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明十三陵

阅读: 评论:0

丽江木府-萨巴蒂尼

昌平明十三陵
2023年4月13日发(作者:映秀地震遗址)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

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

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

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

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人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

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

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

明十三陵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

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

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

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

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

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

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明

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

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

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

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

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

保护。195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

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

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之一。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

多的墓葬。”

编辑本段人文历史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

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明十三陵景观(一)(14张)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

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

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

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一说是朱祁钰得病而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

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

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建文帝最终是自焚还

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谜。

编辑本段著名景点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

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

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

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山自南来,势,

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

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景观(二)(15张)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

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

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

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

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

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

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

谷的景,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

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培根也高

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

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

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

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

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神路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神路

[1]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

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

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

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

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

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

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绵绵冰 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

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围墙。在蜿

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

地。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

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

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亭内竖

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

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

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碑

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

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

吼。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

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石雕之一

石雕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

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

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

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例

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

人。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

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

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

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棂星门又叫龙凤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

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龙凤门西

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

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

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

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

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

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

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

碑亭则保存至今。

长陵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

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

佳名。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

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酥园 面高14.57

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

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

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

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

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

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

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

壮阔的雄伟景象。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

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

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

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

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

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

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

耗银八百万两。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

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

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

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

城(围墙外的围墙)。

陵宫的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其外围是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

罗城”。城内面积约18万平方米。清梁份《帝陵图说》对这道外城成作过这样的描述:“铺

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

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也。”又谓:“覆墙黄同瓦瓦,刻砖为斗拱,

檐牙玲珑嵌空,光莹如玉石。甲申之变,寸寸毁之,而不能尽毁也。”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

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

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

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

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前后

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

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台基广州白云区地图

前部出有月台。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

跺式台阶一出。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刻龙凤戏珠(左

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

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

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

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形制如长、永等陵。

由于宝城的隧道门设于宝城墙的右前方,帝后棺椁在享殿(祾恩殿)内举行“安神礼”

后,必须途经外罗城内能进入宝城的隧道门入葬玄宫,同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对称性,在第

三进院落左右两墙又对称地设有随墙式掖门各一座。

此外,定陵外罗城之前,左侧还建有宰性亭、祠祭署,右侧建有神宫监、神马房等附属

建筑。定陵卫的营房则建于昌平城内。其中,定陵祠祭署的建筑布局是,中为公座(办公用

的正厅),后为官舍,前为门。神宫监有重门厅室,房屋多至300余间。

新中国成立后,为进行历史科学研究,试掘了定陵。墓中有各种珍贵物品三千余件。

昭陵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

的合葬陵寝。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

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

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穆宗,年号隆庆

(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个平庸的皇帝,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

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穆宗虽不关心政务,但大臣们的建议与作法也不反对,例如

历史上著名的"隆庆议和",就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促成的。隆庆议和发生于隆庆五年(1571),

从此汉蒙两族二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无字碑石龟负碑,竖立于祾恩门前的碑亭内,空

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龟头,一生不发愁;

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明朝灭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破坏。公元1644年,战乱中明楼遭火焚;清康熙三十

四年(1695年)三月五日,大雨滂沱,雷电交加,陵恩殿和两庑配殿又遭雷击起火,陵卒

拼命扑救,只救下了两庑配殿,陵恩殿被彻底烧毁。随着岁月的推移,到了乾隆年间,两庑

配殿和陵恩门又相继残坏。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为缓和民族矛

盾,重新修葺明十三陵。昭陵也在修葺之中。从遗址分析,当时修葺的项目只有明楼、棱恩

门、棱恩殿三项工程。这次重修,虽然使陵园制度稍趋完备,但却改变了原有建筑的规制。

明楼的斗拱,依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

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明楼内还增加了条石券顶。棱恩门、棱恩

殿虽然重建时间数没有大的变动,但都缩小了尺度。棱恩殿,原制面阔五间(30.38米),进

深四间(16.77米);清代重建后,面阔间数没有改变,尺度却缩小为23.3米。进深改为三

间,尺度缩小为11.92米。棱恩门,原为面阔三间(18.44米),进深二间(8.04米);清代

重建后面阔缩小为12.52米,进深缩小为6.77米。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不

仅没有重建,而且残垣断壁也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此后,长达

200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修缮。昔日壮丽的陵园建筑满目凄凉,只剩下残坏的明楼和陵墙了。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开辟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

