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开发战略_吴国琴

阅读: 评论:0

#经济学研究#
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开发战略
吴国琴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目前中部六省旅游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建立科学的合作动力机制和合作开发战略
具有重要意义。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有区域经济合作驱动、中部崛起的政策驱动、中部六省区域利益的驱动、提升区域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合作开发应采取以下战略:制定开发战略,明确开发思路;优化中部地域旅游系统;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创建旅游品牌,联合进行旅游市场开拓及促销;合作建设区域旅游交通通信设施;建立旅游信息服务网络,联合培养旅游人才。
关键词:中部六省;旅游合作;动力机制;开发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7)05-0053-04
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6省,位于长江和黄河中游,处于全国腹心地区,全区土地面积为102.67万km 2
,占全国的11.7%,
总人口3.63亿人,占全国的28.1%[1]
。该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基础也较雄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2004年开始,中部地区就开始尝试区域旅游合作,到2006年,随着/中部崛起0合作战略的展开,旅游业率先开展合作,2006年3月,签署了5中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6,标志着中部地区旅游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研究中部地区旅游合作动力机制和合作开发战略对促进中部地区的旅游合作走向更深层次具有重要的意义。
票务网一、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现状
2004年9月,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5省签订了5赤壁宣言6旅游合作协议,宣布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中部旅游经济共同体。根据该协议,5省按/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交通互联、争议互商0的原则,在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线路和市场促销上展开广泛合作,并联手打造长江游船观光度假旅游线、/黄河)))长江0炎黄历史文化旅游线、湘鄂西民俗风情旅游线等多条跨省旅游线路。
2005年是红旅游大发展年,鄂豫皖三省在国家旅游局的规划下,协力打造大别山红旅游区。
鄂豫皖根据地在红军的发展壮大、反围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大别山红旅游区是中部旅游合作的重要品牌。
2006年3月,参加中部六省旅游协作年会的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6省旅游局官员签署了5中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6。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加强全面合作,实现市场共建、客源互动、协作共赢的战略合作目标;二是建立决策协调机制,加强6省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三是建立市场联动开发机制,共建区域旅游品牌;四是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促进各旅行社按有关规定在本省开办分支机构,利用各自的客源优势,互为组团地、地接地,加强六省间的信息沟通和执法联动,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逐步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2007年3月,湖北省旅游局对外宣布,将与中部其他5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山水、宗教、三国文化、红等4个旅游精品品牌。此次精品线路的推出是合作的一种延伸,将共同推动中部省份旅游的发展。
二、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1.区域经济合作的合力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是在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市场一体
收稿日期:2007-05-20
深圳疫情高峰已过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724********);信阳师范学院2006校级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吴国琴(1974-),女,河南商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
53#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X i n yang N or m a lUniversity
第27卷 第5期 2007年10月          (Ph il o s .&Soc .Sc.i Ed i.t )V o.l 27No .5O c.t 2007
化是通过区际开放,建立区域共同市场,使参与合作的要素能自由流动,在区域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益共享。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带来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在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体化程度较高并成功融入世界经济合作的浪潮中,其他如京津冀、长株潭等新型区域经济合作也在加紧进行中,中部六省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下寻求中部崛起,在中部崛起中,旅游业作为开放型产业,必然以市场为导向,率先合作,科学合理地整合旅游资源,形成资源合力,扩大客源的地域空间,共同推动中部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2./中部崛起0的政策激励机制
在国家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区域政策后,为遏制/中部塌陷0,中部崛起战略应运而生,并且成为热点话题。2004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总理关于中部崛起的阐述,对中部来说,是一次最科学、最全面、最符合中部实际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中部崛起仅仅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很难实现中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成为中部崛起的关键。旅游业是中部六省都积极发展的产业,是中部崛起的突破口,更是中部旅游合作的现实动力。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的政策激励对于中部地区旅游合作是极好的机遇。
3.中部六省区域利益机制
区域利益是中部旅游合作的根本动力,在6省中,河南提出/中原崛起0,湖北建立/武汉城市圈0,湖南提出/长株潭一体化0,江西要成为珠三角的后花园,安徽要与长三角对接。其目的是要实现各自区域利益最大化。旅游业是开放性和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合作符合6省的共同利益,目前发挥中部6省区域联动效应,实现市场一体化,已成为中部6省的共识,旅游成为6省经济合作的首选产业。在6省区域旅游合作中,对内实现资源与要素的充分配置,降低成本,还可以扩大内部客源市场;对外打造区域旅游联合体的总体形象,拓展客源市场,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能有效增进6省的区域利益。
4.区域旅游企业的竞争机制
竞争力是竞争的基础与源泉。旅游竞争力是以旅游企业为主体,通过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获得
