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

阅读: 评论:0

莆田旅游景点大全-索尼探梦

<a href=http://www.035400.com/whly/3/411481.html style=汕尾市"/>
2023年4月15日发(作者:日本东京自助游)

人文汕尾

汕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秦汉、南宋等时期,这里的“原始居民”迎来了由中原南迁而来的居民,也迎来了

中原、佛、道文化,并通过长期的磨合之后,形成了既具备中原、越瓯、广府和斯内克河 西北文化特征,又独具一格的多元

海洋文化基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风霜雨雪和喜怒哀乐,绘就了一幅幅汕

尾人勤奋耕读的历史画卷.这些,不仅为这里留下厚重的文化积淀,而且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奋进的汕尾人。彭湃、

马思聪、钟敬文、丘东平等,均是全球闻名的革命家、音乐家、艺术家。特别是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同志领导

下建立的我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更是为汕尾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汕尾人民特有金库ktv 的厚朴、热情、包容、勤勉的性格,经过千百年战天斗地的锤炼而形成。汕尾人民对生活的珍惜、热

爱,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企待更是热切、深沉.于是,诸多富有地方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而生。

那听不完的民间故事,那唱不尽的民歌童谣,那吟不舍的诗辞歌赋,那读不释的小说篇章,那看不厌的木雕泥塑,那

赏不绝的舞狮、舞龙、钱鼓舞和坐唱等,既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又集中、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这里的民间风貌。

其中被广东省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汕尾渔歌,更是在中国的音乐殿堂里拥有永不逊的一席之地。取材于渔

歌的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电影歌曲《渔歌姑娘在海边》等长唱不衰,成为中国乐坛的经典之作;《渔歌

组唱》、《渔民娶亲》等渔歌节目,在北京、广州、汕头等地演出均引起轰动;被誉为“南海渔歌王”的原市音协主席

黄琛名扬全世界;广东电视台《艺术太空》对汕尾渔歌作了专题介绍,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播出了《民族魂——

民歌电视系列》之《汕尾渔歌专辑》。汕尾,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妈祖文化

妈祖于中古时期传入汕尾。其象征和平友谊的精神,和勤劳勇敢、救苦救难、扶危济困的美德,正是那有着海

一样胸襟的汕尾人民的需要.因为昔日的汕尾以渔为主,渔民四海为家,十分需要凝聚众人之力战天斗地求生存。

于是,由龙图腾崇拜逐步演变为多神崇拜的渔民开始崇拜妈祖,并以妈祖精神、美德时时处处检点自身言行。由

于妈祖精神和美德极具广泛性,故渐渐为“陆上居民”认可、接受,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妈祖文化。在汕尾,出海时

无论谁家渔船遇难,发现者总会拼死相救,作业间,若发现海上漂来尸体,不管渔汛多好,也会专程将其运回岸上,

备棺厚葬,四时奉祀;谁家遇到天灾人祸,在家便会集腋成裘,尽力相助;邻里之间,有谁缺钱缺物,总能得到真

诚相待,只要他人家里有,便能照借不误……这此,在美妙无比的渔歌声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如今,以妈祖精神为基调的妈祖文化已经成了汕尾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也成了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军号

声中的和谐旋律.汕尾风山妈祖庙已经成为广东妈祖文化中心,也成了蜚誉海内外的旅游观光胜地。

随着历史的脚步,围绕着妈祖精神展开的民俗活动也渐次定型。其中最为突出的要算庙会.数百年来,每年三月二

十三,汕尾的多数妈祖庙均要举行庙会,纪念妈祖诞辰。庙会期间,要演大戏、放炮头,公祭、民祭妈祖,有条

件的地方如汕尾城区凤山祖庙、安美祖庙等,还要举行以妈祖精神为主线的大型文艺晚会和艺术游行,展示当地民

间艺术的风采。人民众在重温妈祖精神的同时,又享受了文化艺术大餐。

疍家文化

自古以来,汕尾沿海一带就生活着一被称为“疍民”的渔民。“疍民”是水上居民的旧称,古代越族先民遗传后

裔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海洋民族."据明嘉靖《海丰县志》载;“疍民有东西溪之别。”清乾隆《海丰县

志》载:“疍种莫可考,以舟为宅,以渔为业,按府志,厥祖被干戈之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海

丰七港,在在有之……”他们以大海、河川为家乡,一家男女老幼居于水上“连家船”,扬帆启航、战风斗浪、耕海

牧渔、繁衍生息。

汕尾渔港现有疍民后裔主要分为“瓯船”渔民和“红卫”渔民两大体。他们踵事增华,从事现代化的海洋捕捞渔

业;同时,也将疍民的传统风俗在文化冲突和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一部分,如渔歌、渔谚、传统服饰、妈祖

崇拜等.至于居于“连家船”及其独特的命名习俗、赤脚行走、不可与“山顶人"通婚等习俗已成为民俗历史.

疍民的来源及概况

汕尾渔港的疍民主要分为讲闽南话系之“福佬话”的疍民体(传统称之为“瓯船"渔民)和讲粤语的疍民体。

“瓯船"渔民是古代越族先民后裔中的一支。

据调查,其先民后裔“板块式”地先南移到现陆丰等地,清开海禁之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后陆续移居

汕尾新港,直到1926年前还有其他地方的疍民加入新港“瓯船”渔民体。现有渔业人口约17000人,隶属于前进、

东风渔业村委会。

“红卫”渔民原属粤方言区中的流动渔民,抗战前后从广东珠三角、广西等地陆续移居汕尾,组成了一个粤“方言

岛"的生产体,内部成员通用母语“白话”。现有渔业人口约1800人,按传统生产方式在深海渔场从事拖网作业,

保留了部分传统风俗习惯,也崇拜妈祖和多神崇拜。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快,实力增强.“红卫”渔民体率先在

全国开创了“包产到船"和“渔船北京平谷跑半马 折价承包到户”的渔业经济体制改革。

婚嫁习俗

疍民婚嫁是其传统民俗之一.原为体内不同宗姓通婚且不可与“山顶人"通婚.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日行定

聘、纳彩礼。出嫁之前,全家妇女含着眼泪唱“心焦歌”、“叮咛歌”等,称为“哭嫁"。那时,疍民生活困苦,新娘嫁

前要先哭祖父和祖母,后哭父亲和母亲,再哭兄弟和妹,把一家人通通哭遍,把担心自己出嫁后,家里又少了一

个干活的人,来年日子怎么过的苦恼心情哭唱出来.

吉时良辰,上了头、绞了脸、跪拜完父母,打扮一新的渔家新娘穿着疍民传统小圆领间服(又称为“圆龟衫”),

系上“红边乌绒八幅裙”,头挂“五颜花果”饰品,发髻横插闪闪银钗、手腕戴着银手镯,在家人相伴下于港内、河

湾船上待娶。张灯结彩的男方渔船,唱着“麻船歌”,靠临迎娶,双方的两位“好命妈”(全福老妇人)对唱渔歌;之后,

亲朋好友隔着船互唱、合唱;最后,在双方亲友的欢呼声中,新娘在“好命妈”的搀扶下,上了新郎船,载运入“洞

房”。传统疍民尤其“瓯船”渔家婚礼至少要唱三十首以上婚嫁渔歌.

如今,“哭嫁”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淘汰,迎娶过程已在陆上进行,但“叮咛歌”(亦称教女歌)还是要唱的。

唱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把叮咛女儿要“顺天命,逆来顺受听夫讲”,改成了“过门切要敬公婆,姑嫂妯娌

要和好”,“只有勤劳能致富,女儿切孬等天财”等。如今,船上迎娶这一个独特风俗有待在“文化景区”中重演。

信仰习俗

疍民是由蛇图腾崇拜演变到多神崇拜的体,这与海上生存环境恶劣、海难事故多有较大的关系,但妈祖信仰

是疍民的主要信仰之一.作为航海保护女神——妈祖,是宋、明、清各朝列入祀典的正神之一.妈祖信仰产生于北宋

时福建湄州,南宁时开始在福建邻近沿海省份传播;而崇拜妈祖的风俗习惯也由航海人主要是疍民带到了古海丰

沿海。到了明朝,妈祖崇拜已在民众中相当普遍。据《海丰县文物志》记载;现汕尾城区马宫镇的妈祖宫原也是

明代建筑。至清明,妈祖封号由“天妃”晋升“天后”,地位得到了提高,其影响日益扩大。总之,宋以后,在疍民生

产、生活的水域,岸上都留有妈祖崇拜的遗迹。

由上可见,汕尾疍民及民众的妈祖崇拜由来已久.“凤山祖庙”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是游客必到之处。新扩

建的“天后阁",巍峨庄严、画栋雕梁、金碧辉煌。耸立于市区凤山之巅,凤仪台上的妈祖石雕像,面临南海,神态

祥和.著名作家冰心女士在旁边石头上题写了“天后圣母”四字。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圣诞日,渔区众都举

行隆重的祭拜活动,如“炮会",演出“西秦"、“白字”和“正字”等海陆丰地方戏剧,成了汕尾沿海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

节日.

命名习俗

海陆丰疍民的命名,体现了其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和方言区域的文化习俗特征,表达了他们的某种愿望和寄托。

过去,疍民因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的影响,乳名具有当地方言文化习俗的特点。瓯船渔民有苏、钟、徐、李、郭、

蔡、石等七姓.其乳名大致归为如下十类:

一、数字名.就是根据婴儿出生的农历日子取名。从初一到三十都有,是其较为常用的命名方法。如苏初六、徐十

一、郭五九等。

二、水果名。即用水果名称作乳名,以女性居多,如郭油柑、李鸟梨、石龙眼等。

三、蔬菜名。是较常用的女性乳名,如徐同荷、苏芫荽等,因碣石福佬方言“瓜”与“鸡”同音,忌讳以瓜类命名,

并忌讳以葱、蒜、飞棱(菠菜)命名。

四、花卉名。也是女性乳名,如徐玉兰、钟牡丹等.

五、神佛名.即以对神佛的称呼用作小孩乳名,均为男性用名。如李佛、陈妈喜、莫佛赐、卢佛喜等.

六、金属名。亦为男性常用名.有黄金、郭银、苏铁、徐锡等。解放后又增用了“钢”字的命名。

七、鱼虾名。鱼虾贝藻是渔民最常见的海洋生物,故常作孩子的命名,有苏红鱼、苏江鱼、郭巴浪(池鱼)、苏

蛴等名称.

八、船具名。将渔船的构成事物用为乳名。如徐帆、钟舵、苏橹、李网等。

九、吉祥名.就是带有吉兆和喜气的命名,表达了渔民对生活的祈求,多是男性用名,如徐来顺、钟兴旺等。

十、求嗣名。过去男子是延续后代和家庭生活来源的主要依靠者,故生女孩的家庭极为盼望生下男孩,于是将先

出生的女孩命名为“带娣”、“来娣"“引弟"等乳名,希望能带来男嗣.

民歌风情

唱渔歌是疍民传统民俗之一。渔歌是渔民捕鱼,织、补渔网或休息、喜庆时即景自编自唱的抒情性民歌,是中

国民歌体裁的一种。它广泛流行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沿海渔区,内容主要反映渔民在旧社会受压迫欺凌的痛苦

生活,表现渔业生产、生活以及思念航海的亲人等;解放后,渔歌以歌颂新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多数情况下

由渔家女性用当地方言歌唱,曲式有两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几种,曲调独特,风格具有欢快跳跃、委婉悲伤和

抒情明朗并存的特点。

民间文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像浪花,稍纵即逝;有的像浪涛,经久不息.汕尾市的正字、白字、西秦戏、渔歌、

滚地金龙、钱鼓舞、麒麟舞等古老而又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民间文艺,正像经久不息的浪涛,自千百年前奔涌至

今。汕尾的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虽经历了时代的风雨和数不清的政治风云,但还是保留着中原文化、越瓯文化、广

府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精华,成了我国不可多得的文艺活化石,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是名

副其实的“戏曲之乡”和“戏剧宝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字戏

正字戏又称正音戏,用官话念唱,明初流入粤东,活跃于以海陆丰为中心的粤东地区,是一个多音腔、古老稀有

的剧种。传统戏目有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唱腔为曲牌连缀体,有正音曲、昆腔和杂调等,风格淳朴

豪放、清丽委婉、高亢悠扬;武戏有红面、乌面、武生、花旦等十二行当,表演风格古朴,粗犷雄浑,气派宏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戏

西秦戏系明代西秦腔(即甘肃调)流传至海陆丰,与本地民间艺术结合形成的剧种,属乱弹系统。本腔为正线,

西皮、二黄为外来腔,属板式变化本共有36个板式,男女分唱,有62种唱法;设十二个行当,表演风格豪放雄浑,

长于公案、武打戏,剧本有2000多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字戏

白字戏又名“白字仔”和“南下白字”,乡下人称“哎伊嗳",明代由闽南地区流入粤东海陆丰.唱曲道白均用地方方

言(福老话),声腔为曲牌连缀体,腔调委婉、明快、甜软、细腻。共有剧目10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200多个,

多为传奇故事。

捷胜得道庵

得道庵原称“云山寺”,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西山山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2),重建于乾隆年间

(1763-1795),建成于光绪16年(1890),并易名为“得道庵"。供奉释迦牟尼、琉璃光佛和药师菩萨.该庵傍山面海,

环境清幽。山上怪石嶙峋,松涛追风;庵里画梁雕栋,神象栩栩如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构成“虹桥

捷步、曲径通幽、胜地灵岩、莲池印月、壁涧流泉、石船泛陆、古壁苍松、仙井盘空”等“八景”。

当你驱车直达山门,近闻涛声梵乐,远观海天一,难怪这里有“海岸第一山”之石刻赞誉。当你步入“得门”,

便可见涧下石壁,清泉细流;若止步凭栏于“莲池印月”,更可见碧空倒影,冰心顿生;绕过庵后,但见一艘天生石

舟,在绿浪中“劈波”前行,大有冲向大海之势……总之,这里曲径迂回,莲池堤柳,鸟语花香,可谓洞天福地。

汕尾渔家文化漫笔

当提及“汕尾”时,潮人就会联想到此地必是鳞波熠熠有瑰丽景象的、与“水”有关的地方。的确,《辞海》注释“汕"

是“鱼游水之貌”,旧“尾”字与“美”谐音。据国学大师饶宗颐考证称:“俗以沙坝村落为汕,或指海旁捕鱼之所为汕”。

以上两种解释都为汕尾地名的由来作了精辟表述。汕尾,就是建于沙坝尾部的村落,或鱼游于水之貌末端的海港。汕

尾既然是沙坝村落或鱼游渔港之尾端的港口村,自古至今,汕尾就是古今渔家居住的地方,那么,汕尾的渔家有怎样的

沧桑史呢?

汕尾古时属百越领地,历史悠久.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汕尾市城区沙坑北文明遗址上,就出土了许多石制

工具,1934年英籍芬戴礼神父最早致力于海丰史前文化的考古,后来芬神父的助手意大利麦兆汉神父深入考究了汕

尾史前文化,并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震惊了世界考古界。现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里,还展示着麦兆汉神父从汕尾海

丰史前文化遗址上获得的重要文物,后来,汕尾籍的中国人类学家、著名的考古学家杨成志和其助手顾铁符也曾深入

到汕尾各个史前文化遗址,进行复查和调研。这古生民,应是古百越族的一部分,也是史前汕尾的“古疍人”,可以说,

他们是史前文化中的“古汕尾人"(据现今出土文物为证).

