。其中便有世人所熟知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等。这些晋商家族所建造之大型院落,动辄成百上千间。明人费瀛《大书长语》中有曰:“堂不设匾,犹人无面目然。”匾额在晋商院落中的大量应用,既装饰了建筑,又彰显了主人自身的文化内涵。其二,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的多重性。如太原
山西境内现存古代匾额书法艺术浅论*
张楠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山西境内现存匾额书法艺术研究”(SJCX20:0689)研究成果。
市所存匾额多集中于晋祠,晋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而建的,历代帝王均曾进行过修缮扩建,故不乏帝王与文人墨客到此题匾。还有便是民间信仰,晋城市所存匾额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当地的“三教堂”“二仙庙”。其三,名人故居的集中。晋城市的匾额分布情况便是如此。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晋城市现存匾额多集中于皇城相府、天官王府、湘峪古堡以及柳氏民居这四大古建筑中。此四处建筑除柳氏民居外,均为历朝名相之故居。此类名人故居中所存匾额,多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官方赏赐,一种是文人慕名前来,赏玩之余所留。
二、山西境内现存匾额的书风
通过对所采集图片资料的分析与整合,笔者发现,山西境内现存匾额之书法风格存在多样性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时代风格不尽相同,或典雅,或洒脱,或质朴,或清瘦。
(一)端庄典雅类
这一类风格的匾额绝大部分来自宗教场所。在古代,宗教场所不仅仅是僧侣道士这一特殊体的修行之地,更重要的,它还是弘扬礼仪,宣扬教化的主要场所。因此,在书写此类匾额时,首先做到书风要与宗教场所威严庄重的环境氛围相统一,故书体多以楷书为主,且很讲究法度,崇尚端庄典雅之气息,即所谓的“庙堂气”。詹恩《雪庵字要》序云:“夫书大字者大抵以平直端谨为善,苟欲飘逸纵横,
固有不可为者,何也?盖大字之用不过殿堂楼观、馆阁祠庙、榜额牌匾所需耳,岂有书此而敢肆飘逸纵横之状哉?”由于此类匾额数量众多,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大同善化寺“威德护世”匾和运城万固寺“多宝佛塔”匾进行评述。
1.“威德护世”匾。
此匾高3.8米,宽2.4米,楷书,黑底金字,周身饰以红华丽云纹,木制竖匾,匾文曰“威德护世”,右下角部有“潞城王书”款,左侧中部有“嘉靖七年仲秋吉日二世重修”款,现存于大同市城区南寺街9号善化寺天王殿北门上方(图1)。
图1“威德护世”
工作 附近据落款知,“威德护世”匾于嘉靖七年(1528)重修,故此匾书应成于1528年之前。据考,1528年之前“潞城王”这一封号共承袭五次,分别是:潞城僖顺王朱逊,潞城安简王朱仕堜,潞城荣安王朱成鑘,潞城宣惠王朱聪蒗,潞城端宪王朱俊棱。笔者查阅地方志发现,仅《大同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宣德二年,代简王第三子分封,工辞赋,善大书,薨谥僖顺”。故推测此匾或为朱桂三子僖顺王朱逊所书。
威海信息港最新3天招聘此匾取法颜鲁公,用笔圆厚沉着,笔画圆润饱满,结构宽博方正,章法上采取竖式排列,整齐有序,均衡统一,充满端庄雄浑之气,内涵十分丰富,耐人细细寻味。
2.“多宝佛塔”匾。
此匾高1.05米,宽2.25米,楷书,阴刻,周身白莲花纹饰,石制横匾,匾文曰“多宝佛塔”,上款“大明万历十四年岁在丙戍(或应为戌)春三月吉旦柱国少保兵部尚书郡人鑑川王崇古题”,下款“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人凤磬张四维书”,现存于
永济市蒲州镇胜利庄万固寺(图2)。图2“多宝佛塔”