明十三陵景观(三)(20张)

经有关部门批准,十三陵特区从1985年6月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1987年4月正

式动工。修缮的主要工程有: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的更换,棱恩殿、棱恩门、两庑配殿、神

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复原修建等。1990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神

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做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云朵影院 宰牲亭、神厨、神库

也相继竣工。按《昌平山水记》:“十三陵各有宰牲亭,在陵恩门之左,西向,厅五间,厢各

三间,亭一座,有血池。外有周垣黄瓦,惟长陵止一亭,无厅厢。”遗址清理的情况表明,

昭陵宰牲亭、神厨、神库的规制与文献记载一致。其中,厅五间即神厨正房,厢即神库。《大

明会典》记昭陵以前各陵神库“或二座,或以左”,昭陵则为两座。重修后的昭陵建筑宏伟,

金碧辉煌,具有陵制完整的特点。棱恩殿内还举办有“明昭陵秋季复原陈列”,昭陵石桥与新

复建的神功圣德碑亭再现了明代秋祭时殿内供品丰洁、乐器齐备的隆重场面。左右配殿分别

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埋葬在昭陵内的隆庆皇帝和孝懿、

孝安、孝定三皇后的有关情况,以及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

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

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

为陈皇后选择陵地。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

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

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

江西一带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

建陵地点。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嘉靖十五年(1636年)四月

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

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在这一天动工的还有其他七陵的修缮工程、长陵神道甃石以及

石像生加护石台等工程。

在营建过程中,世宗打算按照长陵的规制进行营建,却有不好把话说明,就虚情假意地

对大臣们说:“陵寝之制,量仿长陵之规,必重加抑杀,绒衣瓦棺,朕所常念之。”大臣们对

世宗的话心领神会,送给世宗御览的陵寝设计图只比长陵规模略小,因此很快得到世宗同意。

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

建成后的永陵与前七陵相较,确有独特之处。首先,是规模宏大。在古代,陵园规模的

大小,取决于陵园殿庑、明楼及宝城规则。按照《大明会典》的记载,永陵宝城直径为81

丈,裬恩殿为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献、景、裕、茂、泰、

康六陵制度。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另外,永陵的方院和

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

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

街。《帝陵图说》曾记载这座外罗城的由来:“永陵既成,壮丽已极,为七陵所未有。帝登阳

翠岭顾工部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于是周遭甃砌,垣石坚

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其后定陵效之。”当然,这段文字系出自传闻。因为按《明

世宗实录》卷一八七的记载,当时夏言等人拟定的永陵陵寝制度,是按照世宗的旨意,把皇

妃从葬之式与陵园制度一体考虑的。更确切的说,世宗皇帝是想把自己的妃子们也葬在自己

的陵园内(虽然不是一个玄宫内),于是,夏言等人设计了外罗城,以便将皇妃们埋葬于外

罗城之内,其布葬的位置则拟在"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亦即明楼前左右宫墙之外,左右

相向,依次而袝。后来,世宗的皇妃们的墓窒虽然没有按原议定的方案,修在外罗城内,但

外罗城则按原定计划修建了。

永陵的砖石结构的明楼,造型新颖的圣号碑,别具一格的宝城城台设计,以及宝城墙花

斑石垒砌的城垛,裬恩殿、裬恩门“龙凤戏珠”图案的御路石雕也都是以前各陵没有的,这

些作法后来为定陵所效法。

由于永陵用料考究,规制宏阔,明隆庆《昌平州志》称其“重门严邃,殿宇宏深,楼城

巍峨,松柏苍翠,宛若仙宫。其规制一准于长陵,而伟丽精巧实有过之”。永陵的建成,耗

费了大量国库银两。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当时参加营建永陵的三大营官军有4万人,再