无独有偶,1984年8月,众在汕尾市海丰县后门镇后澳海边挖贝壳时,挖出了十多具尸体,尸骨中分别插着三件青

铜器,这三件青铜器为短剑一件、矛一件、錍一件,其中青铜錍的出土在广东还是首次发现。可惜的是,十几具古人

类的尸骨,当地众依据古老的风俗,草草一个地方掩埋,这使现在考古学家们难以寻到它们的尸骨,这对于研究

古百越人类的人种之谜和生息繁衍之秘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青铜器的出土和古代尸骨的出现,令我们可

以想像那在大海边,河岸边定居的古渔家部落,在发扬古代农耕渔狩文化的同时,是如何保家卫民的,又是如何和大

自然作斗争的!这是南越古渔民古生民生活写照的一部分,可以再现古代东南沿海古疍民的进化,呈现出一个单纯、

朴实、缓慢和封闭的历史过程,同时又体现出百越古渔民敢于同文明交流,敢于创造的天性。

秦统一岭南后,留下了十多万士卒,以及随军移民,劳工移民等数十万,由于秦灭楚时,属于汕尾市一带的扬越人皆

为楚国之士,楚士尚猛,越人好勇,勇猛的扬越人因顽强抵抗秦军,据《风俗》记载“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

以渔钓为乐,以舟为宅”,越民人丁锐减,其妻女遂令与南海士兵成婚,成为新的扬越人种,他们垦山耕海,成为开发东

南沿海的劳动生力军,融洽了闽粤土著,输入了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使“古汕尾”的扬越大地上起了重大的历史转

折,并使扬越的航海技术和捕捞生产起着重大的历史作用,为开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作了先决条件。

在魏晋南北朝时,古汕尾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通道的开通,使汕尾的白沙湖,成为唐宋时代贸易活

跃十分热闹的港口,海丰、公平、大安等唐宋大陆河口港,对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贸易港

口的热闹,促使汕尾人从事海港渔家贸易的疍民增多,《海丰明清三志明嘉靖》记载:“曰白沙湖,距邑东一百五十里,

多番舶(外国船,笔者注)居之。”说明在唐宋至元明时代,汕尾的白沙湖港口的贸易十分热闹,汕尾渔家和洋人商

家均活跃于这个“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上,从事捕捞和货物贸易。

北宋时代,两广侬智高起义,越民多附之,大将狄青逼使两广及汕尾越民下海为疍。南宋名臣文天祥至海丰勤王,

汕尾渔家响应号召,纷举义旗,据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汕尾渔民范良臣于“景炎元年,端宗航海而至(甲子门),

良臣给军食三日,留帝像登瀛石上……"。

汕尾的渔家文化以及民俗艺术,为东南沿海的历史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汕尾渔家人。

《汕尾市疍民风俗文化史考》之四

(四)汕尾渔歌

汕尾渔歌,是指汕尾后船渔民所唱的福佬方言渔歌。这是汕尾市最具鲜明艺术风格和民俗特的歌谣,

它起源于古老的越族水居部落在劳动和生活中发出的歌吟,具有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底蕴。

后船渔民是一个喜欢用歌声抒发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社会体,在长年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中,在艰险的

捕鱼生产劳动中,他(她)们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和内心的冲动,需要用歌声表达出来。还有在纺线、织网、造船、摇

艇、补网等日常劳作中,他(她)们会伴随着劳动的节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这种从心灵深处抒发出来的歌吟,通过

一代代的传唱,不断地修改补充,逐步丰富起来,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风格的民歌,以此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以及

表达自己的爱憎和愿望。他们在劳动中每每能够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增加新的渔歌内容.故此,汕尾渔歌曲调丰富

多彩,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徐缓抒情,充满渔乡特和海洋气息,流行于汕尾、甲子、碣石、湖东、马宫、后门、小漠

诸港口.

汕尾渔歌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疍歌,其优美缠绵的曲调,明代中叶就引起文人学者的注意,并在其创作的

诗词中进行模仿学习。明天顺年间(1456-1460),惠州进士吴高就曾将海丰县城龙津溪后船疍民月夜斗歌的情景,列

为“海丰八景”之一,并赋诗云:“曲曲清溪绕屋斜;数声欸乃起汀沙.夜深月白知何处,余韵风飘出蓼花."迨及晚清,

陆丰出现的“竹枝词”,就是一种在渔歌风格影响下清新晓畅的新诗体,可以说是一种文人编写吟唱的新渔歌。如“侬

家自小生渔家,五月新鱿六月鲨。瞥见天南红一,明朝又约打梅虾”,“金厢石外水拖蓝,一叶渔舟坐两三.最是今

年风信好,每逢早北晏东南。"

渔歌词以文字记录下来,首推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民国十三年(1924),钟先生在汕尾文亭小学任

教期间,心灵被“表情真切”、“音律谐美”的渔歌所震撼,于是采访新港浮水乡,记录搜集了大量的渔歌,后来编成

《疍歌》一书出版,并写《中国疍民文学一脔》西安洗浴按摩 ,对疍民歌谣进行研究,指出“咸水歌是疍家民族的一种心声。”引起

欧美和日本学者的热烈反响。德国学者爱伯哈特说:“那种‘疍歌’我很愉快地读了,我以为……它们是全然可与‘人

为的'诗歌相提并论的有特殊风格的诗歌。”从此,汕尾渔歌始被世人所认识和了解。1957年,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施

明新带领10位音乐工作者下乡采风,到达汕尾港和汕尾中学音乐教师马思周、海丰文化局干部黄琛等对瓯船渔歌进

行发掘整理,创作了《妇女捕鱼队组曲》,成立了汕尾渔歌队,使渔歌开始走上表演舞台,涌现了徐十一、苏红鱼、黄

人勿、郭层等名歌手。其中《娶新娘》、《长洲泪》等节目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时,轰动五羊城,受到国家文化部副

部长钱俊瑞的赞扬和观众的好评。汕尾渔歌哺育了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他创作的钢琴和小提琴乐曲,不时回响故乡

渔歌的旋律.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从渔歌吸收养份后,创作了钢琴协奏曲《战台风》。电影《南海潮》、《女蓝五号》、《海

霞》、《军港之夜》、《春天的故事》的主题曲或插曲都采用渔歌的调式。音乐家杨桦、郑秋枫、朱践耳、毕庶勤、施光

南等到汕尾渔港采风后,先后创作了不少脍灸人口的交响乐和歌曲。进入新世纪后,根据疍歌改编创作的汕尾渔歌新

节目,屡次获得省文化宣传部门颁发的金奖,北京电视台也播出《民族魂-—民歌电视系列》“汕尾渔歌”专辑.这说明

汕尾渔歌是一座丰富的民俗音乐矿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汕尾后船渔歌曲式简短,一般由两个乐句组成一曲,基本上保留着民歌五音调式.结构工整,整齐划一,

比较讲究对偶关系,如行与行、音组与音组的对称。歌调四句称一脚,八句为一双。讲究押韵,一般要求一二四句押韵(福

佬方言韵)。一阕为一韵,第二阕便要转韵,但歌词内容实际上一样.为追求第二阕转韵,往往出现因韵害辞、因辞害义

的毛病。汕尾渔歌可以随意把某一首歌词套上任何一个调子来唱,也可以随时加减歌词字句,还可以重复连唱两句叠

句。渔歌的词、韵、衬字,以及主干音、落尾音等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节奏和缓,音韵和谐,旋律优美。约有六种

调子,其中以《刺仔歌》、《受苦歌》、《海内歌》的调子最为流行,用福佬方言哼唱出来,别具原始歌谣的味道。

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或“三、七”字句式以及“五、七字”句式,这是汕尾渔歌的基本规律。歌

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量采用闽南方言词汇、俗语和谚语;多用比喻、象征、起兴的手法。语言简朴、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反映渔民的海上生活和劳作,洋溢着浓郁的渔家风情和海洋生活气息。笔者尝试将汕尾渔歌歌词按其内容

归类,大体可划分为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后勤服务歌等分述如下:

(一)捕鱼歌。反映渔船出海捕鱼和返港过程的渔歌,统称为捕渔歌.例如:

头帆推起尾翘翘,中帆推起船转头。

大船细船去到了,放掉俺妹心头焦。

这首《头帆推起尾翘翘》的渔歌,描写了一位青年渔民在渔船出港启碇时的惆怅心情。当船只驶向渔

场的空闲时刻,他放声抒发出来。旧社会,后船渔民生产工具落后,船只陈旧破漏,一遇狂风,便即倾覆.但逼于生活,

不得不冒着寒冬天气到外海捕鱼。对此,他们满怀愁绪地唱起《采鱼歌》:“海水深深索呀索原在,四十日乌寒来.刻

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着家贫呀又再来,又再来!"

《采鱼歌》是一首结构灵活的歌词,可以随意唱出来,也可以随意加减文词。哀婉缠绵,动人心扉.渔帆归

港了。海上的风险,使疍家妇女怀着担惊受怕的心情,在码头上渴望看见平安归来的丈夫身影,心怀忧虑却又故作轻

松地唱道:“白垂垂,眺开湾外三支桅。眺开湾外六片桨,亚妹睇着心头开。气苍苍,眺开湾外三领帆.眺开湾外六片桨,

亚妹睇着心头松.(《白垂垂》)。”此词运用叠字、反复等修辞手段,刻划渔家妇女盼夫捕鱼平安归来的情态.《胶丝落

海鱼落网》则一首解放后新编的渔歌:

舵今要桅桅要帆,帆今要船船要人。

胶丝落海鱼落网,社社渔船要头鬃。

此词运用顶针、复辞、对偶等修辞手法,反映了五十年代渔业生产集体化和渔具改革的时代风云。还有《送

兄出海去捕鱼》、《一只大船去过洋》等也是有关渔业生产的渔歌,受到人们的喜爱,传唱至今。

(二)恋情歌。表达渔家青年男女恋情或爱情的歌曲。汕尾渔家姑娘是最善于用渔歌表达内心情愫

的歌手,尤其在热恋时期,她们利用织网、纺线、补网、摇艇、摆渡之机,借用身边的景物,随编随唱;将其细腻真挚的少

女情怀和追求幸福的憧憬,或大胆直接、炽热如火,或隐隐约约、含情脉脉地通过甜美的歌声向心中的情郎传递爱恋

的信息。当情郎驾船出海捕鱼之际,她们急忙忙地从码头上摇着小艇靠近渔船边,将爱情信物--新绣的荷包抛给情郎:

“目睇(看)兄船着头前,妹绣荷包有一个。送科(给)阿兄腰边带,祝兄捕鱼万万千。(《目睇兄船着头前》)"还

有一首《好花一苞贡贡香》,表达了渔家姑娘忠贞的爱情观:“好花一苞贡贡香,好酒一杯面就红。有情阿兄一个够,无

情阿兄难成双.阿妹配有好情郎,海水煮饭也会香。赐个姻缘堵对着,力相(勤劳)赚食免相嫌……"同样,疍家青年也

有鲜明的爱情价值观:

穷人要食咸巴浪,穷人唔敢娶富人.

破衫唔敢钉银钮,枕头唔敢绣凤凰。

穷人要食咸黄墙,穷人唔敢娶富娘。

破衫唔敢打银钮,枕头唔敢绣鸳鸯.

这是一首闻名海陆丰的渔歌《咸巴浪》,此歌爱憎分明,直赋胸臆,掷地有声!词中“巴浪”(学名圆鲹)、

“黄墙”(学名黄鲷)俱指价值低廉的普通鱼类。疍家青年性格豪放粗犷,感情真垫热烈,由于长期在大海上捕鱼生

活,他们对爱情的期待更为热烈。通过渔歌寻人生的旅伴,也是他们喜欢唱歌的动力.还有一类男女青年皆能歌唱

的爱情渔歌。如:

海底出有马鲛鲳,山顶出有鹧鸪猄

塔建着龙宫底,兄妹亲像双鸳鸯。(《兄妹亲像双鸳鸯》)

石头硬硬拍得开,拍开石头变石灰。

哥是石灰妹是水,石灰见水心就开。(《石灰见水心就开》)

将“情郎”比喻为“石灰”,“情娘”比喻为“水”,妙极!以“石灰见水”喻两情吸引融为一体,尤其妙

绝!此外,表达男女恋情的还有《大拖抛着汕尾前》、《清水清幽幽》、《头帆扯起高映映》、《阿妹唱歌声娇娇》、《生死

唔甘拆分离》等数量众多的情歌。在文化知识低下的时代,架起了疍家青年男女心灵交往的桥梁。

(三)婚嫁歌.就是旧时疍家闺女出嫁前夕所唱的咏叹调,以及出嫁时男女双方在船上的对歌。具有浓郁

的海上民俗文化彩,是汕尾渔歌中的精华之作。亦是汕尾渔歌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全部渔歌中,数量上占有最大的

比重。后船渔民极为注重结婚这件人生大事,男女双方家庭隆重庄严而又喜气洋洋地举行婚礼。整个婚嫁的过程,就

是渔歌表演的过程。

出嫁前夕,新娘在闺房想起就要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家人,不禁悲从心来,对着围坐一旁的亲友,一

边梳妆打扮,一边唱起《心焦歌》:“阿爷耶,阿姆啊,南风簸涌去讨赚,无功无劳还阿姆,阿姆唔敢留我加一年。阿

姆唔敢留我加一岁,阿姆铁打心肝铁打肚。唔北拉你同唱歌,唔北拉你同推磨。唔北拉你同唱诗,唔北拉你同隔离。

唔北拉你同泅水,海水敲开无敲麻.”歌中的“唔北拉你"指“不曾与你”之意,“阮”即“我”,“敲开”、“敲麻”指“推

开”和“推近"之意。母亲在旁听罢,对着闺房荧荧的蜡烛光,泪眼盈眶地唱起《叮咛歌》:“女仔喂,女仔啊,爱去

做人爱乖乖,爱去做人合人疼。女仔喂,女仔啊,爱敬家官共伯姆,爱想父兄个面皮……灯笼红,叮咛我子早

做人;暝来暗睏早走起,茶烧酒热敬少郎。灯笼垂,叮咛我子早出门;暝来暗睏早走起,茶烧酒热双手随。做人媳妇要

勤谨,婆家不比自家中。”

在梳妆台旁帮助新娘打扮的嫂子,接着唱起《打扮细姑做新人》:“一只大船去过南,腊腊草席买两番。腊

腊草席买给谁?买给细姑好坐凉。一只大船去过洋,腊腊珠仔买成双。桃红李白剪六尺,打扮细姑做新人。”将近

五更时分,新娘及亲友唱毕“哭嫁”歌,穿着鲜艳的衣裙,头发梳起插着布满银饰品的“汕尾鬃”,在好命妈撑着花伞

的扶持下,乘着自家的船在半海等候新郎船前来迎娶.当新郎船唱着《麻船歌》靠近时,男女双方各派两人对歌,众亲

友在旁助歌凑热闹。

新郎母亲也欢快地唱起:“船杆抽起一下镖,镖对青姆个船腰。今年恁仔科阮娶,明年抱子来铁挑(回娘家)。船

杆抽起一下披,镖对青姆个船边。今年恁仔科阮娶,明年抱子来巡年。”唱完《船杆抽起一下镖》,又喜悦地唱起《媳

妇娶来心头松》:“灯火点起红丹丹,暝昏阮子娶新人。暝昏阮仔娶媳妇,媳妇娶亲心头松。清水清映映,扯帆起碇

船要行。过港过澳娶媳妇,媳妇娶来心头松。”

接着,在男方迎亲的好命妈唱了《明年抱子返外家》、《唱这双歌开门楼》后,女方船上两位好命妈亦唱起

《唱这双歌开门楼》、《大船无水免开船》等,并按例以《新娘生好兼青春》来答对:面布披面盆,新娘生好兼青春。

爹妈食有千百岁,一家和合生男孙.面布披盆墘,新娘生好兼少年。爹妈食有千百岁,一家和合生男儿。这时,新郎

穿戴礼帽礼服,胸披大红布褶花,向着送嫁船唱道:“这枝好花兄爱摘,阿兄送有好银千。白丝丝,好花插到花盆边。

这枝好花兄爱摘,阿兄送物又送钱。”歌声刚歇。新娘脸飞红霞,又喜又羞涩地唱起《手拈金扇缀君来》作答:“闹彩彩,

手拈金扇缀君来.手拈金扇缀君返,四目相睇笑嘻嘻。”最后,新郎新娘隔着船舷合唱《是阮两人唔甘嫌》。以示同心

同力,百头偕老。歌曰:“苦瓜甜,苦瓜揾糖嗦嗦甜。是咱穷女嫁穷子,是阮两人唔甘嫌."

