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含规划图)

阅读: 评论:0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吕梁新闻网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 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 规划原则
  ⑴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 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乐满地主题乐园
  ⑷ 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⑸ 坚持规划协同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同步编制、协调一致。
  第5条 修编重点为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规模调整、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等。
  第6条 规划基本依据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⑶ 《山东半岛城市总体规划》、《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⑷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
  ⑸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⑹ 《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
  ⑺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7条 规划区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济南市区,即市辖行政六区,面积3257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范围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规划的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1022平方公里。
  市域规划范围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177平方公里。
 
  插图:1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
  第8条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年;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长江三峡游轮旅游
第二章 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9条 城市性质
  山东省省会,著名的泉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10条 城市职能
  加强和完善的城市职能: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重要交通枢纽。
  培育和凸显的城市职能: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插图:2区域分析图一
  插图:3区域分析图二
  插图:4区域分析图三
  第11条 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济南建成具有独特自然风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现代化气息、代表山东形象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繁荣、和谐、宜居、魅力的泉城。
  ⑴ 繁荣的城市—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物质财富充裕、社会事业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的繁荣城市。
  ⑵ 和谐的城市—坚持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保障有力、诚信公平的和谐城市。
  ⑶ 宜居的城市—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服务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充分、居民生活舒适、人居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⑷ 魅力的泉城—彰显泉城特,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文明,成为山水相融、特鲜明、底蕴深厚的魅力泉城。
 
第三章 城市规模
  第12条 规划期内济南市人口和用地仍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规律,科学预测人口与用地规模,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形成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发展模式。
  第13条 市域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
  ⑴ 202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由2005年的58%增至75%以上。
  ⑵ 2020年市域户籍总人口将由2005年的597万人增至7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将由2005年的347万人增至530万人左右。
  ⑶ 2020年全市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将由2005年的58万人增至140万人左右,计入城镇总人口规模。
庐山门票几天有效  ⑷ 202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840万人左右,城镇总人口为670万人左右。
  第14条 规划区人口规模
广东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⑴ 2020年规划区户籍人口将由2005年的348万人增至45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将由2005年的302万人增至380万人左右。
  ⑵ 2020年规划区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将由2005年的52万人增至100万人左右,计入城镇总人口规模。
  ⑶ 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将达到550万人左右,城镇总人口为480万人左右。
  第15条 中心城人口与用地规模
  ⑴ 人口规模
  2020年中心城户籍人口将由2005年的238万人增至340万人左右,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将由2005年的52万人增至90万人左右。
  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将由2005年的290万人增至430万人左右。
  ⑵ 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确定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95平方米,到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05年的295平方公里增至410平方公里。
一日游旅游团价格  ⑶ 近期规模
  2010年中心城人口规模为34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30平方公里。
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与新农村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16条 产业发展重点
  统筹区域及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把结构调整作为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大力发展以驻地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省会经济,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繁荣提升第三产业,加快构筑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⑴ 第一产业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农战略,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畜牧、蔬菜、林果生产,大力发展适应省会经济特点的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结构新格局,全面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⑵ 第二产业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突出发展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产业集,限制和调整中心城冶金钢铁、石化化纤等高耗能、重污染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起与城市功能相适应、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⑶ 第三产业
  优化提升主城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业,拓展提升社会服务业,逐步构筑起产业层次较高、布局合理、特鲜明、竞争力强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把济南建设成为区域性第三产业发展中心。
  第17条 市域产业布局
  按照“提升中心区、做强近郊区、突破远郊区”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同
发展,加快市域产业布局调整,改变中心城功能过于聚集的状况,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中心城周围县(市)转移,带动县(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围绕“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市域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两翼展开、跨河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主城区产业聚集区和沿交通走廊向东、向西、向北的三条产业聚集带。
  ⑴ 主城区产业聚集区
  适应主城区功能定位,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适度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等新型工业。
  ⑵ 东部产业聚集带
  市域内沿经十东路、济青公路等交通走廊,形成贯穿市域东部、连接中心城和章丘、辐射带动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走廊。落实城市“东拓”战略,积极承接中心城优势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食品药品等产业集,形
成孙村工业区、枣园—龙山工业园、圣井工业园、明水经济开发区4个产业园区,打造山东省济青产业带西部制造业基地。

本文发布于:2023-09-04 10: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36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城市   产业   规划   经济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