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特产业的优势开发——以甘肃旅游业为例

阅读: 评论:0

64
各地经济发展基础必定都各有优势劣势,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劣势并不永远都是劣势,劣势也不可能在任何视角都是劣势,将劣势转化为特优势产业,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一、甘肃省优势特产业的发展背景
旅游签证怎么办理(一)纵向对比甘肃省的特产业发展已取得了明显进步甘肃的优势特产业虽然同其他很多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纵向对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扶贫、公用事业(电力、交通、供水、废物处理、污水处理、通讯、现代物流等)领域。例如,2018年确定了298个总投资额重大带动性工程达5 100多亿元,充实了1 205个总投资额9 400多亿元的项目库。2019年,省列重大项目151个,总投资7 5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 340亿元。续建项目78个,总投资4 4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9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50个,总投资2 5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6亿元;预备项目23个,总投资6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其中很多项目都是依托地方优势特产业及开发地方优势特产业的,强化了经济
台北101大厦简介开发的意识,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都有所加大。
(二)优势特产业行业覆盖面小
纵向经济虽然有发展,但甘肃省目前的优势特产业仍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扶贫、电力和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等领域。省列重大项目和政府工作规划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农业产业及扶贫攻坚领域汇集了大部分的项目,产业集中度很高。受科研技术开发能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起点低的约束,交通物流项目、新型能源项目、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信息技术产业项目、生物医药项目、教育文化及特旅游项目加在一起的数量总和,也刚超过农业类项目和农村扶贫攻坚项目数量,农业比重达40.2%,特产业涵盖范围相对有限,覆盖面小,这显然不利于地区经济系统化地全面发展。
(三)横向同其他省相比缺乏高端附加值高的产业
相比较经济较发达地区,甘肃省高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较少,刚初步确立自己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例如,广东省已形成全面覆盖的产业布局,“一核、三圈、五轴、五块”规划覆盖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商品批发与零售业、信息技术业、金融业。“一核”是珠三角核心区,利用技术和经济优势带动全省产业辐射,“三圈”是珠三角承接、近地发展、延伸拓展三个层次,发展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五轴”是五条产业转移轴,“五块”是相邻地区经济扩展区域[1]。但甘肃省内自己的产业规划布局才起步不久,提出的“一核三圈”规划,主要是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规划下新丝绸之路
地图五条线路中的中心线,即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线路,作为甘肃省会的兰州处于枢纽位置。甘肃的“一核三圈”是以高铁为重点设计的,以省会兰州为核心的陆路交通及物流运输圈,并不是全部产业的系统性全局规划,且辐射范围主要包括兰州向东到西安,兰州向东南方和向南至重庆和成都,兰州向西北方向至西宁。因为范围再远航空运输优势会更大,兰州将失去陆路交通节点枢纽优势。可见,甘肃特产业发展的优势开发不足,而特优势产业没有太多优势品牌及特,无法形成高附加值,缺乏大量优质民营企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集,加上高水平科研人才较少,缺乏以高端技术带动高附加值的产业,完全没有本省的高端设备制造业,这些都使工业转型升级未能作为未来短时间内的特优势产业发展重点。
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1.拥有除海洋外的所有地貌
甘肃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不论从形态地貌学角度、还是气候地貌学及动力地貌学角度,甘肃都拥有除
收稿日期:2020-10-19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校区域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特产业
研究”(QXKJ2018-001)作者简介:史晓茹(1977—),女,青海西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投资经济研究。
地方经济特产业的优势开发
——以甘肃旅游业为例
史晓茹
(兰州财经大学  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摘  要:决的问题。旅游业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甚至产生良性连锁反应的行业。甘肃优势特产业聚集于农业、电力等,旅游业是重点,挖掘特转化为优势,形成开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经济;旅游业;优势;特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0)12-0064-03
65
掖临泽冰沟丹霞、张掖祁丰鬼脸丹霞、天祝奔康丹霞、永登苦水丹霞与树屏丹霞),喀斯特地貌(武都万象洞、景泰黄河甘肃地形狭长,横跨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由东至西全长1 655公里,省内直线距离长度是除内蒙、新疆、西藏外第四的省份(非经度计算),铁路、公路覆盖较全面,可以形成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Y形铁路公路联运线,基本能覆盖所有景点。
3.拥有55个民族
甘肃除汉族外还拥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75%。主要少数民族包括人口在40万人以上的回族、藏族、东乡族,并且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形成了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些少数民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风格迥异且保留完好,极具地方特。
