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东滩湿地生态分析

阅读: 评论:0

崇明岛东滩湿地生态分析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
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为326平方公里,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亚洲海岛旅游排名。其中,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241.55平方公里,包括19982001年大堤以外的潮间带滩涂和水域;堤内以鱼蟹塘和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约为为85平方公里,也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
我们将对湿地的定义与类型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崇明东滩湿地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对崇明东滩湿地的重要意义,崇明岛的生态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武汉会战
一. 湿地的定义与类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湿地生态系统是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湿地类型有以下五种:
1. 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 ,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我国沼泽湿地面积 1370.03 hm²,占天然湿地面积的 37.85%
沼泽的特点是地表经常或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具有特殊的植被和成土过程,有的沼泽有泥炭积累,有的没有泥炭。沼泽湿地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沼泽化草甸,内陆盐沼六个类型。
贵州天气预报15天查询2. 湖泊湿地
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具有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和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等经济价值。
中国的湖泊分布广且不均匀。按着湖地理分布和形成特点,将全国划分5个主要湖区:青藏高原湖、东部平原湖、蒙新高原湖、东北平原及山地湖和云贵高原湖。长江中下游及青藏高原是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3. 河流湿地
河流等流水水域沿岸、浅滩、缓流河湾等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包括河流、小溪、运河及沟渠等。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把河流本身也包括在湿地范畴之内。
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即河流泛滥洪水淹没的湿地。泛洪湿地主要由各类苔草、禾草、灌丛植物组成。在常年积水的牛轭湖湿地生长各种水生植物和苔草、芦苇等沼泽植物;季节积水湿地为沼泽化草甸和灌丛植物。
4. 浅海、滩涂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
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 人工湿地
稻田是非常普遍的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 效益的综合性, 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二. 崇明东滩湿地的价值豪华游轮多少钱一艘
东滩湿地上海市目前仅存的优质自然资源,1992年被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1998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200222日(国际湿地日)被正式列入拉姆萨国际湿地保护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如何科学认识东滩湿地自然资本的价值,如何合理利用东滩湿地己成为东滩生态开发的首要任务。
崇明东滩湿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东滩湿地是东亚最大的候鸟保护区之一,位于候乌南北迁徙路线东线中段,是国际迁徙鸟类必需的栖息地;东滩湿地是国际意义生态区的核心部分,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快速演替的生态系统。该区域是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理想场所。
崇明东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在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东滩滩涂辽阔,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
崇明东滩湿地具有宝贵生态价值。
东滩湿地是崇明岛的生态屏障,也对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鸟类分布达97种,每年总数量达200-3
00万只。每年到崇明东滩越冬的小天鹅数量达3000-3500只,是我国小天鹅最大的越冬栖息地。 崇明东滩湿地处于海洋,河流,陆地,岛屿的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极为复杂与独特,尽管滩涂植被比较简单,主要有芦苇,藨草和海三菱藨草组成,但由于生产量大,在滩涂淤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其他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养育着上海地区70%-80%的物种。
崇明东滩湿地具有开发价值极高的美学价值。
东滩湿地临大海,通长江,靠岛屿,加之30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植被一望无际,碧空蓝天,成鸟类飞翔其间,配以晨光、日出、雨和夜幕,辽阔、壮观、宁静、秀丽和彩斑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可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最为美丽的去处之一。随着上海市民的富裕以及他们过于紧张的工作节奏,东滩一定会成为开发价值极高的旅游、休闲胜地。拟建的崇明东滩湿地将充分将其美学价值展示给世人。
三. 可持续发展对崇明东滩湿地的重要意义
以往社会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往往以损害和牺牲
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的200年,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的生产力,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发森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现象;而另一方面,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超越了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以及一系列严重的全球问题,威胁着人类生存,使人们首次认识到,人类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了危险。
