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概念

阅读: 评论:0

乡土文化的概念
陈铁梅
  一直想弄清楚“乡土文化”究竟该怎样定义,于是便上网搜索,最具普遍性的“百度名片”没有定义,下面的文章也没有给我答案。真是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在无意间,因为特喜欢成尚荣老师的文章而逮着就看的习惯,让我看到了他关于名师地域性的一段阐述,很精彩,于是便套用过来,也许能说明点什么。
    我这样写道:迪格尔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孟姜女庙 
附1:百科名片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
五一十大热门景区  近些年不少有文化良知和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已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传统古村落的考证、测绘与抢救性保护上,取得了不少的功绩,值得世人敬佩和尊重!然而这仅仅是沧海一粟,中国乡土文化实在是太博大、太久远、太丰富了!尚未引起人的关注或熟视无睹的领域也实在太广阔,而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不少有识之士的呼吁似乎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仍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乡土文化仍旧无法摆脱弱势文化的地位!如何有效遏制这一事态的发展,关系如何保住我们乡土文化的根基的大问题,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认为鉴于情况危急,必须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建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雅高集团旗下酒店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所
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即神似)。特别不要忽视某些宗教及家族文化因素在乡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召力成为维系人们世代延续和谐共生、善待苍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心灵托付。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是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专门编制乡土文化保护规划
  不论是否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在编制新农村规划中都应有乡土文化保护专项,其内容可涉及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对未有效进行此项规划工作的新农村规划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历史文化名村除了要进行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外,还应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承。
  加强全民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
  除了从事乡土文化保护的专业部门、专家、规划工作者等,要把普及乡土文化保护与延承的教育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常抓不懈。特别是广大农民和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更要进行此项教育,某种程度上失去乡土文化比失去土地更严重,等于是断了农村的
  要在国家《文物保护法》实施的同时,及时研究制定国家或地方《乡土文化保护法》或法规,作为规范此类行为的法律依据
附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2003年,教育部颁布条例,允许各地可以开发自己的本土教材后,许多教育界人士和民间机构迅速进入该领域,乡土知识教育获得了再次发展的机会。但是,目前乡土知识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乡土教育的被扼杀是应试教育的罪证之一。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行考试指挥棒模式下逐步提高学生主体接受乡土知识教育的力度?如何使乡土知识的传授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以潮汕地区为实际例子对上述问题做出现阶段的回答,以期在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上有一个结合地方情况、行之有效的方法。
 
