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

阅读: 评论:0

第一讲 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
北美西部开发讲述的是白人开发的历程。在白人看来,北美西部是一个荒芜人烟的荒蛮之地,是一片未曾被开发过的辽阔的处女地。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北美大陆很早就已经有人类体居住,那就是印第安人,因此印第安人也被称之为北美大陆的原居民。白人踏上北美大陆之后,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美国众多少数族裔体中极为特殊的一个。
中国寺庙排名前十一、 哥伦布之前北美印第安人的情况
1江苏省的所有城市、印第安人名称的来源:1492年,哥伦布到达中美州后,误以为他到达的就是西方传说中的印度。此后哥伦布三次航行美洲,但最终未能到达印度,因此至死都认为他所到达就是印度,那么当地居民就被哥伦布称之为Indians,后来为了区别于印度人,就直接将哥伦布所谓的indians翻译为“印第安人”。北美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具有共同文化和特征的族,而是多个文化各异的土著部落组成的体。在白人到来之前,他们都没有统一民族的概念,自称是切罗基人、纳瓦霍人、易落魁人、克里克人等。其中,许多部落的名称如纳瓦霍人、霍皮人等族名称在本族语言中就是“人民”的意思。这和中国差不多。
有位中国学者甚至提出,殷人东渡为印第安人。殷商王朝被西周消灭,殷商后裔箕子率3000殷人东迁。在经过漫长的迁徙后到达北美。当印第安人遇到哥伦布时,哥伦布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回答就是:“我们是殷地”,意思说我们是殷商子民。于是印第安人由此流传下来。
2、印第安人种族的来源
在北美大陆,无论是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白人、黑人、黄种人等都是从世界各地迁居北美,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那么,许多人对印第安人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1) 原住民说苏州景点门票价格
印第安人自己认为,他们就是北美大陆的原居民,世世代代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有史以来”都居住于北美大陆。
(2) 犹太十部落说
按照圣经记载,基督教圣徒率领基督徒居住于埃及,但遭到埃及王的压迫,于是犹太十部
落为了逃避压迫,他们按照上帝的指引朝着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迦南地前进,战胜了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迦南地,也就是今天中东地区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在迁移过程中,有一个犹太部落却神奇般消失,成为圣经中所记载的一大憾事。有人就认为,印第安人就是这第十个犹太部落,他们在迁徙迦南地的过程中迷失,最终流落北美大陆,并在那里生息繁衍下来。
(3) 亚洲人东迁北美说
万荣县人民政府网
早在25,000-14,000年间,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还有大陆桥相连接,居住于今天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逐水草而居,逐渐迁徙移动,最终沿着白令海峡的大陆桥迁徙到了北美大陆。北美大陆的气候条件要比西伯利亚温和湿润,适宜于居住。这些游牧民族又不断生息繁衍,逐渐散布于整个美洲大陆。到15世纪白人到达北美时,印第安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数万年。因此,称之为原居民也未尝不可。
附图:亚洲人迁徙到美洲的路线
31492年以前的印第安人人口
关于印第安人人口,各国学者对此意见不一,观点各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Moony在1900年计算,1492年北美土著人口大约在100万左右。该统计得到美国学术界的广泛人口。不过,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Moony 的统计数字,有些学者提出,整个美国1492时有大约1亿人口,仅在北美就有大约980万人,而土著文明最为发达的南美地区土著人口稠密。
不论学者估计的数字是多少,毫无疑问的是,在白人踏上北美大陆后,土著人口锐减,到1900年,美国境内只有不到30万,加拿大境内土著人口也只有大约20万左右。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1)战争。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白人殖民者之间的战争等,北美大陆在15世纪后战争频仍,许多土著人死于战火。(2)疾病。天花、麻疹、流感、肺炎等疾病流行。(3)酗酒。印第安人对酒精缺乏免疫力,但又极为喜欢喝酒,酗酒成风。
二、 印第安人在西部开放中的作用
1、印第安人障碍论-白人眼中的绊脚石和障碍
欧洲殖民者从登上北美大陆开始就没有把印第安人当作人、当作和自己同等的人看待,在
西班牙,一场关于新世界的印第安人是真正的人类还是野兽,抑或是人兽之间的生物的议论持续了整个16世纪。在他们的眼中,土著美国人是异己的、荒诞的、未开化的“他者”。在这种观念之下,欧洲人自然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这种劣等民族,而印第安人作为劣等民族注定是要被征服的、被奴役的。
在英国或法国殖民者眼中,北美印第安人也几乎是出于同样的地位。特纳关于西部边疆的理论处处都涉及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以及西进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但他并未给予必要的揭示,而是将印第安人看作是移民在西进运动中遇到的新环境中的一个危险因素来看待。虽然特纳从未使用野蛮人一词称呼印第安人,但他认为,印第安人是落后和原始的同义语,势必让位于文明而趋于消亡。在他看来,印第安人的土地是“自由的无主土地”,而印第安人是白人需要面对的危险,白人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对付。在西部的移民看来,北美印第安人就是纯粹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如同森林、野兽一样,是文明和进步的障碍。
1794年8月,安东尼·韦恩将军发动了印第安人的讨伐。按照1787年法令,俄亥俄和马斯金格姆河交汇处的大片土地开放,供移民拓殖,但遭到了印第安人的强烈抵抗。自从1790年
开始,美国此前的数次征剿都以失败告终。韦恩将军出师顺利,在倒数之战中一举击溃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迫使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交出自己的土地,韦恩从此也就称为拓荒者心目中的英雄。当然,在白人看来,他则是煞星。有白人学者这样评价韦恩;“假如没有韦恩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胜利,西进运动可能夭折于襁褓之中,或者大大延缓,国家的声誉也可能一落千丈。”当然对于韦恩屠杀印第安人的事情却很少提及。
这是一种种族优越论的表现,有强烈的种族主义彩。它是以白人为中心看待问题的,是从白人不断西进和不断拓殖的角度来看的。
2、印第安人贡献论
第二种观点强调印第安人是大陆的主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北美大陆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主要表现:(1)印加、阿兹特克文明,在北美也出现了土著灿烂文明。(2)印第安人对农业的贡献。大约在公元前5000前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了。到公元1000年左右,形成了一玉米、大豆和南瓜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种植体系。到18世纪中期,美国东南部五大部落还
学会了种植烟草、土豆、大蒜、桃子等。其中,玉米和土豆影响最大。(3)印第安人丰富的地理知识,留下了很多的地名。这些地名都是印第安人留给北美人民的宝贵遗产。美国的州、地区、城市、河流、山川、使用印第安人名称的有一般以上。(4)北美大陆的土地是印第安人的,白人夺取了他们的土地,然后才发展了起来。
贡献论是对前面一种说法的拨乱反正,强调印第安人在北美历史上和社会上的重要性。肯定印第安人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但是,这种观点可能也矫枉过正了,如果只是强调印第安人在历史和社会上的重要性和贡献,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印第安人在与白人接触后却最终走向了衰落。
3、印第安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应该如何评价?