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从对抗性竞争阶段,走向了合作性竞争阶段,合作性竞争主要是在竞争中求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旅游地之间加强区域联合和协作,使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通过合作,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城市旅游发展优势,扩大客源市场,促进产品的销售,降低促销成本,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部地区旅游合作开发战略
1.制定开发战略,明确开发思路
中部六省旅游合作开发应科学制定开发战略,以指导其旅游合作开发。依托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应突出/大区域,大旅游,大合作,大市场0,并以此作为开发战略,树立6省一盘棋的整体观和合作意识,加强各层次的合作,强化合作精神,形成优势互补。在开发思路上,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坚持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举,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的方针。在发挥传统的单项优势旅游项目(如观光游、寻根宗教游)的基础上,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大胆创新,进一步拓展原有的旅游线路,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开发森林沐浴、漂流探险、文化修学、生态休闲等旅游项目;同时利用本区域内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的特点,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游、购物游、商务游和会议游;加强区域联合开发,延长旅游线路,联合打造旅游精品,以品
牌产品带动其他产品的开发,比如黄河文化游、长江文化游、红旅游都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各等级旅游景点的发展,将中部地区建设成集传统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专题旅游热线和旅游中心城市与一身的中部区域旅游网[2]。
2.优化中部地域旅游系统
中部六省人口与城市密集,有中原城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昌九工业走廊和合肥)芜湖都市带五大城市,总人口10836.4万人,城市数量达57个[1]。中部地域旅游系统的优化,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支点,以专题旅游热线为纽带,组织鲜明的旅游经济区,如表1。在宏观布局上,应以武汉、郑州、长沙、黄山、南昌为一级旅游中心,合肥、洛阳、宜昌、襄樊、十堰、黄州、张家界、岳阳、景德镇、赣州为二级旅游中心,以黄河线、长江线、京广线为旅游重点走廊,建立旅游地域系统。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为重点,辅以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科考旅游,突出名山观光、宗教朝圣、访古寻根、健身度假、民俗风情旅游等功能,形成具有多项旅游内容的特旅游热
#
54
#
第27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
线[2]。
表1中部地区旅游系统表
一级旅游中心二级旅游中心重点旅游区重要交通走廊太原五台山五台山旅游区
郑州洛阳中原古文化旅游区黄河线
武汉十堰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旅游区长江线
长沙张家界张家界岳阳楚湘名人文化旅游区京广线
南昌景德镇瓷都庐山红旅游区
合肥黄山黄山旅游区
3.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3]
中部地区开展旅游合作,可以采取/八互0的合作模式。
一是资源互享。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些资源本身就是连在一起的,比如大别山,就是鄂豫皖三省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整体开发,共同收益。从更广义的角度讲,每一个景点都不只属于所在省份,而是为中部六省共同拥有。我们在编排线路、开拓市场时,完全可以把中部六省的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二是客源互送。中部六省有近4亿人口,是一个庞大的旅游市场。游客熟悉了本省的旅游景点,都想到中部其他省份看一看。要鼓励旅行社和媒体积极推动本省人到外省旅游,在中部地区形成/中部人游中部0的良好氛围。
三是线路互推。一方面,中部各省在本省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对方的旅游线路,包括进旅行社的推广目录,上媒体的旅游专版等,让对方的旅游线路在该省有销路。另一方面,各省在中部以外的省份推广旅游线路时,可以把其他省的旅游景点也编排进去。相邻省份的一些市县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理直气壮地推销周边产品。锦里沟一日游攻略
四是政策互惠。中部各省开展旅游合作,不仅仅是落实/最惠省待遇0,更重要的是要给予/省民待遇0,让外省的企业与本省的企业在一个公平的环境里竞争,通过中部旅游的整体发展,来促进本省旅游的发展。
五是信息互通。中部六省可以建立一种信息交流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旅游信息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
各省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点之间也要互相走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是节庆互动。中部各省都举办了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还有各种类型的交易会、展销会、博览会。某个省举办节庆活动,可以邀请其他省份来看一看,其他省份也要给予大力的支持。还可以考虑由6省轮流举办类似华中旅游博览会、中部地区旅游博览会的展销活动,进一步增强6省的凝聚力。
七是交通互联。一些制约跨区域旅游线路编排、对方旅游团队进出的断头路、低等级公路,各省要联手想办法解决。旅游部门虽然不能修路,但可以联系、联络。要通过共同努力,建立起中部地区畅通无阻的旅游快速公路。
八是争议互商。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旅游合作省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不回避矛盾,二是互商互谅。无论是景区开发矛盾,还是旅游团队纠纷,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分歧,只要本着/互商互谅0的原则,都可以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创建中部旅游品牌,联合进行旅游市场开拓及促销
品牌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根据中部六省旅游资源的特和分布特点,可以创建4个旅游精品品牌,它们分别为:黄山)庐山)长江三峡)张家界的名山胜水旅游品牌,天柱山、鄱阳湖、洞庭湖、衡山、神农架可成为名山胜水游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五台山、九华山、嵩山、武当山、齐云山等宗教名山和
少林寺、祗园寺、悬空寺、五祖寺、归元寺、紫霄宫等著名寺庙宫观,推广宗教旅游经典产品;整合湖北、河南、江西、湖南的三国旅游资源,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整合井冈山、韶山、大别山、洪湖及河南、山西的一些红旅游资源,打造红旅游经典产品。
中部六省在内部应共同创建中部旅游品牌的同时,发挥品牌效应,制定共同的营销计划,树立中部旅游整体形象,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是必由之路。发挥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促使旅游生产要素向旅游集团集聚,形成中部旅游产业集。旅游产业集能有效提升优势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可以借此促进后发区域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市场开拓及促销上,中部地区应有整体思路,可创建中部旅游联合体的,及时发布旅游信息及进行预约、预定;中部六省在区域内互相开放市场,兼顾周边市场,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形成区域内、国内、三大旅游市场[4]。