加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正月陵区内新行宫和圣迹亭的兴工,以及皇宫内外工程,每月费

银不下30万两。但当时工部库贮之银仅有百万两,修陵经费十分困难。为此,世宗只得采

纳大臣们的意见,用广纳事例银的办法,以济陵工。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朝廷修葺十三陵时,永陵也得到了修整。当

时永陵的裬恩门和裬恩殿虽然“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但由于其大

木构架尚无大损。负责修陵的大臣金简(工部尚书)、曹文埴(户部侍郎)等人本应建议按

原制修缮,可是,鉴于十三陵修缮范围较大,至乾隆年间楠木已经“采伐殆尽”,若“仍照旧

式修整,则长陵、永陵两处购求大木更难办理”的情况,经过商议,提出了这样一个拆大改

小的建议:“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

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如此转移筹办,不

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

乾隆皇帝下令修缮十三陵,目的在于怀柔汉满两族关系,以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政治目

的是居于首位的。只要政治目的达到,陵园是否符合原制并白马酒庄 不重要。而按照这一建议实施,

则会压低修陵的经费。所以,金简等人的奏折呈到宫廷内,乾隆皇帝很快就准奏了。永陵的

裬恩门、裬恩殿因此全部被缩小规制建造:裬恩殿由面阔七间(通阔50.65米)、进深五间

(通深27.72米)。缩为面阔五间'(通阔25.91米)、进深三间(通深14.4米),殿顶由重檐

式改建为单檐歇山式;裬恩门,由面阔五间(通阔26.26米)、进深二间(通深11.26米),

缩为面阔三间(通阔12.3米)、进深三间(通深8.7米),单檐歇山顶的形制未变。

民国年间,乾隆时期改建的裬恩殿、裬恩门相继塌毁。至今台基上还完整地保留着改建

后门、殿的柱础石。明代门、殿的柱础石保留不多,但可以看出其体量明显大于改建后的柱

础石。其中,裬恩殿现存明代重檐金柱柱础石鼓镜部分直径达1.2米,比长陵的仅少2厘

米。可以想象明朝时永陵裬恩殿的楠木柱也是十分粗壮的。

献陵

明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和皇后张

氏的陵寝。

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

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他召尚书蹇

义、夏元吉至皇宫,对他们说,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之圣帝明王皆从俭

制。作为孝子也只是想使亲人体魄永久保存,并不想厚葬。秦、汉时期厚葬的弊病,足为明

戒。何况皇考遗诏从俭建陵,天下共知,今建山陵,我认为应遵皇考先志,卿等以为如何?蹇

义等回答说:圣见高远,发于孝诚,这是对千秋后世都有益处的事。于是,宣宗亲定陵园规

制,并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书黄福总理修陵事宜。从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

成,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地面建筑也陆续营建。八月,行在工部奉命营建门楼、

享殿、左右庑配殿和神厨。正统七年(1442年)十二月建造明楼,次年三月,陵寝建筑全

部完工。参加陵园营建的有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统领的万名军士,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

旗军工匠118000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直隶、凤阳、大名等府州征调的民夫5万人。

建成后的献陵,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

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并且没有

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现存碑亭为嘉靖年间增建)等建筑。陵宫建筑与长陵比较,同样非

常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o,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其陵殿、两庑配殿、神厨均各为

5间,而且都是单檐建筑;门楼(祾恩门)则仅为3间;方城、明楼不仅不像长陵那样高大,

而且城下券门改为更简单的直通前后的形式。照壁则因之不设于券洞内而设于方城之后,墓

冢之前。上登明楼的礓石察量路则改为设于宝城之内的方城左右两侧。由于献陵陵制不追

求奢华,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

了楷模。

明献陵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祾恩殿和方城明楼在院落上彼此不相连属。前面以祾恩殿