据款可知,此匾为王崇古题,张四维书。王崇古,字学甫,号鑑川,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嘉靖二十年进士,曾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为书匾者张四维之舅父。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磬,山西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曾任明万历朝内阁首辅。《明史》中有曰:“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
此匾亦学颜,“多宝佛塔”四字丰腴平正,似皆从鲁公《多宝塔碑》出,然笔画之轻重对比则无鲁公之迹强烈,或因考虑到匾额整体之视觉效果所致。结体端方茂密,章法上则取横式排布,如铜柱傲立,凛凛然有不可犯之气也。
(二)奇逸潇洒类
此类匾额多来自亭台水榭之间,书体则多以行草书为主,书手也大多为当朝名家。金学智先生在其《中国园林美学》中有说:“园林对于诗、书、画的综合,就是通过匾额、对联、碑刻、书条石、壁画、挂件、画屏等艺术形式明确地表现出来的。”因此,这类匾额十分注重装饰性,大多写刻精美,周身纹饰也十分华美,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性。下面将列举杨二酉书“水镜台”匾及傅山书“难老”匾进行具体评述。
1.“水镜台”匾。
此匾高1.04米,宽2.5米,行书,蓝底白字,周身金盘龙火焰纹饰,木制横匾,匾文曰“水镜台”,上款“乾隆岁丁丑莲夏”,下款“又邨居士
二酉书”,另钤印三枚:引首章(已模糊不清),下款处名章、闲章各一枚,分别为“臣二酉图印”及“瀛洲水仙”,均为白文。匾现存于太原市晋祠水镜台明间檐下(图3)。
图3“水镜台”
杨二酉(1705—1780),字学山,号西园,又号恕堂、悔翁,清太原晋祠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进入朝廷翰林院。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贵州、山西道检察御史,工部、兵部给侍中等职。杨二酉书法工正、行、草书,书风遒美清丽,师法二王,兼取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诸人意境,著有《柳南诗抄》,《清史稿》有其传。
此匾得米南宫之神韵,用笔生涩老辣,笔毫平铺直叙,似得米书“刷”字之精华。细观可见三字行笔之时皆有笔毫分叉之态,或因书写工具太小所致,抑或行笔速度较疾,足见其性情。结体巧妙不造作,
节奏感强烈,实为三晋匾额中不可多得之精品。
2.“难老”匾。
此匾高1.45米,宽0.7米,行书,蓝底金字,周身盘龙云朵纹饰,木制竖匾,匾文曰“难老”,上款“丁未菊月东垣王原朗重立”,下款“真山书”,现存于太原市晋祠难老泉亭内(见下页图4)。
据款可知,此匾为傅山所书,王原朗重修。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真山”为其在清兵入关后所改的号。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喜以篆隶笔
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王原朗清道光本《太原县志》中有记载,其于雍正三年任太原县丞。
图4“难老”
此匾笔力雄强,线条刚健。二字采取竖式排列之章法,疏朗有致。从单字来看,“难”字左高右低,“老”字左低右高,俯仰欹侧极具趣味。其中,“老”字一笔长撇最为精彩,字内空间被其巧妙分割,给人以大开大合之感,颇具险峻之态。落款处“真山书”三小字亦极具趣味,拙中见巧,随性而成,不愧为晋祠第一名匾。
(三)古朴稚拙类
此类匾额多来自村镇间的门楼牌坊,或是寺庙祠堂,几乎无固定分布规律。取法则以北朝碑刻以及篆隶书体为主,书手多为当地之善书者,或权贵之人。匾虽未出自名家之手,但其天真自然之意趣亦给予观者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下面将选取“翔鸾棲凤”匾以及“永锡难老”匾进行分类评述。
乌镇景点介绍1.“翔鸾棲凤”匾。
此匾高0.79米,宽1.26米,楷书,石制横匾,黑底白字,阴刻,周身莲花纹饰,石制横匾,匾文曰“翔鸾棲凤”,上款“大清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孟春榖旦”,下款“邑人张珩创建”,现存于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陈庄村东阁(图5)
图5“翔鸾棲凤”匾
