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效果图及介绍(全集)

阅读: 评论:0

2010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效果图及介绍(全集)
 
中国国家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体。
中国贵州
      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杭州一日游景点

      贵州馆平均高度为7.2米,极端高度达8.5米,展示主题为“醉美贵州,避暑天堂”。在6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将贵州的自然山水和多元民俗文化巧妙结合,抽取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和山水瀑布极具贵州特的视觉元素,高度凝炼贵州人文自然风貌以及“醉美”和“避暑”的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特,力求使绝大多数不了解贵州或从未踏足过贵州的参观者,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对贵州馆留下深刻的印象。
宁波滕头馆
     滕头馆的垂直绿化。这是一种全新的绿化模式,意思是在整个墙面上种植一种特殊的植被,对墙体内的室温进行调节。
宁波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村的“生态理想化、生态资源化、生态生活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营造了“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成功走出
了“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经济发展路径,是中国乡村城市化的代表之一。 湖北旅游必去景点
中国青海馆
     青海馆的设计将围绕“水”的主题,以长江、黄河、澜沧江为引子,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等形式,讲述三江之源是生命的源头、文明的源头、城市的源头,体现了江河赋予人们
的“养育之恩”。同时亮相的青海馆吉祥物“三原”以水滴为原型,憨态可掬的拟人化形象,不仅与“四海之宝”海宝相呼应,同时体现了“三江之源”的主题。
中国香港馆
香港馆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本地两位年轻设计师设计。该馆分为3层,馆名为“无限空间”,
意念来自香港城市发展的不同层次。香港寸金尺土,但港人的创意却有无限空间,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香港馆”的设计蓝本。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览中,香港参展方案则以“智能卡、智能城市及生活”为主题,虚拟“真人导赏”将成为展览最大特,参观者可利用电子互动屏幕,在虚拟场景中“试用”智能身份证过关、八达通乘车等,亲历港人“一卡通行”的高效率生活。
中国澳门馆
      澳门馆位于中国馆区,其背后的中国馆已雄姿耸立,各种设备安装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在欢庆的祥狮舞中奠基的澳门馆,被设计成“玉兔宫灯”造型,犹如世博会中国馆前一只吉祥喜庆的迎宾彩灯。
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上海世博会澳门筹备办公室主任杨宝仪介绍,澳门馆占地637平方米,楼高7层,展示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1999米,寓意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年份。
大明宫展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积    北京带娃游玩攻略“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西安向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申报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属于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领域。唐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最具活力、最具人文特征的城市新区。其中,占地3.2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2010年建成开放,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出的大明宫展馆将依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栖凤阁为蓝本,以唐代阙楼建筑艺术的代表“三出阙”形式为设计思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设计,以唐栖凤阁11国内景点值得去的地方比例复原实体,外形古朴雄浑。

本文发布于:2023-09-13 21:4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8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贵州   生态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