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阅读: 评论:0

斯洛文尼亚国歌-博白县

<a href=http://www.035400.com/whly/3/25663.html style=台北"/>
2023年4月13日发(作者:广州凤凰城酒店)

15

2005(7)

近期,国内相当一部分城市提出了建设

“生态城市”的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然仅有理论

指导而缺少可操作的经验加以借鉴,势必使生态城市的规

划、建设仅停留于“热炒概念”的层面,而难以收到预期成

效。故我刊将陆续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一些城市在生

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为国

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受本刊之邀,新加坡国

立大学建筑系杨沛儒博士,特撰写了“生态城市设计专题”

系列文章,已于今年2-3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国外生态城

市的规划历程1900~1990》,本期继续发表该系列第二篇文

章《生态城市的总体策划——台北生态城市的规划架构》。

此外,台湾高雄大学都市发展与建筑研究所所长曾梓峰教

授亦结合德国生态社区规划案例,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社区

规划中的社会资本观念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读者有

所启发。

生态城市规划

台北夜景(图片来源: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

16

2005(7)

序言: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台北经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

概念,并以台北市的规划经验探讨其实施

架构。文章主要依据1998年台北市政府都

市发展局委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

所编制的《台北市主要规划通盘检讨——

绿生态城市规划》,作者在当时分别担

任该规划的协同主持人与主持人。台北市

绿生态城市规划系针对台北市既有总

体规划,以生态规划方法进行通盘审视工

作。台北市的空间发展因为容许开发的基

本强度过高、规划管理及开发机制欠缺弹

性,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不广南省

足,而呈现普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根

据台北市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

等目标,需深刻审视整体城市政策、土地

管理及城市设计的架构,使台北市走上可

持续的合理发展之路。

1 台北市城市环境自然系统之变迁

台北市城市环境自然系统分析,须将

城市发展与盆地自然系统的变迁视为一

个系统的整体,考察其地理空间的历史过咸宁汽车站

程,从而提出台北市所面临的城市环境课

题。

生态城市的总体策划——台北生态

城市的规划架构

Eco-city Master Planning: A Planning Framework of Taipei Eco-

city

杨沛儒 王鸿楷

Perry Yang Hung-Kai Wang

文章编号:1009-6000(2005)07-0016-10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杨沛儒,台湾大学工学博士,硕士,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MIT)硕士 ,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设

计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助理教授,城市研究组负责人;

王鸿楷,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

台北盆地由大屯山、林口台地及中央

山脉北侧的丘陵山地围合而成。约280万

年前,台北地区东北部的大屯山火山开

始形成,属早期火山活动期,以大屯山东

北角的南子山为代表;中期的火山活动约

发生于75万年前,以小观音山、竹子山及

南大屯山为代表;后期火山活动约发生于

50万年前左右,包括磺嘴山及七星山。约

10000年前,因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

海水从关渡一带灌入盆地而形成一大湖

泊。直到约4500年前,古台北湖北岸苏州蝶尚主题酒店 的关

渡古鞍部,受侵蚀而崩裂决岸,使湖内水

奔腾而出。海水陆续退出后,湖底平原逐

渐露出。约4000年前,“绳纹陶海进”发生,

圆山成为孤岛,此后海水多次进退于台北

盆地。直至1694年因康熙三十三年大地

震,盆地部分下陷,海水又由关渡隘口侵

入盆地,淹没盆地西北大部分,仅东南及

南部接近山系地区露出水面。康熙台北湖

产生后,因淡水河及其支流不断冲积的结

果,湖底逐渐露出而形成低湿平原,时至

今日,台北盆地已全部露出水面(黄书礼,

1996)。因此台北盆地主要地质组成为原

台北湖底的沉积物,地质松软且厚度达

50~100m以上,是台北城市发展主要的

自然限制因素之一。

台北盆地有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至

7000年前。在盆地及其周围,曾发现80多

[生态城市规划]

17

2005(7)

处史前遗址。早期聚落多分布于小丘或盆

地周围的坡地上,如圆山、芝山岩等。此后

凯达格兰的平埔族零星散布,以渔猎和简

易农耕为主(王纪鲲等,1994)。17世纪以

后,汉人逐渐移入盆地拓垦,自河港向盆

地内陆扩张,形成分散于盆地的散村。沿

淡水河建立大龙峒、艋舺及大稻埕等,市

街聚落的形式与河岸的关系至今仍清晰

可见;并沿基隆河建立八芝兰(士林)、唭

哩岸(石牌)、锡口(松山)等;沿景美溪建

立境尾(景美)等。其中艋舺及大稻埕曾兴

起成为北部最大的河港城市,后因淡水河

逐渐淤浅,基隆港取而代之成为北部对外

出入门户,铁路、公路替代了河流的交通

功能(王纪鲲等,1994)。日本据台时期,台

北盆地的城市发展腹地由初期的“三市

街”向外扩张。1905年的《市区改正计画》

完成台北与基隆、新店、淡水、芝山岩之间

的主要道路,市区内许多耕地也随着城市

发展需求而改变使用。二战后台北盆地的

图1 台北市卫星影像图(资料来源: 中央大学太空及遥

测研究中心)