80年代初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992旅游包车软件UNCED大会,以此作为指导方针,制定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被广为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来的,它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去需要的能力
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是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公众对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参差不齐,保护意识淡薄;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湿地比例较低;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不到位,保护能力较弱。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湿地保护法
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不能满足湿地生态保护的需要
湿地生态保护资金缺口很大,保护管理专项经费严重不足,示范工程数量和规模不得不压缩。多数地方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没有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示范工程建设也没有相关优惠政策。围垦改造、污染填埋等破坏湿地的行为时有发生,湿地生态恢复由于缺乏资金而难以进行。
、经济社会发展与湿地保护矛盾突出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与湿地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规模的水田、强排灌水利设施上马,使湿地地表水排干、地下水位下降十分严重,湿地内储存的100多亿立方米地表水减少了87亿立方米。
崇明东滩是上海的最后一片净土。它未经大规模的人工开发,没有人为的污染。怎样保护好这片净土,怎样在这块净土上进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21世纪已逐渐被清晰地定格为环境世纪。环境革命、生态文明将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领域和衡量的重要标准,也为上海提供了站在新时代的最前沿开创21
世纪发展新辉煌的机遇与途径。这就是抓住开发崇明的契机,把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生态文明标志性项目--生态综合示范区进行建设,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1114日,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正式批复了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上报的《上海崇明东滩总体结构规划》。他们最终采用了美国Philip Johnson概念规划。将崇明东滩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港,把各类生活要素融合揉和,天地一体,减少破坏珍贵的天然资源,危害下一代的生活环境。从乡村化到城市化的生活模式相信不能扭转。面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类居住地区,肯定变得更加自给自足及环保生态化。未来的科技发展会对未来生活环境带来崭新面貌。空间密度安排要适应不同活动的要求。中心地区必须细密,减少土地需求,提高用地效率。居民点的分布呈分散状,但以方便交通相联结。容许活动密集程度由内向外渐次延伸。本规划区范围总面积174平方公里,西侧以沪崇苏高速公路为界,东、南、北侧分别以92大堤和98大堤为界。东滩是面向21世纪,以生态维护为主题,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高度协调发展的,对外展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高科技现代化的生态港。
四. 崇明岛的生态建设
崇明东滩湿地可持续发展中我们还要关注以下问题。在强调崇明东滩自然资本的有利条件之外,必须注意到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在使崇明以及东滩的环境优势逐渐削弱。
就崇明全岛而言,一是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海水倒灌越来越严重,水质的限度其最高达100多天,三峡水闸建成与那水北调工程使咸度期更长;二是由于污染治理力度小、水利建设欠账多等原因,已造成全岛沟河严重不畅,水体恶性循环,土地向盐渍化发展。
就崇明东滩周围而言,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滩涂的过早围垦、过量捕杀和偷猎、污染加剧、泥沙淤积日趋严重、湿地水文状况发生变化,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近年来东滩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鸟类正遭遇越来越多的人为干扰与破坏,对东滩的围垦已深入到保护区的核心区,对越冬的珍禽和水禽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影响。
崇明东滩湿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在规划和发展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在每一阶段都要达成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能适应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变化。针对崇明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规划需求,此总体规划针对各种变化提供足够的弹性是绝对必要的。
崇明东滩湿地可持续发展之环境可持续发展应从绿生产、绿生活、绿教育科研入手。
仅作为对面向生态文明的一种探索,崇明东滩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绿生产、绿生活、绿科研教育。
绿生产:包括绿工业和绿农业。绿工业应以生态原理指导和介入规划、设计和生产,提供高效低耗无害、循环和再生利用、自然资源代替的技术和产品。对传统的工业活动并应该从末端治理改为清洁生产,单靠一些补救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这就要求人们到新的治理环境的手段,从根本上寻污染的根源,并进和避免产生勿让,这就要实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中不断采用的一体化预防性环境策略,它可以全面提高效率以减少产业发展对人类与环境的危害)。

本文发布于:2023-09-14 10:3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228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生态   东滩   环境   保护   绿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