对歌完毕,东方欲晓,时辰已到。新娘便由“好命妈”念着四句,牵手跨过男家船上,举行婚礼.在嫁娶过程中,

还有《今暝唱歌到五更》、《扯帆启碇船爱行》、《石榴开花粒粒红》等50多首渔歌,从多方面展现后船渔民多姿多彩

的婚嫁民俗风情.

(四)斗歌,又称对歌,是渔歌中最富于竞争性和欣赏性的歌曲.斗歌双方互斗思维的敏捷、智慧、

知识和技巧,吸引众多听众参与,场面热烈动人。如每当渔船出海渔工空闲之际,或渔家妹在海滩纺线织网之时,

会有一位歌手发出挑战的信号:

一丛树仔矮眉眉,爱斗畲歌坐麻来.

十千八百共恁斗,斗到今暝月斜西。

要斗渔歌行麻来,斗恁妹七八个。

斗恁妹无歌唱,无歌好虽勿麻来。(《爱斗畲歌坐麻来》)

如果有人应以:“恁勿欺负阮无歌,阮有渔歌几千箩。三只虾船载唔了,搬起滩头高过山.”那么,这场斗歌就开

始了。参与者如果声音嘶哑低沉,或者像破铜罗似的,就会招来《无好声喉唱乜歌》的讥笑和嘲骂。对歌双方开始时

以《斗歌》、《辩歌》等传统的基本调式应战,歌词到后来可以随机编唱,来考验对方的知识阅历和理解应变能力。如

《斗歌》开始时唱:

问:你知乜鱼着火烧?你知乜鱼上战场?

你知乜鱼好拍索?你知乜鱼好哈腰?

答:我知烘鱼着火烧,我知鲳鱼上战场,

我知鳗鱼好拍索,我知带鱼好哈腰。

问:乜人能晓天顶星?乜人能晓树尾桠。

答:神仙能晓天顶星,龙王能晓海底虾?

米筛能晓砻脚米,蝴蝶能晓树尾桠.

问:你知乜个直溜溜?你知乜个海底泅?

你知乜个跟风走?你知乜个独条须?

答:我知大桅直溜溜,我知尾舵海底泅,

我知风帆跟风走,我知锚索独条须。

历代相传的基本歌词唱毕,双方就开始斗现编现唱的歌词了,直至一方败下阵来认输为止。

(五)生活情趣歌。即反映渔家生活情景的渔歌.这类渔歌五花八门,有的生动谐趣,有的缠绵悱恻,

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充满怨愤和无奈。解放前有一首《疍民受苦歌》,以赋白的手法,直抒胸臆,倾诉生活的艰难和

渔霸的迫害.

渔民受苦惨多多,受人欺负无奈何.

浮家散宅生活苦,受尽土霸惨拖磨。

苦说不尽苦连天,渔民妹最凄凉……

反映生活各个层面的渔歌,短的有在摇篮旁哼唱婴儿入睡的《催眠曲》,有以月份时令为起兴、分段吟唱和

带有故事情节的《后船十二月歌》、《十二月吃菜歌》、《教姑歌》等长篇渔歌,尤以《长洲泪》最为闻名粤东和香港地

区。该歌以叙述性的歌词,述唱了清乾隆年间汕尾渔女初二与香港长洲渔民炎舵的长篇爱情故事。

还有一类情趣渔歌洋溢着幽默、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歌词通俗、俏皮、谐趣、配上明快的调子,使人

入耳难忘。如《十二个阿嫂》,以12个递进的反复句子,通过对12个阿嫂行状的描述,加上风趣、诙谐的曲调,闻名

海陆丰。笔者小时候在后门、马宫渔港聆听此歌后,至今想起,犹缭绕在耳畔.《阿嫂扒船伸啊伸》也是一首充满生

活情趣的歌:

阿嫂扒船伸啊伸,无点水珠喷上船。

有心送兄去联络,无心送兄返瓯船。

阿嫂扒船一下逗,无点水珠喷上头。

有心送兄去联络,无心送兄返回头。

还有《阮家阿嫂爱唱歌》、《钓鱼钓金鲮》等也颇具幽默自嘲感,使人百听不厌。此外,反映渔业后勤服务生

活的《造船歌》、《纺线歌》、《织网歌》、《摇艇歌》等等,都积淀了丰厚的疍家风俗文化,充分说明了汕尾渔歌是一种

完全成熟的民俗文化艺术。

“白话”拖船渔歌,也是反映现实生活和生产的歌谣。它是以粤语方言吟唱的,俗称咸水歌,流行在汕尾、

马宫诸港。歌词的结构是四句一组、八句一组或两句一组,有时是对唱,有时是独吟,内容时有变化。尤其是四句最

流行,谓“四句歌”。其特点是取材时,多取粤剧中“古人"故事或拆字等手法。如薛仁贵、薛丁山、尉迟恭和济、齐、

柴、粮字等。这种“切"、“拆”字极富通俗文艺意味,也有白话拖船疍民咸水渔歌叹四句的特。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改变,加上疍民子女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渔歌

不再是他(她)们沟通思想感情的唯一途径。现在,大多数渔家子女不会唱渔歌,历史悠久的汕尾渔歌有断层之虞。

汕尾渔歌是汕尾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源,也是海洋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和研究原汁原味的汕尾渔歌,是历史

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责任.

汕尾市娱乐民俗文化概述

汕尾市有着悠久的民俗舞蹈、民俗音乐等民间文化艺术。宋元之际,中原和福建移民把各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带

到海陆丰,一直流传至今.并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整理和创新,形成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姿多彩的娱乐民俗文化。

一、舞狮

“煎甜粿、睇虎狮”,每当春节来临,舞狮是最受众欢迎的娱乐民俗,除夕凌晨子时开棚起鼓,待开门炮放毕,

就可以进村参拜神庙、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献瑞;及至元宵前“刹鼓”结束。以后逢庙会、庆典等喜庆日子亦可出

狮活跃气氛.狮班多在宫庙祠堂前的旷地上表演,观众围成一圈观看.传统的舞狮除道具形状不同和角多寡不同外,

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汕尾市舞狮计有:

狮猊,又称金猊、俗称虎狮。其道具是用竹架、纸张扎成经过彩绘的虎狮头(重约8—10市斤),兼具虎、狮及貔

貅等动物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艺术形象;加上连接彩斑斓的棉布狮被及狮尾,全长一丈余。舞狮由两人各执狮头和狮

尾动作协调地起舞,并有大头和尚(头戴面具,身穿长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狮班还增加美翠娘等角.

狮班约由40至100多人组成。凡狮班必隶属于当地拳馆。过去海陆丰城乡遍布拳馆,每年秋收后组织排练,聘请名拳

师授武。表演时,先行“狮诗”,作出参神、打四门等动作。狮舞情节是:开场时,狮猊威风凛凛、四方张狂。紫微仙童

为收服它,在大头和尚的指引下,与之展开生死搏斗。仙童身穿八卦法衣,头戴如意冠,背佩宝剑,左手执仙拂,右

手挥舞五彩球,以机智敏捷的身姿,将张牙舞爪的狮猊戏弄得声嘶力竭,无计可施。喜得在旁观战助阵的大头和尚欢

欣跳跃,摇拍葵扇,鼓掌称许。突然,狮猊张开血盆大口将仙童吞进肚里,大头和尚不知是计,急得他抓腮搔头捶胸

顿足,悲痛欲绝。狮猊自认为吞了仙童取得了胜利,也表现了假寐、梳理毛发等满足神态和动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难

忍,就地翻滚,精疲力尽。仙童趁狮猊哀嚎时跃出狮口,纵跃狮背,制服了神兽.此时,舞狮进入高潮,锣鼓钹音调激

越,气氛热烈。唢呐手吹起欢快的“三宝贤”凯捷曲。自此狮猊改邪归正,被民间视为吉祥物。整个舞蹈场面情态逼真,

惟妙惟肖。舞狮毕表演拳术.除年初一外,均要表演“盘五彩”。

麒麟,其道具是头盖骨正中央有一个向前的金黄弯角,角顶缚有红的布球,两条红绸带往两侧耳后下垂;

呈独角头、龙身、羊蹄、牛尾造型。麒麟被、尾与“虎狮"相似,长约一丈五尺,或八尺。由两人各执麒麟头和尾合作

表演参神、打四门、咬虱、瞌睡、腾跃、翻滚等神态和动作。旁边唢呐、锣鼓钹演奏《山坡羊》等乐曲。舞毕,各拳

师出列,表演月朗拳、罗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术。坐馆师傅“煞拳尾"后,开始表演精彩激烈的“盘五

彩”.即拳对打(盘拳)、刀对打(盘刀)、棍对打(盘棍)、尖串对打(盘尖串)、铁尺(或刀)对藤牌(盘藤牌)等5种武术套

路以及空手对双刀(或尖串)等对打.在激越亢奋的唢呐、锣鼓声中,对打双方铁器的碰击声、喊杀声和呜呜吹响的海螺

声,使观众仿佛看到古战场的鏖战情景,场面热烈紧张,气氛活跃。汕尾市较著名的麒麟舞有海丰县城马厝铺狮班,

其表演的双麒麟舞屡获全国、省市民俗表演赛金奖.海丰县附城园山村的狮班舞青麒麟,有手持仙拂的魁星爷(头戴

狰狞面具),背挂宝剑手弄狮球的紫微仙童,手摇葵扇的米翠娘头戴〔翘髻面具〕。而陆丰县南塘镇的独角麒麟舞却与

众不同,饶有特,增加了大头和尚、美翠娘、仙童、双猴等角和进行嘻戏、跳桌、穿火圈、穿刀围、高台手翻落

地等带杂技性的表演情节。2006年5月,海丰麒麟舞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08年6月,

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感仔狮,又称盖仔狮、湖仔狮,流行于陆河县客家山区及鲘门镇等地。与盛行沿海地区的狮猊的制作特点不同,

其狮面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开合,因此又称为合嘴狮。虽其貌不扬,没有大头和尚和猴仔等角配合表演.但

在狮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狮队与之相遇时,须向感仔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感仔狮的舞狮动作和情节与舞狮猊相似。

五福狮,俗称猴仔狮、合狮、斗牛狮,始创于清代.流行于海丰县的鲘门、梅陇、联安等地.五福狮头像、猴头

像、和尚头像的制作,首先用粘性泥土塑成模型,在其表面用韧性极强的冰秋纸糊裱彩绘,最后在其表面涂上一层光

油,既锃亮发光又可避水。狮头没有角,短胡须,细耳朵,额中间有个“王"字;眼睛不但可以活动,且会发光;狮嘴的上下

唇用木板做成,可以开合发出声响;表演时,五福狮左右有青猴、黄猴两猴子和金星、善翁两和尚环绕起舞。五个角

配合默契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且有翻跟斗、跳桌角、三角倒立等生动活泼的技巧动作。特别是其中与

众不同的“飞越高桌”的表演,非常吸引观众。擎狮头者要一下子腾空越过一张高一米半、宽二米的高桌,并滚翻落地。

还要在桌边架上尖串和刀,尖刃向上,高出桌面尺余,表演者越过时不能碰到刀刃。技艺高的表演者,在越过尖刃之

后,在高桌上倒立前行,然后腾空落地.意谓“过五指山”,颇具惊险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拳师黄潭金带班的五

福狮盛行于鲘门镇一带.五福狮以梅陇金盘围村较有名.清光绪年间,金盘围村黄世民聘请紫金县拳师黄振执教其子黄

冠作的舞狮技艺,并聘请可塘罗山拳师父郭三教授武术,以后四代相传,至民国时期村中习武者众,人才济济,徒弟遍

及海丰、惠阳各地。迄至现在,不但在市内表演,还经常赴惠阳、东莞、梅州等地演出,声名远播,长盛不衰。

节脚狮,是踩高跷与舞狮相结合的一种难度极大的舞蹈,舞狮头和舞狮尾的表演者均要脚踩两根一米多高的高

跷边走边舞。尤其不易的举狮头者要舞动10斤重的狮头.前边引路的大头和尚和仙童也同样踩着高跷摇着葵扇,挥舞

铜铃戏弄着狮猊表演。这种狮舞仅流行在陆河山区.

瑞象又称神象.由清末民初笏口村名师陈雪隆创办.其道具是用竹扎成象头,再糊上多重冰秋纸彩绘而成,象鼻

用布制成,可以自由伸缩,象被用布制成再加以彩绘。表演时需两人执舞头尾,从开场见礼、四方寻吃、吃后憩息、

饱后回归、收埸还礼等环节及礼节,舞瑞象基本按舞“白额青面狮”的套路(笏口村先辈原有舞白额青面狮).但不同是整

套动作表现较慢,表演方式有:伸缩拂拭鼻子,摇耳跺脚,仰天长吼等,重点突出瑞象的威严、稳重、自信、不相欺、憨厚

可爱种种情态.其礼节和配乐与舞“虎狮”基本相同。音乐、武术与舞麒麟大体相同。以附城笏口、可塘蔡厝围、东冲

寮口村舞象较出名,属濒危民间舞蹈.

麒麟狮象,即麒麟、狮猊、象三种神兽的综合舞演,仅流行于公平山区。表演时各需两人执舞头尾,再加上大

头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个角。1890年由公平墟富商邹氏出资,兴起于公平镇西北社合兴馆。狮班聘请名拳

师邹娘水率领;全班18人,个个体壮力强,拳术精湛;后由著名拳师刘亚梅等带班,表演吞吐拳、武当拳等拳种,享誉

海陆丰。

此外,尚有五狮、龙头狮、金狮、大狮等舞蹈形式,但道具、角和表演方式不同。

二、舞龙

舞龙也是汕尾市常见的一种娱乐民俗,造型取材自古代神话之龙。其舞蹈形式有:

滚地金龙,流行在陆丰大安、西南两镇,现仅有南溪村表演并在省市闻名获奖。南溪村滚地龙起源于南宋时期

的宫庭龙舞,明嘉靖年间,原居福建省漳州的黄氏家族迁居陆丰县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的舞技,至今已相传17代。

道具是用竹篾扎架裱纸绘成龙头,其主要特征是眼珠会转、眼皮会眨、腮帮能翕动、嘴巴能张合、舌头能伸缩,配上

金鳞闪烁的龙被和龙尾,舞动起来活灵活现.表演时,由两人钻进龙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龙头、摆动龙尾,滚翻在

地模仿龙的动作进行表演。即在开场的锣鼓唢呐声中出场向观众示礼,接着龙头昂起盘旋,龙尾呼应滚动,表演参神、

巡洞、戏尾、戏水、洗鳞、盘伏、瞌睡以及伏蛰听雷、驾云飞腾等舞蹈动作。最后舞者转身昂头亮相,钻出道具向观

众致谢;主要伴奏打击乐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乐器组合有鼓、锣、钹、唢呐、笛、

弦等,大唢呐按不同表演情节吹奏“宫娥怨”、“哭皇天"、“山坡羊"等曲牌,舞毕亦表演“盘五彩”。1996年,南溪村被省

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5月,汕尾市滚地金龙被广东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龙,也叫舞长龙,流行在陆丰县城及其东南沿海地区。道具龙头及龙尾由竹扎纸裱彩绘而成,并由棉布制成

十至几十节相连的龙身。表演时由若干强壮的青年执撑,前边由掌珠的青年作各种戏弄手法引导大龙行进舞动,或停

留在旷地上作队形变换和盘龙、跳跃、飞腾等动作.