为主,建有一进院落,殿前左右建两庑配殿和神帛炉。院的正门,是祾恩门,也即陵园的大

门,门前出大月台,院后设单座门一道。后面以宝城、明楼为主,前出一进院落。院内建两

柱棂星门、石供案。院门为三座单檐歇山顶的琉璃花门。二院之间,隔一座小土山(影壁山)。

选择中隔小山这种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陵园的风水有关。

献陵宝城前的这座小山,名为玉案山,它从陵园左侧延伸而来,是献陵的龙砂。因其屈

曲环抱陵前,所以,又是献陵的近案。风水中,“龙喜出身长远,砂喜左右回旋”,“龙虎环

抱,近案当前”,当论内明堂格局。献陵玉案山以及龙砂、虎砂和来山范围内的小格局,正

是风水术士们所鼓吹的完美的内明堂格局。所以,修建献陵时只在明堂范围之内修建了宝城、

明楼和一进院落。而将举行祭祀仪式的梭恩殿修在了玉案山前。经过这样的经营设计,不仅

解决了献陵明堂地域面积小,建不下宝城和前面两进院落的问题,维护了“龙砂不可损伤”

的风水信条,而且使陵园山重水复、殿台参差,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美。

使几何形体陵园建筑在山、水、林木的映衬下,更加错落有致。这是迷信的封建帝王和风水

术士们所不能预想的。

献陵的陵寝建筑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间曾得到修缮。在该次修

缮中。明楼,外形未改,但内部木构梁架改成为条石券顶结构。方城下的甬道被封死,右侧

增筑了一道可由方院上登宝城的礓石察路。两庞配殿及神厨等附属建筑大多被拆。祾恩门

则缩小了间量,且顶部由歇山式改成了硬山式。神功圣德碑亭被拆除了四壁,仅于台基之上,

石碑的四周砌以齐胸高的宇墙。以后祾恩殿、祾恩门又相继在清末民初时毁坏。日军侵华期

间,为修炮楼取砖,第一进院落的围墙及祾恩门、祾恩殿的山墙又被拆毁。现在,除宝城、

明楼及第二进院落陵墙经修缮保存较好外,其第一进院落的建筑已全成遗址。

庆陵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

(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

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

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

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张自忠路 作,亭内竖碑,

螭首龟跌,无字。

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约2.76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方院,彼此不

相连接,在二进院落之间有神道相连,并于第一进院落后建单空石桥三座。第一进院落,以

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神帛炉两座。

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驻泰、花瓶各

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

竖圣号碑,上刻“大明”“光宗贞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满填黄土,中央夯筑上小下大的圆

柱形体为宝顶,底部直径约28米。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

成一个平面近于“月牙”形状的院落——哑巴院,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零工外还有一些附

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

庆陵的排水系统独具特。对于宝城两侧山壑间的流水,其他各陵都是用明沟排水的方

式从陵前绕道排出。而庆陵则是在明楼前修建了一个平面为“T”形的地下排水涵洞。宝城两

侧的水流从左右宫墙下的地下涵洞流入,在明楼前的地下汇合后向前排出,从地下躲过环抱

于前的龙砂,然后注入砂前的排水明沟,经祾恩殿后的三座石桥,从前院的右侧绕过陵前注

入河槽。

据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金简、户部侍郎曹文植、礼部尚书德宝上疏:庆陵的明楼、享殿、

宫门,“头停瓦片、檩、枋脱落,椽望柱木倾欹”。于是在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

1785——1787年)间,清廷下令秀奇。修葺时,将陵前神攻圣德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

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祾恩殿、祾恩门均缩小规制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

塞了宝城的方城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石察路直达城台之上。明楼由木质梁架结构

改为石券顶结构。

因年旧失修,现陵园建筑残毁严重。陵墙墙体顶部瓦件损坏较多。祾恩门、祾恩殿台基

石构件损坏残坏,走闪严重。三座门过木糟朽,瓦件脱落。石桥栏板坠落,宝城墙垛墙、宇

墙大多损毁。明漏斗拱瓦顶几乎全部残坏。另内河宝城两侧排水不畅。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