城市发展范围大致以淡水河、基隆河、基

隆路及罗斯福路为界,台北市区逐渐向四

周蔓延。在地形因素限制下,东向内湖、汐

止方向延伸,南向景美、木栅地区扩展。

在水域方面,自1960年代开始,因防

洪整治的需要,台北市逐次在淡水河、基

隆河、新店溪等河岸兴建堤防及挡水墙,

断绝了城市活动与水域空间的关系。约莫

于同一时期,城市蔓延发展影响到外围的

自然山系,因山坡地不断面临开发压力,

许多不当或不兼容的开发行为招致环境

灾害,如木栅、内湖、阳明山等地区,原有

的地貌山景已发生改变。

此外,近10年来许多重大基础设施建

设如地铁、快速道路等,扫除了城市的交

通障碍,如圆山、公馆与六张犁等地。信息

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城

市发展的自然条件预期产生重大变化,传

统工业逐渐在台北市内消失,新的交通系

统、土地使用与网络沟通模式正在改变城

图2 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的概念架构

市空间的功能(图1)。

2 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的概念

架构

《台北市生态城市纲要规划》是指导

城市政策、土地管理与规划准则的先期规

划,以生态环境取向的概念架构为基础,

拟定城市发展的策略与规划原则。在此架

构下,包含生态城市发展政策、城市环境

土地管理体系及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

三个主要层次(见图2)。

2.1 生态城市发展政策

依据生态规划的观念,在城市政策方

面拟定生态城市发展政策的基本原则。此

一政策原则依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分别提

出生态城市发展政策的不同方向。这些发

展原则,将成为重新审视现有台北市主要

规划的政策性指导纲领。

2.1.1 生态城市的全球化对策

当代城市的生态足迹往往无远弗届,

18

2005(7)

尤其是全球化时代城市的承载量(carrying

capacity)超越了其所在的盆地、河谷或流

域的生态系统原有的资源限制。从容受力

观点来看,城市发展应限制在该系统所能

承载的门槛值以下,使得环境影响不至于

超出其不可回复的范围以外。因此,城市

的全球化可视为一种“生态城市策略”,因

为全球网络所延伸的生态足迹,已扩大了

该城市的承载量或容受力,维系了系统的

活力。

然而,城市全球化发展未必会符合生

态城市的原则。完全受全球资金流向左右

的城市的发展,极可能带来不恰当的土地

开发决策,例如东南亚“金融风暴”过后,

留下许多无法完成的空间规划或投资。

“多样化生态岛屿”发展策略,是从地方政

府规划的角度提出的顺应城市全球化趋

势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以台北盆地自然

系统的条件为单石头先生 元区划的基础,结合城市

发展现状,建立小尺度的“生态深圳 宠物 城市分区”

发展单元。每一生态城市分区均充分运用

其环境潜力,寻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建立

其特殊位置与发展角,并且和全球城市

网络的工业、金融、知识、信息的生产与消

费网络产生连结。由于和区内其他“生态

城市分区”各具特,整个城市、自然系统

具备高度多样性与复杂度,足以应对瞬息

万变的全球市场变动。

2.1.2 都市圈生态系统的管理

台北盆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丧

失生态多样性,其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

・山域水域系统栖息地的消失;

・山域水域景观的逐渐破碎化;

・原生植被的消减与外来物种的入

侵;

・河川污染、空气污染与土壤污染;

・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对于城市小

气候的改变;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生态规划为主要

方针,以《台北都市圈生态系统数据库资

料》为基础,拟定台北都市圈生态系统的

管理策略如下:

・建立绝对保护的生态核心区:在

不断充实与更新数据库资料基础上,辅以

环境敏感地区的区划资料,以明确划定出

绝对保护的生态核心栖息地,通过环境教

育与土地管理的手段来加以保护。

・建立城市边界与缓冲区:由于台

北市属盆地地形,城市的自然边界已受地

形限制,然而因坡地开发的程度日益加

剧,仍须选定包括山域与水域的若干重要

生态核心区,先行划定为缓冲范围,以控

制城市蔓延。

・建立生态廊道:在台北市调查并

划定重要的生态点,保持其在空间上的连

续性,以有利于植物与动物进行基因交

换,增加物种流动选择的机会以延续生

存。台北市大屯山系、东南山系均属于自

然度丰富的地区,虽然因城市开发已遭到

破坏,但仍可通过土地使用现状的审视分

析,寻求建立生态廊道联系的机会。

・栖息地的恢复(restoration):栖息

地恢复最重要的方式为生态绿化。生态绿

化即根据所要绿化的潜在植被,以人工方

式诱导其加速进行。以潜在植被演替过程

中优势种类为主要培育对象,使生态绿化

后的植物落与相邻地区相吻合,并融入

地域性生态体系的运作之中(郭城孟,

1990)。对于自然地貌已经很少的城市已

发展地区,原有的植物落仍可根据该地

区地形、气候与土壤因素加以重建。生态

绿化的目标在于重建一个复杂而组织严

密的城市森林,一如原有的天然林,这将

是栖息地恢复的基础。

2.1.3 紧密城市发展策略(compact city

strategy)及大众运输导向发展(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紧密城市(compact city)是一种控制