4.汇集了全国多个地区的文化及生活习惯威海旅游资讯网
因20世纪支援大西北的政策,多个省份的人员汇集流入了甘肃,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及生活习惯,因为外来人口数量众多且各异,所以文化上也不具有排他性。省会兰州没有普遍被固定使用的本地方言,不会出现交流上的不畅,而且汇集几乎全国各地的地方食物,饮食等生活习惯上也不具有排他性。因此,甘肃相比较其他省份,旅游优势在于“全”,汇集了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
(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劣势
地处内陆地形复杂和经济相对落后是甘肃省的劣势。一方面,由于宣传不足,国内游客对于甘肃并不了解,且国内游客往往会选择那些已有多年旅游开发经验,知名度高,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的省份旅游,而甘肃省没有面向全国旅游者推广完善的全境旅游规划,因此,国内旅游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使甘肃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争夺上失了先机。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对中国的旅游市场及景点整体不了解,所以,面向国外的旅游宣传更是几乎为零。因为意识较为落后,在发展旅游业时,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弱,一些开发项目盲目模仿和扩大规模,不注重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例如,一些古建筑被人为损毁,或者兴建了一些与全国趋同,缺乏地方特的仿古建筑,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有一定不良的影响。
三、甘肃省发展旅游业为优势特产业的思路
(一)设立以省内全地貌代替全国地貌作为宣传点的地方旅游业推广方针
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除了工、特工艺品制造、餐饮业、旅馆业、娱乐业、出租车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在旅游者对中国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宣传推广特旅游。
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一周内游遍所有地貌的区域很少,但甘肃却汇集了除海洋外的所有地貌,作为一
个宣传点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甘肃为起点,让游客了解我国的地质结构和风土人情,形成以甘肃局部地貌人文代替中国全境地貌及人文,使甘肃成为一张中国旅游名片。
(二)全省规划将各地景点串连Y形线路
目前,甘肃省内的景点多由各景区自己设计宣传方案,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虽然有个别较具有知名度的景点,但总体的宣传力度不足,能带动的经济效益也很有限。应当由全省统一规划,把各地区的景点设计串连成一条7-10天左右的旅游Y形线,开设专门的大巴结合火车线路,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形成协同效应。
(三)强调不同的地貌及风土人情1.利用全地貌特点吸引游客
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地貌特征都比较单一,即使是地貌特征丰富的云南,也缺乏沙漠、丹霞、风积、海洋等地貌。而甘肃省不论从形态地貌学角度还是气候地貌学或动力地貌学角度,能在7—10天内游览除海洋外的所有地貌,这种全面的地貌优势可以宣传为“十天领略全地貌”,使甘肃能吸引国内外游客。
2.利用风土人情差异大的特点吸引游客
甘肃省拥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8.75%。其中回族、藏族、东乡族都有自己的
民族自治县乡,此外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各民族生活习惯、文化和风土人情迥异,很多都不为其他地区熟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优势。
3.强调饮食文化的“全”
全国其他地区都会大力推广地方特美食,但甘肃因为外来人口较多,目前全国各地不同的特饮食都有,挤占了本地食物的发展空间,地方食物知名度有限,这本来是劣势,但如果可以进一步强调食物的“全”,以各地食物的“全”代替地方食品的“专”,在较为集中的美食街,例如,新开发的兰州老街设置了全国不同地区的特食物分区展示,甚至分区域设置世界各国的特食物,提出“一天吃遍中国美食”或“一天吃遍世界美食”的旅游餐饮发展思路,形成类似于常设的世界美食文化节,并且在原有的地方食品基础上开发和创新美食,例如,可组织美食创新竞赛以达到宣传和引导作用,使创新的食物形成新品牌和地方企业,汇聚成有一定知名度的美食体系,转化劣势为优势,发展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新路径[2]。
(四)利用新的宣传方式
加强宣传推广除了要聘请一些有较高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和营销宣传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宣传方案的写作修改以提高文案水平,还要采取多样化灵活的宣传方式,如在传统的旅游刊物、电视广告等基础上利用游戏宣传。由嘉园数字科技公司开发了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的游戏,将甘肃著名景点设置为游
戏战斗背景并融入了河州花儿、敦煌古韵的音乐元
66
在各播放器上以宣传片作为广告推广,这些方式可以更好的吸引年轻消费体。
(五)设立服务标准和规范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旅游业从业人员水平需全面提高。导游、接待人员和景点工作人员除了要有各地方全面丰富的知识,还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或手段,有亲切的服务态度。目前,这些不仅是甘肃缺乏的,在全国的旅游从业者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欠缺,如果甘肃能制订一套本省适用的知识、技能、业务规范,不仅在未来可以有效解决旅游服务中的争议,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甚至可以为下一步推广全国做出率先的示范。
(六)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海外市场
可以利用有地方特的文化资源开发海外市场。例如陇西李氏宗祠是全国甚至海外的李姓华人家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及华人的追根溯源的文化背景下每年的祭祖活动会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此外甘肃回族人口众多,全省境内清真餐饮场所遍布,这对吸引伊斯兰教信仰的游客有很大的优势。
能对文化旅游起到促进作用的数字信息建设这两年也加快了建设脚步。丝绸之路信息港的建设,区块链基础平台广,会对未来甘肃的文旅产业发展有助力促进作用。
