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镇

阅读: 评论:0

承德旅游注意事项-瓯江影院

<a href=http://www.035400.com/whly/2/24292.html style=婺源古镇"/>
2023年4月14日发(作者:燕州市是哪个省)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衢州市、景德镇市毗邻,南隔铜都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

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

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皖、浙、赣

三省交界处的绿明珠。

名称由来

关于婺源县名称的解释,众家说法不一。婺源县婺字的意义,《辞海》里是这样说的:

一、古星名,即“女宿”,旧时用作对妇人的颂词,如婺焕中天;二、水名,亦为对金华一

江的别称。《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说的:

(1)婺江,水名,在江西;

(2)指旧婺州,在浙江金华一带。

对婺源的解释,归纳各派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以“婺水绕城三面”,故名;

二是“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故名;

三是“以县东大鳙水流入婺州”,故名。

然而这三种观点都不够完美。其一,婺源县城确有一条河绕城三面而过,但是这条河虽然称

为婺江,它却是乐安河的上游,流经江西的德兴、乐平、鄱阳最终与昌江河汇合并流入鄱阳湖。它

之所以称为婺江,是因为先有婺源,而后才把它称为婺江。

其二,休宁隶属婺州是隋代的事,并且也只有18年的历史,而婺源建县是在这以后约140年,

并且相隔了一个朝代,不可能再沿其名,更不可能说明称作婺之源的原因。

其三,婺源县东面和浙江交界处确有一座大镛山,发源于大鳙山的“鳙水”,流向浙江的开化,

经衢州、兰溪、金华至富春江,这一带隋唐时期曾称作为婺州,但是,“鳙水”虽流至婺州,在金

华也称作婺江,但并不能说明是婺之源也,所以这种说法也难以服人。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

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现辖10个镇、6个乡:紫阳镇、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思口镇、中

云镇、赋春镇、镇头镇、许村镇、太白镇、溪头乡、段莘乡、浙源乡、沱川乡、大鄣山乡、珍珠山

乡。共有19个居委会、171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

徽风遗韵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

包括在这

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随着移民涌入和自然增长,当地人口在唐末至北宋的两百多年间大量

增加,山多田少的徽州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南宋之后,徽州人逐渐外出经商,并逐渐

发展成著名商帮——徽商。徽商将经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作为继续经营的资本,另一部分带回徽州,

用来购田地、建造房屋,注重教育,培养子弟读书做官。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各种文化要素较

之其他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徽文化走向了繁荣和辉煌。徽州有着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

许多古村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直观的标本,不仅是旅游和经济资源,而且也能

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徽文化正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一府六县为核心,借助徽商的

经济实力,并以商业移民的方式扩展、辐射到其他地区富有特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

而婺源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商贸联系都成了古徽州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

婺源的经济作物中历来以茶叶为主,所生产的绿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旧有“祁红婺绿”

之称。祁红,是指祁门及周边地区所产的红茶,婺绿则是婺源的绿茶,而祁门婺源都属古徽州管辖。

婺源产砚台,名曰龙尾砚;实际上,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是歙砚,其原料就产在婺源的龙尾山,

和婺源的龙尾砚同出一辙,而歙砚的产地歙县是古徽州及其前身歙州的历代州治府治所在。

婺源的徽商和徽州其他各县的徽商一样,也都是新安商人的组成部分。

人文环境

徽剧、傩舞为地方剧种[1]。第二次海内革命战役时期是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之一。鄣

山有皖浙赣省委旧址。名胜古迹有灵岩洞、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

筑。南宋学者朱熹,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著名人物的祖籍均在婺源。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

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

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

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

名单。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

绿、黑、白“四”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

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

瀑布。

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婺源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

节;与人交往,诚信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对长辈按辈份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

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邻里之间,有带小孩名称呼某家爸、某家*的。

本县民间,向来聚族而居。族人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

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称

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

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

子自幼教会称呼。

旧时,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

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来客要请坐、奉茶、敬烟。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满,而酒是要斟满的,有“浅茶满酒”或

“七分茶八分酒”之说。乡间待客更为热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

不得入座挟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

走”、“有空来嬉”。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地名拾趣

婺源是千年古县,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大,文化底蕴渊厚,因而取地名或雅或俗,颇为考究。

地名对联婺源当地文人将家乡地名凑成各种对联,甚有趣味:

燕子(岭)回头(岭)啄旁皮(岭),东望(村)西望(村);

潭公(岭)对镜(岭)插芙蓉(岭),里妆(村)外妆(村)。

岭下即岭脚(村),走前坦(村)绕荷田(村),入桃源(村)观景象;

源口有源头(村),流长溪(村)穿硖石(村),转李坑(村)出清泉。

上严田(村)下严田(村),两田夹路(村);