城市蔓延的策略,它以追求可持续的城市

发展形式为目标,并试图强化中小尺度地

方中心的城市功能。紧密城市策略,正可

以应对台北都市圈空间因无序蔓延而导

致的盆地周边自然灾害频繁的现象,并将

成为整个生态城市纲要规划架构中城市

尺度层面的重要发展策略。台北已经是一

个十分紧密的城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

约9700多人。多中心紧密城市发展,将更

强调以山域水域系统作为自然分界,每一

地方分区追求机能完整性、区域特与能

源资源使用的效率。这个目标需配合

TOD,将现有的以汽车道路交通为导向的

交通模式转为大众运输,并通过交通运输

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调整城市土地

的使用。以地铁车站为中心的步行及自行

车半径范围内,强化地区中心的形成,以

配合全市的紧密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土地

混合使用空间模式的形成,进一步改变原

有以汽车道路系统为主的城市空间结构。

2.1.4 极小能源输入(minimum energy

input)及绿建筑环境系统

台北市的绿建筑政策定位于城区

绿建筑环境系统的营造,视台北盆地为

一个自然——城市系统,在本地特殊的地

形与气候等环境条件下,追求系统的“极

小能源输入”。通过太阳能及节能技术、环

保建材与资源再生系统来设计及营造,绿

建筑政策可以经由法令规范的制订,使

整个城市向“零能量输入”的城市环境系

统目标修正。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鼓励

建筑物再生利用的观念。上述原则的实

施,可结合建筑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建筑

污染防治法令、绿建筑检测技术整合、

建筑节约能源政策工具、建筑资源有效利

用等方面,以各种奖励措施、示范地区或

公有建筑物优先实施等方式,逐步纳入建

筑管理程序之中。

2.1.5 市民参与环境改造

19

2005(7)

市民参与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重要精神之一,市民应有充分参与影响其

生活环境的公共事务的决策的权力,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规划设计准

则等体系内容的发展乃至执行过程中,应

充分为市民提供参与发言、建议构想以及

直接参与的机会。以《地区环境改造规划》

为机制加入市民的参与,可发掘社区空间

真实而切身的生活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规

划方案。特别是台北市近郊的山坡地环境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有的使用者及市

民团体众多,可经由参与规划过程,结合

市民活动改善自然环境的实质问题。该措

施也可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与环境自

主权。生态城市的落实基础在于生态观念

及环境意识的扎根。市民参与地区环境管

理不仅可以改善邻里社区的安全及环境

维护,同时也使生活空间中的自然过程变

得明晰可视(making visible the natural

process that sustains life),是生态城市纲

要规划进一步成为行动纲领的重要环节。

2.1.6 城市灾变管理及防治策略

城市灾变管理策略,首先应建立灾害

在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中的

结构性位置,扮演“准则检验”的角:不

论城市制度或基础环境设计,若能有效降

低灾害的危害,则其规划准则即能符合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反之若一再发生非

预期的重大灾害,或无法根据灾害的发生

有效应变,则显示制度或环境设计具有重

大缺陷。以灾害作为规划准则检验的方

法,首先必须将历年来城市灾害的发生地

点、频率与成因予以整理,并对照当时城

市发展政策、防灾策略与灾后反应,出

灾害与规划的关系。最后必须将这些对照

关系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限制参考,规范

各部门的规划必须针对这些对照关系提

出影响说明。总体而言,城市灾变的防治

策略包含以下几个重点:

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地区如湿地为主要对

象。其中法定保护区、保留区共计有8个

(见表2),其中包括阳明山公园、关渡自然

保留区与台北市中兴桥与华中桥野生动

物保护区等三处位于台北市范围内。

2.2.2 地表水源维护敏感地区

水资源的保护与经营管理是维系台

北市成为一个具有生态运作功能的关键。

地表水源维护地区的划设应从地表作用

与水库水体维护等二方面加以考虑。

2.2.3 天然灾害敏感区

依据《台北市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与策

略研拟之研究》结果,将台北市的天然灾

害敏感地区大致区分为洪水平原、地质灾

害及空气污染等三个敏感地区(黄书礼,

1996)。

・洪水平原:洪水平原的成因,是河

川自上游地区经由河水冲刷,将土壤、细

砾与沉积物质带至中、下游平缓地区,长

期堆积所形成的平原地带。在台北盆地

中,基隆河、新店溪与淡水河两岸都有洪

水平原的形成。此地区除具有地下水补给

的功能外,因其地势较低且邻近河岸,易

受到洪水的泛滥冲击,故需将其划设为环

境敏感地区。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敏感地区的

划设主要是依据张石角教授(1994年)所

做的《台北市自然环境调查评估与区划—

—有价值空间与生态资源之调查与区划》

・城市灾变风险认知的加强与处理

程序的下放;

・市民大众灾害相关专业训练的强

化与灾害意识的提升;

・利用经济手段如保险等办法降低

灾变的危害;