乡土知识与中学生素质教育浅论
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 陈泽文
摘  要:2003年,教育部颁布条例,允许各地可以开发自己的本土教材后,许多教育界人士和民间机构迅速进入该领域,乡土知识教育获得了再次发展的机会。但是,目前乡土知识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乡土教育的被扼杀是应试教育的罪证之一。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行考试指挥棒模式下逐步提高学生主体接受乡土知识教育的力度?如何使乡土知识的传授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以潮汕地区为实际例子对上述问题做出现阶段的回答,以期在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上有一个结合地方情况、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乡土知识;潮汕;中学生;素质教育; 浅论
晚清之际的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着剧烈的社会与政治变迁,其中就有观念上从“天下”到“国家”、“臣民”到“国民”、“专制”到“民主”的转变,这种转变迫使处于此大变马尔代夫十大旅游景点
局下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教育的内容以及对现代国家观念的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在这种“民族国家”和“国民”等观念意识兴起的前提下,清末为实现国民教育目标的其中一种手段就是强化乡土知识教育的举措,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关于历史科目要义就做出如下的规定:
历史:其要义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历史宜悬历代帝王统系图一幅于壁上,则不劳详说而自能记忆。[1]
一般而言,这种“养国民忠爱之本源”的乡土知识教育,其载体就是乡土教材。相对于国家统编教材而言,所谓的乡土教材关注的是乡土历史与文化,传递的是颇具地方特的乡土知识。国家对教材编纂做了要义的言说,那是否就意味着国家要承担乡土教材的编纂责任吗?根据程美宝的研究,清末教育改革中,乡土教材的编纂责任是由个别学堂、教师和出版社承担的。不过,这种“国家”的“不在场”却为地方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地方文化观念言说的平台,那就是通过沟通地方与国家的关系,表达爱乡爱土爱国之情。
在教育中传授乡土知识,地方读书人是有自己的功能性想法的:
激发儿童国家思想及生存竞争之理为第一要义。(《仁化乡土志·凡例》)
俾儿童随地随事感悟其天性,激发其爱乡爱国,尊崇正业之思想,养成上流社会人格,此其宗旨也。(《始兴县乡土志》)[2]
这种想法的背后其实蕴涵着重要的政治议程,程美宝在其文章就指出,乡土教材的编纂的目的就“是借教授乡土知识,激发学生爱乡爱国之情,鼓动其忠君爱国之心,为开办地方议会,预备立宪打下基础。”[3]
湄公河行动在线观看
这种在教育中重视(或至少是提倡)乡土知识的传授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其目的更多是继承了通过乡土知识教育达致爱乡爱土爱国之情的传统。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家大一统教学体系之下,乡土知识教育反而失去其容身之所。2003年,教育部颁布条例,允许各地可以开发自己的本土教材后,许多教育界人士和民间机构迅速进入该领域,乡土知识教育获得了再次发展的机会。这种重新提出编写乡土教材的背后,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就是全球化遭遇下民族文化危机感的反应。北大钱理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
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包括乡土文化及乡村的普通百姓、父老乡亲)的精神血缘联系。[4]
这是国家在全球化挑战下的策略性回应,但是,目前乡土知识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乡土教育的被扼杀是应试教育的罪证之一。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行考试指挥棒模式下逐步提高学生主体接受乡土知识教育的力度?如何使乡土知识的传授与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指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教育规律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为宗旨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在这种思想原则的指导下,凸显地方实际情况的乡土教材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增强学生
关注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的必要环节,也是贯彻爱乡爱土爱国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重要步骤,对于扭转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改变教育脱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实际的状况,使教育更好地为三个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晚清时期的潮汕地区(含今天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就已经开始了乡土教材的编纂和乡土知识的传授,如1909年就编纂出版了《学宪潮州乡土教科书》(林宴琼)、《首版潮州乡土地理教科书》(翁辉东、黄人雄)、《澄海乡土地理教科书》和《最新澄海乡土格致教科书》(蔡鹏云)等。到21世纪之初,就我们所查阅的资料(广东省2006年中小学地方教材目录)显示,整个潮汕地区有7种地方教材通过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出版,为进一步推进乡土知识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以潮汕地区为实际例子对上述问题做出现阶段的回答,以期在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上有一个结合地方情况、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走进社区,感受乡土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生活周遭的环境、历史与文化,加强对家乡的认同感,爱乡进而爱国,激发他们
改善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情意。2005至2006学年,笔者有意识的指导一个研究性小组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开展对乡土知识的认知和感受,实践自己关于乡土知识与中学生素质教育关系的思考。第一个课题是关于对中学生潮汕文化知多少的调查,在活动过程中笔者注意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遭遇现代化的思考,以及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体中的存在状况。正如学生在心得体会中讲到的:“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对于潮汕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了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爱乡之情犹然而生。”这样的触动正是我们所想要的。第二个课题是以潮阳后溪十五社为例子,从微观的角度去了解潮汕传统文化的形态以及遭遇现代化的变化,希望借此机会把课堂所学与地方情境结合起来,在历史现场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解读文献与实物资料的能力。在抄录碑刻、访问耆老,观看录像等过程中,学生发现课堂上“死”的东西一下子就“活”起来了,这无疑有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每一次外出寻访资料的过程中,在学生略显疲倦的脸上,笔者分明看到了自主参与知识创造的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素质教育的原因之一吧!
>巽寮湾必去景点

本文发布于:2023-09-02 21:5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2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乡土   文化   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