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阅读: 评论:0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东部与俄罗斯、朝鲜交界,边境线总长1452公里。总人口274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8.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3.4%。吉林是多民族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5%。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
上海欢乐谷在哪里
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幅员面积约占全国1.95%,常住人口约占全国2.04%,经济总量(2011年GDP)约占全国2.23%。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东部是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是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是松辽平原、西部是草原湿地,自然形成4个生态区。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的特点,保护较好。东部长白山区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发源地,蕴藏丰富的森林、水利、矿产和动植物等资源,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也是全国三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中部松辽平原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
米带”、“大豆之乡”的美称。西部草原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草场辽阔,农牧业发达,是中国商品牛和细毛羊生产区之一。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21公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2个百分点。草地面积达584.2万公顷。全省已查明野生植物3890种,野生动物445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6种,其中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镍等储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2.26%。1999年,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吉林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
吉林省工业基础雄厚,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等为支柱优势特产业。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现拥有重、中、轻、轿等六大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能力。中石油吉化公司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每年可提供超百种近600万吨石油化工产品,乙稀生产能力85万吨。长春客车厂是亚洲最大的轨道车辆生产基地,生产的铁路客车和地铁车辆分别占全国的50%和85%以上。
吉林省农业优势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盛产玉米、水稻、大豆和杂粮等优质农产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011
年粮食产量634.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占全国1/10的商品粮。
农家乐二日游吉林省科教优势明显,科技教育实力较强。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6位。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士21人(不包括双聘院士)。拥有长春光机物理所、应化所、地理所、生物制品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其中,吉林大学是目前我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的重要高等学府。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独具特。长白山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长春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向海自然保护区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集安高句丽遗迹闻名中外。四平叶赫那拉古城是著名的民俗风景区。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宫殿。长白飞瀑、高丽古遗迹、鹤舞向海、一眼望三国、伪满皇宫、松江雾凇、净月风光、查干冬渔等吉林八景蜚声海内外。
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
央正确领导下,吉林省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经历了严峻复杂的考验,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胜利完成了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政治,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钱塘湖春行》
特别是近年来,吉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三动”战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启动),促进“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动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
长沙美食推荐
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列表>世界杯扩军48队太恶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946美元,年均增长14.6%,实现历史性的跨越。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620.1亿元和850.1亿元,比2006年增长2.2倍和2.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和利润分别实现4531.6亿元和1121.3亿元,是2006年的3.2倍和5.4倍,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高。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特城镇化稳步发展,突出长吉一体化、带动中部城市加快发展等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3.4万亿元,是前5年的4.5倍。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竣工运营,发展基础和后劲大大增强。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活力和动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5.7:44.8:39.5调整到2011年的12.1:53.2:34.7,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提速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多产业支撑、多极化发展的增长格局初步形成。县域经济增速连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民营经济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新产品产值增长2.2倍。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取得重要进展。东博会等开放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本文发布于:2023-09-09 21:4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58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全省   全国   经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