・城市规划发展的初期即需强调灾

害防治问题的重要性。

2.2 城市环境土地管理体系

城市土地管理机制的原则为保育

(conservation)与防灾并重,包含环境敏感

区划设及城市建成区绿地防灾两个范

畴。依据《台北市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与策

略研拟之研究》(黄书礼,1996)的成果,对

于环境敏感地区的定义共分为:自然生

态敏感地区、地表水源敏感地区、天然灾

害敏感地区、城市景观资源敏感地区等4

大类,再加上城市建成区绿地防灾系统

的划设共分为5类。针对城市内不同区位

土地发展潜力与限制面的双重考虑,引

导出台北市各区域的土地发展适宜性评

估,作为生态化土地管理的依据,使台北

市未来土地规划依据最佳化及可持续的

方向发展。

2.2.1 自然生态敏感区

因台北市目前对于较特殊或稀有的

动、植物多已划设保护区或保留区加以

保护,因此自然生态敏感地区的划设则

根据现已公布的保护区、保留区以及具

表2 台北都市圈法定保护区与保留区

名称保育动植物面积(hm2)

淡水河红树林自然保留区水笔子纯林及伴生之动物76

挖子尾自然保留区水笔子纯林及伴生之动物30

坪林台湾油杉自然保留区台湾油杉34

哈盆自然保留区天然阔叶林、山鸟淡水鱼类332

插天山自然保留区栎林带、稀有动植物7759

台北市中兴桥与华中桥野生动物保护区渡冬水鸟200

关渡自然保留区水鸟、水笔子、草泽55

阳明山公园稀有动植物11456

资料来源:黄书礼,台北市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与策略研拟之研究, 1996。

20

2005(7)

图3 台北市环境敏感地区分布图

注:引自“张石角,《台北市自然环境资源评估与区划》,1991”,以1/5000航摄图为基本图。

研究成果,以及黄书礼教授(1996年)《台

北市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与策略研拟之研

究》内容作为划设范围。

・空气污染:依据基础环境分析,台

北市的空气污染主要源自交通工具、工程

开挖、工业区排放以及餐饮经营等,若要

将台北市建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城市,必须控制空气污染,使全体市民得

以享受优良的生活环境。

2.2.4 城市景观资源敏感区

以台北市行政区范围内现有的景观

资源为分析对象,盆地、河川与坡地为塑

造台北市自然景观的三大因素。自然景观

资源的分布区域包括地表景观、水体景观

等,此区极易因不当或不兼容的人为开发

而导致环境冲击与伤害,需加以保护。此

外,亦可通过规划亲山空间、亲水空间与

景观点,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依据《台北市自然环境调查评估与区

划——有价值空间与生态资源之调查与

区划》(张石角,1994)的研究成果,台北市

自然景观资源地区应划分为“自然环境保

育区”与“自然环境保护区”两部分。“自然

环境保育区”意指自然环境资源品质应妥

善维护的地区,主要的组成要素包括生态

林、游憩用水域、景观点等;“自然环境保

护区”系指高敏感地区,为防止灾害、保障

市民安全而加以保护,不受人为不当的干

扰或改变其形貌。台北市因城市发展的蔓

延过程,使得城市周遭的盆地山域自然系

统受到干扰,生态平衡未受重视,导致自

然景观资源遭受冲击与破坏,环境品质逐

年下降,市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疏

离。例如土鸡城、山坡地住宅、坟场等土地

利用,对山坡地的视觉景观造成最直接的

破坏;高大的堤防与挡水墙河堤将人的亲

水天性与河川间完全阻隔,以致台北市近

山亲水的天然特几乎完全与市民生活

隔绝。台北市的自然景观资源现状,需要

全面的生态城市规划架构来逐步改善。

2.2.5城市建成区的绿地防灾系统

在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下,城市已建成

地区土地应朝着维护环境安全的方向,通

过降低建筑密度和确定合理的容积率来

诱导城市再发展,逐渐建立绿地开放空间

系统;另一方面,在规划层面,应设法使城

市土地利用方式、基础环境规划设计与防

灾观念相互结合,使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

成为建成区中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部分。

此外,由于城市建筑有其生命周期(life-

cycle),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针对全市

范围的建成地区进行建筑状况调查,拟定

“建成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使城市的再发

展有一全盘性的审视依据。以街区或更小

的空间范围为再发展单元,除了重建更新

外,更强调整建与维护等节省资源与保存

邻里网络的做法,依照城市建筑生命周期

的时间序列,分期分区依序推动城市的再

发展。

2.2.6 环境敏感区的划定

另依据《台北市自然环境资源评估与

21

2005(7)

区划》,环境敏感区是指易因自然力量或

人为力量的作用,而对城市的安全、舒适

产生不良影响的地区,见图3(张石角,

1991)。将台北市按盆地区与山坡地两部

分进行敏感区的区划。

在山坡区巴厘岛属哪个国家 部分,共分为7种类别:

・峭坡区,坡度100%以上。

・陡坡区,坡度在55%~100%的地

区。

・潜在地滑区,坡度不到陡坡区,但

有地滑的条件,如顺向坡。

・新旧崩坍地,系指近期崩坍中及

已渐趋稳定的崩坍地。

・问题岩层,分布于本市的凝灰岩

质岩石,如大屯火山区及六张犁公馆分布

区,过去曾有多起灾害纪录。

・地下煤矿坑道分布区,范围自外

双溪、内湖至南港等含煤岩层的分布区,

地下矿坑纵横,视为敏感区。

・煤渣堆,属易于崩坍地点。

在盆地区,则分为3种类别:

・洪泛区,指河水泛滥时,易于淹水

的河岸低洼地区。

・问题土壤分布区,台北盆地的沉

积物因含有支撑力甚低的黏土或粉沙,属

于问题土壤分布的敏感地区。

・都市绿地防灾系统。

2.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准则为落实生

态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具体环节,恰当

的环境规划设计将可维护城市环境的生

态、空间品质与安全性。就地方政府的政

策与规划手段而言,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

的内容特别是指关乎于所有城市基础设

施的形成,仅以工程的角度来改变土地原

有的自然特征,城市与基地上各种环境因

素的重要性经常被忽略。生态城市纲要规

划须拟定规划准则与设计管制的架构,使

城市实质环境的改变既能满足城市活动

的功能,亦不致对自然系统运作的过程产

生负面影响,兼具人类需要与自然生态的

原则。

台北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的拟

定,从观念上而言,试图将生态的原则应

用到城市空间机能的规划、空间形式的考

虑、土地使用模式的提出、行政机制与规

划工具的落实等。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往

往是一个已经高度都市化的艰难现实,台

北市的城市区域空间正是一个典型的高

密度发展城市,辖区范围内的许多地区自

然度极低,自然过程与城市发展已经在区

域空间中密切交织,无法断然二分。都市

环境的生态系统必须和各种类型的土地

使用的分布整合,将整个“城市-区域”视

为一个土地嵌合体(land mosaics)。

在土地嵌合的架构下,我们可以用斑

块(patch)、廊道(corridor)、基质(matrix)等

三种空间元素来描述景观使用模式的发

展与变迁。斑块、廊道、基质这三者的安排

与空间关系,决定性地影响了景观与区域

中各种自然的流动过程、动植物的迁徙与

运动以及人类的土地利用模式。基本上,

我们可以在城市-区域的任何一角都

到其相应的斑块、廊道或基质的特性,不

论是林地、农地、建成地区皆然。

3 台北市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

依据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准则与方

法,台北市生态城市规划提出了宏观与微

观等几个方面的构想:

3.1 生态廊道与网络恢复策略

生态廊道与网络恢复策略的构想,是

用以整合自然系统与城市建成环境密切

交织、无法断然二分的城市环境现实课

题。以基隆河河谷生态分区范围内的土地

利用现状资料为基础,提出廊道与网络重

建的策略与构想。参考1978年1/5000航空

像片基本图资料,整理出当年土地使用状

况,再利用1999年修正后的1/5000地形

图,得出土地使用发展现状及其20年来的

变迁。生态廊道与网络的恢复策略构想基

本上划为4种恢复分区,包括绝对保护区、

条件保育区、建成区绿地网络恢复区以及

一般建成区。

3.1.1 绝对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是一种传统的生态保育

观念,对于高度生态敏感地区,基本上采

取排除人类活动或避免人为干扰的立场。

以台北盆地而言,绝对保护区坐落在以下

两个主要区位:一、大屯山系以及东南山

系的坡地生态系;二、基隆河与淡水河的

汇流与交界带,具河口生态、洪泛的疏洪

及调节功能地区。

在坡地生态系部分,绝对保护区主要

是指具备生态重要性的大型斑块,植被情

况多数完整,其土地利用发展呈粗放纹理

模式,是台北市及周边地区生态多样性基

因库的重要区位。一般而言,生态斑块的

面积大小以及距离的邻近程度为绝对保

护区内生态地位高低的两项重要判断标

准。斑块的面积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方

得以保护多种物种的生存;此外,小型斑

块若具备一定的邻近程度,921大地震 或者有较多的

边界靠近大型斑块,将容易产生“被领域

化”(re-colonization)的效应,延伸绝对保

护区的生态影响范围。在汇流口、河口生

态地以及疏洪调节地区部分,特别针对基

隆河下游以及汇流进入淡水河的大型河

流廊道地区,因经常有洪泛之虞,且具备

河口生态系的重要地位,属于绝对保护区

的范畴。绝对保护区的区划,遵守生态城

市规划设计准则中有关大型生态斑块、廊

道以及生态化土地使用配置模式等原则

来加以划设,须通过法令、政策及相关规

范来加以保护。

3.1.2 条件保育区

22

2005(7)

条件保育区具有缓冲区(buffer zone)