转化为特优势加以利用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参考文献:
[1]许树辉.产业转移下的广东省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区际分工演变——基于2005—2014年统计数据[J].热带地理,2017(3).
[2]人民网.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6)[2020-09-10].www.people/2019.
On Developing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e Tourism of Gansu as An Example
Shi Xiaoru
遨游中国2下载
洛阳市内好玩的地方
(Longqiao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zhou 730101, China)
Abstract: Gansu province currently has relatively fewer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cks industries with high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high added-value, which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Gansu province. Tourism is an industry that can dr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ven produce a benign chain reaction. Gansu’s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re concentrated in agriculture, electric power, etc., and tourism. Therefore, new ideas for development need to be taken by converting features into advantages.
Key words: local economy; tourism; advantageou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责任编辑:万红]
片机原理与设计”“微机原理与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硬件描述语言”“EDA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感受并培养“工程美感”;通过“MATLAB”“Multisim”“Protues”“Modelsim”等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培养“实验美感”。
三、结语
响应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四个回归”的号召,以促进师生产生专业美学共鸣,引导学生积极
、主动地“回归课堂”为目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科学美的内涵及科学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思路进行探索。未来,课题组将结合艺术美、科学美、工程美的定位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创新体系制定完整的调查问卷,
三亚美女陪旅游价格表
对相关教育从业者、受教育对象,以及人才使用者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美学思想的认同差异进行调研;探索并实施符合价值体系与创新体系的美学思想在师生间产生共鸣的方法与途径;对专业课程进行美学思想建设,在不影响原有知识体系传授的前提下,渗透相应的专业美学思想,培养以专业为事业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参考文献:
[1]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5).
[2]马宁,王佩琼.工程美学研究路径刍议[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8,10(6).
[3]潘必新.科学家谈科学美——三议所谓科学美[J].哲学研究,2001(11).[4]刘仲林.论科学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1984(1).
Reflecting on Cultivating the Percep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ake the Special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Yan Gaizhen  Xu Chaoshen  Zhang Pingjuan  Wang Yu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aesthetics” is embodied in the scientific phenomena of social life, and cultivating the percep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special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basic ideas of cultivating the percep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aesthe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ng ways by combining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investigating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difference, study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istory, compil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igures’ anecdot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thoughts for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ientific aesthetics; aesthetic resonan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责任编辑:师清芳]
(上接第44页)

本文发布于:2023-09-10 19:1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6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优势   地方   甘肃   旅游   经济   产业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