龙香,即以稻草扎成龙身,当中插满点上火种的香条,再适量缚上竹竿支撑龙身进行舞演。这种龙体裁较短小,

便于二三人表演.另一种龙香舞把稻草扎成的龙身固定在船只上,龙身也插满了上火的香条,龙船在海上浮游表演,

入夜远远望去,由香火照亮的火龙仿佛就飞腾在水面上。

山龙船,道具用竹篾编制成耸起的龙船头和上翘的龙船尾。并以薄棉纸糊裱彩绘。龙身用布绘上龙鳞连接上龙

船头和龙船尾。表演时由27人操作。其中一位吹银哨指挥,一位缠布头、扎腰带穿短褂的撑龙头,还有一位头戴竹

笠的渔民打扮者掌舵;其他24位操桨者为梳着清一古典发髻、穿蓝裤白衣、戴红纱巾的俊俏少女.她们在热烈的锣

鼓声中动作协调地作划船表演,有时还唱简短渔歌,边唱边舞边前进。

三、舞灯

舞灯在汕尾市民间具有悠久的传统,属于行进式的舞蹈。表演者利用夜幕舞动,突显出其灵活流畅的英姿,也

兆示吉祥、欢乐、和平的气氛.

鱼灯,又称鲤鱼灯。道具是用竹篾编成鱼的骨架,裱上薄棉纸,彩绘成一条青黑的鳄鱼和九条红的鲤鱼。

鱼长5尺,宽2尺许,鱼腹处装上一支竹棒,供支撑舞动时用.鱼灯队一般20人,分成两组互相替换。表演者每人舞

动一支鱼灯,以左右两手上下左右交替舞动,使鱼身来回穿梭摇摆,在装在鱼腹中的鱼灯照耀下,黑夜时分好似活鱼

游动。队伍中还辅以大头和尚和美翠娘等谐趣逗人的面具舞,更增添热烈的气氛。

狮灯,即用细竹扎成狮头、狮腹、狮尾三部分的骨架,狮头和狮尾的骨架固定,狮腹与狮颈连结.然后糊上白

棉纸,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彩绘成五狮。狮高六尺,长八尺,围四尺许,狮头与狮尾下端各装上竹棒,供舞

者用。狮腹内装有灯火,使晚上舞动时能照映出狮的天真憨朴形象。狮灯队共25人,由10人执舞五只狮灯,15人供

替代用.在大锣鼓、大唢呐的伴奏下,狮灯队在文艺游行中表演着队形的变换、穿插和模仿狮的走动、跳跃、翻扑等

动作。其中也有大头和尚和美翠娘的逗乐场面.

龙灯,道具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并由棉布罩成的十几节相连的龙身构成.游戏时燃烛其中,将龙身映得通亮,

由一人执龙珠引导龙灯蹁跹起舞。若干大汉支撑龙身作腾挪、盘旋、游动等动作。

四、舞蹈曲艺

舞蹈,是根据传统地方戏剧剧情,由舞蹈演员扮演地方戏剧角,手持表演道具,进行广场式的民俗集体舞蹈动作.

曲艺,是根据传统地方戏剧剧情,表演戏剧角唱腔,演奏民间曲调的说唱艺术.

【竹马戏】旧称梨园戏.起源于一种叫“竹马灯”的舞蹈,是在唐代参军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广场戏,并逐渐

流行到民间。竹马戏在当地民间歌谣、小调、南曲等说唱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合了闽南木偶戏,梨园戏的一些音东唱

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渐形成,是从民间歌舞“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至明代最为兴盛,以闽南方言唱曲,流

传于漳州、龙溪一带。明正统年间(1436~1449)从闽南传入海陆丰各地.不仅西南山区的赤石墟表演其前期状态的舞

蹈动作和剧本,而且在中部的海丰县城及沿海田墘墟也有踪迹,表演其后期状态的舞蹈动作和剧本。并且其唱腔有白

字、西秦之分。道具系以竹篾扎形,外蒙绸布彩绘成马状;或以红、黑、赤、青、花、白等纸,糊制成马的形状.另制

马头、马尾两部系于演员腰部作坐骑。演出时,竹马的前节挂在演员面前齐腹高处,后半部安置在背后腰椎处,看起

来演员就像真的骑在马上,加之骑马的动作表演,就惟妙惟肖了.原为12个儿童骑着l2头竹马出场,扮演《昭君和

番》故事。后删除毛延寿和两个太监的角,存9个儿童每人身骑“竹马”,分别演王昭君、国舅、番王、旗军、小生、

婢女等。开始时绕场一圈谓“踏四角”,每人唱一支曲子,边唱边作策马徐行、奔驰、跳跃等舞蹈动作。其中排列前

头的番兵称“头番”,手拿小竹筒,吹出声响以指挥队形;昭君手抱琵琶,着一品服;番王手摇白扇,穿番王服;状

元刘文龙护送昭君,弟相称;小丑手拿小锣或钱鼓;女婢手捏手帕;番婆排尾,称“尾番”,手持蜈蚣旗。打击乐起,

表演者按着节奏,进行各种队形变化的舞蹈,有团场、南蛇游、交麒麟、铰剪鼓、四柱穿、篦篱仔、叠马、南蛇脱壳、

八仙会阵、各归洞府等。舞毕,站一圆圈,每人唱一段南曲。如王昭君唱:“回首长安,关山万里,爰见君王思着汉,

汉朝宫,汉朝奸臣,恨到延寿毛贼不仁,雾罩云遮,于二君亲都不见。”番王唱:“春日迟迟,黄花结子,牡丹蓝,海棠开

了蔷薇,看黄蜂共蝴蝶,来寻香味,双双对对,咱今唔敢痛于盆。”头番唱:“今旦起程,是好日子,见伊狼主于万里,

马铁马骑,娘娘宽怀,好时良宵,驾到番邦,快乐逍遥。”全场有跑竹马、搬仙、送子、演戏文和钱鼓舞五个部分。行

进中不断变换队形,边走边舞边唱曲,动作变化有序。场面壮观,气氛浓烈.且曲调古朴,节拍行缓,旋律细腻缠绵,

行腔委婉,具有浓重的乡土风采和浓厚的民俗文化风味.清知名学者庄亨阳曾有《竹马诗》曰;“一曲琵琶出塞,数行

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描绘了竹马戏的情趣。

【錢鼓舞】又称“抛钱鼓”、“踏钱鼓”,是一种历史悠久,艺术独特的民间歌舞。钱鼓舞是宋元间由闽南流入海陆

丰各主要墟镇的,至今已有750年的历史.所谓钱鼓,即是边上装有若干铜钱,摇之发响的六角形单面皮鼓;鼓面上

绘有花鸟图案,直径约六至七寸。演员在乐队奏完“柳青娘”和“双清”等钱鼓舞笛套音乐之后云步出场,先在围观的众

中绕一大圆圈,然后在圈中心的约一个平方的四方形内,沿着边线作各种动作和区位变化表演.大圆圈与中间小四方表

演区构成一个旧铜钱图案,故称“钱鼓舞"。在海陆丰,钱鼓舞分为东西两条流传路线:其中东路钱鼓流传于碣石镇、

内湖镇、桥冲镇等地;西路钱鼓则流传于大安镇、汕尾港、东海镇、城东镇等地。东路钱鼓舞的特点是动作刚强,演

技接近南派武功型,伴奏的主奏乐器笛子较短较粗,发出的音量高吭宏厚,服装较接近戏曲的武侠式。西路钱鼓舞的

特点是表演动作较柔美,主奏笛较长较细,音柔美悠扬;服装较为文雅。但两者都是以以精巧别致的造型、清新淡

雅的动律,来打动观众心弦的.

钱鼓舞一般由身着古代武侠服装,头戴哪叱帽的一对少男少女表演。也有四个角演唱或演的。表演者一

人手拿一个六角形单面皮鼓,另一人双手各拿两块约6寸长的竹板,作摇颤击打、表演舞蹈动作之用。全舞共有108

步的舞蹈表演组合动作,主要有勒马、穿针、织绣、插花、画眉、牵盆、相会、黑虎、碎拍、啄鼓、剧本有《陈三磨

镜》、《郭华卖胭脂》、《裴航遇云英》等。这些故事形态原始,多穿插人物、情节。演出时有帮腔,亦有伴奏。帮腔衬

词用“啰哩嗹”,是一种古老的梵曲。伴奏乐曲有《柳青娘》、《双清》、《钱鼓尾(串)》等。《柳青娘》是一支古老的“牌

子曲”,《钱鼓串》亦很独特,其音乐语言可谓仅见.舞蹈动作有二套,一套属《钱鼓》的舞蹈动作:如击鼓、摇鼓、

打鼓、抖鼓、抛鼓、接鼓、凤花摆尾、苏秦背剑、魁星踢斗、金鸡独立等动作;一套属串演故事的戏曲动作:如骑马、

勒马、望楼、磨镜、照镜、穿针、引线、绣花等。并以最后的高抛接钱鼓为表演高潮来结束全场的表演。两套动作,

揉合一起,天衣无缝。

陆丰民俗音乐学者卓荣光先生说:“每年秋收后,钱鼓舞班开始对演员进行跳钱鼓舞的练习,以便春节期间赴附

近的村镇作“闹春"表演.钱鼓舞伴奏的管弦乐器主要有笛子、大管弦;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钦仔、云锣、“刮

仔"、双音(或三音)、五劈等.其音乐类似福建南音,曲调古朴幽雅.它有两个特点:(1)钱鼓舞乐曲多属羽调式,它的

属音唱时要往其上方音来回颤动,俗称活“六”音,产生近于潮乐的“活五”曲的效果,但情绪又不同“活五”调那样悲伤,

听之使人感到别具一格。(2)钱鼓舞乐曲每乐句的结束前,常常拉长最后一音(或稍拉长),并通过圆滑的倚音装饰后,

用迅速下滑来逗句,显出特别的民族韵味。"海陆丰各地钱鼓舞伴唱曲,均沿用福建闽南语演唱。其伴奏器乐曲如“柳

青娘”、“双清"、“钱鼓尾”、“画眉跳架”等,与甲子“福建八音”曲牌名相同,旋律曲调基本相同;伴奏也基本相同。

钱鼓曲班所保留的“八仙贺寿"的曲牌和器乐曲的曲调及唱词,与陆丰的正字戏“福建仙”的音乐唱腔也基本相同;其曲唱

班的小戏道白,至今还保留着福建闽南语.

清末,大安镇艺人开始将钱鼓舞改为四位少男少女表演,均手执皮鼓击打。内容亦改为地方戏陈三与五娘的

爱情故事。角增加婢女益春和书童小七两位。舞蹈的动作更丰富,场面也更热烈,更受观众的欢迎。1953年,海丰

文化馆长马康发现钱鼓老艺人李火奕身怀绝技,乃组织马思周、李火奕等进行挖掘、传承及整理等工作。作为汕尾镇

发掘出来的民间舞蹈,参加了广东省第一届民间歌舞会演,后又上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会演。汕尾港钱鼓舞经过文

艺音乐人士的改编,改由一对少男少女表演,男少年以手摇响装有铜钱的六角形单面皮鼓和女少年以双手击打着两块

各六寸长的竹板,相互配合,且歌且舞。即以钱鼓为乐器和舞具,通过“弹鼓、拍鼓、摇鼓、抛鼓”等手法发出不同音

响,用闽南方言演唱地方戏王月英和郭华追求婚姻的故事。当乐队奏完《柳青娘》和《双清》等乐曲之后,男女少年

绕场一圈,在圈中心约一平方米的四方形内沿着边线两点作勒马、穿针、绣花、画眉、苏秦背剑、魁星踢斗等108

步的舞蹈动作。最后以高抛接钱鼓为表演高潮而结束.剧情反映了男女追求恋爱及婚姻自由的生活,歌颂敢于反抗封建

礼教的无畏精神,表现了人民大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响往。1958年,汕尾钱鼓舞参加全国民间艺术选拔赛获“全国最优

秀节目奖”,陆丰新埔村钱鼓舞亦获得中南五省文艺汇演优秀奖,才让这一古老的、独特的艺术,重为世人所知。历

代名艺人有李火奕、张炎仙、洪木旺、洪木潘、陈鑫、黄瑞等.

【英歌舞】是一种具有南派武功特点的广场式正字戏剧情舞蹈。历史悠久,场面宏大,气魄雄壮。英歌舞作为

民俗广场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福建、粤东潮汕、海陸丰地区等地。其源可追溯至明代。从外地传入海陆丰始于清光

绪年间,至今约有二百余载。旧时甲子、南塘、博美、湖东等地,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北帝庙会,以及春节期间游神或

者祭祀等民俗活动,都要出队演出以增加节日气氛。表演的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泊107名好汉乔装潜入大名

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游行队伍分为四大部份,即举义旗者16人,舞英歌者54人(其中打锣鼓13人),其余为演小戏

及横抬旗帜者.整个队列合计107人。以舞英歌者为主要表演队列,演小戏者为配套演出队列。表演者画上正字戏

彩浓烈的脸谱,身着白襟环花束袖箭衣和红裤,头戴山鸡尾双龙武生冠,脚著带铃的草鞋,腰佩写着梁山泊英雄姓名的

腰牌以及其使用的小武器。舞蹈队伍分为前部前排武畔24人,每人双手各持一根二尺长的短木棍,一边前进,一边上下

左右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感强烈;后排文畔12人左手拿着小铃鼓以右手执棍敲击。

队伍前部,以手提神蛇、头插金花、背穿绿背衫的时迁走在前面,为领头引导前行。接着李逵带领36人排成两

排紧跟而上.一律身携道具兵器,手舞双棍,旋转过肩。队伍伴随着鼓点的节奏,迈着稳健的蜈蚣步伐,作出击打、

拾步,返身、背向等武当派拳姿的阵列变化。同时通过由男童扮演的花鼓婆(孙二娘或扈二娘),翻筋斗搭到花鼓公(张

青或王英)肩上,以金鸡独立之姿用花鼓槌作画圆动作。表演毕,在锣鼓队有节奏的指挥下,再由时迁带队合拢,分

行表演挑槌、削槌、背槌、掺槌等舞蹈动作。后部队列主要以化装游行为主,表演《桃花过渡》、《憨女婿上厅》等滑

稽节目。现所表演的英歌舞,则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民俗仪式,改变成庆祝喜事的大型广场式舞蹈活动。由于表演

者舞姿张扬,动作诙谐,气势恢宏;表现出一股不怕艰难,英勇奋进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场面扣人心弦,深受当地众喜

爱而围观。

【八音】也称南曲。一直是众所喜爱的民间古曲演奏形式,在海陆丰地区广为流传。是以钹仔、凤凰箫、云锣、

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等八种不同风格音的民俗乐器为主体的组合演奏名称.根据制作材料的性能及发音

原理,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表演时吹打弹唱俱全,一般以小吹主奏,对品领奏,钹仔司板,既

富有乡土气息,又充满古朴风味。「八音」班由一般民间音乐爱好者自行组成,乐器有竹笛、云锣、铜钹、琴、鼓、

弦等组成,演奏形式有固定坐场和活动的行进间演奏。八音旋律优美,悦耳动听,雅俗共赏。

演奏形式有固定的坐场和活动式的行进间演奏。主奏乐器是一对凤凰箫,唐代称为“尺八”,音柔和圆潤,

颇具特。“八音”领奏原为拍板,公平改为钹仔。主要特点是“加花侧击”,与凤凰箫的演奏法相反,形成更鲜明的音

对比,从而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再加上“矮企"辅音,三弦、云锣、秦琴等乐器的配合,有如清韵天音,使观众

听后如痴如醉。因此,“八音”是海陆丰地区极具特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乡间庆典活动的重要角。“八音班”遍及

海陆丰各墟镇,分为沿海田墘的“福建道”和内地公平、梅陇的“正字道”.行乐以“公平八音"较为出名,是民间艺术巡游

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公平八音”于清乾隆十三年从福建诏安传入。至清光绪初年,又由公平詹家兄弟兴办起来。由于当时的“八音”

演奏者(人称“八音脚”)是詹氏兄弟,故“公平八音”亦称“詹氏八音班”。传统“公平八音”以八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置称.