的空间过渡性质,往往位于都市发展以及

自然系统的交接边界地带,具有防止人为

开发进一步往绝对保护区入侵的意义。

从保育防灾的角度而言,特别指由于

都市蔓延,干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而有

破坏生态及引致灾害之虞的地区,例如山

坡地社区多半位于本区内,应加强水土保

持并严格控制开发的方式及开发规模。因

此本区的划设实具有“条件发展”内涵。从

生态恢复的策略思考而言,由于边界空间

正是各种土地利用与生态斑块及廊道密

切交织的地带,须选定具空间策略节点地

位的局部地区,进行生态复育与廊道重建

的工作,同时也凸显本区所具备的“策略

性恢复”的特殊定位。由于本区多位于现

有保护区范围周边,在城市发展不断向外

以及城市规划不断通检发扩大的过程中,

开发的负面效应往往使得生态敏感地区

不断弃守。不论是坡地或河岸部分,除了

利用现有山坡地保育及山坡地建筑开发

管制的相关条例来消极管制之外,如何站

在生态的“策略性恢复”角度,透过重叠分

区的生态发展规范,重建本区的缓冲区功

能,即为划设“条件保育区”的积极目的。

3.1.3 建成区生态廊道恢复区及一般

建成区

从卫星或航空像片上看来,台北是一

个高度密集都市化的地区,城市核心区的

范围均质绵密,属自然度极低的地区。位

于坡地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核心区之间的

过渡带如基隆河河谷区,从关渡、北投、石

牌、天母、大直到内湖,区域景观破碎而断

裂。唯有透过具重要生态地位的策略节点

选定,联系小型残存的生态斑块,以及绝

对保护区范围内的大型生态斑块,重建并

恢复建成区的生态廊道,将自然重新引入

城市。

建成区生态廊道恢复区的划设,是运

用重叠分区的作法,订定本区的生态发展

规范,较一般建成区要求更高的生态空间

整合度,依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的规

定,要求较严格的标准。在区位的选定上,

主要以下列两种廊道的划设作为区位评

选的基础:一、既有的河川及溪流廊道及

水岸两侧建成区范围,或具备一定宽度的

带状植被绿带;二、轨道运输廊道及其站

区发展范围。

整合河川及溪流廊道与轨道运输廊

道,是都市建成区进行生态网络恢复的规

划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区位因素。其中地

铁廊道因为可以尽量道路交通廊道的环

境负面影响,并要求于步行环境的绿化网

络,使地铁廊道具备了一种与生态化程度

较高的河川及溪流廊道之间相互整合的

条件。此外,其他已经高度发展的一般建

成地区,着重在邻里公园网络的建立。以

美国波特兰市为例,邻里公园须发展到一

定的密度,以符合居民生活的需求,每一

邻里公园之间的最大距离,必须在妇女及

儿童步行10分钟可及的距离之内,以作为

都市公共空间生活中的生态踏脚石。

面对已然高度都市化的建成区,除了

现有城市规划多已划定为住宅、商业或公

共设施等用地外,土地的所有权多属私人

或公营事业单位,大规模重建生态廊道的

困难度极高。由于生态城市的发展须兼顾

生态、经济与社会公平这三者,宜朝向长

期与渐进、管制与诱因、以及保育与恢复

多方面并重的角度思考(图4)。

3.2 透水城市发展构想

城市的水循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

图4 台北市基隆河河谷西段生态廊道与网络恢复策略

图5 透水城市概念图 (C.H. Wilson, 1998)

23

2005(7)

成为一种人工排水系统。人工排水系统

全面性地影响城市的面貌,一方面,在发

展导向的观念下,人工化的排水系统代

表一种建设的成果,因此即使须花费更

高的代价来兴建与维护,仍旧可以成为

市政建设的主流。另一方面,传统土木工

程技术与知识的支持,使该系统从政策、

规划、设计到兴建的过程得以实现。排水

系统全面人工化的结果,使得水循环过

程通过人工渠道更迅速地往下游流动,

但地表径流量与下游河川流量相对增

加,必须花费更高成本解决下游的洪水

问题。

城市的水循环过程须回复到一个自

然环境的过程,并与大气、土壤、植被、河

川、景观以及土地使用等相结合。如何利

用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将人工化的排

水系统逐步修复成为一个符合自然过程

的水循环系统?我们可以从城市透水化

的整体概念出发,逐步讨论设计一个透

水城市的方法(图5) 。

从城市整体尺度而言,应使城市区

域的排水过程,回复到在高自然度地区

中水文循环的降雨、截流、入渗、径流等过

程。面对高度城市化地区径流水往往夹

带城市污染,并直接影响溪流与河川水

质的现象,透水城市的设计除延长水循

环过程,利用入渗过程中的自净能力外,

须考虑设计减污与除污的方法,以逐步

净化溪流、河川与地下水的水质。

在现有河道与历史河道的恢复方

面,基隆河河谷生态分区范围内的现有

河道,主要包括淡水河本流、基隆河,位于

河谷西段的双溪、磺溪、磺港溪、贵子坑

溪,以及位于河谷东段的内沟溪、大坑溪、

四分溪等。依据台北市亲水纲要规划的逍遥岛

分类,上述河川溪流的环境属性分别隶

属于城市、地区、社区、乡野、山野以及河

口等类型。从1978年航空像片基本图上的

调查发现,在本区范围内也存在许多被

截弯取直、填土、加盖的河道、运河、沟渠、

水路等。这些自然河道因城市发展过程的

需要而被加盖或填土,针对这些已被湮灭

的自然溪流,宜选择具重要区位的河道,

以短中长程的方式打开加盖。除了河道部

分须予以恢复外,河道两旁的水岸缓冲

区,也必须经由城市规划统筹兼顾来加以

划设。其划设原则如下:

3.2.1 第一级自然排水区的区划

为解决都市水文过程已经高度人工

化的问题,伯克利(Berkeley)大学的Wilson

在1998年提出让城市更为透水的方案,

Sausal Creek Watershed的第一级与第二

级排水区,利用城市中的天然河道,作为

透水城市水循环过程的主流。划定溪流或

河川两侧缓冲绿带,作为第一层的自然排

水范围,利用地形高差形成的水路,直接

流入河溪中。同时对于第一层排水范围的

土地进行植被的恢复工作,当暴雨来临

时,大量雨水所带来的城市污染物、有机

物质、沙土等可以利用此缓冲带截污拦

沙,以保持河川溪流的水质。

就基隆南京房屋日租 河河谷而言,将位于河谷西段

的双溪、磺溪、磺港溪、贵子坑溪,以及位

于河谷东段的内沟溪、大坑溪、四分溪等,

在行水区范围外或者堤外两侧范围,依每

条河川沿岸土地利用的不同状况,划定堤

内最小宽度8m、最大达一个街区的公园

绿地为“水岸缓冲区”的法定范围,作为雨

水直接漫流及入渗的第一级自然排水区,

提供一个水岸的植被覆盖透水带。

然而,台北市基隆河河谷两侧的发

展,迄今最主要的做法是以围堵为主,仅

少数地区如金泰段等采取亲水堤岸的方

式,若划定堤内最小宽度8m作为第一级

自然排水区,将遭遇已建堤岸的河道两旁

为现有防汛道路的现实困难。可通过拟定

“台北市水岸主要计划”,安排第一级自然

排水区的可行范围。大型河川如基隆河下

游段,由于截弯取直后河岸两侧的大型规

划多已陆续推行,不宜仿照中上游溪流河

岸的恢复做法。因此在政策上,应着重于

洪泛灾害防治,以及生态敏感度较高的河

口湿地和汇流地区的重新审视,依据过去

淹水范围的纪录,关渡平原大度路以南和

社子岛局部地区宜划设为为第一级自然

排水区,指定作为疏洪及河口生态保育用

地(图6)。

3.2.2 第二级人工辅助入渗区的区划

与设计手法

就现状建成地区范围而言,主要仍旧

利用雨水下水道系统来排水。第二级人工

辅助入渗区的划设,具备水岸缓冲区的功

能,亦即在水岸两侧至少一个街区范围

内,包括其间的绿地、开放空间、停车场、

广场等。在街区内的建筑开发部分,应在

相关规范中规定较高的透水比率。在公共

设施部分,针对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停

车场、广场、公园等规定具有人工辅助入

渗功能的设计规范,例如重新审视道路两

侧土地使用,结合步道与车道的设计,在

路权范围内设计符合景观及自然排水的

功能等;如城市道路系统两侧的排水箱

涵,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改用上半部透

水的盲管或软式透水管,加强雨水入渗的

功能(图7)。

地方政府应提出透水城市规划设计

的准则规范,针对各层级道路,提出不同

的设计方针。特别是位于保护区、条件保

育区以及建成区绿地网络恢复区等三种

具重要生态地位的地区上的道路系统,须

具体制定相对应的设计规范。此外,在建

筑基地部分,依据透水城市的政策与规划

原则,除将地下开挖也纳入建筑密度计算

外,如该建筑基地开发后透水率达一定比

例者,给予相应程度的奖励。

此外,根据过去30年来淹水历史范围

的记录,从内湖的山坡地到基隆河岸的大

部分地区、南港北边、松山机场南侧、洲美

以及双溪河两岸士林地区,属于有洪泛之

虞的地区。上述地区亦列入第二级人工辅

助入渗区,制定较为严格的规范。然而,随

着堤防工程的兴建以及中上游山虎门高铁站时刻表 坡地的

24

2005(7)

