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徐渭与鲁迅为例谈现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阅读: 评论:0

2021年第12期49旅游指南怎么做
文学研究
以徐渭与鲁迅为例谈现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陈秀碧
鲁迅先生的作品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先生个人的勇敢与坚强,在黑暗的旧中国里,先生爱憎分明、敢怒敢骂,留下“孔乙己”、“圆规”等许多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鲜活小人物,用刚毅的笔写出能够刺破重重乌云下的旧社会,彷徨后的呐喊,更是众多文学革命先辈的楷模。而在穿越千百年的文学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位用真实、悲壮的笔触写下对民族对国家热爱的伟大文学家、军事家,他便是徐渭。古往今来,世事变迁,而他们作品中的所表现的民族气节仍在被千古传诵,同为动荡时局下的文学作者,他们作品的意向又有相似相通之处,展示着革命战士的爱国之魂。
一、徐渭与鲁迅作品中的相融相通
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等方面都留下别具一格的作品,徐渭命运多舛,年少时得不到父母疼爱,但并没有影响他文思敏捷,天资聪颖,少年时便得到乡绅们“神童”的美誉,成年后的徐渭才貌双全,写出的作品独创一格,风格豪放,作品中非常注重个人情感观点的表达,对晚明时期
文学改革有着表达手法上的重大改进,此类写法更是后期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的前身。徐渭书法上的造诣颇深,气势磅礴的狂草在徐渭的作品中活灵活现,改变了明代在书画创作中缺乏灵性的局面,开创了属于徐渭的个性化、别开生面的绘画风格。
巧的是,几百年后,也有一位言辞辛辣的文学家,用自己的民族傲骨,写下“狂人”,以当时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在黑暗的旧社会中讽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发指的现象,在承受了无尽伤痛的旧中国里,中国人民受压迫、受欺凌,更受着封建王朝遗留的封建思想的迫害,鲁迅先生用瘦削的身躯扛起了民族革命的大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先生的号召下,无数的知识青年揭竿而起,跟随着先生的步伐,反抗着旧社会的压迫,参与到解放思想的革命浪潮中,为了祖国奉献青年人的热血与青春。在鲁迅的作品中,注重注入个人对时代、对人性的看法,用犀利的言辞和独树一帜的角度对当时旧社会的黑暗现象进行文学上的讽刺与批判,在表达个人感情、敢说敢做的个人行为有着与徐渭高度的相似,浙江绍兴这片土地上,几百年间先后出了两位忧国忧民、独具风格、用词辛辣的文学创作者,他们一位在几百年前晚明文坛上改革书画,留下民族瑰宝,开创中国的大写意画先河,文武双全,抗击倭寇,建立不朽功勋;一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文学创作、文学翻译等领域中都有着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创作的《朝花夕拾》真切描述了人情世故的情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满孩童的天真与生趣,《祝福》、《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作为中学生必学文章,影响着当代青年人的文学观。
秦皇岛周边旅游
二、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通过对徐渭与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的研究与讨论,和他们在文学创作表达手法的探究和考察,我们可发现不同时代背景
下的文学创作有其独特的时代风格,在历史背景需求下,也会涌现出像徐渭、鲁迅这样的民族英雄,在对过去文学作品的继承中,不断创新,开创新的时代文学创作浪潮。
在鲁迅的《野草》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运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于生命和命运的反抗和搏斗,而徐渭的诗文中,也有大量的象征手法,可见在中国的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血脉中割舍不断的联系,在创作手法与思想精神的表达上,鲁迅与徐渭的诗文中都同样的注重真情实感,个人别具一格风格的表现和流露。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浙江绍兴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仍在继续,而这种浓于血脉的传承有时候并不引人注目,这是骨子里的文化传承,是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学结晶。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视角在现当代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千百年的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一定有其传承的道理与文化内涵,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其已有作品的基础与背景下,更要开创新的写作视角与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创作时,注重对传统文化遗留的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儒道墨法四家对现实社会的积极意义,抛弃千百年间,由于文明不断进步所割舍的四大家所主张的不利于人类进步的看法,将其中历经年岁历练的优秀部分,
潜移默化的带入当代文学创作过程中,并且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下,也可借鉴西方先进的创作手法和创作角度。例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热衷于阅读刑侦类小说,而此类小说更多的学习西方侦探小说设计情境、推理分析等写作手法,以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加以改进,创造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新时代小说。
三、结束语
大连到青岛船票时刻表
澳门旅游景点有哪些作为不同时代的文学解放运动先驱,同为浙江绍兴祖籍的徐渭与鲁迅有着同样的民族气节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他们两人同是推动时代文学思潮涌动的革命者,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史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对两位先辈作品的研究领会,和作品的手法比较下,我们学习到徐渭倡导的在作品中融入作者真情、本的写作手法,学习到两位文学家在建立意向时的巧妙与独特视角,在现代文学改革基础上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学,也应学习领会古代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时代精神,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创新,并传承发扬我国古代文学家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文学瑰宝。
参考文献:
[1]沈杰, 王晓初. 试析"狂人"对"祢衡"的继承与超越——兼谈鲁迅与徐渭[J]. 鲁迅研究月刊, 2013(9):55-62.
[2]陈书录. 徐渭诗文和鲁迅的《野草》——现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一例[C]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 2004.
[3]李利军. 论徐渭的诗文创作观[J]. 社科纵横, 2004, 19(005):148-149.
北京景山公园游玩攻略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湖北利川445400
沙坡头区人民政府网摘  要: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伟大的民主战士和革命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同为浙江绍兴籍的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诗文与鲁迅的诗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意向的构建与感情的寄托上,两位大家的作品有着互通互融的视角。本文就徐渭与鲁迅的作品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浅谈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那些相似创作手法的传承,与新时代文学作品对古代文学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徐渭; 鲁迅;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继承与创新

本文发布于:2023-09-05 10:0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4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品   文学   手法   中国   创作   时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