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运河规划方案

阅读: 评论:0

项目概况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区位于北京东部门户——通州,环渤海多条发展走廊的节点,京杭大运河的源头,规划面积15.8k㎡,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区域内还设置了媒体制作、文化会展交流、商务商业、办公、高档酒店、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为将来北京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并将其建设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服务中心、国际新文化产业基地。
1.1区域位置
巴音郭楞怎么读通州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首都北京的东大门,百里长安街的东端。它在北京大都会的发展进程中,正逐步由中心圈层式的发展转向轴向多点式的发展。在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建设框架,并提出将城市发展的重心向东部城市带倾斜。通州作为其中东西发展轴和东部城市带的交点,承担北京未来城市副中心功能,是
未来北京城市建设的焦点。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古为漕运、仓储重地,是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历史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由于项目地块处于未来城市商业、金融、办公、居住的中心区域,周边已经形成旅游度假、文化娱乐、居住等设施用地,因此用地不同,地段对景观功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横跨运河的数座桥梁对地块景观也造成一定影响。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北起北运河与温榆河交界处,南至六环路,西达滨河西路,东至滨河东路,并包括西海子公园以及滨河西路核心广场段,规划面积170h㎡。
2设计原则
(1)滨水空间的重点处理原则
突出城市中心区滨水特,创造不同景观特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2)历史文脉的尊重和传承
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扬天下的京杭运河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题材。设计中,公共空间正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
(3)景观与防洪要求的统一
运河防洪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因此,设计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景观与工程满足美观与安全要求。
(4)景观空问与土地利用的平衡
用地的平衡也包括经济的平衡,因此设计必须考虑项目可操作性,即除了满足社会效益,还要满足经济效益。
 (5)和谐统一的场地特征
 不同地块有不同的场地特征,满足不同人需要,同时场地之间也应强调和谐统一。
  (6)分期实施的原则
  设计实施要按照城市发展需求逐步实施,确保分期实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比利时是哪个国家3设计构思
3.1“一河两岸”
流淌了700多年的京杭运河,穿越古老通州,也穿越未来通州的城市中心。运河两岸即将形成的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度假中心、居住中心等隔河而对;同时,运河两岸千百年来留下的古墩、古庙、古塔、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如何继承古老运河文化,发挥其文化优势,适应现代人需要,正是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2“四种时  空形态
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要求,地块自北向南形成运河河源文化、历史古迹、城市商务中心和生
态自然4种不同景观意向,规划按照其形态不同,形成“岛影、塔影、楼影、树影”4种时空形态。
岛影:以运河水和运潮减河为主体,扩展景观水系,使原有陆地呈现岛状结构,形成相对独立地块。其规划构思以运河起源和运河文化展示为题材,同时能够对外形成开放空间。
塔影:“云光水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燃灯塔自古至今作为通州标志,在本次规划中得到加强,规划以塔为核心,通过“点、线、面”设计手法,形成西海子湖、新天地两大景观区,同时景观视廊的开辟使各地块空间得到更好的联系。
楼影:运河两岸城市商务、办公建筑,在运河边形成轮廓清晰、富于变化的天际线,隔运河水面遥相呼应,同时也是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规划更加强调建筑景观及滨江的整体性与开放性。
树影:运河两岸生态公园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形态,以“树”为题材的滨江驳岸,将“影”融入设计中。
3.3“六大主题开放空间”
规划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
  3.3.1河源文化主题
  设计定位:挖掘运河河源文化,将中华运河文化贯穿于整体设计中,提取具有典型意义,能代表运河文化的元素融入设计中;突出“岛影”景观特,以自然生态为设计根本,使之成为市民、游客感受文化、享受自然的场所,并成为运河文化旅游线主要景点。
功能:自然生态城市开放公园。
设计构思:本地块现状三面临水,其中,最北侧为温榆河与小通河交汇处,也是京杭大运河起始点,规划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水”的主题特,一方面,将整个场地形态改造成四面临水的岛状;另一方面,将运河河源文化要素引入设计当中。