左汾水(村)右汾水(村),双水盘山(村)。

龙腾(村)江湾水(河),

凤游(山)芙蓉尖(峰)。

清华著名学者江永,也曾为家乡江湾的山形写过一联:燕子回头见洋际;谭公对镜望芙蓉。

历代名人

朱弁

南宋名臣、诗人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县城人

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祖籍是婺源,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

郎,小字季延。朱熹曾于绍兴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两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今“文公山”

上的古杉即朱熹手植。

江永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字慎修,又字慎斋,婺源江湾人。所注疏的《十三经》,

对“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精思博考,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

詹天佑

东线景区

东线景点由于开发比较早,都有了一些商业化了。主要景区有江湾、李坑、汪口、晓起、江岭、

庆源。

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是同志的祖籍地。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为巨族。这里山水环绕、风水极佳是古徽州风

水文化的典范,历代文风鼎盛、贤辈出,孕育了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著名经学家

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88

种,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

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极

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婺源首个4A级景区。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

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

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

珠。

画里乡村--晓起景区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

村外水如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

遮天蔽地的古树,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

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东线还有油菜花观赏胜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北线景区

北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自然风光为主。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

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以原生态的山水风光见长,大鄣山卧龙谷景区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的高山峡谷景区。这里山

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0.7%,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

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

彩,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

灵岩风景区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又经省政府批建为“省

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洞由

36个溶洞组成。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更为称绝的是洞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

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余处。石林奇景蔚为壮观。

彩虹桥风景区坐落于清华镇北侧河上,它是以八百年廊桥彩虹桥为主体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

西线景区

是婺源良好生态环境的浓缩,鸳鸯湖景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面

积2300亩。湖区环境幽雅甘美,山林青翠欲滴,湖水澄碧如玉。每年秋末冬初,2000多对鸳鸯“携

儿带女”,从遥远的北国翩然飞来。文公山风景区是文化与生态并重的江南文化名山,因山腰葬有

朱熹(文公)祖墓,故名文公山。山上林木葱翠,周边是十万亩阔叶林海,森林覆盖率达95%,林

内有野生动物金猫、鹿、锦鸡等。朱熹的祖墓坐西北朝东南,以石块垒砌墓周有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

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24棵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现存

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有“江南古杉王”之誉。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生态

茶园是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在此可亲手采茶、制茶、品茶,享受在茶乡旅游休闲的愉悦。

旅游线路

东线:“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博物馆——湖中小岛月亮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

祠汪口俞家宗祠——

古文化生态村晓起——伟人故里江湾——萧江大宗祠——萧江源——高山平湖江岭;

西线:县城——文公山风景名胜区——古城——金山茶园——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

北线:县城——丛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桥彩虹桥——仕宦名村埋坑——

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盛产有机绿茶的大鄣山。

外地游客经典旅游线路

(1)古城岩坐落在休宁县,以众多的古迹遗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寿山旭日的奇特景观而闻名

于世。(2)夹溪河皮筏漂流时而险峰、奇石、蓝天、白云倒映、水浅处清澈见底、水深处如翡翠

碧玉,鱼虾嬉戏水中(3)三清山观音听琵琶、天门峰、天狗望月、众仙迎客;西海岸和东海岸

景区:猴王献宝、石人松、观音送子、飞仙谷;南清园景区: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玉京峰,赏蓬莱

仙境胜景;花果山、狐狸啃鸡、玉女开怀、童子开泰等;4)祥云山:景区内水秀山青,竹木葱郁。

远观古村落,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大明宫 ,近看星江水,蜿蜒曲折玉带缠腰,犹如来到“清幽致极的人间仙镜、

画中的山光水”里文化产业园 !

婺源乡村靓点

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卧龙谷;天上人间,梯田人家--手摇茶 -江岭;徽建典范,民间的“金銮殿”---

百柱宗祠;伟人故里,风水门庭(主席的祖籍地)---江湾;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

徽雕艺术宝库—-汪口;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吉祥美丽的宋代廊桥---

彩虹桥;梦里乡村---严田古樟民俗园;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

古树

婺源境

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这样的樟树在婺源有好多基本上每个村

都有!