三、 美国加印第安人政策的演变
(一)殖民地时期各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变化
香港疫情防控全面放开殖民地时期,各国对北美大陆的探险都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名义上为了“文明开化”异教徒和野蛮人(也就是印第安人),实际上当然是为了掠夺商品原料和抢占市场。西班牙和
葡萄牙在中美和南美洲的掠夺,主要以直接掠夺财富为主,将大量的黄金白银、香料带回欧洲。曾一度引起欧洲价格上涨,也就是所谓额价格革命。因此,这种直接掠夺政策使得两个殖民地大肆屠杀和奴役当地印第安人。
日照攻略游玩攻略
继之而来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虽然也怀着同样的梦想,但是却没有在北美到黄金白银,他们以商业、农业和毛皮贸易等为途径来掠夺殖民地。在北美大陆面对原居民,殖民者采取的是文明开化政策。英国殖民者在英格兰地区建立了很多“祷告城”,迫使那些已经很弱小的部落成员居住其中,迫使他们学说英语,穿白人服饰,接受基督教,按照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企图将印第安人白人化。法国在北美开始殖民后,耶稣会传教士也接踵而至,他们甚至深入到印第安人部落中,说服原居民接受天主教。
(二)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
1、建国初期——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自建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同化印第安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论是华盛顿、杰斐逊还是詹姆斯·门罗,美国建国
初期的领导人都主张文明开化印第安人。杰斐逊就是一个致力于文明开化印第安人的代表人物。1803年,杰斐逊致信五大文明部落之一的巧克托部落,劝导他们学习白人走定居生活之路,希望巧克托人放弃旧俗,变成农民,像白人那样生活。他说,“男性耕种一小块土地,付出不多的劳动,就能比更为成功的狩猎取得更多的收获;一个妇女通过纺织,就能比一个男人通过打猎提供更多穿戴用品。与你们比起来,我们不过是昨天才来到这块土地上。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运用与你们同样的智慧,却获得了更大的增值!兄弟们,照我们的样子去做吧,我们会十分高兴地帮助你们。”
其次,通过印第安人文明开化法令,明确要求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在门罗总统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819年3月通过“文明开化边疆定居点附近印第安人部落法令”。法令明确规定,“为了在印第安人中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美国总统有权“雇佣道德高尚且精明能干的人引导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教育印第安人儿童英语读写和算术知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国会要求每年拨款10,000美元用于执行该法令的规定,这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文明开化基金”。尽管法令规定拨款数额不多,但它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正式干预部落内部事务,而且它还是一项持久不衰的允诺,因此成为美国印第安人立法上的里程碑。
第三、美国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成为同化工具
为了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标,美国政府不仅制定和实施了种种文明开化政策,而且在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中煞费苦心,使这些条约成为同化印第安人的有效工具。在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的过程中,联邦政府为了缓和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对印第安人作出了各种承诺。这些承诺其实都是在向他们灌输白人文化以引导印第安人走上和平之路而非战争之路。因此,美国政府在这些条约中通常为印第安人提供白人食品、服装牲畜、农具,鼓励印第安人从事农业生产,还为部落提供铁匠、教师、医生以及其他技术人员。不仅如此,它们还鼓励印第安人接受白人社会的教育,放弃印第安人传统的生活习惯,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另外,美国政府甚至在条约中明确规定授予印第安人份地,企图向印第安人灌输个人私有观念,以个体所有取代部落共有。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基于这种需要,美国政府把其与印第安人部落的关
系问题视为外交事务加以处理,具体有以下表现:美国承认印第安人各部落是拥有主权的实体,将与各个部落的谈判缔约权集中于联邦政府;部落酋长与美国总统的交往也遵循国际惯例,部落代表团在访问华盛顿时会受到联邦政府的隆重礼遇,双方领导人交换礼物作为友好的象征;另外,美国政府和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条约签订和批准程序,都与当时通行的国际惯例保持一致。甚至到美国国力已经十分强盛、印第安人被迫向西迁移的1830年代,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马歇尔在1831年“切洛基民族诉佐治亚州”案例中还将印第安人部落界定为拥有特定地域与独立主权的“民族(nation)”,属于“国内依附族(domestic dependent nation)”,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类似“被监护人与监护人”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9-04 22:2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40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北美   白人   部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