文物局及有关部门和文物古建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对庆陵进行抢险修缮。

茂陵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

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茂陵的陵名定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朱祐樘下旨建

陵。陵址由礼部右侍郎倪岳及钦天监监正李华等人卜定。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

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奉命提督军士工匠营造。九月十九日,山陵启

土动工,所役京营军将达4万之众。十二月十七日,葬宪宗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1488

年)四月二十四日,茂陵陵寝工程竣工,共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陵寝制度大体如裕陵,但

宝城内琉璃照壁后面设有左右两个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宝山,又与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陵园建成后的第三天,天寿山突然降大雨,雷电风雹铺天盖地而来,各陵楼、殿、厨、

亭及各监厅屋兽吻、瓦饰击碎很多。于是,大臣们交章上奏,请新登极的孝宗皇帝亲贤勤政,

修德爱民,以回天意。显然,大臣们是用“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思想,解释灾异的由来,警

示新登极的孝宗皇帝,在今后的执政期间,不要抑贤用邪,不要听信谗言,否则,上天还会

降下灾异,以示惩罚。

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

记载顺治、康熙年间茂陵的情况是:“十二陵惟茂陵独完,他陵或仅存御榻,茂陵则簨虡之

属犹有存者。”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南京南站时刻表 7年)茂陵曾得到修缮.其修缮情况,除祾恩门连同台

基一同缩建外,均同裕陵。至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

残坏,又被拆毁。其现状情况同裕陵。

康陵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

(年号正德)

康陵

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

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

整修。

景陵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

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明十三陵图

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随即派人赴天寿山陵区卜地。宣德十

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陵寝营建正式动工。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

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

民工匠10万人兴役。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

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

陵园制度,一遵献陵俭制。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

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

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

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二十七日,明世宗朱厚熜亲阅长、献、景三陵,见景陵规

制狭小,对从臣郭勋等说:“景陵规制独小,又多损坏,其于我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

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根据《帝陵图说》记载,增崇基构后的景陵祾恩

殿,“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殿中有暖阁三间,黼座(帝座)地屏

直到康熙年间犹有存者。此外,嘉靖年间还在陵前增建了神功圣德碑亭。

景陵内的祾恩殿台基,仍是嘉靖年间改建后的遗物。从遗存的明代殿宇檐柱柱础石分布

可以看出,该殿原制面阁五间(31.34米),进深三间(16.9米),后有抱厦一间(面阔8.1

米,进深4.03米),前面的御路石雕二龙戏珠图案,比献陵一云纹,显得更为精致壮观。

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廷曾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为省

工省料,景陵的祾恩门、祾恩殿均被缩小间量重建,两庑配殿及神功圣德碑亭因残坏而拆除。

目前,祾恩门、祾恩殿的台基上还有清代改建后遗留的柱础石。神功圣德碑亭仅存石碑及台

基。

泰陵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

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陵事的筹划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实录》记载,武宗即位后,即着手筹办

孝宗丧事。礼部左侍郎李杰、钦天监监副倪谦和司礼监太监戴义对武宗说:

明十三陵地图

“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是个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寝可以在那营建。”工科右

给事中许天锡也向武宗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他还提议:“如有

疑,亟移文江西等处。广求术士,博访名山,务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

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礼部亦赞成这

个提议。于是,武宗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前往施家台看视,最后

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

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

左侍郎李钅遂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

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

也全部告成。整个陵寝建筑按《明武宗实录》记载包括:“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

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

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

园各一所”。

泰陵营建虽然只有10来个月的时间,但却不是一帆风顺。祝允明《九朝野记》和孙绪

《无用闲谈》曾记载,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

不止”。吏部主事杨子器亲眼看到,如实上奏朝廷。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

为不祥。这样一来,泰陵非改址不可。当时的督工太监李兴,为武宗所宠信,不可一世。他

见有人对他主管的修陵事提出了意见,十分气恼。工部左侍郎李钅遂,希望陵寝尽快工成,

也认为杨子器多言。他们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武宗不问青红皂白,

下令将杨子器关进大狱。其他知情官员见状再也不敢提这件事,更不敢为杨子器分辨求情。

恰巧,这时有个新被起用的知县,莆田人邱泰,来到京城,见京城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就上