木板廊桥

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桥宛如金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桥下

是清纯无比的江水,桥上不时有村姑农夫挑着担子从经过,山光水与木板桥有机结合为一体,妙

不可言。婺源著名的廊桥当数彩虹桥,该桥离清华古镇不远,始建于宋代,桥为全木结构,长达1

40米,宽为7米,桥上写有“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对联。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与皖南民居风格近似,比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

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

野渡

婺源山区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临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几乎与村落的历史相同。

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树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铺就的码头台阶,远远望去,显然是历经沧

桑的模样。

门票价格

旅游集团景点通票:180元/人/5天,单点票:60元/人/景点,游客可以在120小时(5天)

内凭票畅游婺源的景点包含: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思溪延村、彩虹桥、大鄣山卧龙谷、百柱

宗祠、灵岩洞风景区、文公山、江岭、石城

非旅游集团景点通票:洪村:20元/人严田古樟清风洞:30元/人理坑鸳鸯湖丛溪漂流:

60元/人彩虹桥漂流:50元/人五龙源极限漂流160元/人

婺源乡村旅游自驾车路线:(婺源景点分散,非常适合自驾游,因字数有限,详细交通信息可

到旅游互联查看)

1、景白公路:二级柏油路面,从景德镇经婺源至浙江,直通衢州,沿途经过赋春、中云、高砂、

婺源县城、梅林。从景德镇到婺源县城80多公里,这条路面很好走,限速70公里。

2、婺溪路:从婺源可以到安徽的黄山,婺源境内是二级柏油路,安徽段是三级柏油路。沿途经

过李坑、汪口、江湾、大畈。从婺源到黄山约110公里。限速70公里,进入安徽境内后,建议60

公里以下。

3、婺清路:县城到清华,二级新修柏油路,路面状况很好,沿途经过思口到清华,23公里。

建议时速80公里以下。4、江湾到晓起、江岭、高山平湖、庆源、官坑:从江湾到晓起、江岭、

高山平湖、庆源这一段路程中多为新铺的柏油路,改变了过去到江陵、庆源徐州火车时刻表 路况差的现象。

婺源特产

婺源特产可以用四概括:绿、红、黑、白。

绿:即绿茶,红:即中华荷包红鱼。集食用与观赏于一体的中华荷包红鱼,是国内外唯一独特的鱼

种,其彩红艳,形似荷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为宴席珍肴。黑:即龙尾砚。白:

即江湾雪梨。品种有“六月雪”、“西降坞”、“白梨”、“苏梨”等多种。

婺源美食

婺源饮食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婺源本土菜系粉蒸、清蒸和糊菜为专长,主要名菜有:粉蒸

肉、糊豆腐、清蒸荷包红鱼、糖醋鹅颈!此外婺源民间小吃还有清明粿、气糕、糯米子糕等特,

县城内以紫阳镇政府大门旁的小店“紫阳小吃”中的本土小吃最具传统风味,其糯米子糕更是“婺

源第一”。

特别提示:在婺源吃东西很方便,如果住在当地人家里的话,每人每天多加十元钱,就可以让

主人包饭了。在婺源一定要品尝荷包红鲤鱼,一般清蒸,也可红烧,10元一斤。糊豆腐和粉蒸肉

也很有特。野兔、麂子、田鸡、野猪等野味不可不尝。当地人喜辣。能吃到农家菜也算是有口

福了。

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

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

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蒸汽糕

以米粉加发粉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再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

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蒸熟起锅,约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

棱形,蘸上辣酱。

木心果

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称“寿

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灰汁果

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

也有将米浆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线拉成小块,再一层层撕下来吃。

粉蒸肉

把闷好的大米和腌过的肉一起拌匀,腌约半小时,然后将肉皮朝下,放入大碗内(排列成鱼鳞形),

把剩余的的米和汤汁浇在肉上面,上笼蒸约2小时(肉已料),取出扣入盘中即成。此菜肉烂香醇,

肥而不腻。

酒糟鱼

是婺源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食品,选用鸳鸯湖中的淡水活鱼为主要原料,并配以糯米酒、植物

油、辣椒、精盐、香料、中药材腌制而成。以“老妪”牌的最为有名。

糖醋鹅颈

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

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金黄,酸甜可口,

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李坑撰肉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

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野艾果

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

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

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

婺源茶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曾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茶在唐

代已成“举国之饮”,茶道也随之大兴。婺源山川灵秀,史产名茶,因此,茶道,茶礼,茶俗也蔚成风

气。

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

泉清沏甘冽,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泉为廖公泉。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

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在文人的推动下,婺源茶道不断发展丰富,而且溶进了更多的

地方特和文化内涵。

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

意识。婺源茶道,是近年从民间整理出来的,尽管程序规范繁简有异,但追求的道德精神是一致的,

这就是“敬、和、俭、静”。今天,这种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含义。

新娘茶

婺源人的生活中,无处不与茶相关,新娘茶,作为古俗,可谓代代相袭,流传不衰。当地风俗,

新娘在拜堂后的第二天,第一件事就是亲手泡制香茶敬献公婆及男家亲眷。

婺源茶道

厅堂里红烛闪烁,长辈们依序而坐,新娘在小姑引导下,莲步轻移,登堂向四周长辈施礼。献

上娘家带来的新人果子,里面有红枣、花生、桂圆、瓜子,预兆新娘早生贵子。然后是煮水泡茶。

新娘泡制的是冰糖桂花茶,是取甜蜜之意,赐于亲人以吉祥如意的祝福。新娘敬茶讲究的是规

矩,有序重礼。敬的第一杯茶,当然是上方的公婆,然后按下左、下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顺