由钹仔指挥,演奏时以洞箫和横箫为一音(俗称凤凰箫),云锣、钹仔、矮企、三弦、琵琶、月琴和提胡为主体组合

演奏。由钹仔指挥,凤凰箫领奏,节奏感很强。古曲以工尺谱记录的有《福建道》《茅山道人》、《浪淘沙》、《倒卷珠帘》、

《柳青娘反》、《午马》等20多首。“公平八音”不是锣鼓乐,也没有笛套,纯粹是弦诗古乐。它不受潮州音乐的影响。

乐曲的结束句往往加奏与其同一调式(俗称“串仔尾”)的短小乐曲如《双清》、《万年欢》、《五点梅》、《十板尾》等,

成为“公平八音"特有的风格。“公平八音”是一种行进式的乐奏。传统的演奏活动,常常在更深夜静时结班穿街过巷演

奏,有时也在街边河畔漫步演奏,乐音铮铮鸣响,此起彼落;曲调清丽明亮,音律悦耳动听。八种乐器演奏极为协调,响遏

行云,引人入胜;成的爱好者跟班聆听,场面气氛热烈;通宵尽兴而归。而“甲子八音”则配有四对螺号呜呜吹响,给

人以海啸般的豪放感觉,具有沿海地区的独特韵味。新中国成立前后,“公平八音”班曾多次应邀到海城、汕尾、陆丰

以及惠州、惠东等地演奏,颇受各地众的欢迎和喜爱。

【高景】亦名飘。流行于陆丰、陆河、捷胜、田墘、碣石镇。以河田高景较为出名,分坐、吊、企三种,以

景童的姿势而定,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叫景屏(板),用l1.8米的木板做成,装上担架由4人抬4人保护,两人

掌杈。每个板扮演一组戏剧的故事人物,如《白蛇传》、《西游记》等;中部为“莲年有余”等景幅;上部高约6米多

的景茎上,坐着几个不满七龄的景童,飘飘悠悠,十分惊险壮观。河田高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按例以正月二十出景,

由社区五个甲出五个板,每个板加上彩旗队、鼓乐队约22人,配上舞狮队组成一支200多人的游行队伍沿街巡

游。陆河高景曾获得“广东省首届民间飘艺术表演大赛”银奖。2006年5月,河田高景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唱曲】也叫坐唱.是流行于海丰、陆丰、惠东一带的古老曲种.唱腔有白字曲班、西秦曲班及潮班三种。每个曲

班约由20人组成。海丰白字曲坐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宋末、元朝期间便有小型白字曲艺班在海丰出现,明

弘治年间,福建闽南地区居民南迁海陆丰,闽南戏曲流入粤东地区。闽南戏曲与海陆丰方言及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

具有浓厚地方特的海陆丰白字戏曲.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牌头)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故而

民间称之为“啊咿嗳"。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逐步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的海陆丰

白字戏,称之为“南下白字"。曲班和曲艺馆都用“轩”字作名称,明清时期海陆丰农村有“永兰轩”、“遏云轩"等

曲班。至民国时期,白字曲坐唱更为兴盛.海陆丰各乡村在一代宗师马达仕先生(艺名文玖)及其徒弟的传授下,白字曲

班遍布各乡。海丰全县就有“同乐轩”、“和乐轩"等曲班近200个。是旧时节庆、迎神赛会以及红白事等文化娱乐方

式。

每年收冬后,曲班集中在晚上的曲馆或祠堂练唱.曲班唱的都是戏曲剧目,有唱白、乐器伴奏.唱腔和乐器皆同于

戏曲,有比戏剧较少的公、生、旦、净等行当搭配,并以生、旦为主角演唱.白字曲班和潮曲班都是以童音演唱,成年

人则伴奏乐器.西秦曲班都是成年人演唱.白字曲是地方小戏,闽南话唱腔比较容易学,故而白字曲班发展最为迅速,

盛行时达200多班。白字曲班是以白字戏曲调为声腔,才逐步统称之“白字曲"。明清时期白字曲也相当流行,当地“曲

斋”“闲间"(即曲馆)遍布,均唱白字曲,有唱故事的,也有颂神祈福的,内容十分丰富。曲式分弦仔曲、吹仔曲、

平板曲几种,弦仔曲、吹仔曲曲目大致相同,常演曲目有《劝善记》、《琵琶记》、《珍珠记》等;平板曲常演曲目有《蒋

兴哥连》、《杜十娘连》和《王双福连》等。白字戏唱腔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乐优美,有

联曲、滚唱、一唱众和等形式和特点.

演出时间在年初一至元宵节的十多天内举行.即春节开棚鼓,首唱《光祖拜寿》、《搬八仙》以示祝贺,以后不拘

何曲。正月期间奔走于各姓祠堂、神庙、富户之间唱曲。喜庆人家亦常请其通宵坐唱,祈求祥和多福。至正月底,曲

班返回本乡“坐棚”结束。白字曲班主奏二弦,辅以锣鼓、椰胡、月琴、秦琴、三弦等乐器,唱者按戏班角分工,

以旦、小生、老生为主,非主角男女在旁帮腔。唱曲道白,俱用闽南方言。清雅古朴,悱恻缠绵。现因当代影视录音

科技的发达和娱乐节目的空前繁荣,唱曲这种古老的娱乐方式已渐式微.

除上述者外,汕尾市尚有红妇女舞、八兽舞、象舞、闹花灯、兔子舞、吹打乐、簪仔鼓、扛大旗、桃花篮、

踩高跷、水唇木偶、南塘吹打乐〔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坑地景〔2007年6月被列

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乐俗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市内各县区老年协会还组织表演了大型的秧歌舞、

扇舞、剑舞等广场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老年众性健身运动的发展,显示了城乡人民的精神风貌.

五、民歌

海陆丰民俗文化,经过长期的衍化发展,融合了华夏文化与百越文化,使当地民歌具有各种特和表演形式,

沿海港口有深海渔民的白话,沿海及中部平原地区居民的闽南话、北部山区的畲语、客家话、军话、尖米话等方言

落,因此,具有渔歌、客歌、尖米歌、秋千歌、畲歌、福佬民谣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

【渔歌】:分为后船渔民以福佬方言歌唱和深海渔民以白话歌唱的两种.现在所流行演唱的指后船渔民的福佬话渔歌。

后船渔民,又称后船疍民,喜用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和诉求.他(她)们在长年漂泊无定的水居生活或艰险的捕鱼生产劳

动中,或在纺线、织网、造船、摇艇、补网等日常生活中,他(她)们会伴随着劳动的节奏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并

且能够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增加新的渔歌.故此,渔歌曲调丰富多彩,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徐缓抒情,充满渔乡特和海

洋气息;流行于汕尾、马宫、碣石、小漠、后门、甲子诸渔港。1924年,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在汕尾文亭小学任

教期间,多次到对面港渔民浮水村进行采风,记录后船妇女所唱的渔歌词,经整理撰写《蛋户恋歌》一文发表于《黎

明》杂志上,受到了刘大白、爱伯哈特(德)等中外学者的赞赏。1953年,汕尾中学音乐教师马思周开始到对面海

渔村采录渔歌曲词,并编写了长篇渔歌剧《长洲泪》。1958年,华南歌舞团乐队指挥施明新与海丰文化局干部黄琛等

对后船渔歌进行发掘整理,并成立了海丰渔歌队,使渔歌开始走上舞台表演,涌现了徐十一、苏红鱼、黄人勿、郭层

等名歌手。渔歌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量采用闽南方言词汇、俗语和谚语,多用比喻、

象征、起兴、反复、顶针等艺术手法。语言简朴,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洋溢着浓郁的渔家风情和海洋生活气息。

【婚嫁歌】:是数量最多、最为凸显特和精华的渔歌。后船渔民极为注重结婚这件人生大事,男女双方家庭

隆重庄严而又喜气洋洋地举行婚礼.整个婚嫁的过程,要唱出50多首渔歌。其中最著名的有《麻船歌》、《心焦歌》、《打

扮细姑做新人》、《明年抱子返外家》、《是阮两人唔甘嫌》等.其中以《麻船歌》最为流行,歌词云:“气苍苍,亲家大

舅船成鬃。亲家大舅撑好澜,给宛麻船娶新人。"

【恋情歌】:渔家姑娘是最善于用歌声表达来内心情愫的歌手。尤其在热恋时期,她们充分利用织网、纺线、摇艇

摆渡之机,借用身边的景物,抒发感情随编随唱。其中有《目睇兄船着头前》:“目睇兄船着头前,妹绣荷包有一个,

送科阿兄腰边带,祝兄捕鱼万万千”。同样,渔家青年也会用渔歌《咸巴浪》:“穷人要食咸巴浪,穷人唔敢娶富人.破衫

唔敢钉银钮,枕头唔敢绣凤凰……”来表达其鲜明的爱情价值观。

【捕鱼歌】:反映渔船出海捕鱼和返港过程的渔歌统称为捕鱼歌.如旧时广泛传唱的《采鱼歌》:“海水深深索呀索

原在,四十日乌寒来,刻苦耐,刻苦耐;心想死掉本命路,想着家贫呀又再来,又再来!”还有《送兄出海去捕鱼》

等都反映了渔民捕鱼的劳动场面和历史沧桑。

【斗歌】:这是渔歌中最富于竞争性和欣赏性的歌曲。对唱双方互斗智慧、知识和技巧,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场

面热烈动人。当渔船出海空闲之际或渔家妹在海滩纺线织网之时,有人发出挑战的信号:“要斗渔歌行麻来,斗恁

妹七八个。斗恁妹无歌唱,无歌好唱勿麻来。”如果有人应以:“恁勿欺负阮无歌,阮有渔歌几千箩.三只虾船载唔

了,搬起滩头高过山"。那么,这场斗歌就开始了。斗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内容包罗万象。可以随机编唱,来考验对

方的知识阅历和敏锐的应变能力。

【情趣歌】:这种歌调洋溢着幽默、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歌词通俗、俏皮、谐趣,配上明快的调子,使人

听后难忘。如闻名海陆丰沿海地区的《十二个阿嫂》、《阿嫂扒船伸呵伸》等.还有以日份和时令为起兴、分段吟唱和

带有故事情节的《后船十二月歌》、《长洲泪》等长歌及《造船歌》、《织网歌》等,反映了海陆丰渔歌是一种比较成熟

的民俗文化艺术。

【客家山歌】: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在山区长期拓荒垦

殖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抒发、沟通感情的口头文学.旧时客家大都居住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村,平常在家庭中或乡

村里,男女之间保持着严格的界限,相互间的社交活动非常稀少.故此,他们一旦到了空旷的山间精神忽然得到了解脱,

为了宣泄心中长期压抑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唱起山歌来。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一般男女对它都

有共同的喜爱。或者在艰苦的劳作中他们心有所感,就将心中的喜怒哀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歌声略带忧愁,有

古朴的遗风.客家山歌艺术特是:歌词韵味很浓,有竹枝词余韵.歌词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行业歌、劝世歌、

仪式歌、情歌、儿歌、其它生活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歌谣的种类繁多,其腔调有近百种,有“九

腔十八调”之说.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其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混合节拍。其中以情歌最具精彩,数量也最

多;所寓涵的文学价值最高。歌词结构工整对称,大致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首,每句普遍为七个字,韵脚比较讲究,一、

二、四句多押平声韵。表现手法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十一种

手法。内容丰富,真致淳朴,通俗易懂。常见于民间演唱形式的有:独唱、表演唱、擂台斗歌、赛歌、演唱结合山歌

剧等。

陆河和公平、赤石一带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语带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

口。特点是比拟手法较多,语言浅白,通俗易懂。情真意切,生动传神;多以独唱、男女对唱形式出现,且音调高扬

绵长、平稳流畅,音区较高,节奏、节拍多样.客家多分布于山区地带,日常生活与大山发生关系,而且客家风俗是

妇女与男子一样担任山间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工作中,青年男女互相倾诉衷曲表达爱意,而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

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所以情歌的数量最多,腔调有多种;内容也大都以情歌为主,每首歌都有哥妹等字眼或含意。

故有:“客家山歌精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的说法。有的山歌更是情意缠绵,优美生动,

感人至深.其中寓意深刻生动、清新风趣的山歌有:“八月十五看月华,哥出月饼妹出茶。吃哥月饼甜到肚,喝妹幼茶

开心花。”也有感情浓烈、想象丰富的山歌:“龙眼挂果密密挨,近在咫尺口难开。饮食不思为那般?哥有意来妹无暇."

还有语意双关、感情真挚的山歌:“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歌词

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几乎是顺手掂来,取譬成趣,意蕴无穷。使人领略到客家山歌特殊的风味。

【千秋歌】:旧时在海城高田南门湖畔及公平盐街口,每逢元宵节,当地社团都会举办拂“秋千"活动,从正月十

三日至十六日,南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参加表演和观看,使高田或公平盐街口一时空前热闹,人拥挤水泄不通。青年

男女轮流坐在特制的秋千座斗上,边拂秋千边对歌。对歌的形式是一问一答。歌手唱着《十二月歌》、《百鱼名》、《百

鸟名》等民歌,或临时自编自唱,多为歌颂太平、喜庆丰收或表达男女恋情等内容.围观之人,有的附和着曲子歌唱,

有的等待着轮流打秋千,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县城高田社田仔口拂“秋千”的特点,是用四支木杆树起高架(叫千秋架),中间一横木凿两个圆孔,穿过两支大竹

(长约6米),两头安上座椅(叫千秋斗).表演者各坐一端,千秋打起,成圆圈旋转,开始对歌,寓文娱于体育之中,别具

风格与特。开始时,领头的歌手唱起通俗浅白的《千秋歌引》:“十三暝昏出来游,游到高田打千秋。后生听歌添财

丁,老人听歌添福寿.”歌词多半是歌手们的口头即兴创作,也有文人编唱的歌本。对歌没有一定的基调和内容,较常见

的民谣对答有:地方景物诗文对答、生活歌对答,以及十二生肖对答等海丰方言歌。传统歌本有《海丰八景歌》、《十

二月歌》、《廿四孝歌》、《百乡名歌》、《百鸟名歌》、《百戏名歌》《百鱼名歌》和《公婆闹》、《三国演义》人物名、渔

歌、情歌等,歌词题材广泛,朴实无华,格调清新;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新中国成立后,歌手李鑫曾遵照

当地风俗,用秋千歌这种形式渗进新内容进行演唱,受到众的欢迎。

此外,海陆丰地区尚有白话渔歌、尖米歌、畲歌、福佬民谣等民歌表演形式。

汕尾市民间信仰习俗文化

自古迄今,海陆丰民间广泛信奉祖灵和各种神佛,建置了很多寺庙庵观和祠堂等民俗活动场所,拜神祭祖驱鬼

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他们迷信风水、命运、巫占、兆应和宜忌,其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很宠杂,既受到儒

道佛三教的影响,又受到行业、图腾、自然、名人崇拜等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明末清初又接受天主、基督等西方宗

教的传播。因此,汕尾民间普遍存在着深厚的多神崇拜现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化心理习惯。

一、神佛崇拜

每逢农历年节、重光庆典、神佛诞辰等日,就是世俗进行祭祀活动的时间,汕尾民间最为崇拜的神佛有:

天妃,俗称妈祖,名林默,生活在北宋建隆至雍熙年间的莆田湄洲岛.生前博晓天象,娴习水性,常于海上救助沉

溺者;成为护国佑民的象征。沿海渔民为祈愿出海平安和渔获丰收,每逢出海归来,必到当地妈祖宫进香谢恩.每年农

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家家户户都要到妈祖宫献上供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祀仪式,并组织

庙会演戏,抬着妈祖像巡游等活动。妈祖是汕尾市民间最为信奉的水神,凡沿海港口及黄江、螺河流域码头处,必有

其庙宇.计有古莲田、大德、龙山、长沙等妈祖宫等60多座。海陆丰福佬方言诸姓大都溯源于莆田,是妈祖的同乡,

他们于宋元明清时期陆续迁徙到海陆丰,同时也带来妈祖崇拜的习俗。现陆丰林姓犹称呼妈祖为姑妈。甲子顺济宫是

汕尾市最早的妈祖宫,“顺济夫人”是宋徽宋敕封妈祖的第一个封号.南宋乾通五年(1169年),甲子名绅范有仁捐巨资建

顺济宫和顺济桥,成为汕尾市内妈祖崇拜的第一个活动场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凤山祖庙是汕尾市建筑规模