此匾用笔浑厚苍劲,极具篆籀气息,点画饱满厚重,结体中宫紧密而外展,取法似杂糅欧楷与北碑中率朴一路,章法上则采取横式排列,通篇气贯神足,稚拙有趣。书手张珩虽未能见其书名,然此匾背后亦有其所书一行书匾,曰:“准题佛第”,笔笔中锋,得鲁公之用笔,亦得米南宫
之体势,神采飞扬,可知其擅真、行二种书体,故推测张珩应为当地擅书之人。
云南凤凰古城
2.“永锡难老”匾。
此匾高0.77米,宽2.22米,篆书,黑底金字,阴刻,无纹饰,木制横匾,匾文曰“永锡难老”,下款“昔青竹先生题此泉为难老,兹颜鲁颂成语,庶足扬扢神麻,仍不没胜景云,光绪己丑祁县渠本翘篆并跋”,另钤印二枚,白文为“渠本翘印”,朱文为“楚南”,现存于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前廊左尽阑额背面(图6)。
图6“永锡难老”
渠本翘(1862—1919),字楚南,山西省祁县人,清光绪进士,我国早期著名实业家。曾留学日本,回国为候补官吏“分省尽先补用道”,后历任驻日本横滨总领事,外务部司员,1909年9月至1910年3月出任山西大学堂监督。
此匾篆书正文取法金文,与清代流行篆书
五寨天气预报
风格相异。用笔圆浑流畅,结体开张疏朗,转折处以圆转为主,方转为辅,别具意趣。比之清篆婀娜灵秀之风,此匾似以其古朴稚拙之风而略胜一筹。章法上采取横式排列,“永”“老”二字因笔画较少而被刻意加大、加重,使整体看来更加聚气,可谓独具匠心。尾部另有行书长跋一段,似有二王之风骨,十分耐人寻味。
(三)清瘦劲健类
此类匾额分布几乎无具体规律,大多用于文房雅玩及亭台水榭等处。取法以二王端庄娴雅一路行书及赵松雪之行楷为主。书手多为当地官员中擅书之人,此类人有一共同特点:擅长馆阁体,且此类书手多饱读诗书,亦能兼顾与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进行此类匾额的题写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便是要与这种清雅的环境相搭配,而不能一味只顾榜书雄浑之气。这类清雅、劲挺的匾书以其独特的气息取胜,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型。本节将选取“松水亭”匾及“青毡是吾家故物”匾进行分类评述。
1.“松水亭”匾。
此匾高0.52米,宽1.3米,行楷书,白底蓝字,无纹饰,木制横匾,匾文曰“松水亭”,上款“康熙庚子正月”,下款“长白岳礼书”,另钤印三枚:引首章、名章、闲章各一枚。引首章白文“藏之名山”,名章白文“岳礼之印”,闲章朱文“蕉园”。匾现存于太原市晋祠松水亭明间檐下(东向)(图7)。
图7“松水亭”
岳礼,清满洲正白旗人,一作镶白旗人,那木都鲁氏,字会嘉,号蕉园。康熙五十年举人,
累官陕西汉兴兵备道,与宗室晓亭等结诗社,颇著声闻。其又工画,因久宦秦、蜀,故其画多似川北溪山峰峦之态,笔致雅秀,气运幽隽,著有《兰雪堂集》。
此匾取法赵孟頫之行楷,结体妍丽秀美,用笔遒劲含蓄,比之同期盛行之馆阁体,整体更加鲜活且丰腴,且选取白底篮字,视觉冲击力得以加强,更衬出此匾清劲雅逸之气,然落款笔力则略显孱弱,似下正文一等。
2.“青毡是吾家故物”匾。
梅州五华天气预报此匾高0.47米,宽1.63米,行书,绿底金字,周身莲叶波缘纹饰,木制横匾,匾文曰“青毡是吾家故物”,下款“孝卿”,钤印二枚,朱文“丙子翰林”,白文“臣黄汝香”。匾现存于晋中市祁县乔家大院中堂一号院中(据品相看,此匾或为后世翻刻之作)(图8)。
图8“青毡是吾家故物”
黄汝香,字孝卿,山西平定州人。曾任清河、望都等县知县,为官清正廉洁,兴办教育,提掖后进,为世人所称道。
此匾为较少见之多字匾,自王羲之《圣教序》出,笔画劲挺瘦硬,结字平正为主,略带南宫欹侧之趣,用笔干净果断,节奏感强烈,温婉之中亦见劲挺之气,章法上则采用横式排列,虽字字独立,仪态万千,然风格和谐统一,并无突兀之感。
三、山西境内现存匾额的内容与功用匾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更值得珍视的是其所含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匾额的书写时,往往要结合悬

本文发布于:2023-08-29 02:2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19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匾额   现存   山西   分布   晋城市   进行   为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