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

阅读: 评论:0

序: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太平洋之间,大自然划出一条美妙壮丽的连线,那就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204万年前的巫山人、200万年前的建始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00万年前的郧县人……长江是东方人类的摇篮。今天,它依然是世界上养育人口最多的大河。
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与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尼罗河文明等古老的大河文明共同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推动着中华文明走向更高的文明境地。
长江文明展是中国博物馆界首次用展览的形式集中向国内外观众展示长江文明。这是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长江沿线十四家博物馆合作共同向北京奥运盛典献上的一份厚礼。
长江,世界著名大河之一,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于我国中部,奔流在世界的东方。她和黄河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全长6300余公里,居世界第3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长江流域总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83。长江流域现有人口约4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15。其流域分布着50多个民族,其中约94%为汉族。
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平均人口密度超过220/平方公里 ,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度达600-900/平方公里,上海达46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第一章 母亲之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在200多万年前这里便生活着目前所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巫山人。随后元谋猿人、南京猿人、郧县人、长阳人、资阳人……先后在长江边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构筑了一个完整长江人类进化谱系东方盐湖城介绍
长江孕育了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长江文明,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里,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先民人工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发明了最古老的舟船,他们巧夺天工的盐业采集技术享誉中外,更孕育了精妙绝伦的玉石器文化,繁衍出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
一切始于200万年前的江畔,长江流域以其独具特的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一、母亲河的馈赠--
河姆渡遗址水
年代: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
所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水稻是长江献给世界人类最宝贵的礼物肥沃的长江流域不仅是水稻的发祥地,更是全球知名的水稻产地。从人类发现第一株野生稻,至人工栽培籼稻、粳稻,直至现在全球推广杂交水稻,水稻已承担起养育世界近一半人口的重任。几千年来,以水稻为中心的生产劳动在长江流域培育出独具特的稻作文化
万余年来,水稻由长江流域走向了黄河,并且漂洋过海,传遍全球,成为养活全人类的重要农作物,被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栽培北京四惠长途汽车站网上订票。
二、山水间的使者--
江水是联系文化的纽带,也是文化传播的通道。三峡的峻险和江南的秀美给长江的舟船同时注入了阳刚与温柔的秉性。古代先民沿长江而居,使用舟楫浮渡江河,探索未知,传播文明,在与风雨的搏击中创造了独具特的舟船文化
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襄阳十一天气预报--《周易-系辞
三、天人吉祥物--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玉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祥瑞之物。长江流域的史前玉器精巧秀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含义,其精良的制玉工艺、神秘奇异的纹饰、浓郁的宗教气息如同一个个灵动的音符点缀于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中。天地相通,神人沟通,天人合一。玉器表现出来的神人沟通媒介功能,使天地、自然、人类浑然一体,营造出浓浓的神秘氛围
四、国之大宝--
长江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盐业资源。自古以来沿江地区制盐业就非常发达,岩盐、井盐、海盐等资源十分丰富,这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富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盐成为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宝孔林几种人不能进”

本文发布于:2023-09-14 08:3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89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长江   世界   文化   水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