最大的妈祖宫,占地3000平方米,加上附设的旅游区共占地2.5平方公里。山顶矗立的妈祖石雕像高16.83米,闻

名海内外。南塘华山寺,是妈祖民俗文化较为奇特的庙宇,该寺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原是供奉如来的佛教寺庙,至清

康熙初迁界时,碣石渔民将妈祖的崇拜习俗也带来华山寺,在前殿奉祀妈祖,并将寺名改为华山妈祖宫。湖东天妃庙

除奉祀妈祖外,还同时奉祀“灵惠懿德妃”和“注生娘”,俗称“三妃庙”。大德天妃庙供奉妈祖的五种化身神像,夙有“一

玄山、二盘傩、三大德”之美称。

玄武,俗称北帝.是汕尾市民间影响较大、信众较多的神佛。清康熙时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其庙宇遍及

海陆丰,计有海城五龙寺、东海北帝庙、公平玉虚宫、红草真武庙等名称的玄武庙20多座。碣石镇是海防要地,有

玄武庙6座,具有浓厚的玄武崇拜习俗.其中玄武山元山寺是历史最悠久且闻名海内外的庙宇,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

炎元年(112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建今址,占地5万多平方,有殿舍九十九间。殿后福星垒塔是民俗“佛

灯指航”的象征性建筑物。每年正月初五,来自东南亚、港澳台和华南各省的10多万香客云集玄武山,祈求福祉。海

陆丰信众尤其虔诚,拜香之前,全村要大搞卫生,男女老幼要斋戒二至三天,亲往拜玄山者衣冠整新,礼节周全。每

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北帝的两次诞日,当地要举办隆重热烈的元山庙会,两戏班从二月底起要连续演出

40多天《三国演义》的正字戏。届时碣石镇各街道要设置牌楼,挂上“火联匾",饰以蝙蝠、麒麟、鹿等刻纸,入夜烛光

辉映,美仑美奂.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挂起大红灯笼。各村社组织富有特的抬大纛、担花篮、大锣鼓、八音班、舞

龙、舞狮、舞八兽、扮景等文艺节目大游行,连续数天,观者人山人海。2007年6月,玄武山庙会被列入广东省第

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音,有千手观音、坐莲观音、白衣观音等三十六个化身名称,各有其诞日,民俗多以农历二月十九日和六月

十九日到观音庙祭拜。观音化身是民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象征,也是汕尾市民间影响最广泛、信奉人数最多

的菩萨,几乎所有的佛教寺庙和家庭都供奉观音像。全市主奉观音的有定光寺、金竹寺、云莲寺、准提阁、翦翠庵、

水月宫、凝波寺、华严庵、育善庵、彩云洞、碧云洞、潮音精舍等约25座大型寺庙。

此外,汕尾民间常见信奉的还有释迦牟尼佛(俗称如来佛祖),佛诞四月初八;弥勒佛(俗称大肚佛或笑脸佛),

佛诞正月初一;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佛诞十一月十七;普贤菩萨,佛诞二月二十一。佛庙有鸡鸣寺、清峰寺、大

道庵、普昭寺、得道庵、望斗灵岩庵等10多座,庙中还配祀韦佗、天王、罗汉等。地藏王(俗称法王),也是市内民间

信仰较普遍的佛教冥神,佛诞七月三十;配祀阎罗、判官等.法王庙有白云寺、华严庵以及海丰县城河园、高田等庙

宇10多座。道教活动场所有紫竹观、玉清宫、凤翔观、观生观、玉华观等15处,供奉太上老君(诞二月十五)、元始

天尊(诞正月初一)、玉皇大帝(诞正月初九)等神祇,配祀五斗星君、二十八星宿等。每座寺庙均有多尊乃至数十尊

神像,普遍存在着多神崇拜的现象。

二、自然崇拜

汕尾市民间存在着浓厚的自然物神的崇拜,举凡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动植物山川河海等自然物,多数被人格化为

神。有一部分还为官祀之神。据旧县志载,明清时期海丰县及陆丰县政府均在城郊设有代表土地五谷的社稷坛和风云

雷雨山川坛进行专祀。市内较常奉祀的自然物神有:

三山国王,原揭西独山、明山、巾山之山神。据《揭阳县志》等载,三山国王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

隋时建庙于揭西霖田玉峰,明清时期流传至海陆丰,被尊为福神,也是粤东诸县普遍信奉的特有的地方神。市内各墟

镇和乡村均有其膜拜的香火,建有国王庙(俗称王爷宫)约30多座.东海国王庙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每年元宵在

庙前举办送香船(又称送瘟神)的祭祀活动.并有正月二十抬着王爷像巡街的习俗,各村出动大纛、彩旗、神轿、簪

鼓、八音、花篮、舞狮、扮景等队伍巡游街道,祈求王爷降福,社会和祥。

城隍,城市守护神,是守御城池、维护治安、监护百姓、兼管冥籍的地方阴间统治者,被列为官祀之神.过去

民间对城隍尤其迷信,凡遇瘟疫水旱,均要抬出城隍爷出巡城内镇压灾疫,驱除邪魔.民俗相传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

城隍要骑马上天向玉皇述职,至正月初五返回.各乡社要举行祭祀,演出开棚戏和落马戏.全市计有城隍庙10多座,

仿县衙门规模而建。各地城隍诞辰不一,海丰城隍庙于七月二十四神诞前一天起要连续演出一个多月的戏,捷胜城隍

庙以八月十五为诞,也要于前一天起连演四十台戏。

土地,俗称伯公、地主爷等,处处有庙,称福德老爷庙.庙中置立一对慈祥的公婆像.市内多数人家均置有香炉

神龛专门奉祀.山头坟墓前右侧均立有土地神位,是各方区域的本土神,职掌镇妖压鬼,神诞二月初二.明清时期官祀

的社稷坛,“社"是土神.也就是土地

公,与谷神合称为社稷。

灶神,又称灶君,也叫司命公或司命帝君,管一家祸福。过去民间建有灶王庙,各家灶台也普遍置立神位奉祀。

神诞十二月二十四前一天民俗要举办“送灶"的祭礼。现随着社会物质的变革,城市居家已没有灶的概念,仅有农村小

部分家庭仍继续使用灶,其崇拜习俗已

逐渐消失。

其它自然物神有海城华光庙、陆河南门宫、梅陇莲花庙、公平琼花庙等祀火神华光大帝(诞九月二十八),梅

陇东澳风神庙祀风伯(诞八月十八),海丰雷神庙、甲子应元雷神庙、公平雷爷庙祀雷神(诞六月十六),汕尾太阳宫

祀太阳神(诞三月十九),鹿境太阴娘庙祀月神(诞八月十五),海城城东药王庙、陆河大溪畲神农庙祀农业神五谷主

神农氏(诞十月十五),鹿境畲港庵祀地母元君(诞十月十八).此外,乡村古榕因躯干虬曲、根须飘拂,也被认为有灵,

尊为树神,常有村民插香烛膜拜。

三、行业崇拜

过去,海陆丰各墟市手工业作坊兴盛,有铁匠、木匠、石匠、泥匠,以及砖瓦窑、炭窑、理发店、中药铺、戏班

等各行业,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其生意兴旺和工作平安,都要在其作坊和经营场所内的重要位置供奉本行业的祖师神,

每逢初一十五、节日或祖爷诞日,都要虔诚进香祈福。

医药业祖师神有:华佗仙师,原为东汉名医,死后被祀为医祖.海丰县赤坑长庆寺(原名长明寺),始建于南宋宝

佑二年(1254年),是一座供奉华佗为主的古寺,每逢神诞四月十八,附近各墟市乡村信众麇集寺中,祈求医祖赐福,

合家平安,祛除百病。医灵爷,即唐名

医孙思邈,死后被尊崇为医药行业祖师神.陆丰东海和海城东门、龙津溪西医灵庙(俗称灵爷宫),就是奉祀孙思

邈的神庙。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生前为北宋福建名医,死后被尊为医神,陆丰有真君庙奉祀.

生育健康神有:金花娘娘,诞四月十七日,海城幼石街有金花娘娘庙。注生娘,配祀在公平万福庵等。花婆,

俗称阿婆神,是主管人间生育与健康之神,也是儿童的保护神。诞二月初二,与花公配祀在凤山妈祖等庙中,民俗例

凡初二、十六或小孩生日往祭之。

儿童保护神有:谭公爷,俗名谭德,明归善(现惠东)县谭公墟针笔岭人.小颇灵异,能预卜未来,后成仙佛,影

响仅及惠州府。海丰赤石、红草等地建有谭襄济公庙l0多座。神像呈小孩像,头梳双髻,戴哪吒箍,身披红兜肚巾。

旧时民间婴儿羼弱多病者,多拜谭公为义父,取名均有“谭"字。若其父母已拜者,则呼谭公为义公.神诞六月二十六,

是一位独特的地方神。

手工业祖师神有:鲁班、为泥水、木工、搭棚业祖师神.原为战国时名匠,死后被尊为“三行先师”。诞六月十

六,过去木工等作坊均设有其神龛祭拜。老子,即太上老君,春秋时人,后为道教祖师,因炼丹八卦炉,被铁匠、砖瓦

窑、炭窑等奉为祖师爷。吕洞宾,被理发业尊为祖师爷,诞四月十四,有甲子福寿善堂等供奉其神位。

其他行业祖师神有:财神,俗称招财爷,诞六月二十四.汕尾所祀财神,多指赵公明和陶朱公,以及武财神关羽(诞

六月二十四)。戏神,正字戏、白字戏班祀田元帅,西秦戏班祀妙庄王。吉祥神,即福禄寿三星,分别象征幸福、官禄、

长寿。源于道教天官(诞正月十五)、地官(诞七月十五)、水官(诞十月十五)三官神。因在其生辰日执职,故民间多

在此日拜求赐福、赦罪、解厄之愿望。田墘湖内村有三官大帝庙专祀.此外,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读

书人求禄运和文运的祖师,有捷胜文武庙和公平大成殿供奉.

四、人神崇拜

在中国以及地方的历史上,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贤官直臣,他们生前为国为民忠肝义胆做了好事,死后因其

业绩被民间追崇为神祇。还有作为汉民族存在象征的宋帝昺及明崇祯帝,死后也被人民怀着亡国的心情,通过民俗的

方式立神位来祭奠他们。

英雄崇拜神有:关帝,三国名将关羽,因忠义被后世祀为圣帝。过去,关帝崇拜遍及海陆丰城乡,较大型的庙宇有

汕尾、海城、东海等关帝庙30多座,其中仅碣石一镇就有东、西、南、北关4座。现市内很多酒楼食肆及工商企业,

将关帝尊为武财神,置有神座奉祀.与关羽齐名的宋将岳飞,因精忠报国得后世崇仰,称为岳王(诞二月十五),陆河河田

有关岳庙奉祀.大禹,上古治水英雄,死后被祀为水仙爷(诞十月初三),其信仰后来从中原辗转传到海陆丰,有海城溪

西、捷胜等水仙爷庙奉祀。郑祖禧,郑成功之妹;清顺治七年随兄征战至白沙湖中箭身亡,英魂不泯,常于大海救助渔

民,被尊为金刚妈祖,建祖禧庙为祀。

忠贤崇拜神有:文天祥、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宋景炎年间先后护幼帝经过海陆丰,后均壮烈牺牲,成为汉民

族英雄.汕尾民间建立五坡岭方饭亭、表忠祠、三忠祠、进食亭、宋存庵、岩公亭等来纪念他们。此外,海城、甲子、

碣石等地建有纪念奏开界有功民生的广

东总督周有德、巡抚王来任的双仁祠;梅陇建有纪念北宋直臣包拯的包相庙等.

五、祖灵崇拜

汕尾民间对祖灵十分崇信,认为祖先能福荫后人,对兴建祠堂不惜一抛万金,借以显耀门第家声。因此,海陆

丰城乡聚族而居的地方,祠堂是建得最显著最宏丽、风水最好的建筑物,大都是座北向南,面临水池,环境优美之所.

祠堂内正厅置立香案和祖宗龛,龛内竖立历代先人牌位,四时进行祭拜。

海陆丰陈、林为两大族姓,其中陈氏星聚堂下有德庆堂、光裕堂等300多间祠堂;林氏忠孝堂下有博美鳌峰等

200多间祠堂。其余大阜阳天筑豪生大酒店 姓祠堂有蔡氏济阳堂,吕氏河东堂,吴氏将军府、渤海堂,颜氏克复堂,叶氏五星祠、镇楼祠,

彭氏商贤庙、黄氏江夏堂等。

汕尾市民间极其重视祭祖,祭祀时间多在正月初十开灯节、春分或冬至。族祭由族中长老主持,合族在祠堂前

置八仙桌摆放祭品,向着祖宗龛举行俗称大三献、小三献的祭礼,点燃香烛纸钱行三跪九叩首,祈祷祖灵庇佑。祭后

在祠堂前请戏班演戏,燃放炮仗焰火。或欣赏祠堂内悬挂的鳌山灯、跑马灯等灯饰,合族同乐至夜阑时分。

六、巫占崇拜

巫术是以扶箕、画符、念咒驱鬼、坐筒等为手段。占术是利用卜卦、圣杯等为工具,两者合称巫占,借以推论

吉凶祸福,问询仕途功名、婚姻、运程等。

扶箕,俗谓簸箕神,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数。即以两小孩扶着簸箕、竹筛之类,倒扣的箕底插着一支筷子。巫

者口诵咒语,请神显灵在沙土或面粉上书写字迹作为神示.

坐筒,巫婆问清求卜者来意后,口中喃喃表演出神灵或鬼魂附体后的种种动作,作为其化身或代言人,通过察

言观来答复求卜者的要求。.

驱煞,新居未迁入之前,一般要请巫师(道士)择日举行驱煞的仪式,俗谓退土(又称谢土)。届时屋主在神案

插上香烛和供上五牲祭品,巫师头扎红布,手执铁叉,念念有词地作起法来,身后锣鼓、唢呐齐响,从内至外地将盐米

洒向地上,表示驱煞气。有的选择请狮班进新宅舞狮,进行谢土驱除邪气。

喊精神,旧时民间小孩在外受了惊吓,茶饭不思,睡觉不宁,神志恍惚。认为其灵魂被鬼所摄。于是家中老人

取小孩衣服在受惊处烧香,一边跺脚,一边喊着孩子名字往家走,回到家中即将衣服给小孩穿上,认为此举可使小孩

喊回灵魂。

除占胎神,小孩出世不久,啼哭不止,或呕吐、精神不振等状,民间认为是家人在墙壁上钉铁钉或挪动床位而

占胎神的缘故。因此要用艾叶浸清水洗刷睡床或墙壁,然后用面盆盛着给小孩洗身,认为可除小孩病状。

卜圣杯,即将两个好像剖开的腰果状的木制卜具,合拢在胸部处,焚香默祷后举过头顶抛在神像前,以祈求神明

指示吉凶.如果两杯呈现俯伏状俗称“乌古”,表示否定,为坏兆。两杯呈仰面状俗称“好笑”,表示所求难于应允,为中

兆.呈一伏一仰状俗称“圣杯”,表示肯定,吉祥之兆。这是民间简单而广泛运用的卜卦之法。

求签诗,签乃竹制卜具,每一签刻有数字编号,贮于签筒。求签者向神佛焚香默祷后,将签筒向地上倾斜摇动不已,

直至摇出一签。然后采用卜圣杯方法,以两杯掷地,如连续三次呈一阴一阳状的圣杯,即认为摇出的签号无误,执起

与放在庙祝的签诗簿核对,查得印有古典戏曲题目的七字四句诗一首。最后请庙中执业先生解签诗,以卜休咎.签诗分

上上、中中、下下等九等.各神佛的签诗簿不同,其中城隍庙的签诗较特别,以元亨利贞四字按数排列。

择日,世俗凡建宅、婚嫁、迁居、出门、开张、丧葬等均要选择吉日进行,达到其趋吉避凶的心理目的,俗

谓睇日。即请风水先生根据主人生辰八字与值日星神、五行生克相联系,选择青龙、天德等黄道吉日,避开天牢、地

煞等黑道凶日来行事。但涉及阴阳宅的择日,还要看朝向,才能选出好日。

汕尾市婚育丧葬礼仪习俗杂谈

一、生育

在封建传统的影响下,汕尾市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他们要到神庙

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尤其是男丁。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

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鳌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要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

“出丁”的人家,更要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合资请剧团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来宴请亲友,

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据《粤东笔记》载,明末清初海城龙津溪上源有放水灯的习俗,求嗣者在下流沿岸竞拾

之,拾得白灯的喜为男兆,得红灯的谓为女兆。此俗现已不传。

海陆丰俗例,孕妇在分娩前,不允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允动土、钉墙壁、

移动眠床等,说是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保持产房安静。并用榕

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用红棕索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

旧时婴儿接生,要请“接生婆”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现多用新法接生。婴儿出生后,要到外家报喜。七天内

不让外人探望产妇,亦不让生人见新生儿。产妇分娩后,头额缠戴布条圈,吃姜醋汤,洗香草水,不得接触生水,不能

光脚走路。初产数天内,只吃清淡的营养物;七天后就开始吃姜醋蛋瘦肉、炖鸡等大热量、高蛋白的营养物,少吃青

菜和水果,以便多产乳汁喂养新生儿。二十多天后,才可佐食鲜鱼类,但调料仍离不开姜醋。产妇一个月内不出家门,

以防伤风感冒,谓之“做月”.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鸭舌凤、金银花等煮水洗身,谓之“洗三朝”.