疏说:“子器比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国皆云。使此时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

开则泄气,不开则抱恨终天。今视水有无,此疑可释。”武宗觉得有理,命司礼监太监萧敬

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杨子器料到李兴、李钅遂会堵住泉眼,自己此去凶

多吉少,临行时赋诗一首:

禁鼓元声晓迟,午门西畔立多时。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

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

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

他自比战国时代向楚王进献美玉的卞和,认为自己做了杞人忧天的傻事儿。现在,不知

朝中谁能为自己雪清这不白之冤。萧敬押着杨子器到了秦陵,李兴果然带人赶金台书院 到。萧敬对他

们说:“水之有无,视之立见,何必如此?”“士大夫可杀,不可辱也。”回到朝廷,萧敬禀报

了泰陵金井无水的情况。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皇后)在宫内听说这件事,传旨说:“无水则

已,何必罪人!“杨子器才官复原职,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

其实,泰陵金井即使没有出水,但从“风水”的角度看,该陵所见位置的确存在不少不合

于“吉壤”条件的地方。如梁份在《帝陵图说》中就曾这样评论泰陵的风水:“山颠巨石,土

山戴之。而灵域之脉实生其下,盖天寿山外之山。淆然杂乱,地气不正,穴结无情,非可为

弓剑之所也。况乎黑岭南障,一无所见于前。贤庄,灰岭之水出其左,锥石之水出发其右,

二水虽合,环绕南流,流而散也。……则皇堂之地不可言,概可知矣!”谈迁在《国榷》中

也说:“泰陵临溪水,直流若干里,制又卑隘,识者知其地之不吉矣。”

泰陵在清康熙时有的建筑即已残坏。《帝陵图说》记泰陵祾恩门情况,“今左右两门坏,

垒石以塞门”。此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园建筑曾经修葺,修葺情况

除三座门由琉璃花门改建成砖砌冰盘檐式门楼外,余同茂陵。其现状较茂陵残坏最为严重。

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中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德陵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

合葬陵寝。

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泰昌元年(公

元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

世,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zhe皇帝”,享年23岁。崇祯元年(公元1628

年)三月八日葬德陵。文献记载:熹宗“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他曾操斧斤锯凿,自

制小楼阁,“雕镂精绝,即巧工亦莫能及”。干得高兴时,甚至解衣裸体,随地盘坐。他“不

爱成器,不惜天物”,随意拆改,以供片时之乐。

皇后张氏,熹宗原配。河南祥符人,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

月被册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入城时自缢。南明弘光朝为她

上尊谥“孝哀皇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将她葬入德陵。

裕陵

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

寝。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

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江南厨子 改元正统。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

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

宗葬裕陵。

孝庄睿皇后钱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挥佥事(后封安昌伯)钱贵女。正统七年(1442

年)立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宫中的全

部资财输出,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

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加“慈懿”徽号。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钱氏病

故。谥“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孝肃后周氏,宪宗生母,昌平州文宁里柳林村(今属北京市海淀区)人,锦衣卫千户追

封庆云侯赠宁国公周能的女儿。正统十二年(1447年)生宪宗皇帝,天顺元年(1457年)

册封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号“圣慈仁寿”。孝宗

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谥“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

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思陵

明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朱由

检(年号崇祯)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

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

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

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

该工程本应由工部及内官监负责,但工部却因缺员而不能分任。内官监虽已责成总理冉维肇,

管理高推、王应聘三员内官专司督理,但大概是由于“故君之事,既无赏可冀,又无罚可畏”,

所以,虽经原任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屡次劝勉,三人却总是置若罔闻,三秋已过,冬

