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

阅读: 评论:0

宜良天气预报-青苹果私人摄影

<a href=http://www.035400.com/whly/3/312790.html style=高树"/>
2023年4月4日发(作者:洛阳新区体育场)

1

1.高中语文必修5第九课《说“木叶”》课文原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

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

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

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

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阿拉善盟政府网 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

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

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

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

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

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

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哈尔滨万达电影 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

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

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

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

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

“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

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

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

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

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

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

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

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

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

2

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

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

“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

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

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

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

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

胆的发挥创造性甘肃花儿 ,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

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

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

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

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

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

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

如吴均的《答柳恽》说:佛山季华园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

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

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

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

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

“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

“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

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

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

3

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

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

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

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

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xie 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

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

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

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

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性。

树的颜,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

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

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

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

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

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

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

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

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

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

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

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

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

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

4

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

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

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

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

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2.高中语文必修5第九课《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引导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进行迁移,领略

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A、如果班上来一位新同学,名字叫“沈劲(婧)”,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劲”

是男生,“婧”是女孩。这样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决定”人的性别。

B、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

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

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从中我们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

5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释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

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整体把握——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第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①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②“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③“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④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

2、(第4-6段)“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

疏朗的秋天气息。

〓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①“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②生读这段内容,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③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④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⑤比较其江西铅山县属于哪个市 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

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①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②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

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③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

特征,以突出强调。

6

〓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

题。明确:

①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②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第7段)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

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四、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

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

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

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

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

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

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

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

“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

—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

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

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7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

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

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

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

会如何呢?

4、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

力)

第一组: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板书: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3.高中语文必修5第九课《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沈阳cos 理解力和领

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

点。

8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

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

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

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

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

中卓有建树,提出了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

(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

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

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

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9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

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

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

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

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

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

10

“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

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

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

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

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

密层层的浓阴,褐绿的树皮,充满生机、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

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

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代表热

情、绿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

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

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

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

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

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梅花梅花绝句

王安石陆游

1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坚。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

几首,请再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

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

文化。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4.高中语文必修5第九课《说“木叶”》知识点

1、作者简介

林庚(1910—),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

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代诗人。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

诗集《夜》,1934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

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其后出版的诗集有《夜北国超市长江店 》(1933)、《春野与

窗》(1934)、《北平情歌》(1936)、《冬眠曲及其他》(1936)、《林庚诗选》(1985)

等,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主要著作:《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国历

代诗歌选》《天问论笺》《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

2、本文是一篇文艺评论,作者林庚,的学者、诗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

“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强调诗歌的语言富于

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

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

12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

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

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

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cayo 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

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

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

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

“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

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

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

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可能是透着黄,在触

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

这个样子。

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

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

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高中语文必修5第九课《说“木叶”》知识点

一、内容分析

全文共七段,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

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

13

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至六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作者把曹植诗中的

“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

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

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

的秋天气息。

第七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

的差别几乎是—字千里。

二、引用与比较

全文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含有“木叶”“树叶”“落木”“木”等词语的

诗句,并分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来说明道理。

比较的对象有:“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

“木”与“树”。

下面以“木”与“树”的比较作简要分析:

树木叶一致,繁茂排斥,越来越少,无颜褐绿透着黄触觉湿润干燥感

受空阔、疏朗、较单纯饱满

三、文中诗句例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是说秋风—起,洞庭湖掀起波澜,树叶纷纷落下。袅袅:秋风摇木貌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临江王节士歌》)

节士:有节操的人。月浦:月光映照的水滨。

3.后皇嘉树,橘徕服今。(《橘颂》)

后皇:指天地。徕:来。全句大意是: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

适应当地的水土。

14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

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

名。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犹言山头。系游人滞留之地。常与游子的

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6.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今极浦。(《哀江南赋》)

涔阳近湘水,极浦:最远的水滨。全句大意是:辞别洞庭湖时树木的叶子纷

纷落下,离开涔阳极远的水边,走上了出使西魏的征途。

7.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

全句大意是: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8.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饮马长城窟行》)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

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

我的想念。

9.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

这句是说: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10.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

妖,艳丽。闲:同“娴”,雅。歧路,岔路。冉冉:动貌。翩翩,动作轻盈的

样子。

本文发布于:2023-04-04 17:2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45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郑州庙会
下一篇:滑翔伞
标签:高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