婴儿做“十二朝”、“出月”时,亲友要“送庚”贺喜,多是送鸡蛋,少者10粒,多者20—30粒,也有送1—2斤

猪肉或1—2只活鸡的。主人要招待亲友吃用乌豆、糖、加上剥了壳的熟鸡蛋泡米酒煮成的甜豆蛋酒,或吃甜酒糟蛋、

姜醋蛋等。陆河有送姜酒的习俗,主人选择吉日良辰,备办猪肉、活鸡、鲜蛋、鱼虾、黄酒、生姜等礼物,专程送往

外家祭拜祖先,宴请外家亲朋邻友,答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思。公平等地方有回送酒碗的习俗,即用酒碗盛着泡了酒

的剥壳熟鸡蛋二粒、猪肉四块、虾脯若干;然后由家人将篮子盛着酒碗逐户送到亲友家中。外家也送来甜糕、婴儿背

带、帽、鞋、服装等物.主人要设宴请亲友吃“满月酒”.在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主人还要请亲友邻居同事等吃咸茶(丁

茶)2至3次。即婴儿出世三天后请吃“三朝茶”,十二天后请吃“十二朝茶”,满月请吃“出月茶"。现“送庚"

多改为送礼金和婴儿用的衣物。

在庆祝婴儿满月时,结合给婴儿取名、祀公婆神、理发等民俗活动。命名要根据婴儿生辰八字的五行缺项(缺

什么补什么),取字眼或偏旁有金、木、水、火、土的文字予以补救.故此,凡名字有鑫、淼、森、焱、圭等字眼和偏

旁者,均体现这种风习。有的命名取“古”、“乖”、“伢”、“戆”者,也体现取贱名易养活之意。有的命名带“娘"、“潭”、“妈”、

“佛”等字.则是反映婴儿已取得观音娘、谭公爷、妈祖、佛祖等神力庇佑的象征符号。如果婴儿的生辰八字与父母相

克,就要过房或拜义父义母。满月前,产妇和婴儿不得回娘家;满月后,婴儿才可以抱出来与外人见面。求婴儿平安

长大,有的家庭在眠床脚安置香炉,四时奉祀“公婆神”(即花公婆)。直至16岁时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供上三

牲、香烛等拜别“公婆神"。

当婴儿周岁时,家人要煮红鸡蛋(染红粬)给孩子吃,外婆要置新衫给外孙穿,称“对岁衫”。亲友要送礼品相

贺,主人置办酒席招待称吃“对岁酒"。客人初次携带小孩到家,主人要用灯蕊带或红棕索之类包扎上钱币挂于小孩颈

上,谓之“留须”。

二、婚嫁

旧时婚嫁,均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结成姻亲。并遵循“六礼”古风,相沿至今。其程序如下:

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婚,认为双方生肖不会冲克,就可

进行,否则将女方庚帖退回。

开聘。合婚相宜,便行相亲。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况,谓之“踏家风(方)".若无异议即可议聘和开聘,

在十二版红折帖(婚书)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聘金尾数要有“4”的数码,谐音“世”,取“世世相传"好兆头。

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认可,便可送聘定婚。客家山区婚俗,开聘后,女方亲属回家,女方则留在男方家中住

宿.

送聘,也称纳采(俗称担酒)。男方择吉日将聘金和芝麻、茶叶、猪脚、饼等“四礼”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后回

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并宴请至亲,分发定婚饼给亲友。

送日。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红帖送至女家。女方开始备办嫁妆。出嫁前,女方要请人挽面整容,俗谓“开面”。然

后,剔除十一二岁时塞在耳洞里的茶枝,戴上男方送聘或父母送给女儿打扮用的金耳环,准备出嫁。

迎娶。男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红对联。由媒人领花轿至女家迎娶。新娘拜别父母上轿(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轿)。

接着奏乐鸣炮起轿,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随轿而行,至男家门口。新郎手执白扇连敲轿顶三

下,又用脚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然后新娘头盖红布由“好命婆”扶出轿门,并边做四句(吉祥话)边牵入厅堂.新郎新

娘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上辈,然后夫妻对拜。礼毕,送新娘入洞房.当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

称“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男方宴请众亲朋,新郎到各酒席频频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换杯对饮合卺酒.晚上,邻居男女

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闹新婚。新娘要为长辈及邻居亲朋端盘敬茶,被敬者饮茶后赠予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压盘钱”。

婚后满月,新娘外家置办礼物组织亲戚、邻居等妇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办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此外尚

有男到女家入门结婚以及童养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建国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青年男女多属自由恋爱,达到法定年龄,即到当地民政部门办

理婚姻登记.婚礼亦简化,有的实行旅游结婚.结婚时,男方多用单车迎娶新娘和运载嫁妆.男女双方在学校、机关工作

者通常举办茶话会进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以此来招待亲友、同事.并多请单位领导作主婚人,婚礼上新郎新娘互行鞠

躬礼、唱歌等节目来活跃气氛.至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贴着囍字及花饰

的小汽车载新娘,并用多辆小汽车载着送嫁舅、姨、亲友及彩电、电冰箱、空调等嫁妆,晚上在大酒楼举办中西合璧

式的婚礼酒宴,穿西装的新郎和穿婚纱的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亲等在大门口迎送赴宴的宾客。

宴会时,主持人致祝贺辞,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饮“交杯酒”,然后在其父母、至亲的陪同下,逐席向来贺的亲友敬酒致

谢.有的新郎新娘两家举行联婚酒宴。但“六礼”婚俗仪式照旧.

三、寿庆

贺寿,俗称“做生日”。过去一般人逢常年的生日不兴寿庆,惟年过花甲的第一年,即六十周岁,或年满七旬、八十

大寿,家人才会隆重举办祝寿活动。但有的富户五十周岁就开始做寿。是日,张灯结彩,门旁贴贺寿红联,厅堂挂寿

幛,供寿星像,点长明灯,吃红寿桃饼和长寿面。寿翁先拜祖宗神位,后接受儿孙的跪拜问候,以及子孙敬献的金玉手饰

和衣物等。同时,宾客也送寿礼。主人在家中或到酒楼设宴招待来客。席间,全体向寿翁敬酒.寿翁则要将一条红棕

索缚着红的利市包,挂在幼龄的儿孙脖子上,俗称“留须”.但四十周岁不做生日,民间有谓:“生人不做四十日,死人不

做四十七。”

近来,有部分家庭受西方风俗影响,长辈也为小孩举行生日纪念活动。在家中设宴接待亲友和孩子的小朋友,一

起吹蜡烛,吃生日蛋糕,玩生日卡,接受亲友和小朋友贺送的纪念礼品等,以享天伦之乐.

四、丧葬

历代沿袭重殡厚葬、入土为安的礼制,治丧仪式有迎棺、倒刺、入殓成服、封棺、告别、出殡等程序如下:

当老人弥留之际,即应召集全体子孙在病榻前“送终”,辞世后,将老人脚向门、头向里移入祠堂或厅堂地上,更换

寿衣,盖上“天地被”。男者手执纸扇,女者手拿桃枝,点上“脚尾灯”(谓能给亡灵照亮黄泉路)。举家恸哭哀号,轮流守

灵,不间断地点香烧纸绽,称“烧盘缠”(谓给亡灵往阴府路费).并将银圆或金属钱币置于死者口中,称“含口银"。同

时成立治丧理事会,安排人员购买棺材等,请来吹鼓班,门口贴上蓝纸白字的丧联。并请地理先生上山定墓穴及择出

殡时日.派人分头讣告亲友,俗称“赶老”。报丧时,不能进入亲友家门,只能唤出门口告知之,亲友闻讯后要用针线

捆着的彩钱送给“赶老”者。客家山区则是煮一对鸡蛋送给报丧者,谓之“利是”.

翌日起鼓吹唢呐奏哀乐,亲友送来奠仪、灵旌、花圈或挽联,往灵堂吊唁祭拜,以示悼念。收奠仪时分发饼及毛

巾一条,并书写黄纸条列榜公布送来奠仪的金额及姓名。

入殓前,请来师公(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宣读亲眷名单,谓之“成服”。此时,孝子孙头戴白布的“麻圈芦”,身

穿白衣白裤跪迎死者外家。外家母舅身披红布,手执青竹红头杖或竹葫,口诵四句吉利话,称“赐杖”.对子孙中不孝

者,可以用竹杖敲之,以示儆戒.于是始同意封棺并抬至屋前空旷地,再执香三跪三拜,礼毕才可出殡.客家山区则由

外家鸣锣后,始允抬出灵柩进行祭棺、拜四方天地、授孝棍、穿孝服、戴孝帽等仪式.

出殡前,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师公读祭文,亲属披麻带孝,放声哀哭,称“开孝"。村老带领孝子到四路头“买水"。

礼毕,送葬队伍出发,鸣锣开道,沿途撒纸绽,烧纸钱,谓“买路钱”。前面是擎着纸幡、灵旌、彩旗的人,接着是

两人抬的祭席(一般四席,分别摆上猪头或馒头、素菜等)。其后是亡者相亭、由八个“大力”抬着的棺材。孝长子或长孙

手执红头竹杖并捧着神主牌座,其余孝子分两边扶棺材而行。队伍中吹鼓手、八音班、大锣鼓班奏着哀乐。行列最后

是孝长媳妇拿着燃烟的“火母"(稻草编成)和哭泣的妇女们,以及其它送葬的亲友人。一路上鞭炮声和铳声不断地

的燃放。送至郊外,妇女儿童及外亲娘家可以绕道而归.棺柩抬至墓穴,由师公念经后,孝子孙们抓一把黄土绕穴走一

圈,先后将黄土撒向棺柩,然后按时辰复土封穴,另日再建坟面立墓碑.

是晚,在家中设祭亭,请师公诵经做功德,唱“十月怀胎歌”。出殡后第三天,亲属备牲仪、芝麻、豆等往新坟祭

拜,俗称“完坟辞山”.以后每逢七天祭祀一次,叫“做七”.孝子们守灵七七四十九日或一百日,才可脱孝出门。

20世纪60年代后,革除陈规陋习,丧事大都从简,改为开追悼会,参加者臂缠黑纱,胸佩白花,向亡者鞠躬默

哀。改革开放后,旧风复起,讲究排场,富者办葬礼花费动辄数万至几十万元.送葬时,灵车开道,小汽车、摩托车

成队载铭旌、花圈等。祭席增至九桌,增置全猪全羊牲仪。一路上高音喇叭奏哀乐,吹鼓班、八音班、西洋管乐队奏

哀曲,送葬者俱穿白衣白鞋,举着尼农布伞挡住风雨或遮蔽日光.葬毕在酒楼大宴亲宾.但近年来实行火葬改革,移风

易俗,葬仪始有所收敛。

五、称谓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究伦理道德和礼貌,反映在称谓上,既有严格的辈序和等级的区分,同时又受到迷信避忌

的影响,同一称呼又有宽泛复杂的叫法。

福佬方言区对父母的称谓,一般多称呼为爸、爹和妈、妈咪(客家方言区称母亲为“阿mi”)。但有的出于对

生辰八字的迷信,怕五行相克无父子之缘,故改作生疏一点的称呼,以求父子相安无事,即以叔、伯和婶、姆、姨称

呼父母。同样在称谓上,也反映了旧时妇女低人一辈的现象。海陆丰妇女称呼丈夫的兄弟为伯叔,称呼丈夫的伯叔为

伯公叔公,即以儿子的辈分称呼之。这是比较特别的称谓,其他称谓如下:

称男性成人:先生、同志、嗒埔人(男人)、侯生人(青年)、老大(老年人)、大佬(大哥)、靓仔(青年)。

称女性成人:女士、女同志、小、咱嬷人(女人)、姑娘、姿娘、老婆仔(老太婆)、大、靓女(姑娘)。

称男童:郎仔、小孩,细人(客家)。称女童:咱嬷妹仔、细妹仔(客家)。

称祖父:阿公。称祖母:阿妈(m)、阿婆(客家)。称祖父之兄嫂:伯公伯婆.称祖父之弟婶:叔公叔婆。

夫称妻:爱人、咱嬷、老婆,埠娘(客家)或叫妻名。妻称夫:爱人、丈夫、安、老公,或叫夫名。

称父之兄:阿伯、大伯、二伯……。称伯之妻:阿姆、大姆、二姆…….称父之弟:叔、二叔、三叔……细叔。称

叔之妻:婶、二婶……细婶。

称父之妹:姑、大姑、二姑……细姑。称姑之夫:阿丈、姑丈、大姑丈……细姑丈。

称母亲妹:母姨、大姨、二姨……细姨。称姨之夫:姨丈、大姨丈……细姨丈。

称祖父妹:姑婆、老姑婆。称姑婆之夫:丈公、老丈公.称祖母妹:姨婆。称姨婆之夫:丈公、姨丈公。

称母亲兄弟:母舅、大舅、二舅……细舅。称母舅之妻:妗、母妗、大妗、二妗……细妗。

称外祖父:公、外公、接公(客家).称外祖母:外婆、外妈(m)、接婆(客家)。

称岳父:丈人父或公、长身爷(客家)。称岳母:丈人母或婆、长身哀(客家)。

称母舅、姑、姨的子女:表兄弟、表妹.

称妻之兄弟:妻舅、内兄、内弟.称妻之妹:妻姨.称妻姨之夫:连襟.

称兄之妻:嫂、大嫂、二嫂……。称弟之妻:小婶。称子之妻:心哺(媳妇)。

称结契兄弟:年兄、年弟或谊兄、谊弟。

此外,女对夫族亲戚的称谓和男对妻族亲戚的称谓,习惯上随儿女辈序对其的称谓.