至将临,开工仍杳无日期。为此曹化淳不得不在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上奏说:“礼,

为旧君有服,不知诸臣何以置念?且时虽寒冱,地气尚暖,及今犹可开挖隧道,先妥梓宫,

其立碑建亭,姑俟来春举行,倘再悠忽,是迟一日之工作,即虚一日之旷典,如作速报竣之

明纶何?伏乞夭语严饬该监刻期赴陵,先开隧道,来春亟建亭碑,万勿藉词缓诿沉阁(搁)……

庶恩旨信而大义昭垂,芳万世而无斁矣。”顺治皇帝览奏朱批:“思陵作速经营,已奉有旨,

该监何得玩泄?冉维肇等姑且不究,著即刻期赴工,先开隧道,其余俟来春报竣。如再延诿,

定行重治。”其次是工程所需银两不能及时到位。在顺治帝的严旨切责下,负责思陵营酷讯网机票 建

的冉维肇等人只得尽快趋赴工所,并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兴工开挖隧道,思陵采石等工也正式

开始。当时,本应同时并举的工程计有三项:一是思陵营建,二是葬张皇后于德陵,三是葬

万历妃刘氏于银钱山。三项工程估价为3000两白银。银两的来源,原奉旨赐陵地租银1500

两,文武百官及内臣捐助1500两。但事实上,直到该年十二月,陵租虽已征收,但工程所

须银两却不知从何处关领。文武大臣捐助之银却差一半有余。所以,工程开始时,工部所掌

握的银两只有1000两,而开工时督送至工所的银两又只有110两。为此,曹化淳以及原任

秉笔太监车应魁、王德化,随堂太监王之俊、卢维宁等人只得于该年十二月移文内院,催办

银两解送事宜。

在曹化淳等人的催促下,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思陵改葬等工终于完成。十日,

工部尚书兴能上奏,请示以余剩银两,建造香殿。十二日,顺治皇帝批示:“知道了,余银

修造事宜,工部看议具奏,钦此。”十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又捐银千两,助建思陵,

思陵的工程才暂告一段落。顺治十一年八月,清代著名学者谈迁曾赴思陵拜谒,他在《北游

录》一书中记述了当时思陵的建筑规制:“周垣之南垣博六十步。中门丈有二尺,左右各户

而钥其右。……垣以内左右庑三楹,崇不三丈。几案供奉明怀宗端皇帝神位(此处当指享殿

内)。循壁而北,又垣。其门、左右庑如前。中为碑亭,云„怀宗端皇帝陵',篆首„大明'。……

进此垣,除地五丈则石坎,浅五寸、方数尺,焚帛处。坎北炉瓶五事,并琢以石。稍进五尺,

横石几,盘果五之,俱石也。蜕龙之藏,涌土曰三四尺,茅塞榛荒,酸枣数本。”同书《纪

文??思陵记》又谓,思陵享殿为“三楹”(三间),“奉先帝木主”;碑亭(文中称“内殿”)有额,

有金书“思陵”二字。亭内石碑“大明”亦为金字。碑刻“怀宗端皇帝陵”。

顺治十六年,思陵的建筑又稍有变化。该年三月,陵前增碑亭一座。十一月,去崇祯帝

“怀宗”庙号。并改谥“庄烈愍皇帝”。陵内石碑、神牌字迹随之而改。十二月,顺治皇帝下《谕

修明崇祯帝陵诏》,其具体修建项目不详于文。但从康熙年间谭吉璁《肃松录》所记思陵制

度看,思陵虽经顺治十六年的修建,但并无大的变化。该书所记思陵的建筑情况是:“碑亭

南北四丈八尺,修三丈。享殿,距门十三步,阶三,无台,殿三楹,广七丈二尺,修四丈二

尺,内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设。一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边,以金泥之,题

曰„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宏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中楹为暖阁,长槅六扇,中供木