序相继敬茶,如果客人分列而席,那自然也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了,这种重礼之风,婺源民间至

今还保存着。

有道是“品饮新娘茶”,一生福无涯”。让我们随着新娘敬献的那杯甜甜的香茶,细细的品味

那份亲近的情和天然的香。

文仕茶

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书斋庭院,竹坞流星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重形质,

水选名泉,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境界。堪称为中国儒家茶之代表。

茶品:婺绿茗眉,婺绿剑峰

水品:廖公泉、廉泉

茶具:青花梧桐三笔盂、泥壶

茶道姑娘穿着婺源妇女的传统服装——罗裙。裙子是整幅的,二片交叠,前后围系。虽然简朴,

但端庄高雅,颇有大家风范。

婺源茶道

文仕茶程序如下:

第一道程序:焚香,一敬茶圣,二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第二道程序:涤器,茶具宜燥洁,因此须用热水将杯盏洗涤干净,方法是:先将杯轻荡三下,再

淋盖,最后涮杯托。

第三道程序:置茶,先将锡罐里的茶叶取出放在“茶则”中,然后再用竹勺分别投入杯。“茶

则”,是茶叶的一种量具,现在是散茶泡饮,用茶则置茶,则更便于均匀布茶,做到杯杯浓淡一致。

这道程序称“洗茶”。就是用少量的沸水先浸润茶叶,稍顷,又将水滗去。主要是为了祛荡寒气,

促其张发。

第四道程序:冲泡。冲泡时要做到心神专注,壶高水急,手法细腻,茶汤均匀。茶道姑娘在表演

的冲泡技法叫“凤凰三点头”,壶嘴三上三下,水柱银珠成练,这样不仅使杯中的茶叶上下翻滚西安到上海特价机票 ,

受热均匀,而且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文仕茶所用茶品为:婺绿茗眉,婺绿剑峰。清明之前,茶树新发,嫩芽初展,用它加工而成的茗

眉,外形挺秀,白毫披露,香气清高浓郁,回味醇厚甘水,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水在茶的泡饮中是十分重要的。茶为水之神,水为茶之体。陆羽在《茶经》中说:“水以山泉

为上,江河中,井水为下。”在婺源,当取廖公泉、廉泉之水。此乃唐宋名泉,古人常临泉煮水,

品茗谝道。煮水烹汤,在古时更是十分讲究的:火有文武之分,汤有三沸之法,候火辨汤,历来为

茶人所乐道。

农家茶

婺源乡村,家家种茶,人人饮茶。不仅上山伐木,下田耕作要带上茶筒,而且村间道路还设有

茶亭。家里待客,常用壶泡茶分饮。茶重内质,情贵真诚,乡土气息,纯朴亲切。

茶品:婺绿特级茶

水品:溪涧山泉

茶具:青花瓷壶、汤瓯、铜水壶

茶道姑娘头系蜡染头巾,身穿青花小褂,外围绣花围裙,简朴大方、明快素雅,散发出浓郁的乡

村气息。

婺源茶道

农家茶的茶具是一种青花小碗,婺源叫汤瓯,在乡村,一般用来饮茶,既简朴,又方便。投茶

之前,先用热水将瓷壶和汤瓯青岛婚庆网 荡洗一遍。泡茶使用“壶泡法”,就是将茶泡在壶里,然后再分饮。

泡饮所用的茶品是AA级绿食品——婺绿茶特级。婺绿茶基地平均海拔500—1500米,主峰高

达1630米,特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使婺绿茶具有香高、汤碧、味厚、汁浓的独特品味,深受人们

的喜爱。茶泡好后,一般要等三分钟,这样茶的香气和汁味才能充分溢出。

分茶时,八个汤瓯,依次点洒,均匀布水。然后,又从最后一个开始,倒过来点洒一遍。这样,

茶汤才能前后一,浓淡相宜。人们特此雅称为“韩信点兵”。

婺源住宿

婺源的旅游住宿接待能力较为完备,目前,全县有宾馆147余家,县城标准间床位近10000多

个,其中挂牌五星级酒店有婺源国际大酒店,四星级酒店:清华婺国际酒店。三星级酒店有江湾大酒

店、明珠大酒店、天马大酒店、星江湾假日宾馆四家,二星级酒店有15余家,还有一家连锁酒店:

婺源速8酒店开业!二家三星级广西灵山县 酒店正在建设之中。另外,各景区还有许多价格低廉,别有特的

农家旅馆有几千个床位。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1:0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76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兰州正宁路
下一篇:北京到五台山
标签:婺源古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