海陆丰疍民沧桑录

疍民,是一个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具有自己独特彩和历史传统的社会体。他们是越族先民的遗裔,也是蓝

海洋的开发者.如果说蒙古族是骑在马背的民族,那么疍民就是驾驭帆船的大海骄子,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南海之中,浮

家泛宅,苍茫云水之穴,把舵扬帆,随潮来往,捕鱼为生。

海陆丰自古以来就是疍民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汕尾的品清湖,捷胜的石狗湖、疍家荡,红海湾的白沙湖,海丰

的长沙湾、高螺湾,陆丰的乌坎、碣石、甲子、湖东等港湾从事渔业生产。渔船就是他们的家,沿海河涌海湾就是他

们生活的场所。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谓:“疍,海上蛮也,以舟为宅,采海物为生。”《惠州府志》载:“疍户者,或

编蓬濒水而居,谓之水栏;见水则知有龙,故又曰龙户.”周去非《岭外代答》云:“一为鱼疍,善举网纶;二为蚝疍,

善没水取蚝。”是以《淮南子》、《华阳国志》、《汉书•地理志》、《岭外问答》均谓之曰“但”、“蛮蜒”、“夷蜒”、“蜒蛮”。

明洪武初年,朝廷对疍民户口进行调查和整编,立疍长,设河泊所统辖之。海丰县(即现汕尾市及惠来县的部分地区)

河泊所设在碣石镇,每年定额向疍民渔船征收渔课粮465石1斗。

那么,疍民发祥于何时呢?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可证实:他们就是自秦以来,历经多次战争劫难而遗存

下来的越族后裔。《粤中见闻》曰:“秦时屠睢将五军临粤,肆行残暴。粤人不服,多逃入丛薄,与鱼鳖同处。疍,即丛

薄中之逸民也。世世以舟为居,无土著,不事耕织,惟捕鱼及装载为业。齐民目为疍家。”《风俗》记“秦始皇使尉屠

睢统五军……凿河通道杀西瓯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意者此即入丛薄中之遗民耶?以渔钓为乐,

以舟为宅,籍隶河泊所,岁课计户验船征之。"这是越民第一次下海为疍的记载.至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派大

军平定南越国,凿通了闽粤险道的海丰羊蹄岭,开辟了一条中原移民从东线南下广东的通道,逼使越民为避开战乱和

汉民的侵扰而下海为疍。《晋书陶璜上疏》亦记载疍民的情况:“晋时广州南岸六十余里不宾服者五万余户,蛮疍杂

居。”明确指出仅广州的南岸就有不宾服汉族统治者的疍民达5万多户。《惠州府志》也明确指出:“阙祖被干戈所扰,

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海丰七港,在在有之。”

越民遭受灭族之灾是在北宋仁宗时期,狄青残酷地镇压了两广侬智高的起义。海丰亦有传说宋大军同时南征海丰

南蛮十八峒的盟主金龙公主,将历代遗存下来的越族后裔驱尽杀绝,逼使他们或再次下海为疍,或逐渐被汉民同化。

自此以后,再不见史书提起越族。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海丰县有纳税户1878户,客户7186户。所谓主户,就是

当地的越族居民;所谓客户,就是从中原移居的汉民.从而说明了北宋时期,海陆丰境内的中原移民人数已经超出当

地越民人数的数倍。

从地方志史籍、族谱的记载以及民间的口承资料,可证实疍民就是越族的遗裔.所谓后船疍民就是“元番种”的

说法,是无稽之谈。如前所述,远至汉晋就有越民下海为疍的记载,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浙江、福建和广东都有他

们生活的踪迹,他们以舟楫为家,仍保留古代水居越人的生活特点。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博罗县》云:“疍

民为越人之遗民。”罗汝南《中国近世舆图说》亦云:“沿海疍户……昔人称为百越,非虚也。"对此,《惠州府志》有

多则记述,可以否定疍民就是元末蒙古人被迫落海的元番后裔。该志云:“疍长又称疍家里长,其种不可知。考之秦始

皇使尉屠睢统五军……凿河通道杀西瓯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意者此即丛薄之遗民欤。宋苏子瞻

(曾受贬流落惠州)有‘蛮烟疍雨’句,今在归善者此土著服食与平民类,婚姻亦略与下户通,但其藉则隶河泊所。”又

云:“自唐以来计丁输课于官,洪武初编户立里长,属河泊所收渔课,然同姓婚配无冠履貌,愚蠢不谙文字,不自记年岁,

此其异也。东莞、增城以至惠潮为多。”丙辰志杨载鸣曰:“夫徭疍二种错居山河,侣禽兽,亲鱼鳖,先王不弃外焉,

其来久矣……疍尤艰窘,衣不蔽肤,狭河只艇,得鱼不易一饱,故流徙失业者过半。”足资说明在元代以前,疍民就生

活惠州沿海河涌上,从事渔业生产,过着艰苦贫困的日子。

海陆丰各姓族谱也有关于疍民的零星资料。陆丰甲子《范姓族谱序》载:南宋初年,甲子港出现了拥有千艘

疍船的李姓渔父,残酷的渔奴制度也开始在甲子港产生。南宋景炎二年,甲子疍民首领郑复翁为保护驻扎在待渡山南

麓的宋皇室,椎牛誓众,率义士攻袭元兵,夺取兵船多艘,被任命为前锋扈从,后随宋帝至崖门时遇巨风复舟而死,

故清光绪庚子科举人张兆禧有诗赞道:“待渡山前仰大风,谁知渔父即英雄.当时义烈同文烈,千载何人吊复翁"。又

据海丰可塘南笏吴姓族谱载:吴姓始祖于宋末元初从福建迁居海丰。“始至坊廓、金锡沿河也,河沼芦茭(即红树林)

丛生,人烟稀少,灌木蔽天,虫兽满山……后迁石塘流冲,林木仍蔽天地,而村前河常集渔疍,因而落居焉。”从中可看

出,宋末元初吴姓始祖迁居海丰时,已有疍民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溪河沼泽之问。叶氏族谱亦载有可塘疍家口地名。就

是说,疍民是海陆丰地区的原居民。

独特的蛇图腾崇拜也证实疍民就是古越族的后人。东汉许慎《说文•虫部》释蛮字曰:“南蛮,蛇种。"古越族信

仰蛇图腾,秦蛇为祖先。这种蛇崇拜,更源于远古的神话传说。《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

《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而疍民则保留有越人祖先拜蛇的习俗。《赤雅》“蜓(疍)

人神宫画蛇以祭.”《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南蛮为蛇种,观其民神宫蛇像可知。”李调元《粤风》歌题后注解:“(疍)

或曰蛇种,故祀蛇于神宫也。"《岭南杂志》则详细地记载了潮州祀蛇的盛况。

汕尾市捷胜镇石狗湖畔的埔尾村,是疍民渔船避风的天然渔港,两岸疍户泊居处(现捷胜埔尾村)有建于宋元

时期的疍家宫,宫内祀有蛇神像,烛火香烟,四季缭绕,疍船泊岸即往祭之。逮至清康熙初年,清廷及当地官吏为防止

郑成功余部与苏成、苏利的兵船直抵捷胜城袭扰夺城,采取捷胜贡生翁光肃之建议,将石狗湖口用木船载巨石凿沉堵塞。

自此以后,捷胜城失去一良港,疍民渔民渔船也失去避风生产和栖身之所而被迫迁走。埔尾村蛇神庙至清末倒塌,解

放后还可见到蛇神庙的遗迹,当地众一直称神庙所在地为“疍家宫"。留有明成化年间香炉一个。市城区红草镇长沙

湾畔的东(疍)宫村,过去也是疍民居住的地方,建有供奉蛇神的宫庙。此外,市城区品清湖畔的东(疍)涌、东(疍)

家涌,陆丰甲子疍家埔、疍家渡,以及海丰梅陇疍家垭,犹保留带“疍”字的地名。而在上述疍民生活的50多处史前遗

址中,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考古,发现有先秦时期古越人生产的大量陶器,陶器上云雷纹、叶脉纹、绳纹、席纹、回纹、

曲折纹、圈点纹等几何形纹饰,就是“蛇状和蛇的斑纹的摸拟和演变。"从而证明了明清时期以前,长沙湾、石狗湖有

数量众多的疍船聚集,他们在岸边建有供奉蛇图腾的宫庙,庙内祀有蛇神像。现市城区东(疍)涌、东(疍)家涌、陆

丰甲子疍家埔以及梅陇的疍家垭,犹保留其地名称呼。这与《说文虫部》蛮字条下释:“南蛮,蛇种”及与古越族的蛇

崇拜是极为吻合的。从而反映了疍民与古越族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是以蛇图腾为崇拜的后裔。

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疍民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如渔歌、渔谚以及独特的风俗习惯、婚嫁礼节等。

清乾隆海丰知县姚德基有:“神仙忽暗鲛人室,渔人微明疍子船"的诗句;清末陆丰东海滘有:“移家水疍逐清波,入夜江

风发睡魔.郎住船头妾船尾,谁云牛女隔银河”的竹枝词。明清时期海丰八景之一的“龙津渔唱”,则是聚集在龙津溪船中

的疍民在月明之夜的对歌.直至解放后,著名诗人聂绀弩南下海丰在汕尾港写了《疍户》一诗云:“疍家儿女疍家装,

赤脚挑鱼上市场.男子风波深浅海,母亲心事旦昏香。宵灯斗宿争明灭,晓梦鱼龙辨现藏.万顷波涛卓竿立,天苍苍处

水茫茫。”具体地描述了疍民的生产和生活情景.

经过几千年漫长的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汕尾市的疍民生活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失去其语言、

服饰、文化特征圣海伦斯火山 ,逐渐融合到汉民族的大家庭中。因此,笔者建议保存他们独特的船屋、作业工具、服饰以及记录其

渔歌、民俗风情等,以此来建立汕尾市民俗博物展览馆,对建设汕尾市的旅游文化事业,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妈祖文化

妈祖于中古时期传入汕尾.其象征和平友谊的精神,和勤劳勇敢、救苦救难、扶危济困的美德,正是那有着海

一样胸襟的汕尾人民的需要。因为昔日的汕尾以渔为主,渔民四海为家,十分需要凝聚众人之力战天斗地求生存。

于是,由龙图腾崇拜逐步演变为多神崇拜的渔民开始崇拜妈祖,并以妈祖精神、美德时时处处检点自身言行。由

于妈祖精神和美德极具广泛性,故渐渐为“陆上居民”认可、接受,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妈祖文化。在汕尾,出海时

无论谁家渔船遇难,发现者总会拼死相救,作业间,若发现海上漂来尸体,不管渔汛多好,也会专程将其运回岸

上,备棺厚葬,四时奉祀;谁家遇到天灾人祸,在家便会集腋成裘,尽力相助;邻里之间,有谁缺钱缺物,总能得到真

诚相待,只要他人家里有,便能照借不误……这此,在美妙无比的渔歌声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如今,以妈祖精神为基调的妈祖文化已经成了汕尾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也成了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军号

声中的和谐旋律.汕尾风山妈祖庙已经成为广东妈祖文化中心,也成了蜚誉海内外的旅游观光胜地。

随着历史的脚步,围绕着妈祖精神展开的民俗活动也渐次定型.其中最为突出的要算庙会.数百年来,每年三月二十

三,汕尾的多数妈祖庙均要举行庙会,纪念妈祖诞辰.庙会期间,要演大戏、放炮头,公祭、民祭妈祖,有条件的地

方如汕尾城区凤山祖庙、安美祖庙等,还要举行以妈祖精神为主线的大型文艺晚会和艺术游行,展示当地民间艺术

的风采。人民众在重温妈祖精神的同时,又享受了文化艺术大餐.

疍家文化

自古以来,汕尾沿海一带就生活着一被称为“疍民”的渔民。“疍民"是水上居民的旧称,古代越族先民遗传后

裔中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海洋民族。"据明嘉靖《海丰县志》载;“疍民有东西溪之别。"清乾隆《海丰县志》

载:“疍种莫可考,以舟为宅,以渔为业,按府志,厥祖被干戈之扰,潜居水泊中,子孙习惯,乐居于舟,海丰七

港,在在有之……”他们以大海、河川为家乡,一家男女老幼居于水上“连家船”,扬帆启航、战风斗浪、耕海牧渔、

繁衍生息.

汕尾渔港现有疍民后裔主要分为“瓯船"渔民和“红卫”渔民两大体.他们踵事增华,从事现代化的海洋捕捞渔

业;同时,也将疍民的传统风俗在文化冲突和变迁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一部分,如渔歌、渔谚、传统服饰、妈祖崇

拜等。至于居于“连家船”及其独特的命名习俗、赤脚行走、不可与“山顶人”通婚等习俗已成为民俗历史。

疍民的来源及概况

汕尾渔港的疍民主要分为讲闽南话系之“福佬话"的疍民体(传统称之为“瓯船”渔民)和讲粤语的疍民体.

“瓯船”渔民是古代越族先民后裔中的一支。

据调查,其先民后裔“板块式”地先南移到现陆丰等地,清开海禁之后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后陆续移居汕

尾新港,直到1926年前还有其他地方的疍民加入新港“瓯船"渔民体.现有渔业人口约17000人,隶属于前进、

东风渔业村委会.

“红卫”渔民原属粤方言区中的流动渔民,抗战前后从广东珠三角、广西等地陆续移居汕尾,组成了一个粤“方言

岛”的生产体,内部成员通用母语“白话"。现有渔业人口约1800人,按传统生产方式在深海渔场从事拖网作业,

保留了部分传统风俗习惯,也崇拜妈祖和多神崇拜。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快,实力增强。“红卫"渔民体率先

在全国开创了“包产到船”和“渔船折价承包到户”的渔业经济体制改革。

民歌风情

唱渔歌是疍民传统民俗之一。渔歌是渔民捕鱼,织、补渔网或休息、喜庆时即景自编自唱的抒情性民歌,是中

国民歌体裁的一种。它广泛流行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沿海渔区,内容主要反映渔民在旧社会受压迫欺凌的痛

苦生活,表现渔业生产、生活以及思念航海的亲人等;解放后,渔歌以歌颂新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多数情况下

由渔家女性用当地方言歌唱,曲式有两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几种,曲调独特,风格具有欢快跳跃、委婉悲伤和抒

情明朗并存的特点.

民间文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像浪花,稍纵即逝;有的像浪涛,经久不息。汕尾市的正字、白字、西秦戏、渔歌、

滚地金龙、钱鼓舞、麒麟舞等古老而又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民间文艺,正像经久不息的浪涛,自千百年前奔涌至今.

汕尾的这些民间文化艺术虽经历了时代的风雨和数不清的政治风云,但还是保留着中原文化、越瓯文化、广府文

化和西北文化的精华,成了我国不可多得的文艺活化石,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是名副其

实的“戏曲之乡”和“戏剧宝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字戏

正字戏又称正音戏,用官话念唱,明初流入粤东,活跃于以海陆丰为中心的粤东地区,是一个多音腔、古老稀

有的剧种。传统戏目有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唱腔为曲牌连缀体,有正音曲、昆腔和杂调等,风格淳朴

豪放、清丽委婉、高亢悠扬;武戏有红面、乌面、武生、花旦等十二行当,表演风格古朴,粗犷雄浑,气派宏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戏

西秦戏系明代西秦腔(即甘肃调)流传至海陆丰,与本地民间艺术结合形成的剧种,属乱弹系统。本腔为正线,

西皮、二黄为外来腔,属板式变化本共有36个板式,男女分唱,有62种唱法;设十二个行当,表演风格豪放雄浑,

长于公案、武打戏,剧本有2000多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字戏

白字戏又名“白字仔"和“南下白字”,乡下人称“哎伊嗳”,明代由闽南地区流入粤东海陆丰。唱曲道白均用地方

方言(福老话),声腔为曲牌连缀体,腔调委婉、明快、甜软、细腻。共有剧目10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200多个,

多为传奇故事。

捷胜得道庵

得道庵原称“云山寺”,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西山山腰,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2),重建于乾隆年间

(1763—1795),建成于光绪16年(1890),并易名为“得道庵”。供奉释迦牟尼、琉璃光佛和药师菩萨。该庵傍山

面海,环境清幽。山上怪石嶙峋,松涛追风;庵里画梁雕栋,神象栩栩如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构成

“虹桥捷步、曲径通幽、胜地灵岩、莲池印月、壁涧流泉、石船泛陆、古壁苍松、仙井盘空”等“八景"。

当你驱车直达山门,近闻涛声梵乐,远观海天一,难怪这里有“海岸第一山”之石刻赞誉。当你步入“得门”,便

可见涧下石壁,清泉细流;若止步凭栏于“莲池印月",更可见碧空倒影,冰心顿生;绕过庵后,但见一艘天生石

舟,在绿浪中“劈波”前行,大有冲向大海之势……总之,这里曲径迂回,莲池堤柳,鸟语花香,可谓洞天福地。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9:0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4/85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晋江南天寺
下一篇:曼谷包
标签:汕尾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