作为运河发源地,本地块必须承担运河文化,其文化应以中国运河文化为主题。规划以地
块北侧运河起始点为出发点,在运河源头形成零起始点标志,通过水系将南侧杭州天仙茶园景观点联系起来,其中,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六省五大水系所形成的代表性景观节点,都将融入这部分设计中,例如:山东山陕会馆、河北吴桥、天津文昌阁、扬州香积寺塔、杭州天仙茶园等,都将作为景观元素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3.3.2历史人文主题
  设计定位:以燃灯佛塔为景观核心点,恢复古代运河漕运部分设施,形成通州重要文化古迹区;加强公园的对外开放性,与周边地块结合,形成特城市空间。
功能:历史文化城市公园。
设计构思:北运河与通惠河河道交口处坐落着以燃灯佛舍利塔为景观控制点的城市公园——西海子公园,以燃灯佛塔为代表的古寺庙、漕运码头石坝遗址等文化遗迹均散布于该区域。
本方案将西海子公园在总体上划分为两大功能板块:一、文化遗址公园区域;二、完全开敞的服务于周边的市民公园区域。其中,在文化遗址公园区域,在保护历史遗迹的基础上,
将其作为景观要素重新整合到公园的整体结构中去,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法彰显运河文化在通州留下的痕迹:在市民公园区域,对其边界重新进行处理,使其与相邻的城市功能街区产生对话。
具体设计构思为:
文化遗址公园区域:法国旅游局
燃灯佛塔及三教庙,以燃灯佛塔为景观控制点所形成的景观轴线向周边用地辐射。其中,一条景观轴线向南穿过大成街后继续向南,在另一城市功能地块中以景观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式继续延续,另外一条景观轴线向东穿过北大街指向运河另一侧的“新天地”综合商业空间,这两条轴线与城市道路的交口处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遗址公园的主要出入口及停车场空间。无论从哪一条景观轴线进入公园,它的空间对景点都是高56m的燃灯佛舍利塔。
  3.3.3运河风情主题
 设计定位以运河文化广场为景观依托,再现运河“船舶往来,商旅辐辏”的景象。
功能:以商业休闲功能为主,展示运河文化的城市滨水公园。
设计构思:本地块现状已建有运河文化广场一座,其余部分主要以绿地为主,同时根据规划要求,将建设一条运河商业步行街。随着现状运河河面拓宽,运河文化广场面临新的改造,因此,如何处理运河文化与现有广场之间关系、如何再现昔日运河督运繁华景象将是设计考虑的重点问题。
运河文化广场改造:由于运河按照50年一遇标准设防,运河两岸将形成高24m的防洪大堤,高出其周边地块3~6m,直接影响地块与河面的联系。因此,设计采用将地形与大堤统一设计的方式,利用大堤地形设计景观微地形,以削弱大堤本身的不利影响。
运河广场南北轴向构成,现状已有运河牌坊、圆形运河广场、微缩京杭运河、大型喷泉、雕塑等景点,景观主要以硬质景观和林荫广场为主。
3.3.4商务休闲主题
现状:依据总体规划,该地块位于商贸金融片区的核心区,周边为商务用地,建筑类型为办公、酒店、会展、金融等,总用地面积约6h㎡。滨河西路在此段为地下隧道穿过方式,保证了广场空间的完整性。
挑战与机遇:(1)滨河西路在此段的地下隧道穿越方式,使整个运河庆典广场与商业综合体成为一体。(2)综合利用地下与地上商业空间。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入景观设计的理念,加强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关系,丰富空间层次,提升整个区域的商业价值(图8)。(3)强化商业界面与水岸的关系。增加城市肌理与水的结合程度,形成多样的商业滨水景观。(4)合理利用防洪堤与水面的6m左右高差,丰富商业广场的空间层次,增加广场的使用价值。
设计目标:(1)为公众和私人提升滨江发展机遇;(2)提供一个连续性的滨江行人通道;(3)提供具有地方特的旅游建议;(4)加强及保护场地内现有的生态及景观资源;(5)通过对原有设施的改造,提升原有空间的品质;(6)尊重运河文化及历史,重塑运河滨江带。
  3.3.5运动健康主题
  现状包括儿童嬉水乐园、两个标准游泳池、标准田径场及体育看台。田径场南侧有室内网球馆,沿河道建有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等,在河道东侧建有1个1万㎡的健身园和一个运河游艇码头。
挑战与机遇:(1)总体规划的调整赋予周边用地商贸金融中心的功能,使原奥体公园肩负着体育和休闲功能。(2)严格遵守河道的行洪要求与景观的结合。主河道的拓宽和防洪堤的设置使原有场地设置需要调整。(3)公园能否发挥最佳经济影响效力和社会公益价值取决于城市肌理与水的结合程度。(4)加强各种联系:绿化上的联系(线形的公园、林荫大道)使公园延伸到城市肌理中,而都市元素(如休闲商业花园)又使城市延伸到公园结构之中。规划意图将重新恢复活力的居住区、相对偏僻的区域、室外运动场和集中的文化活动区结合在一起。云南地图高清版大图
三亚值得去的景点推荐  3.3.6生态教育主题衡山天气预报15天
 为从玉带桥往南,六环路以内的滨河空间,占地65h㎡,包含原河东部分的生态公园及河西部分的高压变电站。周边以居住社区为主,间有商住高层,东南侧的三角地紧邻未来大通州的中心——通州新政府办公区。
设计尊重原有城市轴线,通过生态与教育的融合完成了运河时空从现实到未来的连接与转换,以运河东路桥为界分为四大板块,顺时针依次为南岸的生态湿地园板块、生态景观林地板块、北岸的生态雕塑园板块和生态科普园板块。
运河文化广场平面图
商业休闲区
生态湿地园保留原有生态水体,并对其原有驳岸进行了软化处理,增加了树影跌瀑水景区,并引入生态湿地与生态浮岛的特景观概念,创造出堤防内外景联通,河槽内外水面贯通的景象。
4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在总体规划道路结构基础上,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大量增加地块内部步行道、电瓶车道、自行车道等交通线路,同时在主要空间设置步行广场。本次规划将水上游船线路也纳入交通设计范围,在主要地方开设码头,方便游客游览出入。

本文发布于:2023-09-05 13:3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4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运河   文化   景观   城市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