5.合作建设区域旅游交通通信设施
中部地区许多旅游景点处于地域偏狭、山高坡险、交通不便的区位,还有相当多的旅游资源深藏多年而未为人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基础设施的严重制约,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极不发达,可进入性差,导致游客/望景兴叹0。交通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区域旅游合作要求共同修建跨区域的交通干线和通信设施,方便相互间的要素流动和信息传
北京疫情即将爆发#
55
#
吴国琴: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开发战略
递;加快区域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推动旅游信息共享,实现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发挥合作区内媒体的协作作用,联合各省区的旅游集散中心,编辑出版区域旅游手册。
6.建立旅游信息服务网络,联合培养旅游人才
信息技术应用到区域旅游合作中,对内会减少合作成员之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降低交通成本和沟通协调成本,使合作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外可以宣传促销本区域的旅游产品及线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旅游地与旅游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彼此间的信任,优化资源配置,使合作的利益主体提高工作效率和旅游经济效益。区域旅游合作还需大量的旅游人才的支撑,中部地区旅游合作还需要推行人才战略,利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帮助落后区域培养或输出旅游人才,更好的为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服务。
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动态、渐进的发展过程,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低级走向高级,参与主体由政府主导到逐步多元化。但竞争仍然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流,区域旅游合作应更加关注构
广东最值得去的古镇
建和谐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部六省旅游合作刚刚进入实质性的起步阶段,如何进一步开放市场,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与合作,打造中部无障碍旅游区,实现中部旅游业的崛起,仍然需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苏昌贵,魏晓.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J].经济
地理,2006,(2):207-215.
[2]刘名俭.中部地区旅游大开发战略构想[J].经济地
理,2004,(5):692-695.
[3]郭玉吉.关于加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思考[EB/
OL].(2007-03-07)[2007-05-07].h ttp://www.hube.i
gov/yghb/xw03c/200703/t16490.ht m.
[4]田广增.中部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安阳师范
学院学报,2005,(5):100-102.
On the M otivation M echanis m and D evelop m ent Strategy of Touris m蓬莱欧乐堡
Cooperati on i n the Central Part Chi na
WU Guo-q i n
(Schoo l of Econo m y and M anage m ent Science,X i nyang N or m a lU n i versity,X i nyang464000,Ch i na)
Abstrac t:R eg iona l tour is m coope ration hav e stepped into substantial stage i n the si x prov i nces o f centra l Ch i na now,so it is very i m-portant to probe i nto t he m oti va ti on m echan i s m and develop m ent strategy of reg i ona l tour i s m cooperati on.These m otivati on forces i n-cl uded reg i onal econom y coope ration,policy of the risi ng centra lCh i na,and reg iona l benefits and competiti veness of tourist compan ies.
A ccordi ng to t h i s,t he si x prov i nces shoul d take t h is deve l op m en t stra tegy,such as for m ulati ng deve l op m en t stra tegy and m ak i ng deve-l op m en t though t clear,regulati ng reg i ona l touris m syste m,setti ng up effecti ve coope ra tion m odes,found i ng touris m bands and deve l o-p
i ng m arke ts,found i ng communicati on insta llations toge t her,foundi ng touris m i nfo r ma ti on serv ice ne t and cu lti va ting touris m talents to-ge t her to m ake reg i ona l touris m cooperati on be tter.
K ey word s:t he six prov i nces i n central Ch i na;reg i onal t our i s m cooperati on;m oti va ti on forces m echan i s m;deve l op m ent stra tegy
(责任编辑:吉家友)
(上接第48页)
On the Proble m of the W itness'R efusal to G i ve Evi dence on
the Court i n C ri m i nal Case
L I Shu-j u an
(School o f L a w,Zhengzhou U n i v ers it y,Zheng z hou450001,Ch i na)
Abstrac t:The P rob l em of the w it ness're f usa l to g ive ev i dence on the court refl ectsm any prob
le m s i n C ri m i nal P ro cedure Law o f Chi na. T he m a i n reasons are due to t he li m itations i n C ri m i na l P rocedure L aw of Ch i na,m istakes i n j ud i cature prac ti ce,the lack o f w itness guarantee m echan i s m s and t he i n fluences of trad iti onal l aw suit noti on.T he key t o so l ve t he prob l em is to reform our cr i m ina l syste m. K ey word s:C ri m i na lw iteness;w it ness testi m ony;R e f o r m ati on syste m
(责任编辑:吉家友) #
56
#
第27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

本文发布于:2023-09-04 06:3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35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合作   区域   地区   市场   开发   经济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