开发,淹水位置应随时间而不断变换其位

置,须重新分析淹水模式及其可能的影

响,据以审视第二级人工辅助入渗区的适

当范围(图8)。

3.2.3 都市防洪调节池的选定

防洪调节池,包括集水区上游段的绿

水库、中段的阶段式沉沙池以及下游段

的防洪调节池。其设计重点包括采取较低

高差与适当的坡度、选择耐淹与耐踏的植

被、采用较符合自然风土的材料,以同时

符合城市活动与防洪调节不同的需求。

根据该地区集水区排水分析的结果,

划定适当的区位与范围来作为都市中的

防洪调节池,提供更大面积的透水范围,

并辅助城市既有排水系统的功能。较适合

的区位包括城市公园、地区邻里公园、透

水铺面设计的停车场、学校操场等。在城

市核心区,棋盘状的道路系统与污排水系

统所构成的基础设施,仍可选择适当区

位,设计干式的滞洪池(dry pond),依据台

北市污水及雨水下水道分流的先后完成

地区,利用邻里或地区公园并配合现有箱

涵位置,设置必要的城市防洪调节池生态

廊道与网络恢复策略与构想,以台北市内

湖地区为例,因谷地的集水面积广阔,加

上上游山坡地地区的开发严重,以及基隆

河截弯取直后未来新开发的影响,本区的

排水系统容量难以负荷长期的发展,1996

年台北市贺伯台风造成内湖地区淹水,即

显示本区排水问题须审慎处理(图9)。

3.3 生态城市设计方案

依据生态廊道与网络恢复策略以及

透水城市发展构想所定出的原则,在生态

的空间策略点,提出适当的城市设计方

案。

3.3.1 台北市中央公园规划

桃园国际机场至台北市的地铁线已

进入筹备阶段,通车后台北市区至桃园机

场将可固定在40分钟之内到达。未来台北

市松山机场将可重新评估迁建的可行性,

若岛内机场功能被取代,松山机场及其周

边管制地区,可从生态的空间策略点角度

重新审视其土地使用。“台北市中央公园

规划”方案是此变动下的初步想法。由于

本区位于关渡河口、大屯山系、基隆河谷、

东南山系等几个自然系统之交错点,在台

北盆地几个自然系统的相对区位间具备

生态恢复的重要地位,可朝大型开放空间

以及大型生态斑块的恢复等方向规划。尤

其面临本区在基隆河河谷上游段的淹水

问题,以及下游中山桥段的瓶颈问题,本

区若能从开放空间的规划着手,配合大型

都市防洪调节池以及沿基隆河沿线水岸

的设计,将可同时提供生态、防灾及城市

绿地等多方面的效益(图10)。

3.3.2 大河口湿地公园规划:“以空间

换取高度”的疏洪策略

关渡平原地势低平,长期以来为洪泛

地区,尤其大度路以南属第一级自然排水

区,包括了台湾重要河口湿地之一,极具

生态上的价值。依据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出

版的《关渡平原北移对水理与环境影响之

研究》,降低基隆河洪水位的效果以堤线

北移至大度路以北的方案最佳,其次为磺

港溪以西堤线北移至大度路。《大河口湿

地公园计画》即依据上述研究的水理推

估,采取以空间换取高度的疏洪策略,建

议磺港溪以西堤线北移至大度路,大度路

以南全区规划为河口湿地公园,将原有景

观公园与运动公园北移至大度路北侧。唯

贵子坑溪以东长期被土方填方垫高,宜妥

善进行生态恢复计划(图11)。

3.3.3 社子岛水岸商业城市方案:替

代堤线及小区高填土构想

社子岛位于基隆河流入淡水河的汇

流口处,地势低洼且排水问题严重,属于

第一级自然排水区。未来发展方向应兼顾

生态、防灾以及居民权益等,解决好商业

城面向、朝向问题,并向低密度、高价值土

地利用的形态发展。“社子岛水岸商业城

市方案”是寻求各种冲突平衡点的折衷方

案。依据台北市政府在1991年出版的台北

图7 人工辅助入渗概念 (C.H. Wilson, 1998)

图8 Sausal Creek Watershed的第一级与

第二级排水区 (C.H. Wilson, 1998)

图9 台北市信义区水森坡防洪调节池设计

图6 水岸缓冲区的概念

建筑退缩

水岸缓冲区

(8m~一个街廓)

行水区

(河滩地+水道)

平面图

剖面图

25

2005(7)

研拟之研究[Z].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 1996.

[6] 郭城孟.生态绿化的理念与实务[J].工程环

境会刊,1990,(12).

[7] Calthorpe P. 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

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 [M].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3.

[8]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Sustain-

able Cities [Z]. Brussels, 1996.

[9] 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 Harvey D. Spaces of Hope [M]. Univer-

市环境敏感地区1/25000调查地形图,避

开其上所区划出的社子岛历年来的易淹

水地区,划定一块约94hm2的小区,以高填

土方式填高至200年一遇洪水位高度,在

区内提出水岸住宅区、水岸商业区、水岸

娱乐区、游憩及旅馆区等高价值开发构

想。94hm2开发区的周边划入行水区范围,

以缓坡方式处理,营造大尺度的水岸绿地

空间,可以替代原有堤线并拆除原有堤

防,达到地区发展、生态与防灾多方面的

目标(图12)。

结语

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法,借鉴景观生态

学的理论与原则,强调自然过程与城市发

展在景观区域空间中密切交织、无法断然

二分的现实。都市圈环境的生态系统及各

种土地使用所组成的景观空间模式,可视

为一个土地嵌合体,用斑块、廊道、网络等

三种空间型态元素来描述在区域及景观

尺度里空间模式的组织与变迁。经由生态

廊道与网络复育策略及景观生态空间策

略点的决策与规划介入,以提出适时适地

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案。本文所介绍的台北

市绿生态城市规划经验,从总体策划的

角度,提供一实施的架构,包括生态城市

发展政策、城市土地管理体系及生态城市

规划设计准则等三个层次,可作为地方政

府实践生态城市理念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鸿楷,杨沛儒.绿生态城市规划:台北

市主要计画通盘检讨[Z].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

局, 1999.

[2] 王纪鲲,等.都市公共空间构成之调查分析

[Z].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 1994.

[3] 张石角.台北市自然环境调查评估与区划

——有价值空间与生态资源之调查与区划[Z].

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 1994.

[4] 张石角.台北市自然环境资源评估与区划

——环境敏感区之区划[Z].台北市政府工务局

都市计画处, 1991.

[5] 黄书礼.台北市都市永续发展指针与策略

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1] Wilson C H. Pragmatics and Presence:

The Use of Over-Capacity Arterials for

Urban Stormwater Treatment [Z]. U.C.

Berkeley, 1998.

[12] Yang P P J, Wang, H K. The Making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 by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Eco-Taipei 2025 Master Plan [Z]. Fort

Lauderdale, Florida, 15th Annual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10 台北市中央公园规划

11 大河口湿地公园规划(大度路南侧)

12 社子岛水岸商业城市方案(开发区94hm2)

滞洪池

自然解说中心

观察站

水岸游憩带

游憩旅馆区

水岸娱乐区

水岸商业区

水岸住宅区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7:58: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68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天童禅寺
标签:台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