主三,中则庄烈愍皇帝,左则周后,右则田妃,外俱用椟冒之。周后神主题曰„大明孝敬贞

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后‟,田妃神主仅存„恭懿'二字,余被人磨去矣。配殿三楹,俱黑瓦。

殿前大杏树一株。陵寝门三,距殿址四步,穴墙为门,中广二丈四尺,修一丈二尺,傍则户

矣。明楼距门十一步,不起楼,阶四,中开一门,左右夹窗二。碑石广一丈六尺,修六尺,

雕龙,方座,高丈许,题曰„庄烈愍皇帝之陵'。石几距楼十步,长五尺,博二尺。几前石器

五,俱高八尺,方式雕龙。中一方鼎,与诸陵异,皆列于地。宝城距几甚近,无城,周围用

墙,高六尺。中以石灰起冢,高四尺,缭以短垣,左松八株,右松七株。”

清乾隆年间,思陵先后两次修缮,陵园建筑规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乾隆十年(1745

年)九月,刑部左侍郎钱陈奉命祭祀思陵,发现思陵因长期失修,风雨剥落,殿庑倾圮严

重,遂奏请修葺,并提出:遵世祖章皇帝奢靡不尚之谕旨办理。乾隆帝从其所请,下诏修缮

思陵。直隶总督那苏图奉命督办该项工程。昌平州知州胡大化估报,修缮享殿三间,建造配

殿六间,加上大门、二门、碑亭、甬路等工程共需工料银及烧造琉璃瓦银13900余两。后又

经保定府同知永寿实地复核,认为“享殿三间虽久已倒塌,旧存木植砖块尚敷凑用,似应添

补修葺,其余墙垣等项酌量粘补。其配殿六间久经倾圮,且地基窄狭,毋庸重修,以省靡费”。

此议于乾隆十一年十一月经那苏图奏请乾隆皇帝同意后遂只将思陵享殿、垣墙修好,配殿废

而未修。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三月,修葺十三陵,思陵是其中之一。因“顺治年间改建思陵,

而一切明楼、享殿之制未大备”,特命“重为修葺,悉如别陵。并普立神牌木主供奉,以妥享

祀”。修陵大臣工部尚书金简等人经实地勘察提出,思陵“仅有享殿三间、碑亭一座,规制颇

觉狭小。伏思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即命以帝礼改葬,兹复仰奉谕旨,不惜帑金修葺诸明陵

寝,似应就现在地势加筑月台,将旧碑亭移建月台之上,后墙略为加高,宝顶随墙添土,并

将原建享殿三间改造五间,宫门一间改造三间。用彰恩施优渥”。于是,思陵的陵门改建成

了硬山顶式的三间门楼,享殿建成了面阔五间(通阔17.3米),进深三间(通深8.5米)的

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石雕五供之后也建起了无马道、宇墙的单面墙式的宝城墙,和城台及重

檐歇山顶式的明楼。

在陵园的管理上,思陵和其他明陵一样,在清代设置有司香内使(守陵太监)二名、陵

夫八名,照役给予香火地亩。每年春秋二季,分由太常寺差官至陵致祭。清廷每年还委派工

部堂官一员,赴陵检查陵园建筑,时加修葺。

思陵,虽然终清之世一直是崇祯皇帝的陵名,但在顺治、康熙年间,一些知识分子却不

称其为思陵而称之为“攒宫”。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

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

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

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

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

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

“陵”。他们拒不接受清朝为崇祯帝墓所定的陵名,反映了他们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明朝

的怀念。

清朝灭亡后,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1947

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

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思陵得到应有保护。明思陵,虽

然没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但古陵残碑,松涛阵阵,仍别有一番意境。特别是残存下来的

石雕艺术品,构思奇妙,雕工精细。

编辑本段明十三陵的陪葬墓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监墓。分别是:

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

的陪葬墓,期待考古发掘的考证。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葬明世宗的皇贵妃沈氏、文贵妃、卢靖妃。

世宗贤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

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郑贵妃墓:葬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刘昭妃、周端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2:02: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69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基诺山
下一篇:岳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